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对蜀汉可以说是鞠躬尽瘁 刘禅真的恨诸葛亮吗

诸葛亮对蜀汉可以说是鞠躬尽瘁 刘禅真的恨诸葛亮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930 更新时间:2024/1/17 8:53:4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禅诸葛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诸葛亮辅佐刘备、刘禅父子两代皇帝,对蜀汉政权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算得上是帝国最值得感激之人。按照常理来推测,诸葛亮死后,刘禅应该对他进行隆重祭祀,而且要流露出无比感激之情,唯此才能激励臣民、凝聚人心。然而从四点史实来看,情况却并非如此。

1.在事实上废止北伐事业。诸葛亮当政期间,念兹在兹的梦想便是兴复汉室,为此他先后六次出兵北伐,即使每每失利而返也是百折不回。之所以如此,是诸葛亮深知,唯有北伐中原,才能显示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使军队时刻保持旺盛的战斗力,避免军备废弛,同时也不辜负刘备临终前的嘱托(“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北伐中原是刘备、诸葛亮念念不忘的大事业

由此可见,在诸葛亮的心中,北伐事业不仅是蜀汉政权的立国之本,而且是其在益州地区统治合法性的基础,是君臣上下毕其一生都要追求的政治抱负。然而在诸葛亮死后,刘禅却叫停大规模北伐事业。虽然之后的蒋琬姜维主持过一系列的北伐活动,但其性质早已变为小规模的骚扰,跟诸葛亮时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2.事实上废除丞相,独揽朝政大权。诸葛亮当政时期,因为有刘备临终前嘱托,同时考虑到刘禅年纪太小,根本没有治国理政的能力,所以出于极端的责任心,便把朝政大权大包大揽下来,事无巨细均由自己处理。在诸葛亮看来,这样做有他自己的苦衷,但在刘禅和其他人看来,则明显属于权臣专制。尤其是随着刘禅的年纪渐长,却迟迟不能亲政,他心中的那份焦虑、愤恨,可想而知。

刘禅长期是个虚位皇帝,动静不能自由

所以在诸葛亮死后,为了防止权臣专制局面的重演,刘禅便在事实上废除丞相职务,不再将其授予朝臣。不久,刘禅任命蒋琬为大司马,费祎为尚书令、大将军,让他们分掌军事、政务,且职责交叉、相互牵制。蒋琬死后,后主更是自摄国事,彻底解决了持续多年的“政归私门”局面。

3.禁止臣民为诸葛亮奔丧。如果说事实上停止北伐事业、废除宰相职务,只是刘禅在暗地里表达对诸葛亮的怨恨情绪,那么禁止臣民为他奔丧,则将这份怨恨情绪公开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据正史记载,诸葛亮去世的消息刚刚传回国内,刘禅便发布命令,以防备曹魏趁乱偷袭为由,禁止臣民们到前线去奔丧。

诸葛亮死后。刘禅严禁臣民为他奔丧

限于朝廷的禁令,大多数准备奔丧者均未能成行,只有劝学从事谯周因为提前得到消息,并且行动迅速,才得以到达前线(“亮卒於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惟周以速行得达。”)。如果说禁止身负要职的官员奔丧属于正常行为,但禁绝一切臣民前往,则在情理上讲不通,而刘禅却坚持这样做,除了说明他内心怨恨诸葛亮外,此外再无其他合理解释。

4.禁止臣民为诸葛亮立庙。诸葛亮治理蜀汉多年,深得军民百姓的爱戴,所以在他去世后,民众们在不能奔丧的情况下,便请求刘禅为其立庙,四时予以祭拜。然而对于这个合理要求,刘禅却持否定意见,只是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才不得不同意这样做。由此可见,刘禅对诸葛亮的怨恨和忌惮。

位于成都市内的武侯祠

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言事者或以为可听立庙於成都者,后主不从。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共上表...於是始从之。

综合以上四点来看,刘禅内心深处对诸葛亮充满了怨恨,这也是他在亲政后一再压制民间对诸葛亮的怀恋情绪,并改易、废止其政策的主要原因。此外,刘禅在任用亲信、选纳妃子等事务上也受到诸葛亮的全面干预,动静不能自主,这也是他怨恨诸葛亮的原因之一。

诸葛亮在蜀中人望极高,让刘禅不得不忌惮

然而,刘禅非常清楚诸葛亮在蜀中的巨大人望,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定,却又不得不拉拢其家族,这也是刘禅后来将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召为驸马的主要考量。毕竟刘禅不是傻子(演义中把他塑造成白痴形象,完全是为了取悦民间的好恶),很清楚情绪宣泄不要过度,江山的稳固才是第一位的。

