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曹操的养子,曹真最后为何郁郁而终?

他是曹操的养子,曹真最后为何郁郁而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124 更新时间:2024/1/2 13:53:57

曹真(?-231年),字子丹,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操族子。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官至大将军、大司马。其父为曹操招募人马时被州郡所杀,曹操因怜悯曹真少年丧父而待其如亲子一般,因赞赏曹真的勇猛而让他率领虎豹骑。曹真在镇守曹魏西北边境时表现突出,魏文帝时期督众将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魏明帝时期屡次对抗诸葛亮的北伐。231年病逝,谥曰元侯。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根据史书《魏略》的记载,曹真原本姓秦,他的父亲其实是与曹操有兄弟之交的秦邵。秦邵早年与曹操关系非常好。在兴平末年,曹操与袁术在豫州交战,秦邵也跟随曹操部落出征。有一次,曹操带领部下出外侦查,不幸被袁术的士兵发现。曹操带领一干人马仓皇而逃,袁术部下穷追不舍。危急之际,随曹出征的秦邵为了掩护曹操,毅然把自己乔装成曹操的模样,策马迎战袁术军队。

袁术的部下以为秦邵就是曹操本人,立刻集中兵力追赶厮杀。秦邵最终不敌袁术,染血于敌军剑下。曹操最终逃脱了袁术的追赶,也因为有秦邵的掩护而逃过了一劫。后来,曹操非常感激秦邵的救命之恩,便把秦邵的儿子秦真收养为自己的义子,还帮他更换了曹姓,归入曹氏的族谱中。而曹真得到曹操的赏识,也在魏国的强大之路上,为曹操立下不朽功绩。

而《三国志》的记载却截然不同。《三国志》中讲述,曹真是魏武帝曹操的族子,他的父亲名字叫曹邵,是曹操的亲信。在曹操最初起兵讨伐董卓的时候,曹邵就在曹操的麾下为其招兵买马。后来曹邵在豫州的战乱中被黄琬杀害。曹邵临死时,一时放心不下而知曹真,便把儿子托付给曹操。曹操遵守诺言,收养了曹真,并苦心栽培他,让他成为一名英勇善战的将领。

公元221年(黄初二年)十一月辛未,治元多、卢水、封赏等诸胡组成联军在河西作乱,时任镇西将军曹真率领众将进讨诸胡联军,大获全胜,平定河西,据《魏书》记载,此战“斩首五万馀级,获生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口,牛八万”,破胡告檄传到洛阳后,曹丕非常高兴,大笑说:“我在帷幕之内运筹帷幄,诸将在万里之外奋勇作战,其相应若合符节。前后战克获虏,没有如此之多的[6]。”[7]此战重新打通了西域和中原王朝往来的道路,次年二月,鄯善、龟兹、于阗王各遣使奉献,曹魏恢复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

太和四年秋天,诸葛亮命令魏延、吴一发动阳溪谷之战。在此之前,诸葛亮已经连续两次北伐攻打曹魏。公元230年,曹真升为大司马。曹魏最先确定的战略是先吴后蜀,但在诸葛亮的屡屡进攻,让曹真无法再忍。曹真上表要求出兵攻打蜀汉,自动请战回击诸葛亮,魏明帝也认同他的想法,派大军支持曹真。但是,司空陈群认为斜谷进军不利,反对这个进攻计划。于是,曹真再次上书,提出了子午道的计划。但这还是遭到了陈群等人的反对,他们都认为这样大规模征战,花费甚大,劳民伤财。魏明帝把陈群等人的意见下诏给曹真。但曹真却以此为诏书带兵出发。

曹真从子午道南入,司马懿从汉水逆流而上,曹司两军在南郑会师。曹真还派了郭淮、费曜从斜谷道、武威协助。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曹真一出战就遇到了大雨,子午道的大雨让曹真裹足不前。而水陆并进的司马懿也被大雨淋得如同落汤鸡。大军无法前进,曹真、司马懿等人不得不在营帐等候时机。谁知,这一等就是一个月,大雨下来三十来天都没有停止。原本打仗的士气已经逐渐消退。

曹操收养曹真后,对曹真很好。曹真长大后,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勇猛之士,在很多战役中,屡屡得胜,在军中树立了很大的威望。

后来,曹真到洛阳拜见皇帝,皇帝对曹真的功劳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并将他的官职升为大司马,允许曹真可以佩刀上朝。曹真看清楚形式后,便建议皇上讨伐四川一带,对于曹真的建议,皇帝曹睿给予了批准。

八月份时,曹操带领大批人马从西安出发,曹真出发前和司马懿商量好,俩人在汉中南郑会面。曹真代带领行军队伍前行,路途崎岖而遥远。刚好,八月份正是梅雨季节,有的栈道被水冲断无法行走。曹真深思再三,下令撤返回。曹真在返途中就生病了,等他回到洛阳时,病情加重,过了不久便去世了

