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后作为后宫之主 明朝皇后为何基本都是寒门出身

皇后作为后宫之主 明朝皇后为何基本都是寒门出身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642 更新时间:2023/12/29 1:10:11

还不了解:明代皇后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明代的皇后大多出身寒门?

多数人都了解的一个常识就是历史上的皇后在未出阁前通常都是身份显贵的人物,因为皇后的娘家大多非富即贵,比如是某个国家的郡主或者某位高官的嫡女,这样才能保证作为后宫之主应有的仪态与教养以及皇室血统的纯正。

但是就算是一位家境殷实,身份高贵的少女,成为皇后也是一件不易的事,首先是太监们要到全国挑选适龄女子,其次是筛选体态适中、五官端正、姿态风韵者成为宫女,经过一项秘密的挑选后,依照品行言语由宦官评判她们性格是否贤淑,最后由皇太后挑选三人,皇帝才能最终钦定一人成为皇后。

可是为什么到了明代,对于皇后的标准似乎就不那么严格了?

例如朱元璋妻子马秀英,也就是“大脚皇后”。她与朱元璋伉俪情深,在朱元璋未登基称帝的时候,马皇后一路相伴,甚至还为将士们缝衣做鞋,后来统领后宫也是以身作则,勤俭朴实。实在是一位“接地气”的皇后。

不单单只有马皇后出身不高。明孝宗的张皇后,父亲只是一位普通的国子监,却使明孝宗成为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除了张皇后以外,嘉靖皇帝的三任妻子的父亲都是小官小吏甚至“无业”,到了后来的明神宗孝靖皇后氏仅仅只是宫女出身,被宠幸一次就成为了皇后。而明光宗的孝纯皇后和崇祯帝皇后都只是平民出身。

综上所述,明代的皇后出身有国子监、土官、小吏、甚至还有平民,相比于前朝的皇后们,她们确实逊色了许多,但是论贤良温婉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大家。由此可见,明代对于皇后的出身确实没什么要求,相反个性品德更能吸引皇帝的目光,或者仅仅是依靠子嗣也可以成为皇后。

但是为什么到了明代才出现出这种“任人唯贤”的现象呢?

这是因为明代充分汲取了前朝灭亡的原因,使得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的体现,元代末年朝廷内部纷争日益加剧,后族外戚的摄政,再加上天灾的打击以及各地的起义,使得元代内忧外患,最终才被朱元璋所推翻。

朱元璋在修改《女训》时,直接将其修改为择选和管理后宫嫔妃的“标准”,在后妃的遴选上,为禁止朝廷重臣与后宫勾结,曾经下旨称“不论天子还是王侯,娶妻都应选择良家少女,主动献美者不予理睬。”所以后期的明代皇帝都喜欢在民间挑选皇后。

而且在选秀的时候,宦官们还会着重挑选家境贫寒的女子,为的就是能够协助皇帝,防止奢靡之风。明代的宫殿内还有朱元璋下令悬挂的一块红牌,上面镌刻着类似“后宫不得摄政”警示,所以明代历任的皇帝都对此严加防范。不过到了1449年土木之变以后,皇帝也会赋予后族一些优待,慢慢的后族们也发迹起来,可是一般皇帝赋予的都是一些无实权的官职。例如明穆宗的皇后氏的父亲李铭原官职只是掌管百户人家,在李氏被封为太子妃后,他的父亲升为副千户,官职也就比现在的营长稍微高了一点。

不同于其他朝代的是,朱元璋不允许有家大业大的家族存在,不是满门抄斩,就是发配边疆,不存在后族的实力超过皇族的可能。而且,根据《皇明祖训》记载,明代实行的是“立嫡立长制”,也就是优先立皇后的孩子,如果皇后膝下无子,那么就把大儿子立为太子。甚至就算是该立为太子的人是残疾人也照立不误,如明仁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余皇子公主拥有大量财富就是没有实权。

