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渊掌百万雄兵,尉迟敬德逼宫时为什么会投降?

李渊掌百万雄兵,尉迟敬德逼宫时为什么会投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013 更新时间:2024/1/24 13:13:37

尉迟敬德逼宫时李渊为什么会投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李世民和尉迟敬德联合起来,杀掉李建成李元吉以后,李世民立刻派尉迟敬德去宫内找李渊。当时尉迟敬德也只有一个人,虽然“擐甲持矛”,但他肯定也不敢杀李渊,而且也不一定杀得了。再说了,李渊那时候还掌控着天下兵权。只要李渊一声令下,让侍卫把尉迟敬德拿下,再调集天下兵马攻打李世民,李世民肯定不是李渊的对手。

但是,李渊当时有那么好的条件,手上还掌控着百万雄兵,为什么竟然轻易地就投降了李世民,交出兵权,并且还迅速就交出了皇位呢?不管李建成和李世民有多大的矛盾,但那也只是矛盾而已。就算把权力让出来,也不算一个大事。礼让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李世民却竟然残忍地把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杀害。

这种手足相残的行为,已经越过了底线。作为当父亲的人来说,必须对李世民进行严厉的处罚。就算他自身受到了威胁,他也不能容忍有人这样做。更何况,当时就一个尉迟敬德在,他也没有受到什么样的威胁。他为什么不做公平正义的事情,反而把兵权皇位都拱手交给李世民呢?

要讲清楚其中的道理,我们需要先复盘一下尉迟敬德进去时候的情况。

《资治通鉴》记载:“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就是说,当时李渊在等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前去对质的时候,闲得没事干,于是轻松愉快跑去湖中泛舟。这时候,尉迟敬德进来了。这里说的是“直至上所”。当时李渊在湖里,尉迟敬德是站在湖边和李渊说话,还是登临船上,这里并没有明确说明。

不过,我认为尉迟敬德登临船上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尉迟敬德确实登上了李渊的船,这说明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要知道,皇帝身边,向来是不缺少侍卫的。侍卫必须紧紧跟随皇帝,确保皇帝的安全。

既然李渊当时还在泛舟,说明他一点儿也没察觉到已经发生了严重的问题。没有发现出问题,说明事发现场与李渊泛舟的地方隔得比较远。既然隔得比较远,尉迟敬德从事发现场到李渊的船上,这中间一定走过很长的路。

要知道,尉迟敬德当时是手拿武器,穿着铠甲的。这样的装束,就是一种“造反”的表现,难道沿途的侍卫没有发现,因而阻止尉迟敬德吗?

唐玄宗的时候,武惠妃假称宫中有盗贼,让太子李瑛等三个皇子带刀进去抓盗贼。当李瑛等三人带着刀进去的时候,武惠妃却让唐玄宗看见这一场景,并说这三个人在造反。这使得唐玄宗最终废杀了李瑛等三个皇子。

唐玄宗因为看见亲儿子在宫中手拿武器,不惜废杀亲儿子,可见这件事有多么严重。

既然这件事如此严重,而尉迟敬德却能够畅通无阻地进入宫中。这样反常的现象,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宫中的侍卫,包括李渊身边的那些贴身侍卫,早就被李世民给收买了,全成了李世民的人。

而且,不但侍卫们成了李世民的人,李渊身边的大臣,也都已经成了李世民的人。当尉迟敬德来到李渊身边,对李渊说,因为李建成和李元吉造反,李世民已经把他们给杀掉以后,当时李渊身边的大臣萧瑀陈叔达立刻就对李渊说:“建成、元吉本不预义谋,又无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为奸谋。今秦王已讨而诛之,秦王功盖宇宙,率土归心,陛下若处以元良,委之国务,无复事矣。”

大家看看,这两个大臣立刻帮助李世民说话,说李建成、李元吉这样做,完全是咎由自取。这两个人没有功劳,反而多次伤害李世民,所以李世民应该“诛之”。同时还让李渊赶紧交出兵权和皇位,让李世民去处理善后的事情。

我们还要注意的是他们的称呼是“建成、元吉”,而尉迟敬德刚才说的还是“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呢。

我相信《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不会乱写称呼,他这样写,显然就是表明,实际上萧瑀和陈叔达早就被李世民收买了,是李世民身边的人。

从这里可以,李渊实际上已经被完全控制起来了。表面上只有尉迟敬德一个人,实际上身边无处不是李世民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李渊虽然手中有百万雄兵,但实际上他根本就不可能调动,根本就无法把命令发出去。因此,他能干什么呢?

