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点三国时期的顶尖内政大才,诸葛亮必须上榜

盘点三国时期的顶尖内政大才,诸葛亮必须上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346 更新时间:2024/2/10 15:19:5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诸葛亮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

在三国时期,各类人才都不少,谋士有法正、郭嘉、荀攸、贾诩、程昱等,名将如五虎上将、五子良将、八虎骑、十二虎臣等;综合性统帅人物有周瑜、诸葛亮、司马懿、陆逊、诸葛恪等。但这里要说的是最顶尖的内政大才,其实这样的人才,一般能出现一个就很不错了,但是在三国时期,却一下子出现了三个,当真是不凡;现在来看看这三位都是谁吧。

TOP、3 张昭

或许很多人对张昭不是很熟悉,哪怕熟悉的人,也是认为张昭是一个软骨头的投降派,但却忽视了张昭的内政能力,其实张昭是东吴排第一的内政人才。第一个重用张昭的人是孙策,孙策对张昭极为礼遇,官拜长史和抚军中郎将。孙策的领地上几乎所有重要的事务都由张昭经手,他为孙策打平江东做出了很大贡献。

因而他深受北方士大夫的敬重,在他们的书信中多有称赞张昭的言辞。当时,荆州牧刘表想要亲自写信给孙策,写完后先给名士祢衡看,祢衡看完后讥笑刘表,说道:“像这样是想要让孙策帐下的孩童读吗,还是想要让张子布看到?”由此可见,就连一向狂傲的祢衡,都认同张昭的才华。

公元200年时,孙策遇刺重伤,临终前将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孙策嘱咐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怎么和刘备托孤给诸葛亮一样?)在孙权最初掌管江东时,因根基未稳,导致一些不服的人勾结在一起,谋图造反。而张昭的作为和诸葛亮一样,能安抚的安抚,不能安抚的则亲自带兵平叛,稳定了江东局势。

孙权对群臣大多直接称呼其字,唯独称呼张昭为张公,称张纮为东部,可见孙权对二人的器重。而且张昭还曾向孙权举荐严畯、吕蒙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吴国的名臣。可惜由于张昭性格刚直、敢于直谏,多次让孙权下不了台,所以孙权两次要设立丞相时,众人都推举张昭,但孙权依然没有用张昭,反而是先后用了孙邵、顾雍。

TOP、2 诸葛亮

其实诸葛亮是不必多说了的,但鉴于很多人对诸葛亮还是《三国演义》中那种近乎“神棍”的印象,还是简短地说一说。诸葛亮早年的确是全能型展示才能,不仅给刘备制定战略,还充当外交官的角色;不过自从刘备终于打下属于自己的地盘后,诸葛亮内政大才的作用开始凸显出来。

他先是带头廉政,树起一面旗帜,同时还把廉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设来抓,对蜀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诸葛亮在蜀汉上层创造了一个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围,蜀国官员以诸葛亮为榜样,为官节俭,力戒奢华,造就了整整一个廉政时代。

而且诸葛亮入蜀之初便与法正、刘巴、李严、伊籍等人依据和增删秦汉旧律,共同制订了蜀国的法典《蜀科》。此外,他还亲自起草了各种科条律令数十则,其内容包括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条规。在经济上,诸葛亮实行休士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使得有余力北伐。

但诸葛亮也不是完人,他屡屡北伐,导致蜀汉实力空虚;而且由于他独揽大权,事必躬亲,导致下面的人缺乏锻炼,以至于蜀汉中后期人才断层,为蜀汉后期的衰亡埋下了伏笔。所以虽然诸葛亮是一位难得的全才,但由于他过于专权,也就成了他最大的缺陷,所以诸葛亮只能屈居第二了。

TOP、1 荀彧

如果要说谁才是三国时期排第一的内政大才,窃以为,非荀彧莫属;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荀彧起初为汉臣,但在董卓入朝后,荀彧弃官归乡,并举家搬迁到冀州,在袁绍执掌冀州时,待荀彧为上宾,但荀彧却认为袁绍最终不能成大事。后离袁绍而投曹操,曹操见荀彧来投,大悦,说:“这是我的子房啊!”于是任荀彧为别部司马,荀彧时年二十九岁。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获其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上,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上,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

曹操常年在外征战,而大后方就交给了荀彧,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但荀彧一心为汉,他一直以为曹操是忠于汉室的,所以他才一心为曹操效力,他认为自己就是汉臣;但奈何在曹操势大之后,便开始野心勃勃,而荀彧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为其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

