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历史上的徐有贞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揭秘:历史上的徐有贞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819 更新时间:2024/1/15 12:28:29

你真的了解徐有贞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大明风华》中徐有贞的形象无疑是一个卑鄙小人。王振掌权时,他围着王振转。于谦掌权时,他围着于谦转。后来于谦落难,他又落井下石害死了于谦。许多观众在看过《大明风华》后都对徐有贞这个人物感到非常痛恨。然而历史上的徐有贞却并不是这么一个一黑到底的人物,他的真实经历与《大明风华》中还是存在很大出入。

徐有贞原名徐珵,宣德八年(1433年)癸丑科进士。由于他在科举考试中的成绩非常优秀,因此入选翰林院被授予庶吉士之职。

宣德、正统两朝有许多名臣,如果光从个人能力方面选拔人才,徐有贞能在其中名列前茅。徐有贞非常博学,除了精通经史典籍之外,在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阴阳五行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正统十二年(1447年),徐有贞升任翰林院侍讲。虽然此职务官阶只有从五品,且工作职责是给皇帝讲解经义,看上去好像不怎么重要。但翰林院是明朝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从这里出来的官员职业前景往往一片光明。以徐有贞的才学,假以时日升入内阁成为“阁老”并非可望不可及的事情。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一场意外事件改变了明朝的国运,也影响到了许多明朝官员的一生。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带着20万明军(一说50万)御驾亲征迎击蒙古瓦剌部。结果却因指挥失误等原因导致明军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遭瓦剌骑兵突袭,全军折损过半,所有随军出征的明朝高级将领和朝臣都当场被杀,明英宗本人也成了瓦剌人的俘虏。历史上将这一明朝最大的军事惨败事件称为“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明朝面临自开国以来最大的危机,许多人认为蒙古人将卷土重来,因此纷纷建议将朝廷从北京搬迁至留都南京,徐有贞就是这些人中呼声最高的一个。但这项建议很快就受到以兵部左侍郎于谦为首的主战派喝斥。此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领导了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并成功击退瓦剌进攻。徐有贞因此前的逃跑言论受到同僚排斥,仕途遭遇重大打击。

早在1448年的时候,一场洪水导致黄河堤坝开裂,黄河下游河道一分为二,淹没了山东西部许多地方,蔓延的洪水还夺取了大运河主要河段的水源,导致运河河道严重堵塞。朝廷曾多次派人前去主持修复工作,但均未能获得成功。景泰四年(1453年),景泰帝朱祁钰召集廷臣朝议让他们推荐治水人才,许多人都知道满朝文武中最精通水利方面知识的就是徐有贞了,因此纷纷上书举荐他。于是徐有贞被任命为左佥都御史,前往张秋(在今山东阳谷)治理黄河。

虽然后世对徐有贞的评价众说纷纭,但在治水这件事情上,没人可以否定他的贡献。徐有贞到达堤坝破损河段后立即开始逐段检查,在确定修复方案后雇佣了近6万民工,花了500多天时间,终于建造成了一条长约160公里的河渠,成功将黄河的河水引入大清河,进而通过济南府入海。他还沿大运河建造了几个水库,组成一个灌溉体系,使山东北部大片地区的得到了稳定供水。

景泰七年(1456年),徐有贞因治水有功升任左副都御史,在仕途上终于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不过对于一心想要入阁拜相的徐有贞来说,左副都御史的职务离他的目标还非常遥远,甚至可以说是遥遥无期。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朱祁钰突患重病。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联手发动了“夺门之变”,拥立明英宗朱祁镇复辟。事后,徐有贞因定策之功升任翰林学士兼兵部尚书,入内阁参与机要政务。同年三月,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成为明朝内阁首辅。

明英宗重登皇帝宝座后,立即对景泰帝重用的大臣展开清洗,于谦首当其冲遭到迫害。由于于谦在之前的北京保卫战中曾立下大功,明英宗犹豫要不要杀他。徐有贞却说道:“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言下之意就是说,不杀于谦,我们的复辟就成造反行径了,明英宗这才决定将于谦等人处斩。自古以来政治斗争都是你死我活的较量,当权者清除自己的对手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只是这次他们杀的对象是名垂青史的于谦,所以明英宗朱祁镇和徐有贞等人就难逃后世的骂名了。

徐有贞成功入阁拜相,实现了他人生的终极目标。然而在巨大的权力面前,昔日的战友很快就变成了对手。徐有贞与当年一起参与“夺门之变”的石亨、曹吉祥因争权而彼此攻击,最终徐有贞在政治斗争中落败,被贬为庶民,流徙金齿(在今云南)。

天顺四年(1460年),石亨、曹吉祥等人阴谋发动政变失败,石、曹二人及其众多党羽都遭到毁灭性打击。远在流放地的徐有贞因早与石、曹二人不共戴天,反倒因此受益。明英宗赦免他的所有罪行,让他回归故里,纵情山水,安享晚年。

