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秦始皇死因之谜 秦始皇是被奸人所害还是患病而死

解密秦始皇死因之谜 秦始皇是被奸人所害还是患病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578 更新时间:2024/1/4 22:27:5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始皇之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公元前221年,嬴政用了十年的时间,横扫六国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帝国——秦朝,而他自己也被誉为“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秦始皇

很多皇帝都喜欢外出巡视,嬴政也不例外,在建立了秦帝国之后,秦始皇曾经先后五次带着浩大的队伍东巡,关于东巡的目的,无非有三:一来,虽然天下已经平定,但是各地的六国旧势力依旧蛰伏在民间蠢蠢欲动,通过东巡,可以震慑到那写怀有异性的人;二来,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空前绝后,通过东巡,可以到泰山祭天,禀告苍天自己的功绩;三来,秦始皇想要在东巡途中寻求长生不老之药。

秦始皇第五次东巡路线

然而事与愿违,三个目的当中,只有第二个目的算是达成了。至于第一个目的,确确实实有不少人被秦王威严的阵仗震慑到了,但是也引起了一些人对帝王之位的觊觎,日后灭了秦朝的刘邦和项羽便是那些觊觎帝位的人群中最为出色的两位。而第三个目的,秦始皇不仅没有成功找到长生不拉之药,反而在第五次东巡的途中暴毙。

关于秦始皇的死因,也就成了历史上的一大悬而未决的谜团,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第一种观点,也是目前比较主流的观点,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记载的原因。

秦始皇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身强力壮,他从小就因为患病,导致了身体素质不是很好,但是,他又是出了名的勤奋,在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后,朝堂上所有的事情,无论是大事小事,都由他来亲自处理,工作强度非常高,进一步拖垮了身体;而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去世之时,正是高温难耐的七月份,这些所有的原因一起发作,最终导致秦始皇患病身亡。

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

而秦始皇具体换了什么病,也成为后世史学家研究的一大热点。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便曾经根据《史记》当中对秦始皇的描述与记载,推断出秦始皇小时候得的病是软骨症和支气管炎,加上他夜以继日地处理政事,病情进一步恶化,引发了脑膜炎。在第五次东巡中,病症发作,最终昏死过去,等到东巡队伍到了沙丘,随行的赵高李斯才发现秦始皇已经去世很久了。

然而还有一种与之不同的观点,认为秦始皇的去世与随行的赵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史书的记载,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时,主要的随行人员除了赵高、李斯和胡亥,还有秦朝的名将蒙毅,按理来说,在秦始皇患病之后,身边更需要人来照料,在这个时候,赵高却将蒙毅支走,将他派到了边境去了。这一举动十分可疑,我们知道,蒙毅的兄弟蒙恬向来与公子扶苏关系交好,理论上说跟赵高不是一伙人,而在这个时候赵高将他打发走,既为自己的计划清除了障碍,也使得秦始皇身边没有了公子扶苏的人。而这个时候,正是赵高对秦始皇下手的最好时机。

蒙毅画像

之后发生的事我们都很熟悉,赵高假传圣旨,说扶苏与蒙恬不忠不孝,逼迫他们自杀,此时的扶苏正是吃了没有准确消息的亏,倘若蒙毅此时尚在东巡队伍中,必然会想方设法为扶苏传递真实的情报,而蒙氏兄弟手中握有兵权,也许皇帝之外便不会落到胡亥手中。

然而这一切只能发生在我们的想象中了。收到假圣旨的扶苏和蒙恬选择了自杀,等到消息传到赵高耳中,他这才下令车队日夜兼程赶回咸阳,由于天气炎热,在路途中嬴政的遗体也开始发臭,赵高便派人找来一堆咸鱼掩盖气味。可怜秦始皇风光了一辈子,死后却是如此窝囊!回到咸阳后,赵高和李斯拥立胡亥继承了皇位,后来为了杀人灭口,赵高一不做二不休,把曾经与自己一同陷害扶苏扶持胡亥的李斯给杀死了。

赵高画像

那么,赵高为什么会如此处心积虑地想要害死秦始皇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秦始皇要是不死,继承皇位的必然是公子扶苏,以扶苏和蒙恬的关系,倘若他做了皇帝,必然会立蒙恬为丞相。赵高早些年,因为犯罪被蒙恬的弟弟蒙毅判了死刑,要不是秦始皇下令赦免赵高的罪行,他早就死在蒙毅手中了。就因为这样,赵高对蒙氏兄弟怀恨在心,要想阻止他们受宠,就只能想办法不让扶苏当上皇帝,而要阻止扶苏继位,就只能趁着扶苏不在的时候害死秦始皇,如此一来,东巡便成了赵高下手最好的机会。

秦二世胡亥

而这一切,都只是后世对秦始皇死因的猜测,听上去似乎都有理可依,然而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我们都不得而知,可能所有的秘密,都和嬴政一起,被封存到他的陵墓当中去了,等到将来有一天时机成熟了,人们对秦始皇陵的研究有所突破了,这些秘密才有可能重见天日吧!

