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贤臣商辂:一生忠诚正直,最后为何下场凄惨?

明朝贤臣商辂:一生忠诚正直,最后为何下场凄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661 更新时间:2024/5/12 22:17:0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商辂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明朝内阁首辅中,状元出身的并不少,比如胡广、曹鼐、彭时等人,但“三元及第”的却唯有商辂一人而已。然而,作为朱祁钰与朱祁镇两兄弟闹剧的经历者,“三元及第”的光环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便利,纵观他一生,虽然不至于用“命途多舛”来形容,但也绝对算的是一路坎坷。

商辂,弘载,号素庵,是今浙江淳安县人,生于永乐十二年;宣德十年,参加乡试位列第一;蛰伏十年后,正统十年参加科举,一举拿到会试、殿试第一名的成绩,除了被朱棣剥夺状元资格的黄观外,他是明朝唯一取得如此成就的读书人。

随即,商辂被赐为翰林院修撰,正式进入仕途。更为神奇的是,根据《明史·列传第六十四》记载,商辂因“丰姿瑰伟”,被朱祁镇亲自挑选为展书官,由此可见,古代也是一个看脸的时代。

虽然商辂有“三元及第”的光环,但朝廷也有专权擅政的宦官王振,因此商辂虽凭借才能及长相,从同批读书人中脱颖而出,但也只是比同时入仕的这批人出众而已。四年后,“土木堡之变”爆发,朱祁镇被俘,包括内阁首辅曹鼐在内的50余名大臣被杀,明朝迎来建国以来最大的动荡。

于此动荡之际,朱祁钰被拥立为皇上,原本的内阁也需要补充,于是在陈循、高谷等人的推荐下,商辂得以进入内阁,正式进入了明朝的权力核心。从入仕到入阁花了四年有余的时间,算不得慢,但相比于入仕第二年就进入内阁的彭时来讲,也算不得快,还是那句话,比同时入仕的这批人出众而已。

进入内阁后,商辂表现的中规中矩,史书上并没有留下他过多惊艳的记载,想想也是,就连首辅陈循尚且被于谦的光芒所遮盖,商辂也就只能是混个任职资历。

当然,主要的事情也都有他的身影,比如说前往居庸关迎接朱祁镇、谏言清算被豪强侵占的土地、请求集中安置流民、参与编撰《寰宇通志》等等,但是这些工作都不是商辂所主导,自然也算不得他的辅政功绩。不过,在此期间,商辂的进步之路也没有停止,于景泰三年晋升为兵部左侍郎兼左春坊大学士,四年后又兼任太常卿一职。

在明朝,内阁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谁先进入内阁谁就是老大,所以想要晋升内阁首辅,就只能等前面的人离开内阁,这个离开可以是自然离职,也可以后面人的弹劾,总之前面的不走,后面的就只能等。商辂想要再进一步,也必然要经过这个环节,事实上,景泰八年之前,他一直在这个轨道上缓慢前进。

不过正统八年的“夺门之变”打断了这一成长过程。商辂虽然拟好了请求复立朱见深为太子的奏折,但尚未提呈皇帝,“夺门之变”就已经发生。朱祁镇复位后,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怂恿下,对景泰年间旧臣展开了清洗,于谦、陈循、商辂等人均在此之列,商辂被贬为平民,而且终天顺一

朝,再无用。

成化三年,明宪宗朱见深重新启用商辂,并逐步升其为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太子少保,期间商辂曾经遭遇过给事中董旻、御史胡深及林诚的弹劾,愤而辞职,但朱见深以严惩弹劾者为由拒绝了商辂的辞呈,不过商辂又转过来替他们说好话,算得上是圆满解决了此事。

此后,商辂在拥立朱佑樘为太子、厚葬朱佑樘生母纪式、恢复朱祁钰帝号、整顿守边军队等方面多有谏言,得到了朱见深的认可,为此还特意下旨嘉奖鼓励他,在这期间他也成功加冕内阁首辅一职。

商辂逐步位极人臣,宦官汪直借势万贵妃,也是迅速崛起。面对汪直的专权擅政行为,商辂率领百官向朱见深陈述汪直各类罪行十一条,商辂更是直言“自直用事,士大夫不安其职,商贾不安于途,庶民不安于业,若不亟去,天下安危未可知也”,这句话成功激怒朱见深,后者直接反问“用一内竖,何遽危天下”,君臣二人走向决裂。商辂愤而请辞,朱见深命用驿车送他回去。

