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两岁时就被立为当朝太子,朱厚照为何没善终?

两岁时就被立为当朝太子,朱厚照为何没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81 更新时间:2024/1/20 1:41:45

从古至今的皇权更迭,大都伴随着一股血雨腥风,经历过重重考验、躲得过明枪暗箭的皇子,才能成为一片大好江山的继承人。

皇子们之间的争夺激烈,为能够夺得继承人的位置,心狠手辣的手段层出不穷,拿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来看,四子胤禛养精蓄锐,才能够在八爷党和太子党之间明哲保身。直到四王爷胤禛继位,雍正帝的登基,那些夺嫡失败的王爷大都死的死、伤的伤,没死的也被软禁在宗人府。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当然也有幸运的皇子,唐太宗时期的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争斗不休,各种卑鄙阴险的伎俩在太宗李世民的眼里晃过,一不留神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结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没成想最后的太子位置落到了一直不争不抢的九子李治身上。

纵观历代夺位风波,无意争位的皇子如履薄冰、小心行事,生怕惹上不必要的麻烦,而有意争位的皇子则是花样百出,各显神通。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太祖朱温的三个儿子朱友珪、朱友文和朱友贞,为了讨好父亲朱温,三人竟然做出将妻子送到朱温这种丧心病狂的行为。尤其毁三观的是,朱温来者不拒,丝毫不忌讳人伦纲常,而朱温的三位皇子将妻子送到他身边,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充当自己的眼线。

最是帝王家无情,朱温这种灭绝人伦的禽兽父亲,又怎会养出仁孝友爱的儿子,对二子朱友文青睐有加的朱温,无意间向儿媳透露了让朱友文继位的消息。伴随在朱温身边的朱友珪妻子,急忙将消息透露给朱友珪,自知已无可能的朱友珪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派亲兵围困皇宫,并做下了“弑父”的兽行。

皇子的悲哀和可怜,是寻常人无法理解的,但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幸福的皇子,他来自16世纪的明朝。

明武宗朱厚照,一个幸福到骨子里的皇帝,他的父亲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只有过一位妻子,就是自己的母亲张皇后。明孝宗和张皇后生有两子,长子朱厚照,次子朱厚炜,明孝宗一生也就只有这两个儿子。

朱厚照出生于1491年,两岁时就被立为一国储君太子,毫不费力地含着金汤匙出生。1495年,四岁的朱厚照迎来了一母同胞的弟弟朱厚炜,还没等朱厚照好好疼爱这个弟弟,第二年朱厚炜就夭折了。未经人事的朱厚照就这样失去了唯一的弟弟,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朱厚照被看作唯一的正统太子,明孝宗和张皇后拿他像掌上明珠一样地供着。

大概是继承了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基因,明朝太子都格外聪明和机敏,对知识的领悟力强,少年的朱厚照就是这样的一位天资聪颖的身神童。小孩子生性贪玩,又喜欢模仿别人,幼年的朱厚照身边总是簇拥着一群细声细气的太监,他们陪伴朱厚照整日玩乐,纵容朱厚照做一些出格的事情,这让本能像父亲一样成为明君的朱厚照,悄然发生了一些质的改变。

1505年,十五岁的朱厚照在母亲和一群大臣的带领下,走向平日里父亲常坐的龙椅,然后是百官朝拜,齐呼万岁。上万人向自己跪拜,惊天动地的万岁声,让处在深宫里的朱厚照第一次尝试到权力的滋味。紧接着是去太庙告慰包括先帝在内的皇帝先祖,他按照礼部的奏表一字一板地读着,郑重宣告嗣帝位。

众官商议给先帝追封的庙号,朱厚照明白昔日慈爱抚摸自己的父亲,将会化作太庙里的一块木牌,刻着十多个烫金大字,挂上宫廷画师早已画好的画像,看起来陌生又熟悉。还没等朱厚照哀伤一阵子,很快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力和身边卑躬屈膝的太监就打消了这份哀伤。以刘瑾为首的八个太监号称八虎,他们争先恐后地向朱厚照进献奇特的玩具,为更好地巴结朱厚照,他们经常组织体育游戏和淫乐活动,这让一直受到管制的朱厚照彻底放开天性,沉湎在酒乐中难以自拔。刘瑾想尽一切办法来拉近与朱厚照的关系,想要让这位小皇帝信任和依赖自己。在刘瑾的建议下,朱厚照下令在宫内修建大量商铺,然后让宫女、太监扮成街市老板、游玩百姓,朱厚照则扮演家财万贯的富商。

