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临死前连说朱棣来否 朱元璋是想传位给朱棣吗

朱元璋临死前连说朱棣来否 朱元璋是想传位给朱棣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139 更新时间:2023/12/16 21:43:39

还不知道:朱棣朱元璋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中国古代能坐上皇位的人大多都有雄才大略,在朝廷中的竞争是残酷的,一般都是在朝廷要更朝换代的时候,如一些皇帝没有继承人来继承皇位的时候,这时各种争夺皇位的手段便会展现得淋漓尽致,其实都是为了能够谋取皇位。

朱元璋一介贫民出身,经过15年的披荆斩棘,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建立大明王朝,成为开国皇帝。不幸的是他最爱的儿子太子朱标却不幸染病去世了。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第一个儿子,他的性格和马皇后极为相似,宽厚仁慈,从小就受到朱元璋的熏陶和悉心教导。

朱标的死给了朱元璋最沉重的打击,当时朱元璋极度伤心,痛心不已,按照原则,嫡长子不在则应立嫡长子嫡长孙,而朱标的长子夭折了,朱元璋就立了朱标的次子,自己最疼爱的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于是朱元璋就把对朱标的爱转移到朱允炆的身上。

当朱元璋选朱允炆当皇太孙时在所有叔叔们中最不服的当属是朱棣。但是他的出身又让他心有余悸。因为据说朱棣的生母只是朝中的一位妃子,并没有太高的地位。除此之外,据说朱棣的母亲在成为朱元璋的妃子前就怀上了他,因此便引起朱元璋的疑心,所以尽管朱棣文武双全而且能力也很强,但朱元璋还是不怎么喜欢朱棣。

朱棣后来娶了大将徐达的女儿,又受到徐达等将士们的辅佐,骁勇善战,善于用兵,但到后来他却变得越来越猖狂,目中无人,忘记了本应有的谦逊,所以因为自己的狂傲也让徐达等人对他没有以前那么的拥护,而在1932年朱元璋册封他哥哥朱标的次子朱允炆,而不是让他当太子,此时的朱棣明显表露出十分失望落魄的神情。

其实当时朱棣心中十分的不满,但因为当时有朱元璋在,他不敢有所作为,所以他把所有的不满都藏在了心里。但在朱元璋快要驾崩之际,此时的朱允炆已经21岁了,但他没有治国的经验和能力,所以在朱元璋死后有些官宦对他失望,因而便转而投向朱棣。

有一件很难让人理解的事,那就是朱元璋在临死前居然想见的人却是朱棣,并且还喊了他的名字,这让很多人都费解,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安排他做呢?还是想把皇位传给他?还是对继承之事另有打算?这件事的真实性我们暂且可以先放一边暂不讨论,但它确实被一部史书收录,那就是《明太祖实录》。

《明太祖实录》这本书的删减改动在当时是比较多的,这些改动在当时其实就能反映出一定问题了。不过并不奇怪,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在当时朱棣很有可能在这本书中隐去了不可告人的秘密,然后又给自己的犯上编上一个完美的理由。因此,临终召见这件事给人留下了很大遐想空间,而他正想用此暗示众人太祖有意在此时传位给他。

朱元璋对于朱棣的雄才大略是看中的,但是他也深知朱棣的性格与自己太像。而经历了战火之后大明王朝需要的是静养生息,而大臣之所以拥护朱允炆也是欣赏他是文人而不是武将,刚好他又是一个大孝子,希望他继位之后能够实行德治和文治。

众所周知,明太祖最爱的还是太子朱标,但是不幸的是他后来得病未能继承皇位,早早的就去世了,后来又在懂事又聪明的孙子朱允炆这找到了安慰,他认为自己最疼爱孙子能继承自己的皇位,那么自己看见孙子的时候也会想起自己的儿子。

为了保证让自己最得爱的孙子朱允炆能够坐稳皇位,最后他发现对孙子最大的威胁,竟然来自他的儿子们,尤其是他的四儿子朱棣。而且朱棣手里的兵力雄厚,而且很有才干,最可怕的是他野心很大。因此,朱元璋曾经对朱棣动过杀心,但是被马皇后劝住了。可他一直对其不放心,最后他临终前还下诏不允许藩王朱棣进京来祭拜他。

从这些现象来看,如果他在临终前召集朱棣,绝不会是传位给他。应该是给他予以警告,让他不要做太过分的事,也就是不要做对他最爱的孙子朱允炆不利的事,亦或是另一种比较绝的原因,他可能真的会对其下死手。即使没有其他原因,以建文帝朱允炆的做事和个性,也坐不稳皇位。

建文帝朱允炆是一个对百姓非常好的国君,惠民固然好,但在藩王对他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对国内进行改制不应触动其他官员阶级的利益。因为祖父的政策,僧道拥有大量地皮,渐渐权势双收。他针对这种现象下限制令,限制他们拥有的土地,此外,他还小幅度改变了官制和用人,防止他们敛财,但他认为用人还应活用,废除了这条禁令。

