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辽和张郃都是五子良将 两人谁的武艺更高

张辽和张郃都是五子良将 两人谁的武艺更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98 更新时间:2024/1/30 0:44:1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郃与张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张郃与张辽两人有很多相似点,两人同为降将,张郃最早是袁绍手下降将,河北名将,河北四庭柱中排名第三,张辽是吕布手下降将,吕布手下八健将排名第一,一般来说,河北四庭柱的武艺比吕布八健将的武艺要高一到两个档次。

张郃与张辽投降曹操后,同为五子良将,两人在曹营的地位也差不多,既然要比较两人的武艺,那还是得看两人各自的战绩如何。

五子良将

先看看张郃的战绩,穰山之战中,张郃被赵云三十个回合击败,长坂坡之战,张郃十余个回合战平了在重围中冲杀的赵云,赤壁之战中,张郃与徐晃联手,战平了赵云,渭南之战,张郃20回合被马超击败,汉中之战时,张郃数个回合杀死张鲁的部将杨昂,还数个回合与庞德战成平手。

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之战中,张郃与张飞单挑三次都是平手,第一次张郃与张飞单挑20回合平手,第二次两人单挑三五十回合,又是平手,第三次两人单挑10个回合,还是平手,虽然三次单挑都是平手,但最终战争还是张飞打败了张郃。

张郃

此外,张飞还数个回合击败了孟达,20回合战平了老将黄忠,汉水之战时,张郃与徐晃两个不敢迎战赵云,因为害怕,北伐战争中,张郃数个回合击败了蜀将王平,最终,张郃因为追击诸葛亮而被射杀。

再来看看张辽的战绩,张辽最早与夏侯惇单挑数个回合,不分胜负,后来张辽与徐晃联手战文丑时,被文丑一箭射中了马,而导致张辽落马,张辽与张郃两人有过单挑,两人单挑了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负,在官渡之战中,张辽一个回合斩杀了袁绍的部将蒋奇,张辽三个回合击败了袁尚,三个回合击败了沮皓。

张辽

白狼山之战,张辽数个回合斩杀了匈奴单于蹋顿,赤壁之战,张辽一箭就射中了黄盖,曹操战败后,张辽与许褚、徐晃一起联手战张飞,不分胜负,合肥之战,张辽与东吴猛将太史慈大战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张辽此后五十回合还战平了凌统,最终,张辽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后来因为伤重而死亡。

再来比较一下两人的战绩,张郃最好的战绩是三次战平了张飞,要知道张飞是三国排名前五的猛将,张郃能与张飞三次战平,那是相当不容易的,但是张郃战平张飞的回合数太少了,合起来也只有60~80个回合。

张郃

一般来说,回合数越多,越能说明两人的真实战绩,回合数越短,就不好说明武力对大,一般来说以五十回合为界,以八十回合为界线,如果单挑超过八十回合,就能反映两人真实水平,所以张郃虽然战平了张飞,但并不能说明张郃武艺与张飞相当,此外,张飞还有诱敌深入的考虑,总体来说,张飞与张郃单挑,可以在80回合之内击败张郃,注意是单次。

张辽的最好战绩就是七八十回合战平了太史慈,太史慈与孙策的武艺相当,大概在三国演义所有武将中排名超一流猛将的末位,正好八十回合战平太史慈,也说明两人的武艺相当,同样也说明了张辽与孙策武艺相当,因此张辽的武艺应该在三国中是仅次于孙策和太史慈的。

张辽

孙策与太史慈在整个三国演义中的排名差不多是第11位和第12位,那张辽的排名差不多就是13位么14位左右,前面说过张郃的武艺是不如张飞的,同时,张郃还与黄忠和庞德有过战平,但都是回合数太短,黄忠差不多在三国排名第八,庞德差不多排名第十一,因此张郃的排名在张飞、黄忠与庞德之后,综合起来评价的话,

张郃的排名与张辽非常相近。

张郃与张辽在三国演义中有过单挑,两人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这也说明了两个武艺是非常接近的,张郃的总体战绩是2败3胜7平,张辽的总体战绩是0败4胜6平,单纯从数字来看,张辽的战绩比张郃的战绩要优秀一些,毕竟张辽没有明显的失败,而张郃有过两次大败,然后张辽的胜绩也超过张郃一次,这其中固然有对手的原因,但以结果论的话,就是如此。

张郃被射杀

再比较一下两人的勇猛度,张郃有一次对战赵云的时候,居然害怕不敢出战,这在张辽身上从来不有害怕不敢出战的时候,而且张辽还有著名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就是合肥之战,张辽率领800勇士闯入孙权的大营,冲击孙权的中军大营,打得孙权魂飞魄散,成为一生的阴影,而且还是冲了几个来回,其勇猛程度直追关羽、张飞,这不晃张郃可以比较的,所以论勇猛的话,张辽强于张郃。

