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宪宗在位期间为什么很少见过大臣 只因为明宪宗有着一项生理缺陷

明宪宗在位期间为什么很少见过大臣 只因为明宪宗有着一项生理缺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695 更新时间:2024/1/28 2:29:12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宪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明宪宗是明朝第八位皇帝,名叫朱见深,虽然在位二十三年,却没有什么作为。明宪宗在位期间,很少召见大臣,即使在召见的时候,也很少说话。这并不是明宪宗为了表现得高深莫测,而且因为宪宗有一项生理缺陷,导致他有严重的自卑心理!

明宪宗之前的皇帝,经常与大臣讨论政事,君臣之间的联络非常频繁。可是自从明宪宗之后,君臣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皇帝也不愿意召见群臣。当然每个皇帝的情况不一样,明武宗是贪玩,嘉靖帝(明世宗)是忙着修仙,明神宗则是消极怠工,而明宪宗是因为“玉音微吃”。

所谓“玉音微吃”,指的是口吃,也就是说话“结巴”。口吃是说话字音重复,或者词句中断,也称为“重言”。其实在历史上口吃的不少,比如三国时期的魏国名将邓艾,就因口吃而留下了“期期艾艾”的成语。皇帝也有口吃的,比如魏明帝曹叡

口吃虽然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还是会让人产生自卑的心理,特别是当众说话的时候。即使是皇帝,也会因口吃而感到自卑,比如魏明帝曹叡,史书上就说他“口吃少言”。宪宗朱见深也是一样,他也不愿意面对大臣,更不愿意与大臣交谈。

明宪宗虽然生于皇家,但他的童年却很不幸。由于父皇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成为俘虏,结果由景泰帝即位。景泰帝一心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所以千方百计的排挤朱见深。幼年的朱见深在懵懵懂懂中就卷入了皇室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他既见不到父亲,也很少见母亲。

在高度的精神压力之下,从而导致明宪宗形成了口吃的毛病。成化七年,出现了特殊的天文现象,皇帝只得召见内阁大臣。然而,明宪宗却一言不发,导致场面十分尴尬。阁臣万安见状,赶紧叩头,口呼万岁,然后与其他阁臣退下。经过这件事,“帝自是不复召见大臣矣”。

内阁大臣们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其他中下层官员不明白,于是他们纷纷上书,说“未尝降颜一接臣下”。迫于压力,明宪宗破例召见了大臣,但只说几个字。虽然明朝人说宪宗“玉音微吃”,但从文献记载来看,还是有点严重的,连“是”字都说不清楚。

鸿胪寺卿施纯彦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于是悄悄向皇帝的贴身太监建议,以后别说“是”字,用“照例”两字代替。明宪宗采纳了这个建议,因为说这两个字,“玉音琅然”。明宪宗大喜,立即提拔施纯彦为礼部侍郎,没过多久,又升任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由于明宪宗不愿意召见大臣,不愿意与他大臣交谈,所以他采取了另一种方式与大臣交流,就是通过太监传话。由于明宪宗信任太监,缺乏与内阁、朝臣之间的有效交流,导致宦官势力抬头。比如著名的宦官汪直,就是在明宪宗时期崛起的,他设立西厂,专横跋扈,还一度掌握禁军的军权。

明宪宗因口吃不愿意见大臣,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明朝朝廷的运作方式。自明宪宗以后,宦官在朝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朝臣与皇帝交流、沟通的纽带。自此之后,明朝的皇帝大多深居宫中,不愿接见大臣,而是更加信任宦官,明朝的统治逐渐走上下坡路。

参考资料:1.《明史》;2.《明史纪事本末》;3.《菽园杂记》4;《三国志》;5《明宪宗实录》

标签: 明宪宗明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董卓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突然变坏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董卓,汉朝

    大家好,说起董卓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东汉末年曾有这样一位少年,年少家贫但却为人仗义,伙伴们来家造访,因为无钱招待,他便把家里唯一的耕牛杀掉待客,一副侠肝义胆深受四方豪杰赏识。如果不告诉你名字,你肯定把这种事情往袁绍、曹操身上联想,但我告诉你这个人的名字叫董卓。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今甘

