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维一直遵守北伐曹魏,诸葛瞻为何又要反对?

姜维一直遵守北伐曹魏,诸葛瞻为何又要反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886 更新时间:2024/1/17 8:13:18

大家好,说起诸葛瞻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刘备病逝后,诸葛亮独掌兵权,一共出兵北伐了5次,最后也积劳成疾,病逝在五丈原。在诸葛亮北伐的这几年,蜀国连年征战,劳民伤财;而诸葛亮病逝之后,姜维任职蜀国大将军,也依旧执行诸葛亮的策略,在曹魏灭蜀前发动了11次北伐,成都被攻破时他还在前线打仗呢!按理说,蜀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什么诸葛亮和姜维都要主动出击呢?

小拾认为无非两点原因:一是完成刘备“收复汉室,统一天下”的遗愿;二是“王室不偏安”,偏安一隅是不长久的,曹魏迟早都要来进攻,所谓“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诸葛亮就是要用北伐来消耗曹魏,让曹魏无法集中兵力来进攻蜀国。当然第二点才是最重要的。然而就是诸葛亮制定的一项国策,他的儿子诸葛瞻却是持反对的态度。

陈寿《三国志》中记载,邓艾率领两万曹军偷袭到蜀国境内,大将军姜维还在北伐的前线,刘禅慌忙派遣诸葛瞻带兵抵御,诸葛瞻却打了个非常奇怪的仗。

奇怪点一:诸葛瞻带兵赶到涪县,黄崇让他分兵把守要地,他竟然不做任何战前准备;

奇怪点二:邓艾率领曹军翻山越岭来到蜀地,早已人倦马疲,并且粮草辎重匮乏,一定是急于与蜀军决战的;这时诸葛瞻只要坚守城池不出战,以逸待劳,拖也能拖死邓艾,但他竟然真的率军跟邓艾硬刚;

奇怪点三:战前不鼓舞士气,反而说丧气话:“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进不能守国土。”扰乱军心这是一个主将该做的事吗?

诸葛瞻自小聪慧过人,对兵法、书法等领域都颇有造诣,为什么连一个平常人都知道的道理,他一个聪明人会不知道?

《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也表示不解,他曾考证过,原来是因为《三国志》作者陈寿当年曾在诸葛瞻手下任职,受过诸葛瞻的侮辱,所以才会故意抹黑诸葛瞻。但无论如何,作为史官,那人品还是可以保证的,别人没做过没说过的,他可不能胡编乱造。只是透过一些细节来表达“大义”。

那么问题来了:陈寿笔下诸葛瞻所说的“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进不能守国土。”这三大罪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呢?小拾认为:陈寿是在说诸葛瞻打仗没本事,还要推卸责任!也就是说蜀国发展到如此地步,首先怪黄皓,然后赖姜维,最后才是他自己。

为什么要怪黄皓?

黄皓是刘禅身边的宦官,在古代宦官几乎没什么好名声,像赵高、魏忠贤之流。黄皓讨好刘禅,让刘禅只知享乐,不理朝政,把责任推给他也无可厚非。不过再怎么样,做主的还是皇帝,只是臣子怎么好责怪皇帝呢?所以陈寿认为诸葛瞻说“内不能除黄皓”,其实就是在怪刘禅无所作为。

为什么怪姜维?

因为诸葛亮北伐就已经劳民伤财了,好不容易休养生息几年,姜维又开始了北伐,蜀国国力实在经不起损耗,所以诸葛瞻认为姜维连年出兵北伐时不对的。但是北伐这个国策是诸葛亮制定的,姜维只是执行者,诸葛瞻只能反对,也没有能力阻止,所以说“外不制姜维”是他的错,就这样甩锅给了姜维。

陈寿在《三国志》表达的意思应该就是如此,但是小拾看来,诸葛瞻应该没有那么不堪,只是当时蜀国的情况确实如此。刘后主时代,姜维连年北伐,蜀国经济衰败,邓艾率军已经偷袭掉了蜀国境内,蜀国内忧外患眼看就要亡国了。诸葛瞻虽然满腹经纶,但也只是一个没怎么真刀真枪上战场的“官二代”,在这种情况下说出这样的话也是可以理解的。

