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蒙正的高尚品格:吕蒙正为何能三次为相?

吕蒙正的高尚品格:吕蒙正为何能三次为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753 更新时间:2024/2/12 20:59:37

吕蒙正,字圣功,河南洛阳人,金榜题名入仕,三登相位,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贤才兼备的宰相,他为人宽厚仁德,对上敢于直言进谏,对下和善清廉正直,十分受到皇上的赏识与重用。

吕蒙正故里

吕蒙正出生寒门,早年间住在破窑中寒窗苦读,977年高中状元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吕蒙正先后任监臣、通判,后升左补阙、知制诰,十分受到宋太宗的宠信。吕蒙正做官以后,不记恨当初抛弃他们母子的父亲,接其同住,周到礼待,其父死后,吕蒙正扶摇直上,平步青云。

吕蒙正由于为人仁厚宽容,严于律己。在朝中名望甚高。在李昉被革职后,吕蒙正任中书侍郎兼尚书。且吕蒙正为人刚直,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不隐瞒受到皇帝的赞许。后来母亲去世,吕蒙正辞官守丧,不到三年重新起用。

网络配图

当时由于的惯例是宰相的儿子一入仕就任不小的官员,吕蒙正便向朝廷进言,认为自己的孩子刚成年难以胜任如此的官职,以此开始宰相的儿子均以九品官位起。

此后,吕蒙正在对外征讨等多个事件上对皇上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均被皇上采纳。宋太宗去世时,吕蒙正念其知遇之恩,伏地痛哭。咸平六年,吕蒙正兼任太子的老师,封国公,为规劝太子写下流传至今的《破窑赋》。

景德二年,吕蒙正辞官回乡时,由儿子搀扶着向宋真宗进言肺腑之见,六十八岁逝世,追赠中书令,谥文穆。

吕蒙正故事

吕蒙正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贤才兼备的宰相,他为人宽厚仁德,对上敢于直言进谏,对下和善清廉正直,十分受到皇上的赏识与重用,度量宽大,此外他还独具一双识人慧眼,能够知人善用。

有一天,宋太宗与吕蒙正商议派谁出访辽国,吕蒙正向皇帝推举了一名姓陈的大臣,皇上认为此人不合适,就没有同意。次日,皇上又以此事问他,吕蒙正还是推荐了昨天那位陈姓官员,皇上依旧否决了。第三次,当皇上又问起此事时,吕蒙正再次提议此人,气得皇上大拍桌子,十分生气,问他:“卿为何如此固执?”吕蒙正回答说:“陛下,不是臣固执,而是您未能查明谅解啊。这个人可以出任辽国,别的人都不如他。为臣不愿意像其他人那样顺着您的意思去发表意见,这样只会耽误国政。”吕蒙正的话气得其它大臣都敢怒不敢言,反而使皇上深受感触,自愧不如。

吕蒙正有一位客人叫做富言,有一天他对吕蒙正说:“我的儿子十几岁了,能否让他进书院呢?”吕蒙正应允之后见了他的儿子,十分震惊地表示:“你的儿子将来一定会功成名就的,他的官职能做到我的位置,他的功绩定能远远超过我!”吕蒙正令他与自己的儿子做同学,十分厚待他。果然那个人就是富弼,长大以后成了宰相。

此外吕蒙正还多次推荐常说他坏话的老同学,可见他心胸开阔,唯才是用,且独具识人的眼光。

网络配图

吕蒙正破窑赋

《破窑赋》是北宋初期宰相吕蒙正的诗作,也称作寒窑赋,他早年中举前生活在破窑里,他创作此赋是为了规劝太子,写了自己从贫苦到富贵的经历,并加以历史上诸位名人坎坷起伏的命运,来向太子诉说一种人生的自然规律。

吕蒙正出生贫苦人家,因此深知穷人的困苦,从而发奋读书,金榜题名后为官清廉爱民,是个贤相。年轻时他在破窑中苦读,直到后来做了宰相,他深知人情冷暖与人心宠辱,因此特意作了此赋。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极深,所以有不少人认为吕蒙正的思想主张过于消极饱受,因此他有很大一部分著作都已失传,而这首赋被看做他的经典佳作。

据悉当年吕蒙正三次入相,作为太子的老师,由于太子年少气盛、目中无人,又没有太傅敢当面教训太子,于是吕蒙正决定写此文来告诫太子。这篇诗赋虽然篇目不长,但字字皆精髓,内含大智慧,明智的太子一读便理会了吕蒙正的深意和良苦用心,传闻太子在读过以后,还一改往常的面貌,变得虚心受教了。

破窑赋中吕蒙正写出了人生命运的多变以及天地自然自有其循环规律,全篇内容讲述了自己从凄凉的境况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富贵之位,还举了很多自古以来历史名人们命运多舛的磨难与经历,通过事实来叙述其中的道理,证实世界上人生路途遭遇起起落落是难免的,以此来警示太子。

吕蒙正的品格

吕蒙正是北宋的一代贤相,三次为相是对他能力的认同,也是对吕蒙正的品格的肯定。同时代或后世对他的评价也大多集中于对他品格的赞扬,比如“宽厚”、“气量”、“质厚宽简”等。

网络配图

吕蒙正的品格中被赞扬最多的要属他的度量。有个故事说,吕蒙正刚当上副宰相的头一次上朝,就被人指着说:“这小子也可以当副宰相?”而他却假装没听到,还制止了想要帮自己出头的官员。下朝后,吕蒙正还劝那些还是愤愤不平的官员,说“一旦知道了那个人的名字,我就会终身都忘不掉;那还不如不知道他的名字,不问又有什么损失呢?”

