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部下的五子良将,于禁为什么能排第一?

曹操部下的五子良将,于禁为什么能排第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303 更新时间:2024/1/22 14:31:01

在历史长河中,于禁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西蜀有五虎将,而五虎将之首,毫无争议是属于关羽!理由有三条。

其一、最被倚重:关羽和张飞自青年时期就追随刘备,被称为“刘关张”,完全是“三位一体”的感觉,所谓蜀汉三大原始股。且由于关羽比张飞年长,被张飞以兄视之,故而最被刘备倚重者,非关羽莫属。

其二、权力最大:蜀汉五虎将中,关羽是第一个“假节钺”的。千万别小看这三个字,这是最高级别的授权,意味着他代表着君主老大征,能独立处理一切事宜,谁不服?杀之没商量!

其三、战功太牛:斩颜良,天下惊。绝北道,兵法纯。围樊城,惊曹操。

跟西蜀五虎将相对应的是曹魏的五子良将。那么五子良将中谁排第一呢?这就不如西蜀五虎将那么无可争议了。因为这五人似乎谁都有可能,能力和战绩等相当平均一般。

其中,张辽依靠威震逍遥津,呼声最高。张郃依靠后期的爆发,能让刘备和诸葛亮头疼和忌惮,而紧随其后,徐晃战败过关羽,也跃跃欲试……但非常可惜的,曹操时期的五子良将这首,却不是这三人,而是那位被许多人唾弃的于禁!

其一、五子良将中,唯一假节钺的将领

于禁堪称是出道最早的将领了,最初跟着曹操的好哥们鲍信混。后来鲍信战死后,由王朗推荐,进入了曹操眼帘。王朗的推荐词是:禁才任大将军!这就引起了曹操的关注,特意跟于禁长谈一番后,拍板决定:升任军司马!

从此于禁崭露头角,逐渐成为了曹操所依靠并信任的将领。尤其是在曹操宛城惨败时,唯有于禁统率的军队,还能成建制。并在撤退途中,斩杀了几位为非作歹的青州兵,稳住军心,进行防御。喜得曹操夸于禁道:就算过去再牛逼将领,也不过如此,封侯!

于禁一战封侯,被曹操寄予厚望。所以曹操对于禁的使用,明显跟张辽是不同的。因为曹操使用张辽,更多情况下是用其猛,比如跟着关羽斩颜良,比如逍遥津大战,也是点名张辽出战。但对于禁,却是用其“威”。

最能说明这个特点的是,曹操命于禁夺朱灵军权。由于朱灵曾从属于袁绍,曹操非常担心他,便以“以禁有威重”,命于禁“数十骑,赍令书,径诣灵营夺其军”,整个朱灵大军都被于禁这威猛气势镇住了,没一个人敢动。

曹操大喜,这么高难度的动作,于禁都玩得这么嗨?啥也别说了“迁左将军,假节钺”。由此,于禁成为五子良将中,唯一拥有“假节钺”权力的人,如同蜀汉五虎将之首的关羽一样。

乐进,虽也有“假节”,但只因缺了一个字,就完全不是一个等级了。通俗说来就是,“假节钺”者,可以斩杀“假节”者。因为钺是种武器,代表着杀伐权!自然比“假节”要牛逼多了!

其二、曹操的用人导致

曹操用人,尤其是授予兵权上有个最大特点,不是统帅是他自己,就是让诸曹和夏侯担当。比如曹仁夏侯渊,这都相当于一方统帅。而五子良将则属于带兵打仗的大将角色,受诸曹和夏侯节制。

对张辽,前文说了,曹操用其勇,经常让张辽担当“敢死队长”这种角色。所以这就造就了张辽的“英雄气”最重,也最出彩!