标签: 刘禅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曹操的军师是诸葛亮的师傅 曹操为什么没有能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诸葛亮

    对诸葛亮的师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代,既是属于曹操刘备孙权三大枭雄的时代,也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从来没有哪个历史时期像三国一样,人才的重要性得到空前绝后的重视。无论曹操刘备或者孙权,都以慧眼识人、知人善任著称,帐下都汇集了一批当时的精英分子,得人才者得

  • 曹操在杀吕布的时候 曹操为什么先勒死再砍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吕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杀吕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历史上就有一个奇葩,这家伙被杀了两次,这倒不是他命大。因为第一次他已经死了,但是又来了第二次!这孩子不是别人,而是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吕布是完美的坑爹主义者,生平爱好有两个,武艺和专业坑爹,如何完美的坑爹!可怜骁勇善

  • 关羽打魏国打了半年的时间 刘备为何没有派兵支援一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魏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关羽打魏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关羽当时独自带兵在一个孤立的城池驻守。这个城池就是荆州。当时由于他非常高傲,于是就带兵去攻打魏国的樊城,初战告捷,他非常高兴。一直北上。没有想到,由于多方势力的牵制,导致他最后失败。一代名将,就这样被一个无名小卒给杀掉,导致

  • 汉武帝想娶大臣的女儿,大臣为什么拒绝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武帝,汉朝

    一般来讲,古代的大臣都希望家族的女子进入后宫,要是女儿受到皇帝的喜爱,家族也会跟着富贵发达,比如《红楼梦》里的贾元春,就是带着贾家长辈们的希望进宫的。但大臣不肯把女儿嫁给皇帝的情况就比较少见了,难道他不怕皇帝大怒,将家族治罪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历史上真

  • 曹魏四大战区当中 张辽为何能在东部战区独挡十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魏,张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魏战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时期,曹魏占据北方地区和一部分的南方地区,土地、人口都是最多,同时面对的敌人也就比较多,在后期曹魏政权相对稳定以后,逐渐形成了西北、荆襄、合肥以及北方边境四大战区,其中只有东部的合肥战线最高统帅是张辽,而其他三条战线的统帅

  • 汉武帝的儿子一共有多少个 他们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武帝,儿子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武帝儿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武帝的一生是比较有争议的,他一共有六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当上了皇帝,其余的儿子下场都不太好。汉武帝名叫刘彻,小名叫刘彘,他是汉景帝和王皇后所生的儿子。刘彻出生就被封为了胶东王,在刘彻七岁的时候,被立为了皇太子。这里边有窦太

  • 糜夫人作为刘备的妻子 糜夫人在历史上真实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糜夫人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糜夫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演义》描写长坂坡之战时,糜夫人为了保护年幼的刘禅而受重伤,赵云特前来救援,因不想拖累赵云就往身旁的枯井投井自杀。其实,在正史中糜夫人是无传的,仅在《三国志糜竺传》里附带了一小介绍:“建安元年,吕布乘先主之出拒袁术,袭下邳,虏先主妻

  •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临沮这个地方 马超当时为何不救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马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羽和马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的名将里,关羽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可惜他虽然威风了半辈子,最后的结局却不大好,晚年败走麦城,最后在临沮这个地方被杀了。可能有的朋友就会问,临沮不是马超的底盘吗?他怎么不救救关羽呢?说起这个马超,他的经历也是很复杂的,他父亲是凉州

  • 荆州对蜀国有多重要?庞统为何会觉得是累赘?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庞统,三国

    每当一提起庞统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我们都知道在当时盛传一句名言叫卧龙凤雏得一便可得天下!这句话充分的肯定了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两个人的能力,他们两个都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学生,在当时可以称为勇士之双璧也!他们两个都是在刘备帐下效

  • 什么是多尔衮案?乾隆为何要替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乾隆,清朝

    大家好,说起乾隆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1650年12月,多尔衮在狩猎途中去世了。顺治帝带着诸王大臣到东直门外迎侯,追尊多尔衮为“诚敬义皇帝”,以帝王之礼安葬,其元妃为“义皇后”,双双配享太庙。可是,两个月后,画风突变!朝廷定案:多尔衮“独擅专权”、“阴谋篡逆”,“削爵、撤庙享、黜宗室、籍财产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