十年后,商辂于家中去世,享年73岁。朱见深为其辍朝一日,追赠特进荣禄大夫、太傅,赐谥号“文毅”。

结束语:商辂顶着“三元及第”的光环入仕,却恰好碰上为了第一个宦官专政时代,此后经历的“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均是宦官专政的后遗症;在内阁奋斗近二十年,又碰上为了另一个宦官汪直,并最终为此结束自己的为官生涯,始于宦官、终于宦官,也算是另一种循环吧。

标签: 商辂明朝

更多文章

  • 名臣商辂:明朝历史上唯一连中三甲的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商辂,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商辂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从隋唐至今的读书人,都以金榜题名、高中状元为奋斗目标,都以出将入相、官居一品为毕生梦想。如果能连中三元还能为相辅国,那真的是光耀门楣祖宗有德。纵览明代三百年,连中三元方才二位,而最后还能拜相的不过只有商辂一人而已。商辂虽

  • 揭秘:朱棣夺权之后是怎么稳固皇位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棣,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唯一一位造反成功的藩王,朱棣在靖难之役后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因为从他早年的经历来看,他必深知皇权政治之下的残忍性,可谓稍有不慎便可前功尽弃。所以,朱棣在登上皇位之下,其当务之急便是思量如何稳固来之不易的皇

  • 朱亮祖:身为开国功臣却陷害地方官员,最后结局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亮祖,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亮祖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此人率军与朱元璋对敌,被擒后投降,没过几个月叛变,结果再次被朱元璋生擒,当时的他只说了这句话,朱元璋非但没杀他,反而得到朱元璋的重用,成为朱元璋手下的一员大将,为朱元璋立下大功劳,后来成为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却因陷害地方官员,被

  • 朱元璋手下战功赫赫的大将周德兴,最后却被儿子坑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德兴,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周德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年轻时期的朋友成为皇帝,他也因此得到大富贵,却因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弄出的风流韵事,导致被昔日的朋友斩首,这儿子坑爹不坑爹?这个皇帝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被儿子坑了的人叫周德兴。周德兴有幸和朱元璋同乡,而且二

  • 他是曹魏宗室最优秀的第三代,夏侯玄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夏侯玄,三国

    对夏侯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49年,曹魏的四朝旧臣司马懿,在沉寂了十年之后,突然爆发——他趁另一辅政大臣曹爽,随皇帝曹芳出城之际,突然发动高平陵之变,不但成功的架空了魏室,得以大权独揽,还诛灭了曹爽的三族,及其党羽。之后,想要匡扶魏室,讨伐他的淮南

  • 赵构早早传位养子,他为何甘愿当36年的太上皇?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构,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赵构诞生时,天降异象,当时红光照满了整个皇宫,所以当时的皇帝宋徽宗赵佶十分喜爱他。由于他是宋徽宗的第十个儿子,对于皇位没什么竞争力,因此他在这豺狼虎豹的皇宫里生存了下来,并快乐地活到了20岁。20岁那年,金军南下攻打宋朝

  • 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铁粉,李世民有多喜欢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今天,我们要说的人,《三国志》对其评价很低,但是却深深的收到李世民的喜欢。乃至现在,这位在全体中国人的心中,已经成为了智神的存在,而且十分的著名,其中经过罗贯中《三国演义》的装点,得到了后来人深深的膜拜,这位就是——诸葛

  • “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被刘邦信任的人,张良有何保身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良,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张良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没有受到刘邦猜忌过的人,在这方面韩信和萧何都没有张良做到好,韩信是被灭族的,萧何被刘邦猜疑,最后还被刘邦关到了监狱,差点被刘邦杀了头。但是,唯独张良功高不盖主,他从头到尾都是刘邦最为信任的人。

  • 嘉庆有惊人的帝王天赋 嘉庆一生为什么政绩平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嘉庆,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嘉庆实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嘉庆帝和他的太爷爷,爷爷还有父亲相比,在政治方面没有那么明显的取得成绩,但是这也不能完全就否定嘉庆皇帝的能力。其实在嘉庆帝即位之初的几年,军政大权还是掌握在乾隆皇帝手里的,而在乾隆皇帝当太上皇的时候,嘉庆是比较孝顺乾隆的,

  • 钟会深得司马昭信任,为什么在灭蜀之后要冒险叛变?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钟会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钟会为何叛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263年,魏国权臣司马昭派遣三路大军,讨伐蜀汉政权,最终将其灭掉。 蜀汉灭亡几个月后,成都就发生了一场动乱,魏国大将钟会妄图谋反叛乱,结果引起了一场血雨腥风。许多人不明白,钟会是司马昭的亲信,又有了灭蜀的战功,绝对可以出将入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