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曲阿小将是谁?正史中太史慈酣战小霸王

曲阿小将是谁?正史中太史慈酣战小霸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495 更新时间:2024/2/29 21:51:12

曲阿小将是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提起三国名将太史慈,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太史慈酣斗小霸王”一节,被《三国演义》写得精彩万分,但是我们细看正史就会发现,那场战斗可比演义小说写得凶险多了,太史慈和孙策都命悬一线,而曲阿小将面对的孙策部将,在正史中也是赫赫有名,也算东吴一流高手,其中还有两个位列江表十二虎臣。

至于一人独抗孙策手下十三太保的曲阿小将,后来去了哪里,我们也能从正史中找到答案。

在《三国演义》中,太史慈和孙策对染打得热闹,但却是一场不流血的战斗,连战马都没有受伤,而是“不知走的那里去了”。撕扯下马的太史慈孙策,开始像村夫村妇一样乱抡王八拳,薅头发扯衣服,于是“战袍扯得粉碎”。孙策拔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太史慈揪掉了孙策的头盔——头盔也是有丝绦系在下巴颏底下的,也称搂颌(读作海)带,估计太史慈抢头盔的时候,也勒得孙策只翻白眼。

但是在《三国志·卷四十九·吴书四·刘繇太史慈士燮传》中,两个人可是见了血的。激战正酣之际,孙策一枪就把太史慈的战马撂倒了,估计是长枪一时半会儿抽不出来,孙策情急之下才去抢太史慈脖子后面的短戟,两个人撕扯之间,太史慈才抢到了孙策的头盔。

在演义小说中,太史慈是为了生擒孙策而不被东吴诸将抢走,这才留下曲阿小将一个人拦住孙策手下的十三太保,把孙策引到无人之处死磕。而孙策带领的是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等人,好像东吴能打的都来了。但这种事情在真实的历史中不可能发生,孙策去给汉光武帝刘秀的庙里去进香顺便侦查,是不可能倾巢而出的——跟刘繇战斗相持阶段,不可能把大本营留给文官张昭看守,所以程普是不可能跟着孙策涉险的,这一点我们从正史中就能看得出来。

《三国志》记载“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也就是说,孙策手下十三骑中,没有一个普通小兵,其中以韩当地位最高。如果程普也在,那么他的名字是应该放在第一位的。程普是正史有记载的用矛高手,武功似乎不在孙策之下(策尝攻祖郎,大为所围,普与一骑共蔽扞策,驱马疾呼,以矛突贼,贼披,策因随出。),如果程普在,太史慈可能就危险了。

虽然程普不在,但是十三个跟韩当黄盖一个级别的高手一拥齐上,就是吕布也得跑(正史中袁绍派了三十个杀手,就把吕布吓得逃跑了)。

这里我们要强调一点,所谓“春秋无义战”,也就是从春秋战国后期,打起仗来就不太讲道理和规矩了,恃强凌弱以众欺寡,那说明主将善于用兵。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孙策是不会介意十四个打一个的——孙策这样想,但是却做不到,因为那十三个人根本就抽不出手来,全被曲阿小将(正史中为一骑卒,也就是贴身侍卫)拦住了。

十三个跟韩当宋谦黄盖周泰同一级别的都是谁,并不重要,就是韩当宋谦黄盖这三个人,也都不是好惹的。韩当黄盖作为江表十二虎臣,事迹记载于《三国志·吴书十》:“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坚薨,盖随策及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韩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也。以便弓马,有膂力,幸于孙坚,从征伐周旋,数犯危难,陷敌擒虏,为别部司马。”

江表十二虎臣,程普居首,黄盖韩当分列二三位。黄盖在赤壁之战后受封武锋中郎将,任职武陵太守期间,以五百人马击溃围城的无数蛮夷:“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后长沙益阳县为山贼所攻,盖又平讨。”

韩当后来还跟着吕蒙一起击败了关羽,最后也当了东吴都督:“黄武二年,封石城侯,迁昭武将军,领冠军太守,后又加都督之号。”

宋谦最然在《三国志》中无传,但是在很多人的列传中,都有他的身影:合肥之战,宋谦与徐盛潘璋各自带领一军,夷陵之战,宋谦更是建议陆逊一鼓作气,撵到白帝城拿下蜀汉皇帝刘备。

有这样的高手在一边虎视眈眈,太史慈是不可能单挑孙策的——如果他们真像演义小说写的那样,主公跟敌人死磕,他们却在一旁看热闹,事后孙策还不得打他们的屁股?即使孙策对自己的武功比较自信,张昭也不会饶了这些看热闹不嫌乱子大的家伙。以这些人对孙策的忠诚,肯定是要一拥齐上的——这在古战场上是一种惯例,一群人单挑一个,并不丢人。

这时候我们就能看出曲阿小将的作用了:他一直坚持到双方援军到来,也没放韩当宋谦黄盖十三人中的任何一个上前帮忙,这说明他的武功绝对不在太史慈之下。《三国志》原文是这样的:“两家兵骑并各来赴,于是解散。”

这就是说,双方十分凶险的十四比二混战中,谁也没占到便宜,也都没有人员伤亡,这才有了后来孙策与太史慈握手言和把酒言欢共建江东基业。要真是死了人,后来他们的关系就不会那么融洽了。

有人可能会问了:按照你的说法,岂不是曲阿小将比太史慈还勇猛?这其实也没啥奇怪的,吕布比丁原董卓都厉害,关羽张飞比刘备厉害,太史慈的骑卒是武功高手,岂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要不人太史慈出战,为啥不带别人偏偏带他?

