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贵妃明明没有插手任何政事 后世为什么称杨贵妃为红颜祸水

杨贵妃明明没有插手任何政事 后世为什么称杨贵妃为红颜祸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440 更新时间:2023/12/9 20:28:18

还不知道:杨贵妃红颜祸水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到杨贵妃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是真的挺有故事的,在唐朝时期也是有一段佳话的,但是其实如果真正了解杨贵妃的人知道,杨贵妃只是在后宫,没有插手任何唐朝政事,但是杨贵妃后来还是成为了大家口中的红颜祸水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都没插手什么事,怎么就成了红颜祸水了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杨贵妃明明没有插手任何政事,为何却被后世称为红颜祸水呢?

咱们先看清人袁枚一首诗:

莫唱当年长恨歌,

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

泪比长生殿上多。

许多人感慨这对长恨歌里年龄相差三十多岁的公爹和前儿媳的爱情故事,说他们之间有真爱,爱得惊天动地,实在令人动容,但我,仍然保留个人意见。当然了,他们爱不爱的,和咱没有关系,他们爱不爱的,也和当时的老百姓没有关系,二马同槽什么的,小民们也阻止不了,但是,好好的日子过着过着,今天来个一骑红尘,闹清了,没太大关系,百姓吃不起荔枝,吃个番瓜也行,明天来个当街被杨家人砍,也没关系,毕竟公主也不是他们能操心得着的,可又来个千军万马踏破长安街,这就过分了啊,苍生何辜?

谁该负责?唐玄宗,那会儿他身上还背负着国家的重责大任,干嘛去了?杨贵妃身边,唱着歌跳着舞呢,他的禄儿都打到家门口了,他还被前儿媳,现爱妃迷得分不清东西南北,前朝呢,有贤相杨国忠理着呢,管那么多?可一转眼,知道真相的他,带着心爱的贵妃娘娘就往大舅子的领地四川跑,至于小民们,对不起,你们先给朕和爱妃挡一挡,挡完了再来。

表面看来,王朝覆灭,人们动不动就甩锅给女人,这是不对的,但是这些王朝的女人,也没有一个是无辜的!唐玄宗本人要负责,唐朝人就这么定了。玄这一个字,道出了人们甚至是李家人对李隆基的真实评价,前明后暗。杨贵妃有没有责任?有。

杨贵妃入宫时,唐玄宗已经六十一了,他的后宫里,没有皇后,杨贵妃就是后宫之主,虽没有皇后的名分,却享受着比一般皇后还要高的待遇,这个时候,她的责任,就是统率后宫,劝诫皇帝,尤其是要管好自己的杨氏家族。杨玉环有吗?杨国忠身兼四十职,朝堂之上专权,结党,杨家的哥哥姐姐妹妹们,就没有几个干净的,离人人吐唾沫估计也差不了多远,公主王孙什么的,人人得敬而之,谁都不敢惹,惹了就是一个死字。他们为什么那么恣?还不是因为贵妃娘娘?安禄山为什么那么嚣张?他打着的旗号之一就是贵妃的干儿子。杨贵妃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她能专宠十几年,难道真是个木头美人?有的事情,其实不必深究,稍稍用脑就都明白了。

或许有人说了,她的确是没插手政事啊,是,她是没插手政事,但是唐玄宗对她的专宠,无条件的信任,她就不再只是一朵解语花,而应该起到一定的督导作用。或许她没有慧眼识才的本领,但是管好自己的娘家,总是可以的吧?但很遗憾,她没有,享受至死是她处事的原则。

或许历史上没有杨玉环,也会有张玉环,王玉环,大唐由盛转衰,她的确也不该负主责,但是她绝不是无辜的小白兔。没有她,不会有杨国忠这个大奸相,没有她,唐玄宗放下的权力也不会那么大,也许禄儿仍然会造反,但只要下一任天子顺利接班,对大唐造成的冲击未必会那么大。其实有好几次,是有机会的,比如杨国忠不乱指挥,不乱给边将捅刀子,不会有那么多年的战乱。杨贵妃享受了她能享受的,至少她该背起她该背的。所以马嵬驿,才有那么多呼声要处死她,而唐玄宗,也接受了这么个意见。或许咱们看见的是唐玄宗的无情,但唐玄宗的心里,对这个宠到骨子里的女人和她的兄长,也未必就会认为自己冤枉了他们吧。

觉得她很冤的,其实可以想想当年长孙皇后是怎么做的。长孙后不但打理后宫,还管好了自己的娘家长孙,甚至是临死前,还要一再告诫长孙氏不可再向前进:因为已经到了人臣极限,再跨越就会出事,长孙无忌也深知这一点,本分为臣,家族里没有一个敢拉虎皮做大旗的。