更加不幸的是,前线传来栈道断绝的消息。魏明帝也下了诏书要求曹真撤兵回洛阳。在不得已之下,曹真含恨奉诏撤兵而归。司马懿也只好班师回朝了。曹真在大雨中一直染疾未愈,带病回到洛阳后,也一直郁郁不得安宁,公元231年(太和五年),曹真薨,谥曰元侯。长子曹爽继承爵位。魏明帝追思曹真之功,下诏说:“大司马一生忠孝节义,辅佐二祖,对内,不因自己是皇亲而邀宠;对外,也不鄙视贫寒之士,真可谓是守成业、忠职守、道德高尚的人啊!分封曹真的五个儿子羲、训、则、彦、皑为列侯。”

标签: 曹真曹魏

更多文章

  • 孝德显皇后的谥号是什么?历经三朝才下葬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孝德显皇后,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孝德显皇后。在清初的几位皇帝里面,是出了名的有情种子。这几个皇帝的女人也都活成了传奇。就比如说清代的先祖努尔哈赤,她有一个妃子叫做阿巴亥,十分的年轻漂亮,并且为她生下了两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多尔衮。至于皇太极,她身边有海兰珠,还有孝庄太皇太后,海兰珠,十分貌

  • 历史上的皇太子李重俊为何要发动政变?他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重俊,唐朝

    历史上的皇太子李重俊为何要发动政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中宗有个三儿子叫李重俊,曾有幸被立为皇太子,然而他却无福消受皇帝宝座的福利,最终没等坐上皇帝位就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他的生母是谁,想必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女人,那为什么会轮到他来当太子呢?这是因为他的

  • 五子良将之首于禁,饱受争议,一场败仗抹杀一生的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于禁,三国

    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有“水淹七军”这样一个典故,于禁战败后被关羽俘虏并投降了,而后又辗转被孙权俘虏。于禁也因为这件事情一直被后世所诟病,那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让我们来一起探索吧。中平元年(184年),巨鹿人张角因朝廷苛捐杂税,全国出现了蝗灾导致收成不好,爆发了黄巾起义。当时的泰山豪强鲍信招合徒众

  • 太和公主是什么人?一个为大唐续命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太和公主,唐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太和公主,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中国在很长一段时期都在为边境问题而头疼,派兵攻打,劳民伤财不说,万一失败了,则会演变成无休止的战争,为了彻底解决边境问题,很多皇帝都会选择和其他国家联姻,将自己的公主嫁到别国,换来两国的交好,从而使得边境能够安宁。就拿唐朝时期来

  • 夏侯霸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叛魏投降痛恨已久的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夏侯霸,三国

    夏侯霸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夏侯霸,字仲权,三国时期魏国,和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后归降蜀汉,纵观此人一生,真可谓是命运多舛,这个曾经誓死要为父报仇的血性汉子是多么的危难才肯去投降蜀汉,我们从头说起

  • 姜维一直遵守北伐曹魏,诸葛瞻为何又要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瞻,三国

    大家好,说起诸葛瞻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刘备病逝后,诸葛亮独掌兵权,一共出兵北伐了5次,最后也积劳成疾,病逝在五丈原。在诸葛亮北伐的这几年,蜀国连年征战,劳民伤财;而诸葛亮病逝之后,姜维任职蜀国大将军,也依旧执行诸葛亮的策略,在曹魏灭蜀前发动了11次北伐,成都被攻破时他还在前线打仗呢!按理说,

  • 宋孝宗赵昚,宋太祖后裔,为何会被认为是中兴之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孝宗赵昚,宋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宋孝宗赵昚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宋朝的开国者是宋太祖赵匡胤,但是整个北宋王朝后来的即位者却全部都是赵光义和他的子孙,虽然史书上对烛光斧影没有过多的记载,反而一致说成是太祖主动让位其弟,但是赵光义即位后的所作所为却是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成功 他们为何会放弃手里的兵权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对杯酒释兵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这场著名的酒宴,发生在赵匡胤登基后的第二年。公元961年,宋太祖建隆二年七月的一天晚朝散后,赵匡胤命人将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张令铎、罗彦環等人留下来,君臣数人一起喝酒撸串聊天。杯酒释兵权当石守信等人被通知与皇帝陛下宴

  • 历史上真实的赵氏孤儿 赵武,是如何存活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武,春秋

    赵氏孤儿的前因后果,究竟为何?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赵氏孤儿,他的名字叫赵武,其父亲是赵朔,晋景公身边的重臣。晋景公三年的时候,晋国的一个叫屠岸贾的大夫想要把赵氏一族给诛杀掉,从而总览大权。他就找到了一个理由给朝廷将士们说:以前赵盾间接参与了晋灵公时期的动乱,赵盾

  • 你以为陈桥兵变和杯酒释兵权是赵匡胤原创的吗 其实都是抄袭前人的作业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匡胤,陈桥兵变

    对赵匡胤抄作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赵匡胤,很多人对他印象特别好,为什么呢?是他结束了五代十国混乱的局面,是他结束了安史之乱后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是他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朝代……不过就普罗大众而言,人们对他印象极深的事件莫过于“陈桥兵变”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