至于曲阿小将的结局,我们可以肯定在神亭之战中没有被干掉,如果他被韩当等人围殴致死,那么太史慈自己是绝对坚持不到援军到来的。

至于曲阿小将的最后归宿,我们从刘繇的一句话中就能看出端倪。刘繇跟刘备一样,都属于汉室宗亲(东莱牟平人也,齐孝王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繇伯父宠,为汉太尉)。这位汉室宗亲却没有本家刘备的知人善任,却有点像只重虚名袁绍不看本事的袁绍。同乡太史慈拒绝了刘备的招揽而来投奔,他居然不屑一顾:“我要是用太史慈当大将军,许劭(评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者)还不得笑掉大牙?”

刘繇这句话导致了太史慈最后归了孙策,而从这句话中我们也会知道:刘繇肯定也不会重用曲阿小将,此人的归宿,只能是被太史慈召唤到东吴:“刘繇亡于豫章,士众万余人未有所附,策命慈往抚安焉。”

至于为什么曲阿小将后来籍籍无名,咱们看《亮剑》就知道了:少林和尚魏大勇和铁砂掌段鹏,打李云龙就是个玩儿,但真正能够被载入史册的,却是李云龙那个级别的……

标签: 曲阿小将三国

更多文章

  • 盛宪是谁?名震江东,让孙策恐慌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盛宪,三国

    你真的了解盛宪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孙策为父报仇,西征江夏,击杀仇人黄祖,后取豫章。曹操看到孙策在江东坐大,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无能为力。此时河北崛起的袁绍,让曹操无暇东顾,于是曹操派人向孙策示好,跟江东孙氏联姻。孙策也不愿偏安江东,有心一统江山,迎接汉帝,匡扶汉室(都是托辞

  • 陈阿娇与汉武帝所谓的青梅竹马,不过是场政治联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汉,陈阿娇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陈阿娇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唐代有位叫孟迟的诗人写过这样一首诗:宫门两片掩埃尘,墙上无花草不春。谁见当时禁中事,阿娇解佩与何人。诗中”阿娇”就是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典故“金屋藏娇”中的陈阿娇,她也是汉武帝刘彻的结发之妻,武帝的第一位皇后。陈阿娇的父

  • 魏藻德是什么人?他在历史上有多无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藻德,明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藻德是什么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一个流传千千万年的民族,在这千千万中经历了多少朝代更替,你知道这其中有多少满腹经纶或是文武全才的人因站错队伍做错选择而落得不是命丧当场就是全族被灭的下场,在明朝崇祯年间就有这么一位有才之人下场凄惨其家人也不能幸免。今天的主

  • 明朝三大才子分别是谁?他们最终的结局都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明朝三大才子

    明朝三大才子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明朝文人的地位,还要在宋朝之上,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明代的文人,只要考上个秀才,就有每月一石的禀膳费可拿,娶妻生子衣食无忧完全没问题。不仅如此,即使没有考上秀才,作为在野贤人,也有和官僚同等的上疏权。所以明朝也是文风颇盛

  • 孙策当时已经有儿子孙绍 孙策为什么不传位给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策,孙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策传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孙策,东汉末年时期众多英雄之一,是三大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也是统一江东的“创始人”。可惜天妒英才,孙策在26岁那年遇刺,临死前他把弟弟孙权叫到跟前,亲手将自己打下的基业交给了弟弟。很多人就纳闷,孙策当时已经有儿子孙绍,为什

  • 和嘉公主为什么会被称为佛手公主?年仅23岁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和嘉公主,清朝

    和嘉公主为什么会被称为佛手公主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俗话说得好,影视剧的素材皆是来源于生活,并在此基础上美化一下,就成了电影,电视剧,小说。还记得小时候每年跟着夏天一起来临的《还珠格格》嘛,里面的小燕子和紫薇的从平民到格格的经历,是不是让很多女生羡慕啊,其实这个电视剧的素

  • 韩信年轻时没钱也没背景,他是怎么横空出世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韩信,汉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韩信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韩信(231~196)西汉的开国功臣,军事家,淮阴侯。他是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被奉为“兵仙”,“神帅”。韩信出身贫困,少时的生活十分艰苦,经常向身边的人乞讨,讨要吃食。据记载,韩信曾去亭长家吃“白食”,但是被亭长分人一番羞辱

  • 福隆安是谁?清朝傅恒的次子,娶了和嘉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福隆安,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福隆安故事,欢迎关注哦。清朝傅恒的次子,娶了和嘉公主,一生受尽乾隆重视。历史的巨轮总是不停地转动着,而这其中除了帝王以及嫔妃有关的事宜之外,实际上还存在着很多出身王亲贵族的男子和功劳极高的大臣,而要认真说起来的话,大清时期富察氏的亲弟弟傅恒,着实可以说

  • 林氏是什么人?乾隆最无宠的妃子,宫女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林氏,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林氏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她是乾隆早期的一位妃子,姓林氏,出身于内务府的包衣世家,父亲佛音只是一名身份低微的拜唐阿。林氏在乾隆初年的时候通过内务府的“小选”进入皇宫,最初只是一名宫女,或许她当初的愿望只是希望能够到25岁的时候出宫找一个寻常人嫁了

  • 朝中仍有很多大臣支持汉献帝,为何他还是选择了退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汉献帝

    可以确定的是,汉献帝最后是迫不及待地要把皇位禅让给曹丕的。我这样说,并非想象,而是有证据的。其一,汉献帝连续多次提出了禅位的想法。起先曹丕一直不接受,后来才接受了。肯定有人认为,这是汉献帝在曹丕的压迫下作秀,不过汉献帝不会这么配合。尽管汉献帝禅位并非他主动,是有人向他提起。但是汉献帝多次提出禅位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