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明有两次保全大明王朝的机会,崇祯帝为什么没把握?

明明有两次保全大明王朝的机会,崇祯帝为什么没把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524 更新时间:2024/1/22 2:52:06

卑微崇祯帝抓不住拯救明朝的机会,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1627年,伴随着明熹宗朱由校的去世,大明王朝也迎来了它最后一位主人。曾经那个一度占据世界首位的大国,今天也走下了神坛,如同天边那最后一抹斜阳,已然变得黯淡无光了。面对大明王朝的未知结局,17岁的崇祯皇帝也只是勉强支撑。有人说崇祯皇帝在位17年,兢兢业业,为什么没有力挽狂澜,挽救大明王朝呢?

其实就崇祯皇帝的所作所为以及其统治的时间来说,已经很不错了。面对宦官乱政,朝中党派林立,外有后金虎狼之师,内有天灾人祸。这种情况下还能将大明王朝延续了17年之久,可见其并非是昏庸之君。虽然他是亡国之君,且他的种种行为和畸形性格,被后人多有诟病。但是我们也不能就此否认关于他的一些。

一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其实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崇祯皇帝比谁都清楚此时此刻状况。可是面临即将倾覆的国家,又岂是一人之力可以抵挡的。表面上崇祯皇帝是亡国之君,然而实质上崇祯皇帝只是大明王朝灭亡的加速器而已。因为崇祯帝在位期间有很多次机会,完全可以挽救大明王朝于危亡之中。

无奈崇祯皇帝畸形的心理和残缺的性格,让他一次又一次地失去机会,最后彻彻底底地失去了翻身的机会。关宁铁骑大明王朝最后的精锐部队,本可直赴京都,保卫皇帝。然而却因无法凑齐百万军饷,就此作罢。看起来凑不齐的是军饷,其实凑不齐的是人心。当崇祯皇帝发布集资救国,调军队守京都时。朝中大臣无一慷慨解囊,明明家中地窖中藏满了黄金白银,他们却纷纷哭穷逃避。

如此看来,领导多积极,员工不听话,也都是无济于事。其实单从调军队来说,解决一下燃眉之急还是可以的。但是关宁铁骑的主要任务是抵御后金,一旦撤走就等于放弃了山海关外的大片土地。不过相比皇帝被杀,丢掉土地又算得了什么。如果说丢下土地可以保全大明的话,那么明朝的老祖宗早就为儿孙留下了后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伊始,就定下了两京制度。毕竟北京临近后元势力,不免有一天就会被人家又打回来。

而此时崇祯皇帝就面临着这样一个抉择,弃城而逃,占据南京,南方的百万大军依旧是大明最坚强的后盾。完全可以与李自成形成对峙局面,分庭抗衡。面对形式一天比一天严峻的明朝,丢土地要比丢性命,划算得多。尽管南迁得到了崇祯帝的十分赞同,但是无奈祖宗之地,怎可随意抛弃,皇祖之陵尽在此地,皇帝却要弃之逃跑,这是大不孝。

大臣的一番激昂陈词,再一次摧毁了崇祯皇帝的求生之路。看起来大臣的话确实没错,但是谁又能知道大臣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逃避责任而已。因为崇祯皇帝的做事风格一直都是,有功不赏,有错必罚。多年征战的大将,为国为民,到头来却因一次失败,换来了皇帝的冷嘲热讽。原本忠心耿耿的大臣热心进言,最后却因结果不尽人意,为皇帝揽下了所有的黑锅。这一次南迁受阻,说到底还是因为崇祯皇帝那些丢下了,拾不起来的人心。

如果前面所有的求生机会,都可有可无,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话。那么下面两次机会就已经是崇祯皇帝最后的机会了。话说李自成大军兵临城下之初,曾经就有一位名叫李邦华的大臣,向崇祯皇帝提议,希望将太子先送到南京,保留朱家的血脉。虽然这并不是什么良策,但是这种情况下,也总比被人家一锅端了好。但是崇祯皇帝却不这么想,因为崇祯皇帝借此想到了唐朝的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到了巴蜀,太子李享随后就自立为帝了。于是崇祯皇帝就斥责李邦华说它是狼子野心,想要立太子为帝。这么一闹,局面十分尴尬。

显而易见,这送太子去南京,保全大明朝的机会,也被否认了。不过即使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也没有到非死不可的地步。根据史料记载,李自成围城时,曾经派出过一位名叫杜勋的投降宦官,前去议和。李自成给崇祯帝提出了两个条件,一就是希望崇祯皇帝封他为王,然后回老家,这样他还承认崇祯这个皇帝。二就是希望崇祯皇帝给他大把大把的钱,除此之外还帮助崇祯皇帝平定其他起义军,和北上打皇太极

这两个条件,无疑又给大明王朝送来了活过来的机会。然而朝廷上下却没有一个人吱声同意,结果崇祯皇帝的性格缺陷又暴露了。意气用事的崇祯皇帝,既然大家都不同意不说话,那就一起死吧。于是便断然拒绝了和谈,结果可想而知,城破之日,崇祯皇帝杀妻杀子,最后自缢而亡。