标签: 秦始皇秦朝

更多文章

  • 比杨玉环更胖的妃子,却极受皇帝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鋹,五代十国

    想必大家都知道,唐朝是一个以丰腴为美的王朝,女子大多丰满艳丽,深受唐玄宗宠爱的杨玉环就是佼佼者。不过杨玉环虽然胖却容貌倾城,而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混乱的“五代十国”出现了一名女子比杨玉环更胖,容颜丑陋,却宠冠后宫,大家都忍不住说皇帝口味太重。这个口味比较重的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南汉王朝的皇帝刘鋹。

  • 宋江的散财之术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拉拢李逵武松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江,宋朝

    宋江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俗话说“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破财”,而如果恰当的“破财”能够带来一定人脉的话,那是非常划算的。宋江便是用钱换人脉的高手,正是凭借这密不外传的“散财术”,才让宋江获得了“及时雨”的称号!如果我们能够学得宋江的

  • 唐太宗留下的三大辅政大臣,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太宗,唐朝

    一代明君唐太宗去世前,给太子李治留下了三大辅政大臣,其中两人是唐太宗托孤的,一人是跟太子交代的。唐高宗李治二十一岁即位,按说有无顾命大臣,完全可以执掌江山,他却为皇后武则天所控制,差一点断送了祖业。可以说,李治是最不听顾命大臣建议的皇帝,他们也是历史上最吃力的顾命大臣,且出力不讨好。感兴趣的读者和中

  • 汉武帝为何铁了心的要灭掉匈奴?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武帝,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在位54年的汉武帝花44年去打匈奴,为什么一定要灭了匈奴?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一生的政治生涯中与匈奴作战是一件大事,从元光二年到元狩四年当中汉与匈奴始终处于时战时休、战多于休的敌对状态。这是因为匈奴单于不守信义,不遵礼法、侵扰边境,破坏和平、好

  • 赵匡胤和李世民都没有杀功臣 刘邦和朱元璋为何非杀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匡胤,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皇帝和功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当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大秦,开启了封建王朝之后,中原大地上,朝代数次更迭。天下大势,分分合合之中,涌现出不少的英主名臣,也有数不尽的庸主奸臣。在众多的君主当中,有颇具代表性的四位君主,分别为李世民、赵匡胤、刘邦、朱元璋。这四

  • 阏与之战中赵奢是如何打赢秦国的?他是如何一战成名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奢,战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阏与之战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说起赵奢,就不能不提阏与之战。这就是他的成名之战,一举击溃了秦国的虎狼之师,打破了秦军不败的神话,这就是他一战成名的原因。很多人都认为赵奢仅仅是靠打了这一仗才成名的,这肯定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先秦的历史资料太缺乏,很多人物的事

  • 曹操是怎么对待匈奴问题的 匈奴人为何会主动加入汉人里边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匈奴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和匈奴,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时期曹操占据的是北方地盘,他和另外两个国家不同的一点是他除了要抵御南方的吴国和蜀国。北方还要抵御匈奴,西方还要抵御胡人,自己的一圈一直都存在着各种骚扰。而吴国由于一面临海,对他的敌人无非就是蜀国和魏国。唯独曹操的地盘最为糟糕。但是在

  • 他斩杀辽国五员大将,郭进为什么会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郭进,北宋

    北宋在与契丹交战的过程中,可以说是败多胜少,比如高梁河之战、岐沟关之战、君子馆之战,宋军都遭到惨败,损失数万人之多。不过,北宋依然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名将,其中有一位还曾经大破辽军,斩杀五员辽军大将。可是就这样一位猛将,却最终以自杀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

  • 李祐:李世民的第五子,举兵造反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祐,唐朝

    626年的玄武门之变中,秦王李世民杀掉了自己的政敌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并且斩草除根,将李建成的五个儿子、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全部杀害。当时,李世民大概认为自此之后,谁也不能给自己的皇位构成威胁,因为所有的政敌都他除掉了。然而十七年后,有个人却举兵造反,让李世民吃惊的是这个人居然是他的儿子!感兴趣的读

  • 章惇是个怎样的宰相?他任职时有哪些是非功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章惇,北宋

    章惇,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大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六十二岁的苏轼(字子瞻)一贬再贬,由广东惠州乘一叶扁舟到海南岛儋州。同时受贬的,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贬雷州。苏轼钟爱的弟子黄庭坚,字鲁直,贬宜州。这次贬谪,当权者在选地址时,有意为之。“瞻”字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