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豪格身为皇太极的长子 多尔衮是怎么将他一步步整死的

豪格身为皇太极的长子 多尔衮是怎么将他一步步整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150 更新时间:2024/1/20 22:57:1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多尔衮和豪格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说到多尔衮其实也这个人实力真的挺强的,率军入关统一了全国,但是大家都知道有的时候这样的大的能力的人当然也是权利非常大的,所以他们的人生也是异常的复杂,话说他用计把皇太极的长子豪格给一步步整死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到的是什么原因!

公元1643年八月初九日夜,皇太极无端猝死盛京(沈阳)清宁宫,顿时震动了满清天地。

然而,皇太极死得蹊跷又未立储嗣,顿时让一班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与各旗将领闻风而动,其中此前由皇太极亲自掌管的两黄旗将领图尔格、索尼、鳌拜等与镶蓝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均欲立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为储登基。豪格生就飞扬俊丽,戎马生涯,屡立军功,为皇太极九位皇子中最适合担当满清大任的人选,加上他身为正蓝旗主又有前面三旗拥护,就连皇太极二哥即六十一岁德高望重的礼亲王代善也认为“储嗣未定,当立长子!”可以说豪格登基一时之间无论是实力与名分上都理所应当乃至顺理成章。

同时,争锋相对的另一方以两白旗旗主豫亲王多铎与英郡王阿济格兄弟均欲立其兄睿亲王多尔衮为储登基。

多尔衮为努尔哈赤第十四子,自十四岁便成孤,虽为豪格叔父却比豪格小三岁,十六岁随哥哥皇太极戎马生涯,立下军功无数,据说努尔哈赤死时曾欲立其为储,但因为各种原因令其与帝位失之交臂,此次夺储,这是他的理由所在,势在必行。

会议由六十一岁满清德高望重的礼亲王代善主持,从1643年九月二十一日至于十月八日,整整十七个日夜,崇政殿周围清兵护卫重重,卫士带刀守门,殿内议会更是危机四伏,硝烟不断。来自皇储核心之争的豪格与多尔衮互不让步,这让诸位大臣头疼不已又无可奈何,双方就差刀兵相见以武力见胜负。此时,不论是两黄旗将领还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甚至拥护多尔衮一方的将领都深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国不可一日无主,若是长久僵持不下,必然会动摇满清根基令有心之人有机可乘。

最终,两黄旗将领经过磋商并与代善、济尔哈朗商议认为豪格关键时刻性情柔弱缺少必争的帝王之心加上储君久空不立恐夜长梦多但生不测有负先帝遗德。于是只得将立豪格为储的计划作罢,转而提议在豪格与多尔衮之外另立一皇子为储登基,就这样,年仅六岁的福临被扶出来。

1643年十月八日,以两黄旗将领为首的满清卫士带刀将崇政殿重重包围,两黄旗将领更是配剑入殿议会。意思很明显,已经到了最后立君关键时刻,措施已经折中,如果双方但有叛逆不服之举将被强行武力镇压,再无商榷余地。会上,济尔哈朗作为新君代言人明确提出立福临为君,豪格与多尔衮长久下来早已没有了当初势在必行的底气,如今立储立谁都好,只要名正言顺,出身正统,不是对方上去就好。

豪格见到底立的是自己弟弟最终松了口以自己“福少德薄,非所堪当!”便离席而去。而多尔衮深知自己名不正言不顺,只要不是豪格上位,怎么样都好。

会议因为豪格的提前退席,众议以幼帝年幼,拟定郑亲王济尔哈朗与睿亲王多尔衮为辅政大臣辅助幼帝料理国事直至其亲政。

就这样,拥有绝对优势的豪格在与多尔衮的第一次角逐中玩脱了。

就连他当初的政敌多铎在几年后都亲口告诉他“郑亲王济尔哈朗初议立尔为君,因王性柔,力不胜众,议遂寝。”

言下之意就是当初议会立君最终人选的宣告者打算立豪格为君,但是大家眼看他掌握如此大的优势,且不说有帝王卫旗两黄旗将领拥护就足够了,更有德高望重的礼亲王代善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力挺,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舆论乃至宗室上来说他都占尽了优势,就是少数服从多数,他豪格也应该大胆的站出来对多尔衮方行雷霆之压,以雷霆之势强行登基,然后他的拥护者再作为他强有力的后盾,怎么着他豪格都能赢。人家黄旗军都带刀护卫控制崇政殿周围了,他还畏畏缩缩作女人状以致错失良机,实在令拥护他的那些亲王将臣失望透顶断定他绝无帝王之气这才转身另立他人。

说实话,我们今天来看,豪格的性格也确实优柔寡断了些。但是他的对手多尔衮却未必,我们可以断言,若当时两人易位而处,别说多尔衮自己能够荣登大宝,就是他豪格的坟头草恐怕也早已经几丈高了。

明显,多尔衮是野心家,深知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

顺治四年即1647年二月,多尔衮率先发难,联合言官朝臣弹劾济尔哈朗建筑府邸逾制擅用铜器,上书罢免其辅政职务,先除掉了自己心头大患。从此顺治年幼,满清江山其一家独大,自封摄政王。