对徐晃,则用其重,即,稳重。所以在于禁败给关羽投降后,徐晃就成了曹操第二个可倚重的将领。

张郃和乐进,在曹操时期并没有于禁、张辽和徐晃等出彩,张郃主要是后期的爆发太猛,才导致其地位节节攀升。

通过曹操使用五子良将的习惯,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于禁才是曹操心目中最倚重的人,不然也不会点名让他去大战关羽,解救樊城。这已经表明了,曹操信任他的能力。

可惜,谁也没想到,于禁不但输得那么惨,还投降了关羽!这可让曹操伤透了心,道:我认识于禁三十多年,咋就没想到他投降了,还不如新加盟的庞德呢?

话里话外,满是不甘心和不肯相信的意思。这就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表现吧。所以,别管于禁结局如何,其实他才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首,只不过由于最后太无节气,这才被后世一直贬低。

标签: 于禁三国

更多文章

  • 于禁只是打了一次败仗投降 于禁为什么会被魏蜀吴三国羞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于禁

    很多人都不了解于禁败仗投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曹操麾下名将众多,其中有一位不得不提,这个人就是于禁,本是曹操心腹大将,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生之中只打了一场败仗,无奈走投无路之下率3万部众选择了投降,为什么却遭到魏蜀吴三国羞辱?原因很简单。

  • 于禁追随曹操30年,后来却轻易降了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于禁,三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于禁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于禁,可以说是曹操麾下最争议的大将,追随曹操30年,一场惨败,轻易投降关羽,导致死后背负千年骂名。而当时另外一个降将庞德却是大义凛然,决不投降,被关羽斩杀。因为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就形成强大的反差,连曹操对于于禁投降关羽是非常惊异

  • 于禁左将军一职地位有多高 左将军是一个多大的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于禁,左将军

    对于禁左将军一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魏)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

  • 于禁的“左将军”地位有多高?三国时期武将官职的基本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于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于禁的“左将军”地位有多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魏)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

  • 从汉末群雄到五子良将之首,于禁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于禁,曹魏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于禁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东汉末年董卓进京引发天下群雄共讨之,无论是正史中的十一路诸侯还是演义中的十八路诸侯,有一人都位居其中,他就是时任济北相的鲍信。演义中对鲍信着墨不多,差不多是个龙套角色,然而在正史里,他却是曹操最好的朋友,曹操最

  •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于禁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于禁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原为鲍信部将,鲍信战死后被王朗引荐给曹操,之后便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许多战功。因为敢于攻击不守军纪的青州兵,且为了维护军法不惜杀掉自己的故友,被曹操称赞胜过古代名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于禁的著名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于禁

    于禁,出生年月不详,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字文则,泰山钜平人。本为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曾于张绣造反时讨伐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同时为迎击敌军而固守营垒,因此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讨伐黄巾在三国演义里,于禁早期附从鲍信为行将覆灭的东汉王朝镇守兖

  •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于禁:晚年竟因羞愧得病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于禁

    于禁投降后众人都对他很失望,尤其还有庞统做对比。在荆州吴国辗转好不容易回国,可是曹操早已死亡,曹丕很看不惯他,不久于禁就死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围攻吕常于襄阳、围攻曹仁于樊城。曹仁命令庞德屯驻樊北 ,又向曹操请求援军。曹操准备让

  •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于禁的文学形象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于禁

    于禁为人勇猛,带军严肃庄重,战斗中所缴获的财物从不私藏,但因为关羽围攻时投降,而面对朋友投降却杀之的双标而被人诟病,评价也呈两级分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文学形象《三国演义》里,于禁笔墨并不多,不如五子中其他四子,可能投降前后是于禁着笔最集中的地方了。在小说《

  • 三国名将于禁投降之谜 陈寿评其最号毅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于禁,投降之谜

    于禁作为大将,战功赫赫,但在与关羽一战中却投降,让人惊诧不已。人们都说于禁是因为怕死才投降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蜀汉计谋试问,于禁从曹操征战多年,无论功劳、赏赐,乃至身家全都在曹魏方面,对他来说,即便殉死都比投降要好。无论从个人、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