同时,李渊也看到,既然李世民已经控制了一切,如果在那时候贸然下达命名诛杀李世民,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他和李世民两败俱伤。他们两败俱伤,可能他们李家的江山,也就落入别人的手里了。

思来想去,李渊只得昧着良心,忍了那口气,把兵权和皇位都交给李世民。

标签: 尉迟敬德唐朝

更多文章

  • 杨溥蹲了十年残酷的锦衣卫诏狱,出来后还当上了内阁首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溥,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溥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朝锦衣卫的诏狱是残酷、阴森的代名词,进去的人很少能活着出来,即便出来了,一般也都是身体残缺,后半辈子苦不堪言。但有一个人,在永乐年间被朱棣关进了诏狱,在里面整整蹲了十年,不仅全身而退,出来后还被重用,成为四朝元老,做到了内阁

  • 大奸臣严嵩的权力有多大?他为什么能够权倾朝野21年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严嵩,明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大奸臣严嵩的文章。严嵩是历史上妇孺皆知的大奸臣,这样的人,如何做到掌权二十一年?我们不能单纯的从善恶有报的简单思维来思考历史,而是要学习严嵩怎么登上历史的潮头的。严嵩谋权的秘密是什么?《明史》记载:“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帝英察自信,果刑戮,颇护己

  • 朱载垕临终前说了什么?引人泪崩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载垕,明朝

    明朝皇帝朱载垕说了什么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我国古代共出现过422位皇帝,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执政特点。历史上的明君一般是善听意见、任用贤才的人,但他们与大臣的关系相生相克,有利用价值时重用,有威胁时,就杀掉。古往今来,能做到宅心仁厚的皇帝并不多,但今

  • 爱新觉罗·福全:顺治曾看好的皇子,后来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爱新觉罗·福全,清朝

    爱新觉罗·福全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清朝的皇室子弟有些尴尬,没有能力的话,会被认为是酒囊饭袋,除了不被重用之外,还有可能遭到讥讽。能力强的话,会被当成威胁,遭到其他人的打压。倒霉的家伙,甚至可能因为权力争斗丢掉性命。顺治曾经有一个非常青睐的二儿子,长大以后被康

  • 汉献帝是最幸运的亡国之君,娶了权臣女儿还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献帝,汉朝

    汉献帝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我国古代有很多王朝,大部分朝代灭亡的时候,亡国之君都会特别凄惨。比如商朝的纣王,被武王姬发讨伐后,跳进火里自焚。还有南朝的亡国之君李煜,不仅成了阶下囚,而且还因为一些诗词惨遭杀害。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堪称最幸运的亡国之君,他非但没有

  • 汉献帝两次谋杀曹操都失败了 曹操为什么不杀汉献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献帝,曹操

    对汉献帝谋杀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最终导致群雄四起,军阀混战。这个过程中,以弑君闻名的董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杀死了汉灵帝和何太后的嫡长子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使得全天下对汉朝中央政权的合法性产生了怀疑,这也为各路诸侯讨伐

  • 比靖康之变早180年的耻辱是什么?招来亡国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石敬瑭,晋朝

    后晋皇帝石敬瑭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靖康之耻在清朝灭亡之前被中国人觉得最耻辱的一件事,尤其是明朝,《永乐大典》记:靖康之变,耻莫大焉。仇雪耻,今其时矣。金人南下一路畅通无阻,那些要塞坚城形同虚设,金兵都感叹宋朝太无人了。许多正史和野史记载此事,真真假假的内容,

  • 为什么说孝献皇后是清朝最特别的皇后?可惜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孝献皇后,清朝

    清朝最特别的皇后是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今天要跟大家讲一位清朝的传奇皇后,她就是孝献皇后,可能很多人对这个名号有点陌生,甚至有种从未听闻过的感觉,但如果听到她的本名或许就会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她就是顺治皇帝的宠妃董鄂妃。董鄂妃又被称为孝献皇后。这位孝献皇后是清朝最特殊

  • 揭秘古代第一位女诗人,倾国倾城还文武双全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许穆夫人,春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许穆夫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有才的女诗人很多很多,有婉约派的李清照,有大才女蔡文姬,诗文出色的左芬等等,但是要论起这些女诗人中,谁是第一位,我想当之无愧的应该是许穆夫人吧。许穆夫人何人也?许穆夫人,本姓姬,出生于春秋时期,是卫宣公庶子卫昭

  • 苏氏到底有多受宠?进宫后成了皇贵妃,离世和皇后葬在了一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氏,清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苏氏到底有多受宠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大家都知道清朝是满族人统治的天下,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皇宫中都很重视所谓的血统问题,所以在清朝的后宫中,大部分的嫔妃都是满族人。看过还珠的人都知道,乾隆在下江南的时候认识了夏雨荷,两人相处一段时间后诞下了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