打下江山难,但打下来了以后守住江山会更难,因为有许多双眼睛都在虎视眈眈的看着国君,所以朱元璋也很担心自己最爱的孙子朱允炆难以守住江山,再加上当时国内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得需要一段时间重新适应。不管哪一种猜测,不可以否认朱棣和朱元璋都在历史的篇章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历史。

标签: 朱棣朱元璋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 朱棣真的不适合做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朱棣

    对传位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但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却并没有慎重考虑,只是凭借自己的喜好选择了自己的孙子朱允炆。这就引起了自己四儿子朱棣的不满。朱棣想自己的实力不差,而且也是朱元璋的亲儿子,怎么就比不过朱允炆这一个毛头小子了?

  • 建安二年乱军中逃走的两个小孩,竟改变了三国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丕,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丕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偶然中蕴含着必然,每一件看似偶然的事件,组合起来,导致一件必然的事情发生。三国时期,也不例外,建安二年,也就是公元197年,乱军之中逃了两个小孩,最后正是这两个小孩改写了三国历史,这两个小孩建立了三国的两个,一个曹魏,一

  • 袁术手下第一猛将,纪灵的真正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袁术,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袁术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三国中,袁术和袁绍是两兄弟,不过他俩关系也不是特别好。袁术手下第一猛将为纪灵,而袁绍手下猛将则相对较多,为河北四庭柱,如果这两方交手,胜负会怎么样呢?河北四庭柱分别是颜良、文丑、高览、张郃,除了张郃活得比较久之外,其他三人都

  • 岳钟琪的势力不比年羹尧大 雍正为什么只杀年羹尧不杀岳钟琪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岳钟琪,年羹尧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岳钟琪和年羹尧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这就要从做人方面说起了,年羹尧居功自傲,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为人做事高调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做了什么大事。而岳钟琪为人谨慎,做人小心翼翼低调至极,只为了能够保全自己,两个人的行事风格完全不同。年羹尧康熙三十九年的进士,曾经任职

  • 孙权晚年昏庸,废太子杀大臣,他到底受了什么刺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权,三国

    孙权晚年昏庸,废太子杀大臣,他到底受了什么刺激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不管电视剧或是正史,别史,孙权都是一个英明的君主。曹操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伤,刘备有“吾不可以再会之”的歌颂。诸葛亮,蒋琬也都奖饰孙权的用人之术。孙权有大志壮志,又有真知灼见,正式称帝后,派军士万人出

  • 汉武帝倾尽全国之力打匈奴,是穷兵黩武,还是功在千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帝,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也许从当时的民生情况来看,汉武帝可能算得上是穷兵黩武,这从他晚年下《轮台诏》 中的叙述可见一斑,这也是中国古代帝王下的第一份“罪己诏”,可是如果能够重来一次的话,我觉得汉武帝刘彻可能还会北击匈奴。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

  • 江东霸主孙权的女儿孙鲁班,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鲁班,三国

    孙鲁班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三国时期的孙权,能和曹操刘备三分天下,绝不是庸俗之辈。他不仅是众人眼中的守城之主,更是孙氏企业的开创之主,吴国政权的开国之主。之所以他的口碑不如之前,只能说跟谁比,他有胆识,有谋略,也有能力,但跟曹操和刘备相比却输了格局。但即便这样

  • 孙权的长寿真的是导致东吴灭亡的原因吗?这是他最大的弊端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权,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末期,吴国最后输给了晋国,根本原因是实力有差距,但还有一个间接的原因,就是孙权临死前,没有选好接班人,导致吴国内乱,出现了严重的消耗。孙权活了70周岁,虽然不如张昭的80周岁,但也觉得是长寿的皇帝。要知道,汉朝平均年龄只有22岁,

  • 宋徽宗夹攻辽国后,为什么还要花大价钱买下燕云十六州?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徽宗,宋朝

    宋徽宗夹攻辽国后,为什么还要花大价钱买下燕云十六州,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当年纪轻轻的宋哲宗病逝以后,一个艰巨的问题摆在了大宋群臣面前,没有继承人。宰相章淳表示都别慌,先皇不是还有一个同父同母的弟弟嘛,让他来继承皇位,顺理成章啊。向太后指着章淳的鼻子大骂:“

  • 宇文邕是个怎样的人?韬光养晦当了十几年的傀儡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宇文邕,北周

    宇文邕,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历史上不乏一些傀儡皇帝,他们虽然身居高位却受人摆布,甚至有些人还被大臣们结果了性命,不过其中也有不少皇帝虽是傀儡身,却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顺利扭转局势,宇文邕就是如此,执政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被权臣操纵,却在关键时刻转危为安。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