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德曾经欺辱朱元璋,为何朱元璋称帝后却没杀他?

刘德曾经欺辱朱元璋,为何朱元璋称帝后却没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025 更新时间:2024/1/25 4:32:38

"天子"指的是皇帝,这是古代最尊贵的一个身份;"布衣"指的是平民百姓,是组成社会底层的一个庞大群体。看上去,天子和布衣之间似乎有着巨大的鸿沟,但实际上,我国古代有着不少可以被称为"布衣天子"的皇帝,他们出身贫寒,却最终荣登大宝。

在众多的布衣皇帝中,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最励志的一个,他出过家、要过饭,在年幼的时候甚至还要靠放牛维持生计。

据说,当年雇佣朱元璋的人名叫刘德,但正如魏忠贤既不忠也不贤一样,这个刘德也没有什么高尚的品德。

作为穷人家的孩子,朱元璋没少受刘德的欺压和侮辱,而相传朱元璋当了皇帝后,还曾回到家乡见过刘德一面。那么,当年对朱元璋非常刻薄严苛的刘德最后是什么下场呢?此事说来或许会令不少人感到意外。

我们知道,出身贫苦农民家庭的朱元璋最早因为父母文化的限制和当地的习俗被叫做"朱重八"。童年时代,为了能够吃上点饭,替家中分担些压力,朱元璋被送到了当地一个叫刘德的人那里放牛。

在封建时期,这些牧童名义上只是放牛,实际上还要承担许多脏活累活,不但如此,他们还经常会被打骂和欺负,生活十分不易。

在刘德家,年幼的朱元璋算是吃尽了苦头,但为了不像村里很多人一样被饿死,他只好咬牙坚持。

如果说他当时有一个最恨的人,那么无疑就是仗着家中有屋有田就横行霸道的刘德了。

当时的刘德自己生活奢靡,但对下人却非常吝啬,几乎是到了一不拔的地步。甚至,当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都因灾荒去世后,刘德都不愿意分出一点土地为他们下葬。

在古代,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被誉为百善之首,刘德的吝啬让朱元璋难以尽孝,这当然会令后者怀恨在心。朱元璋连活下去都很困难,自然没有力量对刘德进行报复,无奈之下,他选择了前往皇觉寺出家,这才有了后面参加义军,直至建立明朝的故事。

离开家乡二十五年后,朱元璋成为了一国之君,为了祭奠亲人,他回到了童年时期生活的濠州。

这次,朱元璋乘坐的是龙辇,身边密密麻麻围着卫队,或许可以说是衣锦还乡的最高境界了。听说当上皇帝的重八回来了,原本与他相识或不相识的乡亲们全都放下了农活赶来一睹龙颜,这当中就有已经是一个老头的刘德。

回到故土,朱元璋脑海中顿时浮现出许多画面,其中一幕就是当年刘德面对自己的苦苦恳求却不为所动。想到这里,他当即命卫兵前去寻找他,想要"叙叙旧"。

没过多久,刘德被带到了朱元璋的面前,已经一把年纪的他全然看不出当年的嚣张跋扈,只是跪伏在圣驾面前,浑身颤抖恐惧。

对于当朝皇帝的杀伐果断,百姓们都是有所耳闻的,作为靠打仗赢得天下的皇帝,朱元璋所杀的人不可胜数,而当年刘德曾那样欺辱他,所以人们都认为其必死无疑。

令人意外的是,朱元璋却平淡地说道:"尔之所为,亦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年刘德的行为也是人之常情,毕竟朱元璋只是他所雇佣的牧童,其父母的死根本和自己没啥关系,自己没有帮忙的义务。

听到此言,刘德如蒙大赦,连忙磕头感谢皇恩。据说,朱元璋还赏赐了刘德田地,以报答当初他给自己饭吃,让自己免于饿死的恩情。

笔者认为,朱元璋之所以放过刘德,大体有两种可能的原因。第一,朱元璋当时也已经四十岁,经历了许多大风大浪的他更加认清了人性和社会的残酷,因此对刘德的恨意也就逐渐被消磨掉了。如今,看到刘德已经上了年纪,他也就不怎么忍心与其计较了。

第二,作为帝,朱元璋要重视自己一举一动可能带来的影响,如果因为当年的私仇就将刘德处死或重罚,那么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就会进一步恶化。

