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对百姓到底有多好 只可惜苦了当时的官员

朱元璋对百姓到底有多好 只可惜苦了当时的官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579 更新时间:2024/1/23 18:44:05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百姓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都说朱元璋时期的官员是最不容易的,但凡事有利有弊,官员在朱元璋手下当差不容易,但百姓在朱元璋的统治下,就受益良多。因此我们不能从朱元璋晚年屠杀功臣这一点,就判定他是位暴君。

朱元璋的“暴”,只针对于贪官污吏,以及他认为迟早会功高盖主的开国功臣。其实朱元璋出身低微,小时候当过放牛娃,长大后出过家,在最困难的时候,皇觉寺派他出去化缘,等于过上和尚与乞丐两种生活。

所以对朱元璋来说,他完全能够明白,什么叫做民间疾苦。他称帝后,就一心想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也是他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的原因。于是他先后发布了《祖训录》、《臣戒录》、《大明律》等等,都是为了制约官员,希望他们能够奉公守法,多为百姓谋福祉。

然而不管朱元璋怎么做,贪官污吏还是不断出现,这让他十分头疼。最终他意识到,光靠劝诫是行不通的,要想真正纠正官员的陋习,还要靠百姓监督。于是朱元璋给了百姓一项权利,就是“民拿害民官吏”。

怎么个民拿害民官吏呢?据《御制大诰》记载:“今后布政司府州县在役之吏、在闲之吏、城市乡村老奸巨猾顽民专一起灭词讼,教唆陷人,通同官吏害及州里之间者,许城市乡村贤良方正、豪杰之士,有能为民除患者,会议城市乡村,将老奸巨猾及在役之吏在闲之吏,绑缚起京,罪除民患以安良民。”

说白了,就是今后再遇到欺压百姓的官员,那么大家可以召集乡村贤良,或者豪杰之士一起商议,可以直接将其捆起来押到京城治罪。

其实历朝历代,都有监察官员的部门,商周时期就有了“监查制”。到了唐朝,百姓可以状告官员,但避免不了官官相护的情况发生。到了朱元璋这里,百姓的权利就更大了,可以直接押解官员进京问罪。

此规定一出,立马就赢得众人称赞,不久便有一位官员,被百姓押解进京。朱元璋可不是说说而已,当官员被押到京城,朱元璋立马下令彻查他。最后查实真相后,朱元璋怒斥道:“见州县长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罪之不恕!”

这位见州县长,是“民拿害民官吏”制度实行后,第一位得到制裁的官员。朱元璋决心要将这一制度实行下去,可想而知,这位见州县长的下场有多惨了。

不过时间一长,朱元璋还是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官官相护。百姓要押解官员进京,途中就会遇到很多官员刁难,他们虽无权让百姓放人,但可以让百姓花费大量金钱,才允许他们过关。

朱元璋知道后十分震怒,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对制度又进行了整改,主要分为两方面:其一调动百姓积极性,不让他们对制度失望;其二保证百姓进京一路畅通无阻。

调动积极性,主要就是对主动押解犯错官吏的百姓奖赏。就好比当时熟县官吏顾瑛,长期欺压百姓。常熟县百姓商议后,决定将其押解进京,于是选出十人为代表负责押送。当朱元璋核实后,便对这些人进行了奖赏,还免去他们三年徭役。不仅如此,还报销他们进京一路上的开销。这样一来,百姓就更加积极了。

至于畅通无阻,主要就是对途中官员施压。比如洪武十九年,嘉定县县官凤春谋财害命,百姓押解他进京的途中,就遭到淳化镇当地巡检添观的刁难。队伍迟迟无法前进,百姓只好派代表进京告状。

原来,杨凤春一早就贿赂了何添观,就是希望他拦住百姓。朱元璋知道后,直接下令砍了何添观的双腿,更是将杨凤春诛三族。为了防止今后再有这类事发生,他便下令:“敢有邀截阻挡者,枭令!”

