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朱瞻基对明朝有哪些贡献?朱高煦是怎么被拿下的?

历史上的朱瞻基对明朝有哪些贡献?朱高煦是怎么被拿下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784 更新时间:2024/1/17 13:36:5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历史上的朱瞻基对明朝有哪些贡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近日,古装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让许多观众对明朝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大明风华》中的男主角朱瞻基在历史上是怎样一个人物,他对明朝又作出了哪些贡献。

朱瞻基出生于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二月初九日。据《明史》记载,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爷爷朱棣梦到他太爷爷朱元璋授予象征皇权的大圭,并说道:“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睡醒后下人跑来向他禀报说世子朱高炽家刚刚诞生了一大胖小子,此子便是朱瞻基。

在离奇梦境的暗示下,朱棣开始致力于筹备造反事业。也正是因为梦境的原因,他对朱瞻基特别喜爱,认为这小子是老天爷赏赐的特殊“礼物”。

1399年8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名义正式起兵对抗建文帝朝廷。经过三年时间的“靖难之役”,朱棣打败建文帝,成功夺取了皇位,成为明朝历史上的第三任皇帝,史称永乐皇帝。

在当上皇帝后,朱棣面临着一个艰难的决定,那就是册立谁为太子的问题。老大朱高炽宅心仁厚,善于处理行政事务;老二朱高煦强悍果断,擅长军事谋略。两个儿子各有优点,这令朱棣感到很难取舍。关键时刻,“世子党”成员解缙抛出了“好圣孙”理论,这让朱棣茅塞顿开。于是他宣布册封世子朱高炽为皇太子。永乐九年(1411年),朱瞻基以嫡长孙身份被立为皇太孙,正式成为朱棣皇位的第三代接班人。

真实历史上的朱瞻基早年生涯比较平稳,并没有《大明风华》中那么波澜起伏。当时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虽然觊觎皇位,但始终没有掀起什么大的风浪。朱棣去世后,朱高炽继承皇位,朱瞻基则成为了皇太子。

朱高炽在位时间只有短短八个月,他在执政最后阶段确实派朱瞻基前往南京。不过目的并非像《大明风华》中所说的那样是为了防备已公然造反的朱高煦和朱高燧,而是为迁都回南京做准备。事实上,在这个阶段朱高煦还没有起兵。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二十八日,明仁宗朱高炽驾崩,朱瞻基以皇太子身份承袭帝位,史称宣德皇帝(明宣宗)。

真实历史上的朱高煦造反发生在朱瞻基即位一年后。当时朱高煦以朱瞻基违背先帝定下的规矩且用人不当为由正式起兵,打算重新复制当年的“靖难之役”。然而这场叛乱的影响程度远没有《大明风华》中所演绎的那么猛烈,事实上整个叛乱只持续了二十来天,朱瞻基御驾亲征,但他所率的主力部队还没抵达,朱高煦就被老将薛禄所率的先头部队给拿下了。

在平定了朱高煦叛乱后,朱瞻基又下旨召回了驻扎在安南(今越南)的明军,结束了明朝对安南的统治。此举虽然是放弃了当年好不容易打下的领土,但也为明朝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因为安南各阶层人民二十多年来一直反抗明朝统治,朝廷为此投入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却看不到任何平复反抗的希望。与其坚持徒劳无功的军事行动,不如早点“割肉”为帝国积攒更多实力。

朱高炽与朱瞻基父子在位的这段时间被后世称为“仁宣之治”,是明朝276年时间中,国力最强、政治最清明的时期。朱高炽虽只在位八个月,但永乐朝遗留下的不少弊政都是在这短短八个月时间中被扭转过来的,因此后世对洪熙皇帝朱高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而宣德皇帝朱瞻基则是在父亲一系列仁政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化改革,使得大明王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在行政方面,朱瞻基执政期间强化了御史的监察职能,使得监察工作可以渗透到大明王朝的各个领域,有效整顿风纪,淘汰了大批尸位素餐的官员。此外,朱瞻基还正式将“巡抚”职务制度化,有效解决了地方平级部门之间互不协调的局面。

在军事方面,朱瞻基执政初期解决了朱高煦叛乱和安南问题。之后又通过重建兵员花名册的方式,确定各军事单位实际兵员人数和所需的粮饷,搞定了军队中吃空饷以及军官侵吞士兵口粮等问题。

在经济方面,朱瞻基执政期间重新组织财政和实施救济措施。大幅减轻百姓的负担,并让许多在永乐末年为逃避沉重税负背井离乡的百姓重回故乡。

总而言之,朱瞻基统治下的大明王朝没有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没有文官集团之间的党争,没有宦官专权的局面。整个国家呈现政治清明,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如果要让一个现代人穿越到明朝,那穿越到朱瞻基在位时期肯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标签: 明朝朱瞻基朱高煦