相反,如果不处罚刘德,甚至对其以礼相待,那么不但能够向天下显示自己的仁慈和宽宏大量,还能够顺便倡导一下尊重老者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作为统治者,朱元璋自然会把握住这样的机会。

标签: 明朝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临死前连说朱棣来否 朱元璋是想传位给朱棣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棣,朱元璋

    还不知道:朱棣和朱元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古代能坐上皇位的人大多都有雄才大略,在朝廷中的竞争是残酷的,一般都是在朝廷要更朝换代的时候,如一些皇帝没有继承人来继承皇位的时候,这时各种争夺皇位的手段便会展现得淋漓尽致,其实都是为了能够谋取皇位。朱元璋一

  • 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 朱棣真的不适合做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朱棣

    对传位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但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却并没有慎重考虑,只是凭借自己的喜好选择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这就引起了自己四儿子朱棣的不满。朱棣想自己的实力不差,而且也是朱元璋的亲儿子,怎么就比不过朱允炆这一个毛头小子了?

  • 建安二年乱军中逃走的两个小孩,竟改变了三国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丕,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丕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偶然中蕴含着必然,每一件看似偶然的事件,组合起来,导致一件必然的事情发生。三国时期,也不例外,建安二年,也就是公元197年,乱军之中逃了两个小孩,最后正是这两个小孩改写了三国历史,这两个小孩建立了三国的两个,一个曹魏,一

  • 袁术手下第一猛将,纪灵的真正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袁术,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袁术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三国中,袁术和袁绍是两兄弟,不过他俩关系也不是特别好。袁术手下第一猛将为纪灵,而袁绍手下猛将则相对较多,为河北四庭柱,如果这两方交手,胜负会怎么样呢?河北四庭柱分别是颜良、文丑、高览、张郃,除了张郃活得比较久之外,其他三人都

  • 岳钟琪的势力不比年羹尧大 雍正为什么只杀年羹尧不杀岳钟琪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岳钟琪,年羹尧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岳钟琪和年羹尧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这就要从做人方面说起了,年羹尧居功自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为人做事高调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做了什么大事。而岳钟琪为人谨慎,做人小心翼翼低调至极,只为了能够保全自己,两个人的行事风格完全不同。年羹尧康熙三十九年的进士,曾经任职

  • 孙权晚年昏庸,废太子杀大臣,他到底受了什么刺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权,三国

    孙权晚年昏庸,废太子杀大臣,他到底受了什么刺激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不管电视剧或是正史,别史,孙权都是一个英明的君主。曹操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伤,刘备有“吾不可以再会之”的歌颂。诸葛亮,蒋琬也都奖饰孙权的用人之术。孙权有大志壮志,又有真知灼见,正式称帝后,派军士万人出

  • 汉武帝倾尽全国之力打匈奴,是穷兵黩武,还是功在千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帝,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也许从当时的民生情况来看,汉武帝可能算得上是穷兵黩武,这从他晚年下《轮台诏》 中的叙述可见一斑,这也是中国古代帝王下的第一份“罪己诏”,可是如果能够重来一次的话,我觉得汉武帝刘彻可能还会北击匈奴。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

  • 江东霸主孙权的女儿孙鲁班,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鲁班,三国

    孙鲁班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三国时期的孙权,能和曹操刘备三分天下,绝不是庸俗之辈。他不仅是众人眼中的守城之主,更是孙氏企业的开创之主,吴国政权的开国之主。之所以他的口碑不如之前,只能说跟谁比,他有胆识,有谋略,也有能力,但跟曹操和刘备相比却输了格局。但即便这样

  • 孙权的长寿真的是导致东吴灭亡的原因吗?这是他最大的弊端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权,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末期,吴国最后输给了晋国,根本原因是实力有差距,但还有一个间接的原因,就是孙权临死前,没有选好接班人,导致吴国内乱,出现了严重的消耗。孙权活了70周岁,虽然不如张昭的80周岁,但也觉得是长寿的皇帝。要知道,汉朝平均年龄只有22岁,

  • 宋徽宗夹攻辽国后,为什么还要花大价钱买下燕云十六州?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徽宗,宋朝

    宋徽宗夹攻辽国后,为什么还要花大价钱买下燕云十六州,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当年纪轻轻的宋哲宗病逝以后,一个艰巨的问题摆在了大宋群臣面前,没有继承人。宰相章淳表示都别慌,先皇不是还有一个同父同母的弟弟嘛,让他来继承皇位,顺理成章啊。向太后指着章淳的鼻子大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