从此以后,再没有官员敢中途阻拦百姓进京,加上朱元璋又调动了百姓的积极性,所以越来越多的贪官污吏,被押解进京治罪。朱元璋给百姓的这项权利,赢得众人拍手叫好,然而后世君却不敢效仿,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官员凌驾于百姓之上,已经是常态了。突然让百姓拥有押解官吏的权利,这在当时属于一种超前的行为,因此后世君王根本不敢效仿。所以朱元璋去世后,朝廷就以“小民多越诉京师,及按其事往往不实,乃严越诉之禁”为由,将这条规定给废除了。

标签: 朱元璋百姓

更多文章

  • 海瑞是个什么样的人?海瑞为什么要罢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海瑞,罢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海瑞罢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起海瑞这个人可能很多人都非常的耳熟了,他可以说是咱们中国历史上胆子最大的人了。因为只要是他看不过眼的事情,不仅贪官污吏他敢参奏,就算皇帝老子让他不爽了,他依然是照骂不误。说到这个人不得不提下海瑞罢官的故事,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

  • 汉献帝被废除后,为什么不去魏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献帝,汉朝

    曹丕废黜汉献帝后,汉献帝为何不设法逃到魏国,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汉献帝被曹丕篡位,废为山阳公后,为什么不去投奔刘备。这是一个非常有趣味的问题。一是早年汉献帝曾对刘备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秘密写了衣带诏,通过董承给刘备,希望刘备能够诛杀挟持他的曹操。也因为这样,

  • 生性泼悍的皇后李凤娘,害了赵惇最后自己权势也被剥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赵惇

    公元1189年,宋孝宗赵眘禅位,他的三子赵惇登基为帝,就是宋光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应当说,赵眘是很看好赵惇的,认为他“英武类己”,所以在长子不幸亡故的情况下,赵眘舍长立幼,没有让次子赵凯当太子,而是让三子赵惇入了东宫。只可惜赵惇辜负了父亲的期望,当上皇帝后,被悍妻李风娘所误

  • 揭秘曹操子女的三次政治联姻,背后有什么目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三国

    在历史长河中,曹操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在三国乱世,不但有战场上的厮杀,也有背后的权谋与合作,政治联姻就是其中的一种合作诚意表现手段。曹操作为三方霸主,子女又众多,自然也会充分利用政治联姻这种方式来稳固自己的地位、增强自己的实力。曹操的子女比较有

  • 亡国皇帝赵恒悲惨的人生,他当上皇帝之后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赵恒

    宋钦宗赵桓是北宋第九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他一生的经历遭遇可谓“冰火两重天”,其中间的分水岭就是登基为帝这个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人生巅峰。对赵恒来说,当上皇帝,是他人生噩梦的开始。宋钦宗赵恒赵恒是宋徽宗赵佶的长子,母亲是王皇后,从小自然是锦衣玉食的生活,荣华

  • 24岁生下大清天子的钮祜禄氏,为何能葬入皇陵?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钮祜禄氏,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钮祜禄氏的一些故事,欢迎阅读评论。这一年的年初,正是万物复苏之际,大地又焕发了活了,连紫禁城也热闹了起来,众多佳丽齐聚皇宫,原来刚继位不久的道光正在为自己选纳妃嫔而举行选秀,当时的道光已经是年逾四旬的中年人了,但膝下却只有一个儿子(皇长子奕纬),因此,对于选纳妃嫔一

  • 三度为相的赵普,后人对他毁誉参半,他到底做过哪些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赵普

    赵普是贤臣还是“不仁之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赵普是北宋初年一位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作为宋太祖、宋太宗的肱骨之臣,三度为相,屡出奇谋,对于北宋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赵普死后被追封王爵,“配飨太庙”,做到了人臣之极。但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对赵普的评价也有另一面,

  • 踌躇满志的宋哲宗赵煦,为何在24岁的青春年华离世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赵煦

    宋哲宗赵煦即位时只有10岁,无法亲政,只能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滔滔垂帘听政,代表皇帝处理政务,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赵煦虽然小,但心里挺明白事,知道自己的皇位是祖母给争来的。因为神宗赵顼病重弥留之际,他的两个同母弟弟赵颢、赵頵一看哥哥的儿子们都年幼,加紧串联活动,盼望像太宗赵光义那

  • 荀彧为何要帮曹操?荀彧自称汉臣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荀彧,曹操

    荀彧为什么要帮助曹操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汉末时期,曹操的谋士荀彧,不仅在当时,曹操给予了他非常高的评价,认为他就是自己的“谋圣”张良,在后世,荀彧也同样是获得了一致的好评。只不过有一个很矛盾的地方,就是关于荀彧帮助曹操的事情。荀彧一直自称是汉臣,但是我们知道,曹操有“汉

  • 诸葛亮掌权十一年时间 诸葛亮死后到底留下多少家产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刘禅

    你真的了解诸葛亮的家产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诸葛亮在我国历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我们所知道的诸葛亮大抵是基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小说里的诸葛亮肯定不是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而且在《三国演义》里边崇刘贬曹的倾向十分严重,所以只要是刘备阵营的人物往往都抬高了一个层次,更何况是对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