更多文章

  • 三国一名不出世的天才!比诸葛亮还难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刘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一名不出世的天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相信说起三国最难招揽的谋士,大家第一个想起的应该就是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诸葛亮了吧,没错,无论是在陈寿笔下的《三国志》,还是在罗贯笔下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都被描绘成了一个旷世奇才。那这样的人难免会自诩不落凡

  • 东兴之战魏国二十万兵马被丁奉打败!丁奉从此名扬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丁奉,司马昭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三国丁奉的成名之战,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八回,发生在东兴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司马昭、胡遵、诸葛恪和丁奉。故事梗概如下:得知孙权病逝,司马师决定出兵讨伐东吴。不过,这一决定遭到尚书傅嘏的劝阻。傅嘏认为,东吴有长江之险,之前

  • 出自商丘市的曹魏名臣!六大名臣分别有什么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典韦

    出自商丘市的曹魏名臣!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如今的河南省商丘市,两汉时期称为梁国,汉末三国期间改为梁郡,在当时的曹魏集团中,有六位商丘市籍名臣。其中,柘城县一人,睢县二人,宁陵县二人,民权县一人。第一位:梁习。梁习,字子虞,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人。梁习早年在

  • 为了给美女打造金银首饰掏空国库第一人:孙皓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孙皓,三国

    你们知道孙皓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孙皓,东吴大帝孙权的孙子,是东吴的第四位皇帝,也是亲手灭掉东吴的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刚开始继位时,还是很有作为的。因他继位前对百姓的生活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他继位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开仓放粮,安抚百姓,对宫中的宫女也很是开恩。这让百姓和大臣都很高兴,

  • 卫青战功赫赫创下不世之功!为什么他死后汉武帝要清算卫氏?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卫青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什么卫青死后汉武帝要清算卫氏?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卫青与外甥霍去病,败匈奴王庭,打通河西走廊,收复河朔、河套地区,拉开了汉朝反攻匈奴的序幕。《汉书·外戚传》却记载,卫青死后不久:“卫氏悉灭”。卫青一家究竟做了什么,竟招致汉武帝如此惨烈的报复?事情,还是要从巫蛊之祸

  • 前凉君主张骏,竟把汉朝的郡县制推行到西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骏,十六国

    你们知道张骏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324年,成公张茂病逝,由张骏继位,即前凉文公。因为前凉的政权从昭公张寔起,就一直采用的晋朝年号,所以文公继位,他听从了成公张茂临走时的遗言,仍然效忠晋朝。不过因为凉州和东晋王朝相隔千山万水,一时也联系不上。张骏考虑到从四川与东晋联系比较方

  • 太史公司马迁的著史之路!死刑改宫刑让后世愤慨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司马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太史公司马迁的著史之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泰斗、文学巨匠,他学究天人,通贯古今而编撰的纪传体史学鸿篇巨著《史记》被后世推为史家之极则,凡属学人,必须一读的经典。然而在人们备至推崇《史记》之时不免为司马迁的遭遇而伤感。《史记

  • 史上最奇葩皇帝慕容暐:在位时昏庸,被俘后才卧薪尝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慕容暐,十六国

    你们知道慕容暐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360年正月,11岁的太子慕容暐继位,改元建熙。慕容暐继位后,因为年纪太小,无法自己治理朝政,于是就由他的母亲临朝称制,叔父慕容恪为太宰,慕容评为太傅,慕容根为太师。有了母亲和忠心耿耿的慕容恪,慕容暐在皇位上安稳的坐了6个年头。公元366

  • 奢香夫人有什么事迹?为什么朱元璋如此重视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朱元璋,奢香夫人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奢香夫人有什么事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朱元璋可没有不远千里的召见奢香夫人,而是奢香夫人自己前往南京,然后在请求面见朱元璋时,经朱元璋同意后,奢香夫人始得面君。至于奢香夫人为何会从千里之外的贵州去南京请求面见朱元璋,这其中却是着一段极为曲折的“故事”。奢香夫人,元末

  • 麋芳对刘备不离不弃为何后来投降东吴?麋芳投降之后过得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麋芳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国麋芳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麋芳,蜀汉安汉将军麋竺的弟弟。初为徐州牧陶谦的手下,后刘备接任徐州牧,他并跟随刘备。此后数十年的时间里,麋芳一直跟随着刘备东跑西跑,颠沛流离的,始终不离不弃。196年,徐州被吕布所占,刘备战败,逃至海西,麋芳亦跟随之。同年刘备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