其实三国时期其他内政大才还是有不少的,比如蜀汉的蒋琬和费祎,曹魏的陈群和华歆,而东吴也还有一些;但三国时期的真正的领军人物却是只有荀彧、诸葛亮和张昭这三位;不过他们同时也都很悲惨,因为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没达成。比如荀彧想的是曹操将权力交给汉皇室,诸葛亮想的是匡扶汉室,而张昭连个丞相都混不上,只能说孙权心胸远不如孙策了。

标签: 诸葛亮三国

更多文章

  • 功高震主的魏冉,他最后为什么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魏冉,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魏冉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战国时期,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日增。而后又在几代君王的贤明治理下,终于在秦始皇时期结束了纷争,统一了六国。如果说,要论秦国这几代君王哪一个贡献最大,那大家可能吵个三天三夜也论不清楚。然而,如果要说哪一位君王在位最长,那就只能有一位了

  • 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蜀汉损失了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夷陵之战,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夷陵之战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夷陵之战是荆州之战的延续,它是刘备为了试图夺取荆州而发起的一场伐吴战役,这场战斗最终以蜀汉的失败而告终,而在这场战争中,刘备损失了近8万士兵(孙权战后统计数字),亦有许多蜀汉名将阵亡。所以很多人评价,经此一战蜀汉被彻底的打趴下了,从

  • 孙坚的两个儿子为何如此优秀?一个帝王一个霸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坚,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孙坚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东汉末年时期,朝廷动乱不止,百姓不堪重负,为了生存他们只能够起义造反,以求得自己的一方平安。但是在这个时候,也有许多揭竿而起,但与之不同的是,他们的目的跟百姓不一样,他们相对来说更有远见。因为纵观天下历史,大部分称王者都是在动乱

  • 严嵩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得到嘉靖的信任 嘉靖为何会如此宠爱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嘉靖,严嵩

    还不知道:严嵩受宠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国历史上的明朝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奇葩的王朝了,同时也是庸主最多的一个朝代。在明朝的那些昏君当中,嘉靖皇帝绝对是能够排进前三名的。嘉靖晚年迷恋炼丹之术,而作为内阁首辅丞相的严嵩,不但没有劝谏,反而更是用了一种特殊大方式

  • 历史上记载的项羽唯一一次大哭,写下一首诗流传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项羽,秦朝

    在历史长河中,项羽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项羽这个人在历史上也存在着很多的争议,有人说他是恶毒的杀人狂魔,屠杀了新安城里20万秦兵降卒,也有人说他是个重感情讲义气的战神,不分上下级的亲贤下士。西楚霸王项羽可能你很难想象,一介西楚霸王也有大哭的时候,虞姬为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常

  • 五代十国史上有三位花蕊夫人,她们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花蕊夫人,五代十国

    在历史长河中,花蕊夫人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她的故事吗?都说四川出美女,这句话是没错的,四川自从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修都江堰后,经济愈加发达,被称为天府之国,加上是盆地,气候温暖湿润,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想不出美女都难,谚语有云: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可见在四川的生活有多么的巴适。四川之

  • 窦宪:权倾朝野的大奸臣,却有击败匈奴的丰功伟绩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窦宪,汉朝

    在历史长河中,窦宪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作为一个善骑射的游牧民族,匈奴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安全隐患,从战国时期到两汉王朝,均受到匈奴的数次侵扰。而到了西汉汉武帝时期,由于卫青、霍去病的鼎力相助,致使威胁中原的匈奴遭受重创,成为逆转游牧、农耕力量格局的开端。但要说彻底击败匈奴,

  • 李世民欲杀外甥,姐姐求情,最后外甥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唐朝

    在历史长河中,李世民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李世民欲杀外甥,姐姐求情,李世民只回了8个字,姐姐无言!说起唐王朝的建立,大家就会想起李世民,虽然唐朝是在李渊的时候建立的,但是最有功劳的还是李世民。之前在太原的时候,李世民就是率先起头的一个。所以唐朝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李世民的

  • 朱棣改了朱元璋的一项国策,为明朝衰落埋下伏笔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棣,明朝

    对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此不得不佩服明太祖的远见卓识,如果朱家的子孙们能够延续朱元璋的定辽之策,明朝辽东地区的威胁将就此解决,之后的土木堡之变、女真崛起、萨尔浒之败都将不复存在。可惜这一切都毁于明成祖朱棣之手。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惹怒了燕王朱棣,朱棣借口

  • 朱棣一生强横霸道,唯独对弟弟朱桂十分宽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棣,明朝

    对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朱棣的众多兄弟里,有一个弟弟叫朱桂,十分浪荡不羁,但是朱棣却对他最好了。这是为何呢?先看看朱棣对他有多好吧。在朱允炆当皇帝的时候,就因为朱桂实在是太张扬跋扈了,于是就直接被贬策成了平民,王爷的爵位都没有了,等到朱棣当了皇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