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明仁宗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

明仁宗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的介绍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在位,年号洪熙。

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今北京)。朱高炽善抚士卒,仅以万人拒南军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城赖以全。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朱高炽都以太子身份监国,朝无废事。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宠于朱棣,串通宦寺,阴谋夺嫡;后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变更换太子之意。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7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由嫡长子朱瞻基继位。

有关“明仁宗朱高炽”的历史故事

  •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仅一年。为什么历史评价这么高?

    最近,很多人也说朱高炽当皇帝不容易,但他只当了一年。事实上,虽然朱高炽在位只有一年,但他的历史评价并不低,反而很高。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朱高炽仁宗做了很多好事吗?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些问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朱迪的长子朱高炽是个大胖子。他有多胖?他应该有300公斤左右。因为肥胖,行动不便,床和门口比较大

  • 皇帝故事: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为什么只有十个月?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明仁宗朱高炽登基前的六次监国 堪称中国历史上的监国典范 朱高炽监国对明代社会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靖难之役后,明成祖朱棣夺取建文帝皇位,由于各种交织复杂的原因,随后着手准备迁都北平,又先后发动五次针对蒙古

  • 明仁宗朱高炽怎么死的?死因之谜揭秘

    永乐二十二年(1424)七月,明成祖朱棣去世。八月,朱高炽登上皇位,改元洪熙,是为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五月,仁宗突然暴崩,死时四十八岁,共在位十个月。六月,仁宗长子朱瞻基即位,是为宣宗。根据史书记载,仁宗去世前三天还在处理政务,他从开始不豫到崩于北京钦安殿,前后仅两天时间。正史中并没有记载仁

  • 明仁宗朱高炽有几个儿子?十个儿子各自结局如何

    明仁宗朱高炽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1425年),汉族,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次年改元“洪熙”。朱高炽有10个儿子: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汉族,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

  • 大明王朝皇帝明仁宗朱高炽死亡之谜

    明仁宗朱高炽,明成祖朱棣长子,生母徐皇后,明朝第四位皇帝。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次年改元“洪熙”。他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在位期间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洪熙元年五

  • 明仁宗朱高炽驾崩,他生前最宠爱的郭贵妃就被张皇后逼着殉葬!

    1425年,明仁宗朱高炽驾崩。就有一群内侍闯入他最爱的郭贵妃的寝宫,说:“奉皇上遗诏,赐郭贵妃自裁殉葬!”郭贵妃不愿意赴死,她哭着说:“怎么会是我,若追随先帝而去,我的三个孩子怎么办?”看着内侍们冰冷的眼神,郭贵妃完全不敢相信,宠爱她的朱高炽会让人殉葬

  • 明朝姓高的如何避明仁宗朱高炽的名讳?

    提问者想多了,明朝姓高的人不需要避明仁宗朱高炽帝讳中的“高”字!不仅姓不要避,连名字中出现“高”字也不用避。草根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在这方面还是相当大气的,《大明律》明文规定:名字中与帝讳同音不同字的不需要避帝讳,只使用了一个字的也不需要避帝讳,除非您叫“X高炽”或者“高炽X”之类,否则不需要改名。当

  • 明仁宗朱高炽死因是什么,明仁宗朱高炽中年暴亡

    洪熙元年(1425年)5月,朱高炽暴卒,享年48岁,葬于献陵。从登基到去世,朱高炽在位时间不足十个月。去世前三天,他还在日理万机地处理朝政,而身体不适到“崩于钦安殿”前后仅两天时间,胡名人黄景昉称他“实无疾骤崩”。壮年天子,登基未足一年便“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么死的,朱高炽是个怎样的皇帝

    货到明朝的皇帝明仁宗朱高炽,他的父亲是就是朱棣,虽然最后皇帝的位置交给了朱高炽,但是朱高炽确实是有点憋屈,刚刚上位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直接驾崩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朱高炽作为皇帝,憋屈到这个份上也真的是没谁了,下面就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说到这个朱高炽,大家可能并不是很了解,毕竟当上皇帝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没了。