吕蒙正的度量,是很好地印证了“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所以当时的皇帝宋太宗赵匡义就才曾经说过“蒙正气量,我不如”。不过身为宰相,不能只靠度量服人,更重要的是能力。吕蒙正有一特长就是,知人善用。

宋太宗说不如吕蒙正,就是因为他推荐了一个官员来出使辽国,而且被皇帝两次否决了还是依然坚持,而结果证明他的眼光是正确的,比皇帝要好。此外,据说富言曾经做过吕蒙正的宾客,他让其见了自己的十几岁的儿子。吕蒙正见了惊讶地说,这个儿子以后名位会和他一样,而功勋甚至会超过他。的确如此,这个儿子就是后来也官至宰相的富弼。此外吕蒙正也举人不避亲,不过他推荐的不是儿子而是侄子,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几个儿子都不成器,但这个侄子有宰相之才。

标签: 吕蒙正

更多文章

  • 孙权为何爱偷窥?接连偷窥吕蒙陆逊等人起卧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孙权

    三国时期,吕蒙是孙权一手培养起来的高级将领,也是东吴的一流统帅,孙权与吕蒙常以兄弟相称。在关羽进攻樊城的时候,吕蒙一手策划并亲自实施了“白衣渡江”行动,帮助孙权占领了荆州,扭转了东吴在三足鼎立中的弱势地位。然而,吕蒙虽然作战骁勇,却经常患病。 网络配图 荆州之战刚结束,吕蒙就一病不起。为了给吕蒙治病

  • 鲁肃死后孙权为什么选严畯接班?又为什么换成吕蒙?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严畯,孙权

    孙吴名将辈出,不仅有大批将才更出帅才,从周瑜、鲁肃、吕蒙到陆逊,一代接一代。而且代代都有美谈, 一般都认为周瑜推荐了鲁肃,鲁肃发现了吕蒙,吕蒙又发现了陆逊,代代有传承。孙权称帝前军事上先以周瑜为主要助手,周瑜指挥了赤壁之战和之后的荆州争

  • 关羽被杀后不久,为什么吕蒙和曹操都离奇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曹操,吕蒙

    并不离奇。基本可以确定,吕蒙之死和曹操之死,和关羽毫无关系。孙、曹联盟打荆州,各有算盘;曹操想夺回南郡,孙权想夺回江夏、襄阳,最后上演了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好戏。试问,关羽“大意”了吗?其实并没有。刘备拿下汉中后,坐拥益州、荆州这两个地盘最大的州,进可攻退可守,局势早已经超过汉高祖刘邦“汉中王”时期

  • 吕蒙为什么会在庆功宴上当场去世呢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关羽

    关羽,三国时期的大将,他与刘备、张飞在桃园结义为兄弟,三人感情深厚,时常三人同床而睡。之后与刘备组织一支义勇军镇压黄巾军。后进军襄阳,打了震惊华夏的水淹七军之战,真是关公神算谁能及,华夏威名万古传。吕蒙东汉末年名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吴下阿蒙的成语,说的就是吕蒙,吕蒙勤奋学习的事迹,成为古代

  • 吕蒙死时年仅42岁,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吕蒙,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吕蒙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历史上,对关羽之死,《三国志》是这样记载:关羽攻打樊城之际,吕蒙化妆成商人,白衣渡江,成功偷袭了荆州,并且在麦城活捉了关羽,随后孙权将他杀害。而巧合的是,就在关羽去世的同年,吕蒙也死了。《三国志》中记载,吕蒙是病死的,时年42岁。在小

  • 赫赫有名的东吴大将吕蒙怎么死的?他死后孙权背负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吕蒙,三国

    在历史长河中,吕蒙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在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东吴大将吕蒙是如何死的?在《三国演义》中,吕蒙斩杀关羽夺取荆州后,立了大功,孙权亲自给吕蒙倒酒,吕蒙接酒欲饮,忽然掷杯于地,一手揪住孙权,厉声大骂曰:“碧眼小儿!紫髯鼠辈!还识我否?”

  • 吕蒙刚刚杀完关羽没有多长时间 为什么突然就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吕蒙,关羽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蒙之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关羽,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位大将。在《三国志》中的记载不过八百字,评价也不是很高,可他在死后却凭借忠义和武功力压群雄,成为了百姓们口中的“武圣”。公元220年,在这一年相继有三位重要人物去世,他们分别是关羽、曹操和吕蒙。曹操不难理解,毕

  • 吕蒙执意要杀关羽?他们之间有什么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蒙,三国

    说到吕蒙,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去形容三国的几方势力,真的是恰到好处。孙刘联盟一致抵抗来势汹汹的曹军,才获得了赤壁大捷,当关羽所率领的荆州军围困樊襄,还大破救兵,水淹七军,斩杀庞德,生擒于禁之时,原本处于敌对双方的曹孙两家又化干戈为玉帛联手抗刘,这才有了关羽失荆

  • 关羽水淹七军传为美谈 吕蒙杀关羽为何会留下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蒙,关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吕蒙和关羽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19年7月,蜀汉荆州方面军统帅关羽,让刘备的小舅子糜芳留守江陵,他自己带着大部分荆州军向襄阳、樊城方向进攻。襄阳和樊城,互为犄角,守将又是曹魏的征南将军曹仁这样的名将。当时,大概没有谁看好关羽的这次行动。关羽水淹七军名震

  • 被称为武圣的关羽为何会败走麦城 吕蒙为何敢杀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关羽,孙权,吕蒙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关羽死亡原因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关羽死亡的原因有着多种的说话,但是夜走麦城详细记述了这个故事。《三国演义》---之走麦城孙权接获曹操书信,欣然答应攻取荆州。便将取荆州的任务交给大将吕蒙。吕蒙到陆口,探子报告说沿江都有烽火台,荆州军马也有所防备。吕蒙闷闷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