标签: 诸葛瞻三国

更多文章

  • 宋孝宗赵昚,宋太祖后裔,为何会被认为是中兴之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孝宗赵昚,宋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宋孝宗赵昚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宋朝的开国者是宋太祖赵匡胤,但是整个北宋王朝后来的即位者却全部都是赵光义和他的子孙,虽然史书上对烛光斧影没有过多的记载,反而一致说成是太祖主动让位其弟,但是赵光义即位后的所作所为却是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成功 他们为何会放弃手里的兵权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对杯酒释兵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这场著名的酒宴,发生在赵匡胤登基后的第二年。公元961年,宋太祖建隆二年七月的一天晚朝散后,赵匡胤命人将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张令铎、罗彦環等人留下来,君臣数人一起喝酒撸串聊天。杯酒释兵权当石守信等人被通知与皇帝陛下宴

  • 历史上真实的赵氏孤儿 赵武,是如何存活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武,春秋

    赵氏孤儿的前因后果,究竟为何?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赵氏孤儿,他的名字叫赵武,其父亲是赵朔,晋景公身边的重臣。晋景公三年的时候,晋国的一个叫屠岸贾的大夫想要把赵氏一族给诛杀掉,从而总览大权。他就找到了一个理由给朝廷将士们说:以前赵盾间接参与了晋灵公时期的动乱,赵盾

  • 你以为陈桥兵变和杯酒释兵权是赵匡胤原创的吗 其实都是抄袭前人的作业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匡胤,陈桥兵变

    对赵匡胤抄作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赵匡胤,很多人对他印象特别好,为什么呢?是他结束了五代十国混乱的局面,是他结束了安史之乱后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是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朝代……不过就普罗大众而言,人们对他印象极深的事件莫过于“陈桥兵变”与

  • 手握大权的姜维发动北伐时,为什么还那么困难?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姜维,三国

    姜维已经手握大权,为何北伐还如此困难?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47年,姜维升迁为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不过当时费祎的职位高于姜维,而且费祎本就是诸葛亮指定的继承人,因此即便姜维此时在军中有了不小的声势与权力,但他依旧受限于费祎。每当

  • 蒙恬对秦朝有哪些功绩?贾谊对其评价使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蒙恬,秦朝

    蒙恬,战国末秦朝初秦国著名将领,祖籍齐国(今山东省蒙阴县),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国名将,蒙恬北防匈奴多年,威震北方。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世代将门,威震中原。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蒙骜作为秦国将领,先伐韩,后攻魏,共为秦国

  • 岳飞死后,他的妻儿是什么结局?秦桧是如何处置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桧,宋朝

    关于秦桧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宋朝的官僚资本和武将之间的斗争是历史上最为突出的一个朝代,宋朝的灭亡可以说即使国家的软弱,也是内臣的怂恿所致。当时的抗金将领辈出,其中至今被我们还惦念在心的精忠英雄岳飞,就是一个鲜明的标志。岳飞是我国历史上抵抗异族侵犯的民族英雄,当时金

  • 关羽张飞和赵云出身低下 他们的本领是从何学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关羽,三国

    你真的了解关羽张飞赵云出身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以气吞山河之势席卷八荒之地,天下大乱,又是一个乱世尽显英雄本色的时代。此时,远在幽州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的刘备正在招募士兵,他也想加入到剿灭黄巾军的队伍中,以此建功立业匡扶天下。据《三国演义》的描述,刘备招

  • 诸葛亮在世时,为何没有除掉黄皓?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三国

    诸葛亮在世为什么没除掉黄皓?诸葛亮也没看出黄皓是小人么?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诸葛亮在世时为何没有除掉蜀国大奸臣黄皓?其实原因非常的简单。我们知道蜀国最让人憎恨的莫过于大奸臣黄皓了,他被称为三国第一大奸臣宦官,不但蜀国人憎恨他,连当时蜀国的敌人魏国都非常的憎

  • 司马错的名声虽然不及商鞅和白起 但这件事情却影响了秦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司马错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国司马错,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对司马错在秦国名将中的地位,可套用日本战国时的著名谚语,“商鞅种豆,司马错割麦,白起吃饼。”实际上,司马错在秦国统一战中起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司马错,就算秦国成功实施了商鞅变法,它统一六国的时间也会延长;如果没有司马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