多尔衮自封摄政王后,唯我独尊,不止一次欲置豪格于死地,但无奈幼帝顺治与豪格兄弟情深,每日哭泣绝食抗议才无奈搁置,但这并不代表多尔衮有圣母之心,明的不行便来暗的。

多尔衮在顺治三年先以顺治名义借机派遣豪格出兵历时两年灭四川张献忠期间在顺治四年借机罢黜济尔哈朗辅政之职。顺治五年二月,豪格班师回朝,三月便被其勾陷削爵,四月被幽禁,然后莫名其妙死去,享年四十,死后其大福晋便被多尔衮笑纳。

从调离豪格离京平叛到罢济尔哈朗辅政再到勾销、幽禁暗杀豪格,多尔衮事情做的滴水不漏,机密圆滑,岂是那个性格柔弱的豪格能比的,豪格焉能不败?!

标签: 清朝多尔衮

更多文章

  • 沈万三帮朱元璋修完长城朱元璋很高兴,为什么后来沈万三却被发配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朱元璋,沈万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沈万三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沈万三是明朝首富、巨商,生于元末明初(1328年),卒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吴兴南浔(今浙江湖州)人。对于沈万三的发家史众说纷纭,一说他曾随父迁居今苏州昆山周庄镇,承包了许多水塘和土地,经过多年的经营赚到了第一桶金。然后把这

  • 负荆请罪的廉颇,你知道他后来结局如何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廉颇,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廉颇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战国时期的赵国也是人才济济,武将当中有廉颇这样的名将,在文臣当中又有蔺相如这样的人才。在渑池之会结束后,赵王认为蔺相如劳苦功高就封他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这件事让廉颇非常的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其实这也不怪廉颇,他毕竟是一个武将

  • 汉朝时期匈奴扰境,为什么刘邦不派韩信去摆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朝,韩信,刘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刘邦不派韩信去摆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聪明也是一种罪朱元璋曾经想要去营救小明王,刘伯温告诉他万万营救不得。朱元璋没有听,直接把小明王营救过来,而营救过来之后遇到了很多困难,在最后不得已通过某些手段杀掉了小明王,这种先立牌坊再做婊子的行为,让朱元

  • 龙且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为什么龙且一败项羽也不行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龙且,项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龙且的重要性,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龙且是项羽的左膀右臂,他也是项羽最为信任的人。项羽身边最能打的武将当中,龙且是唯一一个没有被项羽怀疑过的人。项羽之所以信任龙且,是因为他们两个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两个人即使朋友,又是战友。可以说他们是真正的生死之交。正是这种交情不一般

  • 郦食其以舌说天下的事迹!郦食其为刘邦说下七十个城池!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郦食其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邦谋士郦食其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就在秦王朝征发徭役屯戍渔阳之时,被选中的戍卒陈胜、吴广等人路遇大雨,而在失期当死的严苛秦法之下,陈胜、吴广等人终于喊出了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最终一场席卷秦王朝的农民起义也由此而爆发。在当时,

  • 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不是武则天?北魏殇帝元姑娘是怎么登上帝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南北朝,胡太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的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说到女帝,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武则天,而对于武则天后人也是有不同的评价,有好的也有坏的,但是其实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不是武则天,她甚至比武则天早登基了150年。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比武则天早登基150年,却只做了一天皇帝!

  • 宋太祖赵匡胤有一个不逢时的“奇葩爱好”!造就了廉洁高效的大宋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赵匡胤

    你们知道赵匡胤这个爱好是什么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宋太祖年间,大才子宋白受命主持科考选拔,一时鬼迷心窍收了贿赂。可这宋大才子收过钱后,却也耍起小聪明,把行贿者列入名单后,故意提前找宋太祖审批,想弄出个“既定事实”来。不料却被宋太祖劈头一顿骂:朕任命你这个职务,就是让你全权负责选拔,你

  • 徐达的夫人是谁?为何朱元璋要给徐达赐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朱元璋,徐达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徐达夫人的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朱元璋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布衣子弟,成为后来的明太祖,完成从乞丐到皇帝的惊天逆袭,“明朝第一功臣”徐达可谓是功不可没。徐达率军平定了陈友谅与张士诚,这两个势力强大的起义集团,随后又与常遇春一起,攻入了元朝的大都,彻底推翻元朝的统治。正

  • 朱温为篡唐做了哪些伤天害理的事?朱温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五代十国,朱温

    朱温篡唐的故事大家知道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后梁太祖朱温是宋州砀山人,在兄弟辈中排行第三,祖父和父亲都是乡间儒士,靠教私塾兼务农为生。朱温自幼丧父,小小年纪便跟随寡母、兄长到萧县地主刘崇家中做雇工谋生。跟老实巴交的大哥朱全昱不同,朱温自幼顽劣狡诈、凶悍无赖,经常遭到乡亲们的

  • 武则天的亲侄子武三思的下场是什么?武三思的生平和结局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武则天,武三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武三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朝武三思,出生年份无可考证,死于中宗神龙三年,即:公元七零七年,属于并州文水人,即:今天的山西。武三思是荆州都督武士彟的孙子,武则天同父异母的兄弟所生之子,所以,他也是武则天的亲侄子。都知道,武三思是一个不知羞耻、并非清廉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