回顾崇祯皇帝当政的17年,努力确实没有问题。但是他一次又一次的性格反复无常,让他逐渐失去了人心。枉杀袁崇焕,自毁长城就是他最大的错误。作为皇帝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很难想象,是何种的无奈与落魄。堂堂的大明天子,却沦落到被逼上吊的下场,又是何等的卑微。

标签: 崇祯明朝

更多文章

  • 固伦纯禧公主是什么人?康熙帝唯一的养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固伦纯禧公主,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熙帝唯一的养女,第一位下嫁公主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朝康熙大帝生育能力颇为强大,据统计,康熙帝一共有五十五位子女和一位养女。这位养女就是后来被封为固伦纯禧公主的长公主,人称大公主。也就是这位大公主却成为康熙皇女中的最长寿者,一起来看一下。固伦纯禧公主,生

  • 石秀做了什么事情让宋江羞愧?梁山最耿直的好汉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石秀,宋朝

    还不知道晁盖为什么要向石秀道歉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江原本不想上梁山,可因为写了反诗被抓,幸亏晁盖带人来救,这才脱线,于是宋江不得不上梁山,当时晁盖是梁山头领,宋江只能算二把手,他上来后没多久,杨雄和石秀就上梁山入伙,晁盖先听了石秀两人的来历和武功,十分

  • 康熙为什么会两次废黜?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康熙,清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康熙为什么会两次废黜的文章。公元1708年,正值康熙四十七年。在康熙巡视塞外返回的途中,发生了一次事态严重的随行召见。参与巡视的文武大臣和诸位皇子全部聚集在布尔哈苏台行宫,跪听康熙帝悲愤交加的陈述太子所犯之过。根据史官记载康熙不间断的骂了皇太子足足700多字,

  • 褚蒜子:历史上真正的白富美,出身世家大族身份显赫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褚蒜子,晋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褚蒜子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东晋有个传奇女性叫褚蒜子,出身官宦世家,生得美丽动人,是天生的夫人相。晋书评价说“聪明有器宇”,见识开阔,气度宽宏,是远近闻名的白富美,19岁进宫就成为了皇后。可是命运从来就是福祸相依,司马岳做了两年皇帝就去世了,自己年仅三岁的幼

  • 康熙朝首位贵妃是谁?历史上任职最短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佟佳氏,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熙朝首位贵妃佟佳氏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她是康熙皇帝的第三位皇后,是康熙皇帝的亲表姐,自小得到康熙皇帝的不同对待,为康熙皇帝生育一女即皇八女,但这个承载着孝懿仁皇后所有爱的孩子,却不幸早夭,孝懿仁皇后痛心疾首,惶惶不可终日,康熙皇帝看着自己的爱妃心情很是焦

  • 司马懿大权旁落, 他靠什么养三千死士?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懿,三国

    司马懿三千死士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阴养死士三千,靠突然发动高平陵事变咸鱼翻身,然后屠杀曹魏宗室,宠树同己,侵蚀魏国社稷,这是司马懿晚年所做的事情。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个疑问,司马懿怎么做到在自己被曹爽压制的时候,还能够让三千死士对自己臣服,还能养的话说司马

  • 揭秘:历史上的徐有贞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徐有贞,明朝

    你真的了解徐有贞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大明风华》中徐有贞的形象无疑是一个卑鄙小人。王振掌权时,他围着王振转。于谦掌权时,他围着于谦转。后来于谦落难,他又落井下石害死了于谦。许多观众在看过《大明风华》后都对徐有贞这个人物感到非常痛恨。然而历史上的徐有贞却并不是这么一个一黑到

  • 为什么隆中对后刘备要一直猜忌诸葛亮?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隆中对后,刘备为什么会一直猜忌诸葛亮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面对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诸葛亮像其他英豪一样,希望能找到一位能施展自己才华的明主。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因此要找的那位主公,应该是能听取的他计策,以实现自己心中的宏伟蓝图。在刘备三顾茅庐显示出其求贤若

  • 董卓如果不死,三国会是什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董卓,三国

    还不知道三国最厉害的胖子董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他武艺高强,勇武过人,威震羌胡,凭一己之力统治着最混乱最剽悍的陇西地盘,成为天下第一军阀;他废立过汉朝皇帝,睡过天下第一美女,统帅过天下第一勇将,后世背负着国贼的骂名。他是董卓。一个如果不早死,天下必将为之

  • 李清照为什么会称赌王?他为什么那么喜欢赌博?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清照,宋朝

    大宋“赌王”李清照为啥那么喜欢赌博?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话说宋江给了李逵十两银子,李逵快步跑出(江州)城外小张乙赌房里来,便去场上,将这十两银子撇在地下,叫道:“把头钱过来我博!”那小张乙得知李逵从来赌直,便道:“大哥且歇。这一博下来便是你博。”李逵道:“我要先赌这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