难道李世民不宠长孙?在他们之前,恐怕找不出第二对同样深情的帝后来(李世民甚至是把长孙氏的姓氏,抬到和他李家氏一样的地位来,故剑情深那位,发妻可是成了牺牲品):妻贤夫祸少,这话是不会错的。

或许有人觉得李三郎不比李世民英明,是个有点昏庸的,但是比比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汉成帝,如何?强得多吧。汉成帝昏庸得一匹,他也喜欢美色,后宫的赵飞燕也被人骂为红颜祸水,但是看看他的班婕妤,人人称道,什么情况?她劝过汉成帝呢,班婕妤受宠的时候,可没见人们不分清红皂白地把她归类于祸水一类。可见,祸不祸的,皇帝的确都该被批,但该后妃,也不是那么无辜。杨贵妃也如此。

标签: 杨贵妃唐朝

更多文章

  • 戚继光战场上杀人如麻,回到家却是一个“妻管严”?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戚继光,明朝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戚继光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在历史上,能够媲美明朝的朝代肯定是不多的。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一直是受到倭寇的侵扰,这就是现如今的日本。古代的中国与日本有很深的渊源,早在秦朝时期,徐福就曾到访日本,时至今日,两千多年过去了,

  • 汉武帝对谁是真心的?从汉武帝的两段情史看汉武帝的为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汉武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武帝的两段情史,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汉武帝刘彻,我们都知道他有着“千古一帝”之称,在位期间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不过好像大家对于汉武帝的感情生活也非常感兴趣,而这方面被提及的就比较少了,其实汉武帝的感情世界也很丰富,金屋藏娇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就

  • 刘邦临死前为何派陈平去杀掉樊哙?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樊哙,汉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樊哙。樊哙这个人,智略谈不上,似乎唯一可以夸耀的便是武勇,当时打仗是以人头数作为晋升标准的。樊哙在一场战斗中砍下敌军十五个首级,就被封为国大夫。和章邯的军队交手,砍下二十三颗首级。打败李斯之子李由,斩首十六级。攻武关至霸上,樊哙更是斩杀都尉一人,首级十个。吕

  • 虎父无犬子,为什么曹操的儿子都这么优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三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曹操。首先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早早地就占据了北方并且实力一直很雄厚也是最有资本统一天下的,曹操是个枭雄啊,并且还有事业上的成就与优势,这样一个成功者生活方面自然不会太差,身边美女小妾如云生的孩子也多,曹操的儿子多自然优秀者也多,而孙权与刘备的儿子都少,在数量

  • 左慈是什么人?三国的左慈为什么被称为“仙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左慈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左慈的相关传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我国历史上的东汉末年时期一直到三国时期,这一天下大乱的时期存在着很多传奇般的历史人物,基本上每一个有名人物都有着自己的传奇经历和故事,所以这也是为何很多后世都会喜欢谈及其双汉和三国的历史了。不过这一时期有一个人物,

  • 历史上的朱瞻基对明朝有哪些贡献?朱高煦是怎么被拿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朱瞻基,朱高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历史上的朱瞻基对明朝有哪些贡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近日,古装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让许多观众对明朝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大明风华》中的男主角朱瞻基在历史上是怎样一个人物,他对明朝又作出了哪些贡献。朱瞻基出生于明朝洪武三十一年(1398

  • 三国一名不出世的天才!比诸葛亮还难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刘巴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一名不出世的天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相信说起三国最难招揽的谋士,大家第一个想起的应该就是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诸葛亮了吧,没错,无论是在陈寿笔下的《三国志》,还是在罗贯笔下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都被描绘成了一个旷世奇才。那这样的人难免会自诩不落凡

  • 东兴之战魏国二十万兵马被丁奉打败!丁奉从此名扬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丁奉,司马昭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三国丁奉的成名之战,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八回,发生在东兴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司马昭、胡遵、诸葛恪和丁奉。故事梗概如下:得知孙权病逝,司马师决定出兵讨伐东吴。不过,这一决定遭到尚书傅嘏的劝阻。傅嘏认为,东吴有长江之险,之前

  • 出自商丘市的曹魏名臣!六大名臣分别有什么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典韦

    出自商丘市的曹魏名臣!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如今的河南省商丘市,两汉时期称为梁国,汉末三国期间改为梁郡,在当时的曹魏集团中,有六位商丘市籍名臣。其中,柘城县一人,睢县二人,宁陵县二人,民权县一人。第一位:梁习。梁习,字子虞,今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人。梁习早年在

  • 为了给美女打造金银首饰掏空国库第一人:孙皓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孙皓,三国

    你们知道孙皓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孙皓,东吴大帝孙权的孙子,是东吴的第四位皇帝,也是亲手灭掉东吴的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刚开始继位时,还是很有作为的。因他继位前对百姓的生活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他继位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开仓放粮,安抚百姓,对宫中的宫女也很是开恩。这让百姓和大臣都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