  • 明仁宗朱高炽死因是什么,朱高炽死的时候多少岁

    洪熙元年(1425年)5月,朱高炽暴卒,享年48岁,葬于献陵。从登基到去世,朱高炽在位时间不足十个月。去世前三天,他还在日理万机地处理朝政,而身体不适到“崩于钦安殿”前后仅两天时间,胡名人黄景昉称他“实无疾骤崩”。壮年天子,登基未足一年便“

  • 《明史》是如何评价明仁宗朱高炽的?他有哪些优点?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在位时间比较短,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在位,那么《明史》是如何评价明仁宗朱高炽的?他有哪些优点?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

  • 张皇后明朝简介(明仁宗朱高炽的张皇后结局如何)

    明仁宗朱高炽的皇后——张皇后!张皇后出身于普通的官宦家庭,生年不祥,死于1442年。张氏自幼聪慧贤惠。性格开朗,长大以后漂亮端庄,待人和蔼,所以深受周围人的尊敬和喜爱。洪武二十年,朱棣为世子朱高炽选妃,张氏被选为燕王世子妃。朱高炽和张氏年满18岁时成婚,张氏言语非常得体,举止非常端庄,所以深受明成祖

  •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多少年(朱高炽死后是谁继承皇位)

    公元1063年,宋朝第四位皇帝赵祯驾崩,年仅54岁。京城之内,上至士大夫,下至乞丐和小儿,都纷纷为他焚纸痛哭。就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悲痛不已,哭着要为赵祯建一个衣冠冢,以寄托哀思。由于赵祯在士大夫心目中地位太过崇高,因此当时给他定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庙号:仁宗。“仁”,乃儒家思想的核心。自古以来,“太祖

  •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只有一年,为何历史评价那么高?

    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朱高炽其实也挺不容易的,好不容易当上了皇帝吧,但是在位的时间却只有一年,其实别看朱高炽在位时间只有一年,反而他的历史评价却不低,算很高了,那么这个是为什么呀,是不是明仁宗朱高炽做了很多好事啊?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是个大胖子,有多

  • 历史上明朝的明仁宗朱高炽是怎么死的?朱高炽传位给谁?

    我们今天来看看历史上明朝时期的皇帝,说到历史上的明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明朝是一个还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当时明朝打败了元朝,把元朝打回了蒙古边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上位后。大肆的剥削老百姓,虽然当时明朝的经济有所增长,但是,老百姓非常穷,我们来看看元朝史上的第四位皇帝明仁宗。话说当时明仁宗的死因

  • 如何评价明仁宗朱高炽,明仁宗朱高炽历史评价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在位时间比较短,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在位,那么《明史》是如何评价明仁宗朱高炽的?他有哪些优点?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

  • 明仁宗朱高炽简介

    明仁宗墨下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代第四位天子,明成祖墨棣以及缓皇后的少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玄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蒲月正在位,年号洪熙。墨下炽死性端重寂静,行止识度,喜欢念书。但体态较肥,招致身材较强。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坐为燕世子。墨棣起兵靖易时

  • 明仁宗朱高炽简介及其死因 朱高炽传位给谁?

    明朝第四个皇帝:明仁宗朱高炽,成祖朱棣的长子,生于洪武十一年,生母徐皇后。早在洪武时期,朱高炽就被立为燕王世子,而且由于它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的喜爱。美中不足的是朱高炽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因此对于一生嗜武的成祖来讲,他并不喜欢这个儿子。靖难之役爆发以后,

  • 明仁宗朱高炽简介 明仁宗朱高炽怎么死的?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成祖长子,其母为仁孝文皇后,徐达外孙,明朝第四位皇帝。洪武年间,朱高炽被封为燕世子,靖难之役中,他负责镇守北平,并成功抵御李景隆率领的中央军围攻;永乐二年,立为皇太子,并在明成祖屡次北伐中,担任监国职位,实际负责国家政事;永乐二十二年,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