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太祖赵匡胤有一个不逢时的“奇葩爱好”!造就了廉洁高效的大宋王朝!

宋太祖赵匡胤有一个不逢时的“奇葩爱好”!造就了廉洁高效的大宋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977 更新时间:2024/1/26 10:38:23

你们知道赵匡胤这个爱好是什么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宋太祖年间,大才子宋白受命主持科考选拔,一时鬼迷心窍收了贿赂。可这宋大才子收过钱后,却也耍起小聪明,把行贿者列入名单后,故意提前找宋太祖审批,想弄出个“既定事实”来。不料却被宋太祖劈头一顿骂:朕任命你这个职务,就是让你全权负责选拔,你来决定就好,干嘛还要问朕?反正只要你出了错,朕就“当斫汝头以谢众”!剁了你脑袋平息民愤就是,废什么话。

这一通骂,叫巧舌如簧的宋白,瞬间一句废话没有,火速把收的黑钱吐了出来,公正选拔了中榜者。因为他知道,宋太祖说的“斫汝头”,绝不是随便说说——这位号称“优礼文官”的开国皇帝,一大“奇葩爱好”,就是“严惩官员玩忽职守”。

虽说,放在号称“文官幸福年代”的北宋,官员们早习惯了一百多年的人浮于事,大大小小的衙门,平日就是三五个人占一个坑,干拿钱不干活是常态,顺手牵羊搂点更是小意思;朝中的高官们,日常福利多如牛毛,工资基本不动;普通官员安稳混个三五年,到年龄就正常升迁,甚至“不限内外,不问劳逸”,全国的官员人数,隔些年就膨胀一倍。“养废物官”的巨大包袱,拖得北宋积贫积弱,终于在“靖康之耻”里,被人活活吊打。

但在宋太祖执政时,并不是这样。

作为一位亲历了五代十国战乱的开国帝王,太祖赵匡胤亲身见识了唐末五代深重的腐败。北宋开国后,大小衙门的腐败风气,也是丁点未减。以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感叹说“宋季,郡县吏承五季之习”。倘若这样一直“承”下去,开国只拥有中原大地的宋王朝,恐怕也要走上短命的老路。于是,宋太祖也果断采取了“零容忍”政策。

宋太祖的“治官”政策,除了严格的官员选拔制度和考核制度,以及极度较真的反贪法律,更有他各种“奇葩”的方式。以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载,宋太祖平时随身都带着一个记录本,上面写满了对大小衙门臣工们的记录评价,只要遇到人事任免方面的大事,就立刻翻开记录本查对,管保不看走眼一个人。多少宋初杰出的能臣,就是靠这笨办法发现的。

至于日常的人员选拔,别看宋太祖说着让人“全权负责”,但他亲自把关也不含糊。比如开宝六年,七百多官吏在京城接受考核,宋太祖一口气就罢免其中四百多不合格以及懒惰者——大宋,不养闲人。

而比起北宋中后期时,官员们贪污腐败不算事,皇帝杀贪官都成了“做不得的快意事”的雷景象。宋太祖年间,却是绝没有这类讲究。看看宋初的历史就知道,贪污受贿就是官员碰不得的高压线。官员们因为贪污受贿而被杀,甚至遭到“弃市”酷刑,简直一抓一大把。以宋太祖本人的话说:犯吾法者,唯有剑耳。

而在宋太祖的“零容忍”内容里,贪污腐败也只是其中一样,同样让他不能忍的,就是官员判错案。建隆二年的“马汉惠案”就是其中之一。金州流氓马汉惠长期鱼肉乡里,激起极大民愤,最后终于不作不死,被其父母与弟弟联手打死。这样一起为民除害的事件,当地防御使仇超却枉顾民意,硬要“反杀”马汉惠的一家人偿命。宋太祖得知后震怒,不但推翻了原判,还把乱判案的仇超杖责后流放海岛。判错案,在大宋就这么严重。

对于克扣军粮等北宋末期的“常规操作”,放在宋太祖时代,更是不得了的大罪。比如建隆三年,蔡河务纲官王训因为在军粮里掺沙土,直接被宋太祖下令在闹市里处决后分尸。而且除了惩办直接责任人外,宋太祖也喜欢“一抓抓一串”。一个官员出事,他的推荐人也照样要追责。建隆元年商河县令李瑶因贪污腐败被处决后,左赞善大夫申文伟并未直接参与李瑶案,同样因“失察”被追责。

甚至官员家属犯罪,在宋太祖看来,也同样要一块办。比如右赞善大夫王昭文的儿子盗窃府库,虽然王昭文没有参与此事,但也同样被罢免官职,悲催发配汝州。为了确保精准打击,宋太祖还热烈鼓励“民告官”。建隆二年时,大名县民郭贽就举报官府做事不公,结果一告拉下一片:县令程迪被流放海岛,兵部郎中被免职。对这类敢“实名举报”的典型,宋太祖除了保护,每次只要查实,也常赐官赐钱嘉奖。