  • 陈霸先是谁?关于他的评价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陈霸先,南北朝

    你们知道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陈朝的开国皇帝陈霸先。我们都知道在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王朝,这个王朝的国号和皇帝的姓氏是一样的,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个王朝就是南北朝南方最后一个政权,陈朝。陈朝的建立者就是陈霸先,陈霸先的名字小编觉得十分霸气,如果单

  • “千军万马避白袍”中的白袍指的是谁?陈庆之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陈庆之,南北朝

    陈庆之是谁?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陈庆之(484-539),字子云,江苏宜兴人。公元502年,萧衍受禅登基成立南梁政权。陈庆之散尽家财,招集士人想为国效力,受到梁武帝萧衍的赏识。于是,年仅十八岁的陈庆之被任命为主书,后来又被任命为奉朝请(文官)。公元525年,41岁的陈庆之

  • 刘伯温是什么身世?他跟刘光世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伯温,明朝

    刘伯温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今天南田乡武阳村,有一座占地三千平方米的庙,是用来纪念刘伯温的,叫作诚意伯庙。这座庙背靠华盖山,西枕天顶湖。诸如沙孟海、于右任、王光英等书坛大师或者社会名流的墨宝留于其间,可见诚意伯庙的地位,以及刘伯温在历史上、政治文化史上的重要

  • 李悝是什么人?战国时期改革的先行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悝,战国

    李悝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李悝(kui一声)(公元前455-前395年),嬴姓,李氏,名悝,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战国时期魏国大臣、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早年师从子夏,魏文侯以为相国,主持变法事宜。更多的内容以及变法细节及过程,且看下面分解。以公正之心

  • 福寿连体字至今仍很常见,康熙是因何写下这个字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康熙

    北京人常说:“到故宫要沾沾王气,到长城要沾沾霸气,到恭王府就一定要沾沾福气!”恭亲王奕䜣王府的福气就来源于康熙帝御笔亲题、加盖有“康熙御笔之宝”印玺、有着“天下第一福”之称的福字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清代康熙大帝一生酷爱书法,但却很少题字,所以康熙御笔是历代皇帝笔墨中

  • 朱祁镇登基后都做了什么事情 明英宗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祁镇,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祁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土木堡之变后,明廷上下人心惶惶,南迁之声日益强大,大明王朝岌岌可危。这时于谦挺身而出,在明军主力精锐尽丧时,收集一群残兵败将,与各地勤王之师打赢了京师保卫战。若无于谦力阻抗敌,则南迁便成定局,京师百姓,祖宗陵寝,俱都丢给了瓦

  • 为什么宋真宗只有一个儿子?其他儿子之死是意外还是人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真宗,儿子

    宋真宗为什么只有一个儿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真宗本来有六个儿子,没想到这六个儿子最后只留下了一个,其中一个没出生就夭折,另外的几个出生没多久就去世了,最后只留下一个赵祯,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宋真宗只有一个儿子的原因可能是后宫攀比太过于严重,都在以皇子来争权

  • 夷陵之战惨败后,刘备为什么会留在白帝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三国

    大家好,说起夷陵之战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述夷陵之战的相关话题。公元221年,已经年满60岁的刘备最终还是登上的帝位,成为蜀汉王朝的开国之君。这位开国之君,做得第一件事,就是要血洗东吴,好让孙权小儿知道自己的厉害。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60岁的刘备,在荆州夷陵碰到了40多少岁

  • 在没有粮草和援兵的情况下 冒顿单于为什么会放走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冒顿单于,刘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冒顿单于放走刘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冒顿单于把刘邦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当时刘邦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后来,陈平使反间计,贿赂冒顿单于的妻子阏氏,并且对阏氏说,汉朝要奉献一个美女给冒顿单于,向冒顿单于求和。阏氏害怕失宠,于是对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