在三国演义中,两人同样是死是箭伤,不同的是张郃是追击蜀军而中箭而死,张辽是为保护曹丕力战中箭而死,看起来张辽的死得悲壮一点。

如果张郃与张辽单挑的话,50回合之内不分胜负,一百回合照样是不分胜负,虽然张辽之勇比起张郃来说稍强,但是张辽与张郃的武艺过于接近,就算是双方大战三百回合,也不过是张辽占了上风,想要击败张郃仍然是不可能的,当然也不可能斩杀对方,怎么打下去,都是平手,不分胜负。

标签: 张郃张辽

更多文章

  • 乐进凭借什么功绩被评为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乐进

    乐进,生于东汉末年,本为卫国人,因天生胆识过人,英勇无比而被曹操赏识,曹操将其招归于魏国,从此乐进便一心追随于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他凭借着自己的辛勤付出,终于由小小的下吏,逐渐积累军功,直至升迁为魏国的右将军,个中艰辛不为常人道。在乐进逝世后,被后人评价为魏国的五子良将之一。从这点来看,乐

  • 乐进的武力到底如何 揭秘乐进什么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乐进的武力到底如何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郡卫国县(山东省莘县)人。曹操讨伐董卓时乐进就已经跟随曹操了,乐进在官渡之战时曾立下过大功,后又随曹操败吕布,平荆州,每战必争先,为曹操所看重。后和张辽,李典一起屯兵合肥,多次打败过东吴的进攻。后迁右将军,218年逝世。乐进画像乐进武力到底如何?毕竟乐进是五子良将之

  • 东汉末年名将乐进是怎么死的?关于乐进死亡的记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汉,乐进

    乐进,东汉末年名将,容貌短小,作战勇猛,因胆烈跟随曹操,南征北讨,多次有先登之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后来,以乐进数次有军功(乐进的最后一次军功表彰,晚于建安二十年的合肥之战),分五百户,封一子列侯;乐进升迁至右将军。(当时,以右为尊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

  • 东汉末年名将:乐进的文学形象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汉,乐进

    乐进乃是曹操帐中一员猛将,与张辽等人并列“五子良将”。但似乎存在感不是很高,连文学作品中笔墨都不是很多。不过人们对他的评价还是挺高的,不论是主公还是死对头刘备。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乐进在《三国志》里的传记只有六百字左右。众所周知,三国史的记载,最缺乏的是蜀汉,

  • 东汉末年名将:乐进生平简介 死后谥曰威侯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汉,乐进

    乐进(?-218年),字文谦,阳平郡卫国(今河南清丰)人。东汉末年名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乐进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南征北讨。从击袁绍于官渡,奋勇力战,斩袁绍部将淳于琼。又从击袁谭、袁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不久乐进别击黄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从平荆州,留

  • 三国时代最被低估战将是谁?乐进是什么实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乐进,三国

    三国时代最被低估战将是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乐进是曹魏阵营中一名常为人所忽略的将领,虽然在正史中,他与张辽、于禁、张郃、徐晃这四位名将并为一卷,史称曹魏“五子良将”,但乐进的战绩和声名都似乎远不如其他四人,就连乐进本传也只有寥寥数百余字,没有

  • 乐进为什么能当选五子良将之一?战绩赫赫却被埋没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乐进,三国

    乐进为什么能当选五子良将之一,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曹操有个“五子良将”,个个武功盖世,威名远扬,对于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的功劳,很多人也是耳熟能详。但是他们当中有一个人,即便是史书当中记载的事迹也不算多,以至于《三国志》的作者都感到疑惑,说:“考察所记载的事迹,

  • 曾经击败关羽的乐进,为何他的名气却那么低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乐进

    在三国时期,可以说得上将星云集,各路英雄好汉都在这个乱世里一一的涌现了出来,这些英雄豪杰里比较有名被我们熟知的就有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还有就是孙权手下的江东十二虎臣,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以一敌百的上将,都各自凭借着自己的本领来为主公征战天下,他们中有的创下了不世之功,而更多的

  • 夏侯惇在曹魏的地位为何会那么高?武力不如许褚典韦,勇猛不如张辽乐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夏侯惇,三国

    说到夏侯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夏侯惇是夏侯渊的族兄,夏侯渊与曹操是连襟,两人老婆是亲姐妹,因此夏侯惇与曹操也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但他们这个亲戚关系并不是很亲,只能说是一般的关系。夏侯惇自从加入曹操的团队后,很得曹操的信任,尽管没啥功劳,但总是一路升官,而且与曹操的关系相当亲密,曹操打黄巾军时还是个骑

  • 程昱简介:三国时魏国曹操麾下名臣程昱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程昱,三国,魏国名臣

    程昱(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人,三国时魏国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曾于东阿率领民众抗击黄巾。初平三年,被曹操征辟为寿张令,从此为其出谋献策、征战四方。曹操征徐州时,程昱与荀彧留守后方,阻吕布、陈宫大军,保住三城,因功受封为东平相,屯于范县。曹操将汉献帝迁往许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