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于禁只是打了一次败仗投降 于禁为什么会被魏蜀吴三国羞辱

于禁只是打了一次败仗投降 于禁为什么会被魏蜀吴三国羞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303 更新时间:2024/1/24 16:02:43

很多人都不了解于禁败仗投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曹操麾下名将众多,其中有一位不得不提,这个人就是于禁,本是曹操心腹大将,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生之中只打了一场败仗,无奈走投无路之下率3万部众选择了投降,为什么却遭到魏蜀吴三国羞辱?原因很简单。

于禁,这位曹魏名将,是曹操原从将,从曹操起兵之后就一直追随,他是从曹操阵营里是从最低级的小军官,一点点往上走的,从军司马,杂号都尉,杂号校尉,裨将军,偏将军等一点点晋升。作为武将,最重要的就是军功。而于禁的军功可以说是早期曹操麾下将领之中,表现最突出的。因为于禁从很早开始,就经常单独领军作战。最早的单独领军作战记录,为193年,讨伐徐州陶谦过程中,独自领军攻拔广威(县级行政规划)。

之后的于禁基本上是完胜状态:有:破吕布二营,破高雅,斩刘辟、黄卲,斩桥蕤等四将,宛城遇袭后负责殿后,斩眭固,以二千兵马守延津拒袁绍,甚至与乐进率少量兵马,攻破袁绍几十个据点,使得曹操在黄河北岸立稳了脚跟,为之后的曹袁对决打下了基础;攻破杜氏津,在曹袁相持阶段打破僵局,平东海叛,降梅成,后督运粮草,夺朱灵兵。216年,于禁封左将军,假节钺。成为当时曹操麾下外姓将领之中头号大将。

然而,在公元219年,樊城之战,于禁被俘,成为他一生的污点。曹仁在樊城被关羽围主,曹仁苦苦支撑,国之宿将于禁率精兵七军疑似五万人(根据《三国志·吴主传》

“羽以舟兵生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可知,七军有三万人以上。紧急来援,结果才刚扎营,五万精兵就被暴涨十几米的汉水所淹,近乎全军覆没,樊城的城防也因此受到了很大损害,庞德殒命,于禁投降。举国震悚,曹仁险些打算突围逃走,曹操几乎欲迁都。

于禁之败,险些导致了曹魏的国运之败。而于禁投降的结果却遭到魏蜀吴三国羞辱。于禁既然投降关羽,按理说应该追随关羽继续征讨樊城,然而却被关羽直接软禁江陵,这跟俘虏完全就没啥区别,着对于投降的人来说,也是非常大脸的。后来关羽败亡,于禁就从蜀汉的俘虏变成了东吴的俘虏,还被东吴虞翻羞辱;最后于禁被孙权遣返回国,此时此刻于禁身形消瘦,头发胡子都全白了,而遭受其他人的嘲笑。连曹丕都不放过于禁,让其拜谒曹操的陵墓时,曹丕却命人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见到后,便因为觉得丢脸而羞愧得病死去。

于禁为什么这么凄惨?原因应该有几点:

第一:身份地位太高,投降存在质疑

于禁在公元219年前,绝对是曹操麾下的头号大将,地位之高,绝无仅有。尤其是跟随曹操30余年的老人,没有想到在生死存亡关头,在体现忠君大义的时候,选择了投降。虽然投降的说法很多,但是投降确实是事实,这是东吴和曹魏等方面都不能原谅,甚至鄙视的。连曹操感叹道:“于禁跟了我三十年,怎么面临险境时,还不如庞德呢?”由此可见,于禁是很难被原谅的。

第二:反差太大,被庞德衬托的更无忠义

于禁一直是厚重的形象,而且非常严于律己,这样的人物,在遇到险境时,应该会以死报国才对。很可惜,没有。而作为一位降将的庞德,却在时关羽劝降时,大骂关羽,说是宁可做魏国的鬼,也不做敌人的将,宁死不降。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于禁被庞德衬托的更无忠义。

标签: 三国于禁

更多文章

  • 于禁追随曹操30年,后来却轻易降了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于禁,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于禁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于禁,可以说是曹操麾下最争议的大将,追随曹操30年,一场惨败,轻易投降关羽,导致死后背负千年骂名。而当时另外一个降将庞德却是大义凛然,决不投降,被关羽斩杀。因为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就形成强大的反差,连曹操对于于禁投降关羽是非常惊异

  • 于禁左将军一职地位有多高 左将军是一个多大的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于禁,左将军

    对于禁左将军一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魏)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

  • 于禁的“左将军”地位有多高?三国时期武将官职的基本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于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于禁的“左将军”地位有多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魏)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

  • 从汉末群雄到五子良将之首,于禁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于禁,曹魏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于禁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东汉末年董卓进京引发天下群雄共讨之,无论是正史中的十一路诸侯还是演义中的十八路诸侯,有一人都位居其中,他就是时任济北相的鲍信。演义中对鲍信着墨不多,差不多是个龙套角色,然而在正史里,他却是曹操最好的朋友,曹操最

  •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于禁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于禁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原为鲍信部将,鲍信战死后被王朗引荐给曹操,之后便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许多战功。因为敢于攻击不守军纪的青州兵,且为了维护军法不惜杀掉自己的故友,被曹操称赞胜过古代名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于禁的著名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于禁

    于禁,出生年月不详,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字文则,泰山钜平人。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讨伐黄巾在三国演义里,于禁早期附从鲍信为行将覆灭的东汉王朝镇守兖

  •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于禁:晚年竟因羞愧得病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于禁

    于禁投降后众人都对他很失望,尤其还有庞统做对比。在荆州吴国辗转好不容易回国,可是曹操早已死亡,曹丕很看不惯他,不久于禁就死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围攻吕常于襄阳、围攻曹仁于樊城。曹仁命令庞德屯驻樊北 ,又向曹操请求援军。曹操准备让

  •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于禁的文学形象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于禁

    于禁为人勇猛,带军严肃庄重,战斗中所缴获的财物从不私藏,但因为关羽围攻时投降,而面对朋友投降却杀之的双标而被人诟病,评价也呈两级分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文学形象《三国演义》里,于禁笔墨并不多,不如五子中其他四子,可能投降前后是于禁着笔最集中的地方了。在小说《

  • 三国名将于禁投降之谜 陈寿评其最号毅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于禁,投降之谜

    于禁作为大将,战功赫赫,但在与关羽一战中却投降,让人惊诧不已。人们都说于禁是因为怕死才投降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蜀汉计谋试问,于禁从曹操征战多年,无论功劳、赏赐,乃至身家全都在曹魏方面,对他来说,即便殉死都比投降要好。无论从个人、从身

  • 大唐中兴名将李晟不仅仁于曹孟德且勇过霍去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李晟,曹孟德

    提起唐朝的名将,人们更多想到的是李靖、李绩、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往往忽略后面的人物。其实这些人之后,唐朝依然涌现出许多名将,也正是他们的存在,唐王 朝才能在藩镇叛乱的夹缝中艰难的生存下来。他们是一群被后世忽略的人物,特别是其中一位,他甚至被人称赞“仁于曹孟德,勇过将军”,他是谁呢?他又有着怎 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