朱元璋之所以设立这么多制度就是为了防止外部因素扰乱朝政,皇后出身庶门同时也会省去了非常多的纷争,故选妃选后多出身贫寒。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古人喜欢佩戴玉?关于玉的文化源远流长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为什么古人喜欢佩戴玉?首先关于玉的文化源远流长,在过去,老祖宗都说戴玉器在身上就等于把运气带在身上,不管干什么都可以顺顺利利,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佩玉彰显有德早在春秋时期,君子就“比德以玉”,更有管仲、孔子相应提出“玉有九德”、“玉有十一德”,发展到汉朝最终形成了许慎所说

  • 鄢陵之战最后获胜的是谁?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

    公元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晋国与楚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鄢陵地区爆发了战争,史称鄢陵之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战争中,晋国军队善察战机,巧妙指挥,击败同自己长期争霸中原的楚国及其联盟郑国的两国联军,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中原地区的优势地位。晋国俘获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

  • 沈祖棻的轶事趣闻有哪些?生平事迹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沈祖棻,诗人,历史解密

    在风云变幻的上个世纪曾有一个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奇女子辈出的“黄金时代”,一批传奇女子似一颗颗明星闪耀于文学的星空,林徽因、陆小曼、张爱玲、吕碧城……而在这批传奇女子中有一位女先生如兰芬芳,曾得汪东、吴梅、黄侃等一众大师瞩目,她便是沈祖棻。提到沈先生,知道她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在她的名字前冠以“当代李清照

  • 明太祖厚待元朝皇孙,背后原因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明朝,野史秘闻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皇帝”这个位置,向来是被很多人觊觎的,往往也会有人怀疑,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一代开国君主,自己却只能默默无闻一辈子呢?例如朱元璋,原本就是街头的一个小混混,却没想到后来,能够成为明太祖,名垂青史。其实我觉得,对朱元璋而言,他的人生转机,除了当时勇敢的抓住了机会以外,还

  • 瑾妃晚年独霸后宫靠的是什么?竟然是珍妃死后的陪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瑾妃,清朝,风云人物

    我们都知道,珍妃是光绪的宠妃,光绪不但经常临幸她的寝宫,还赏给她不少奇珍异宝。然而当初珍妃刚入宫时,并没有那么风光,家里给她的陪嫁很有限,要说拿得出手的,那就是一颗翠玉白菜。有关这颗翠玉白菜的来历,还得追溯到珍妃的父亲——礼部左侍郎长叙送女出嫁之前的一段故事。那时,长叙的两个女儿通过选秀后都获得了嫔

  • 刘备能成为蜀汉的开国皇帝,为何说是他自己哭出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在三国里面我们都知道刘备是蜀国的皇帝,而且我们要知道蜀国其实在三国里面可能是是不可能建立的国家,因为魏国地势最大,而且实力也是最强的,手下的人才也是不少,所以他能够建立是非常正确的,而吴国虽然是不如魏国那么强势,但是吴国的靠近大海,所以其实吴国他的自保能力是很强的,而且吴国的人也是不错,孙家也是在吴

  • 赤壁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史风云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与刘备的吴蜀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与曹操军队进行了交锋,史称赤壁之战。这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也是继阖闾破楚之后的又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曹操率二

  • 甲申之变是如何发生的?李自成都做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明朝都城北京,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灭亡,随后清军入关,这一事件发生在明末甲申年,后世称之为“甲申之变”。清朝据有东北,先后四次入关,得胜而归,正在寻求据有全国统治权的策略。李自成农民军在中原战场上六次击溃明军主力,入据关中,建国大顺,随后派军北上,逼向北京。明王朝

  • 清朝皇帝每三年进行一次选秀,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古代,野史秘闻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带来一个,在清朝关于选妃制度的一些特点,我们都知道,对于古代的皇帝来说。他选择嫔妃是有着严格的制度的。尤其在清朝的时候进行选妃是更加的严格的,因为清朝是由满人建立的,满人的话她们比较讲究血统的纯正,所以说,他们的选妃制度也是非常的严格的。在清朝的时候,规定的是每三年进行一次选秀,为什

  • 曹魏大臣孙礼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曹魏大臣孙礼的生平经历是怎样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时期的魏国,是三国之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却也完美地上演了“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历史周期律,存世不过45年。孙礼,字德达。涿郡容城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因为战乱,年少时曾经和母亲走散,当时赖乡人马台救下了自己的母亲才能重新团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