其实这就是民间流行的“过家家”游戏,只不过由于朱厚照身份特殊,因此真的像演戏一样建起街市阁楼,身边有数千人陪着一起玩。渐渐长大的朱厚照愈发过分,还为此修建专供自己淫乐的豹房,连前朝元老旧臣都看不下去了,他们上书请求这位小皇帝停止这些离谱的行为。可是此时的朱厚照就像脱缰的野马,哪里还停得下来,先帝为他留下的官员班子也被基本解散。朱厚照对刘瑾的过度宠信,造成明朝中期宦官擅权乱政,民间流传着“刘瑾站皇帝”的流言。

1510年,蓄谋已久的安华王发动叛乱,趁着这次叛乱让朱厚照清醒了一下,太监张永向朱厚照上诉了刘瑾的数十条罪状。朱厚照亲自出宫查抄刘府,在刘瑾家里发现了数百万两金银和伪造的玉玺、龙带。最为可怕的是,刘瑾平日里常拿的扇子里藏着两把明闪闪的匕首,忧愤交加的朱厚照不敢相信这个平日里一副忠心的老太监,竟然是这么暗藏心机,于是他下令将刘瑾凌迟处死。朱厚照也并非没有功绩,比如他在1517年的应州大捷里亲自率军击退蒙古军队,没有像曾祖父明英宗朱祁镇那样兵败被俘,据说还亲自上场斩杀了一个蒙古人。

1519年,听说宁王叛乱的消息,兴奋的朱厚照又觉得可以亲自率兵出征了,可等到大军走到一半的时候,却传来宁王兵败被俘的消息。兴致索然的朱厚照就带着京师军队踌躇不前,平叛有功的王守仁几次上书,请求朝廷接收被俘的宁王及叛军,可朱厚照的处理态度都是置之不理。最后在同僚友人的点拨下,王守仁重新写了一份战报,表明所有功劳都是大将军朱寿的。这个朱寿是谁呢?他既不是皇室宗亲,也不是王孙贵族,而是朱厚照给自己重新起的名字,再换句话说,朱寿就是朱厚照臆想出来的另一种人格,明明虚无缥缈,却被朱厚照当作真实存在。

好不容易在接受俘虏后,朱厚照同意臣下的劝谏北返回京,结果朱厚照走到半路上又突发奇想,想要把已经兵败的宁王放回去,然后由自己亲自出征活捉。朱厚照的这个计策,俨然沿袭了他的演戏爱好,却让不知情的臣子震碎了三观,古往今来几千年,眼前的这位皇帝真是千古第一奇帝。

1519年,朱厚照在回京的途中,突然想要体验一下渔夫的乐趣,结果在捕鱼的过程中兴奋过度,不慎失足落水,染上了肺炎。1521年,久病不愈的朱厚照在祭祀大典上口吐鲜血,至此昏厥不起,醒来后匆匆交代了几句后事,就病逝在一生迷恋的豹房中。

朱厚照他童年没有经受后宫争宠之苦,可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群恭维自己的佞臣,让他的性格发生了改变。从朱厚照的几次战事来看,他是渴望像先祖一样建立功业的,却因为一生纵欲过度,加上不慎落水染上疾病,早早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标签: 朱厚照明朝

更多文章

  • 司马光砸缸家喻户晓,被救的那个小孩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光,北宋

    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曾这样评价好友司马光:“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自少及老,语未尝妄,其好学如饥之嗜食,于财利纷华,如恶恶臭。”那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是就说司马光正直诚信忠义两全,况且是天生如此。此外,司马光少年时期就很老成,从来不说不做与身份不符合的事情,且将学习看作与吃饭一样重要,对于金

  • 和珅死了之后,丰绅殷德和固伦和孝公主感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固伦和孝公主,清朝