成化元年(1465年),徐有贞获准“冠带闲住”,恢复官员身份,但仍赋闲在家。成化八年(1472年)七月,徐有贞病逝,终年六十六岁。“多智数而反以智数败,喜功名而反以功名终。患得患失,亦忠亦奸,忽为君子忽为小人,其才有余,其德不足。”这句出自清朝学者方浚颐的评价是对徐有贞一生经历最客观的写照。

标签: 徐有贞明朝

更多文章

  • 为什么隆中对后刘备要一直猜忌诸葛亮?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隆中对后,刘备为什么会一直猜忌诸葛亮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面对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诸葛亮像其他英豪一样,希望能找到一位能施展自己才华的明主。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因此要找的那位主公,应该是能听取的他计策,以实现自己心中的宏伟蓝图。在刘备三顾茅庐显示出其求贤若

  • 董卓如果不死,三国会是什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董卓,三国

    还不知道三国最厉害的胖子董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他武艺高强,勇武过人,威震羌胡,凭一己之力统治着最混乱最剽悍的陇西地盘,成为天下第一军阀;他废立过汉朝皇帝,睡过天下第一美女,统帅过天下第一勇将,后世背负着国贼的骂名。他是董卓。一个如果不早死,天下必将为之

  • 李清照为什么会称赌王?他为什么那么喜欢赌博?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清照,宋朝

    大宋“赌王”李清照为啥那么喜欢赌博?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话说宋江给了李逵十两银子,李逵快步跑出(江州)城外小张乙赌房里来,便去场上,将这十两银子撇在地下,叫道:“把头钱过来我博!”那小张乙得知李逵从来赌直,便道:“大哥且歇。这一博下来便是你博。”李逵道:“我要先赌这一博

  • 年羹尧有多嚣张?为什么让九爷下跪才肯放十名侍卫?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年羹尧,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年羹尧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这是《雍正王朝》中出现的一幕,尽管年羹尧是雍正帝心腹大将,但是九爷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留着皇家血脉的王爷,九爷这么一跪,名义上年羹尧是立威了,但也注定了年羹尧的结局,一个敢如此对待皇亲国戚之人,被杀也只是迟早的事。这段剧情是这样的:尽

  • 乾隆最爱的女人是谁?只活了36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乾隆,清朝

    乾隆最爱的女人是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对待情爱一事,很多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因为浓情蜜意也是有保质期的,过了这个期限很少有人能够继续坚持原本的深情,正是如此,古往今来的话本里总是在爱情故事进行到最美好的时候戛然而止。普通男人尚且如此,权贵阶层的男人又有几人付出过真情呢?

  • 韩信和张良不是兄弟吗 韩信被杀时张良为什么不出手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信,张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韩信和张良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良是西汉帝国的开国功臣,与文圣孔子、武圣关羽、诗圣杜甫等人并称中国古代14位圣人,张良被冠于谋圣的称号。刘邦能够在短短七年时间内从一介布衣北漂成功,建立大汉王朝,跟他手下三位关键人物密不可分,即兵仙韩信、宰相萧何、谋圣张良,

  • 喜塔腊皇后到底有多幸运?生前受到丈夫宠爱,死后她的儿子当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喜塔腊皇后,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喜塔腊皇后到底有多幸运,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热播的《延禧攻略》已经圆满的结局了。剧中“男主”乾隆有个极其重视的“心愿”,那就是希望嫡子继承大统,可惜富察皇后生下的儿子都过早夭折。后来的辉发那拉皇后的一个儿子未成年就死了,一个在二十几岁就病逝了。乾隆想要嫡子继承皇位的

  • 李渊掌百万雄兵,尉迟敬德逼宫时为什么会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尉迟敬德,唐朝

    尉迟敬德逼宫时李渊为什么会投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世民和尉迟敬德联合起来,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后,李世民立刻派尉迟敬德去宫内找李渊。当时尉迟敬德也只有一个人,虽然“擐甲持矛”,但他肯定也不敢杀李渊,而且也不一定杀得了。再说了,李渊那时候还掌控着天下兵权。只要李渊一声

  • 杨溥蹲了十年残酷的锦衣卫诏狱,出来后还当上了内阁首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溥,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溥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朝锦衣卫的诏狱是残酷、阴森的代名词,进去的人很少能活着出来,即便出来了,一般也都是身体残缺,后半辈子苦不堪言。但有一个人,在永乐年间被朱棣关进了诏狱,在里面整整蹲了十年,不仅全身而退,出来后还被重用,成为四朝元老,做到了内阁

  • 大奸臣严嵩的权力有多大?他为什么能够权倾朝野21年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严嵩,明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大奸臣严嵩的文章。严嵩是历史上妇孺皆知的大奸臣,这样的人,如何做到掌权二十一年?我们不能单纯的从善恶有报的简单思维来思考历史,而是要学习严嵩怎么登上历史的潮头的。严嵩谋权的秘密是什么?《明史》记载:“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帝英察自信,果刑戮,颇护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