如此做派,放在“优待士大夫”的北宋年间,显然非主流,貌似是奇葩的独一号。

但这“奇葩爱好”,换来的却是北宋王朝的迅速富强:宋太祖时代,晚唐五代的腐朽官风,短短数年间一扫而空。官员们“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宋于汉唐盖无让焉”。甚至两宋灭亡多年后,元朝史官们依然艳羡的大书特书这辉煌成就:“简择之道精矣……考课之方密矣……防闲之令严矣。”以白话说,就是严格选拔,零容忍考察,官场不养闲人。

死因有争议的赵匡胤,就这样留下了一笔没争议的遗产:一个廉洁高效的大宋王朝。甚至,如果对比接下来大宋王朝,种种“积贫积弱”的奇事,那更令人深深叹息回味:摒弃宋太祖“奇葩爱好”的大宋,终究,掉入了靖康之耻的大坑。

标签: 宋朝赵匡胤

更多文章

  • 徐达的夫人是谁?为何朱元璋要给徐达赐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朱元璋,徐达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徐达夫人的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朱元璋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布衣子弟,成为后来的明太祖,完成从乞丐到皇帝的惊天逆袭,“明朝第一功臣”徐达可谓是功不可没。徐达率军平定了陈友谅与张士诚,这两个势力强大的起义集团,随后又与常遇春一起,攻入了元朝的大都,彻底推翻元朝的统治。正

  • 朱温为篡唐做了哪些伤天害理的事?朱温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五代十国,朱温

    朱温篡唐的故事大家知道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后梁太祖朱温是宋州砀山人,在兄弟辈中排行第三,祖父和父亲都是乡间儒士,靠教私塾兼务农为生。朱温自幼丧父,小小年纪便跟随寡母、兄长到萧县地主刘崇家中做雇工谋生。跟老实巴交的大哥朱全昱不同,朱温自幼顽劣狡诈、凶悍无赖,经常遭到乡亲们的

  • 武则天的亲侄子武三思的下场是什么?武三思的生平和结局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武则天,武三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武三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朝武三思,出生年份无可考证,死于中宗神龙三年,即:公元七零七年,属于并州文水人,即:今天的山西。武三思是荆州都督武士彟的孙子,武则天同父异母的兄弟所生之子,所以,他也是武则天的亲侄子。都知道,武三思是一个不知羞耻、并非清廉的小人,

  • 声名狼藉的太监童贯,真是战功赫赫的名将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童贯,北宋

    童贯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在古代,也只有找不到出路的穷人才会选择净身去做太监。这在那些官宦子弟眼里,是十分低贱的。只不过因为他们侍奉的主子是皇帝,所以才与权力搭上了边。文人子弟打心眼里是瞧不起太监的。偏僻这帮文人又把持了史书编纂的权力,所以,太监在史书上的形象自然就好不到

  • 揭秘:能与五虎上将一较高低的三国武将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刘备,曹操

    能够与五虎上将一较高低的三国武将有哪些?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1、吕布吕布曾经战平关羽、张飞联手,刘关张三打一旋灯般厮杀才将吕布逼退。吕布屡次与张飞交战均处于上风,并且还在曹营六将手下全身而退,五虎将单挑要想赢吕布恐怕是天方夜谭。2、许褚许褚与五虎将之一马超大战两百三十个回合不

  • 明末大将张春:气节可比苏武,最后为何背负叛国罪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春,明朝

    张春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张春早在崇祯元年(公元1628)就被诬陷弹劾而罢官下狱,后来他被证明了清白,恢复了官职,面对如此的屈辱他也毫不介怀,期望用一腔的热血报效大明朝廷。四年后,他以监军的身份率领军队解救被围困的锦州城,在今天的辽宁凌海与后金军队相遇,首战告捷。其后由于

  • 乾隆帝晚年诅咒继位人永琰?背后有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清朝

    那么乾隆帝为什么要诅咒自己选定的继位人永琰(嘉庆帝)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去世时享年89岁,实际控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但对于等着乾隆帝死后继位的皇子们来说,父皇的寿命如此之长却不是什么好事情。在乾隆

  • 黄帝带领的是什么部落?真实的黄帝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夏朝,黄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真实的黄帝,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说起上古时期的黄帝部落,黄帝部落是从哪里来的呢?来自于1.2万到1万年前的甘肃、青海地区。甘肃、青海附近的大夏河孕育了华夏文明。“华”和“夏”上古时期,发音是一样的,“华”就是“夏”,“夏”就是“华”,都与“吐火罗”有密切关系。而吐火

  • 曹丕继位之后他的两个兄弟怎么样了 他们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丕,曹操

    还不知道:曹丕的两个兄弟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最终把世子的位置传给了曹丕,而不是曹植。成为新的统治着的曹丕,曾经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曹植,这个曾经曹操想传位的人是他,而不是曹丕。可想而知,两人的交恶也是有缘由的,为了这个位置,曹丕在登位之后,理应是不会留

  • 敢笑黄巢不丈夫成为宋江的人生转折点 这词为什么会被判为“反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江,黄巢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敢笑黄巢不丈夫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江被刺配江州时,酒后写下一首诗,其中最后两句是:“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首诗被黄文炳发现,告发到蔡九知府,成了反诗,从此宋江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折。这首诗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被判为“反诗”?宋江写下“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