    于敏中:“此人奸险古来稀,吾欲除之而后快。惟其善测上意,宠冠诸臣,难以除之。”在乾隆皇帝的身边,有个十分出名的宠臣存在。他就是我们熟知的贪官和珅,曾于乾隆皇帝在位期间犯下了累累罪行。而正因为当时颇得乾隆皇帝宠信,所以才能免于受到相关律法的制裁。甚至在乾隆皇帝的关照下,他的儿子丰绅殷德还得以迎娶最受乾

  • 顺贵人钮祜禄氏是什么出身?乾隆朝唯一连降两级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顺贵人,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顺贵人。顺贵人,钮祜禄氏,生于乾隆十四年(1748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其父为总督爱必达。钮钴禄氏其父为总督之职,而总督则为所管辖区域的最高行政长官,地方权力极大,而且官阶一般为正二品官员。单论钮钴禄氏的父亲,钮钴禄氏的出身在后宫之中便算得上是佼佼者,而她的另

  • 苏轼的千古名言,“腹有诗书气自华”上一句是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苏轼,宋朝

    有些东西属于与生俱来的,比如出身环境、长相和天分,我们选择不了,也无法去改变。但是,知识和修养是后天努力而来,无论多么美丽的容颜,随着时光流逝,总敌不过岁月的摧残。那些学富五车之人,即使外貌并不出众,却让人觉得非常有气质,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关于“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名言,已经流传上千年

  • 战国时秦国出现哪些厉害的将领?与六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秦国,战国

    秦国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功逆袭,走上了人生巅峰,最终完成统一大业。那么,战国时期的秦国有哪些厉害的将领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 樗里子名疾,秦惠王的弟弟。惠文王八年,率兵攻打魏国的曲沃,将曲沃附近的所有土地都并入了秦国。二十五年,攻打赵国,夺取了蔺邑。二十六

  • 诸葛亮没有料到关羽会败走麦城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三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公元219年,关羽在高调打败于禁之后不久,后方江陵等地失守,自己也在不久之后,被东吴俘获。孙权因为从前和关羽联姻被拒,所以心中暗恨,于是不但砍下了他的头颅,还把他进献给曹操。那么,明明一开始很顺利,不但围困樊城,更打败了于禁增援的军团,这个时候甚至整

  • 康熙真的娶了自己的亲姑姑了吗 历史上真的存在这件事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姑姑

    你真的了解康熙娶姑姑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中国古代虽说按照传统的儒家思想来看,近亲之间是不得通婚的,毕竟有违人伦;但是为了加强家族之间的关系,“亲上加亲”之事那是层出不穷,哪怕皇室也是一样。虽然中国皇室不如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那般,为了保持血统纯净,必须得直系亲属通

  • 正史上的邓艾到底有多厉害?为何灭蜀两个月后就落得家破人亡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邓艾,三国

    邓艾与石苞是司马懿培养的好徒弟,都属于那种文武全才的人。邓氏曾经是南阳新野一带的大族,生活在战争频发、社会动荡的年代的邓艾自幼丧父,但他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建安十三年(208 年),邓艾及其母亲、族人在曹操攻下荆州后强迁到汝南,十二岁时,又随母至颍川。在屯田民中,凭借自己

  • 曾斩杀过岳家将领,金国勇将连儿心善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连儿心善,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金国勇将连儿心善是什么结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提及宋朝的伤痛,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金人。金人与宋朝的战争从北宋便拉开了帷幕,北宋便是被金人所覆灭的,更有历史上屈辱的靖康之耻事件。而南宋建立政权后,和金国的争端仍然十分频繁,抗金的斗争几乎是贯穿了南宋的历史。很多人都知

  • 他是曹操的养子,曹真最后为何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真,曹魏

    曹真(?-231年),字子丹,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族子。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官至大将军、大司马。其父为曹操招募人马时被州郡所杀,曹操因怜悯曹真少年丧父而待其如亲子一般,因赞赏曹真的勇猛而让他率领虎豹骑。曹真在镇守曹魏西北边境时表现突出,魏文帝时期督众将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魏明帝时期屡次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