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于禁投降是为了什么?最后为什么被曹丕说得羞愧而死?

于禁投降是为了什么?最后为什么被曹丕说得羞愧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201 更新时间:2024/2/21 1:13:21

于禁投降是为了什么?最后为什么被曹丕说得羞愧而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关羽放水淹七军,于禁的七支重兵为襄水所困,于禁、庞德双双被俘,于禁跪拜乞降,庞德骂而不跪,最后关羽斩了庞德,拘留了于禁,这一拘留,倏忽二十余载,比及于禁回来,魏王已薨,于禁亦已须发皆白,形容憔悴,满面风霜,垂垂老去。

于禁跪见曹丕,曹丕假意安抚几句,背地里令人在魏王陵墓旁的墙上画了关羽水淹七军,于禁跪拜乞降,庞德怒而不跪的画面,于禁见了,深受刺激,惭愧而死。

有网友为于禁喊冤,叱责曹丕无情无义,狠毒甚于曹操,于禁好歹一代名将,有功之臣,怎么可以用这种方式对待于禁呢?

有网友认为于禁罪有应得,身为三军统帅,岂能苟且偷生呢?那不是寒了三军将士的心吗?三国这种时代,忠孝二字,重如泰山,谁若违背,天诛地灭。

两种说法其实都有道理,小编也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于禁是被冤枉的,之所以投降关羽,可能也是为了保住三军将士的性命吧?如果于禁宁愿被杀,不愿投降的话,他手下的将士又有谁敢忍辱偷生呢?

显然这不是于禁想要的结果,于禁投降的初衷,不仅仅是为了个人保命,也是为了三军将士的命运着想,不知诸位以为然否?

翻开于禁的个人履历,我们发现这是一个战功赫赫且治军严谨的名将,《三国志》说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又说于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于是赏赐特重,然以法御下,不甚得士众心。而且于禁是一个得到假节钺的外族将领,是早期的五子良将第一人,后来才被张辽取而代之了。

小编以为,以于禁的功劳及地位,足可以功过相抵,而且于禁的投降,不是仅仅为了自己保命,从这点来看,也是情有可原。如果曹操健在,不会为难于禁,但是曹丕没有乃父那样的肚量。

那么从于禁的角度反思,既然投降是事实,也被人羞辱过了,可以说自从被关押的那天起,于禁无时无刻不受着内心的煎熬,众口铄金,于禁应该也做好了被人百般污蔑和嘲讽的心里准备,即便再被曹丕羞辱一次,也是司空见惯,又算得了什么呢?那么于禁为什么要羞愧而死呢?

对此,也有部分网友指出,于禁之所以羞愧而死,与对比有关,怎么说呢?墙上画的是庞德怒目不跪,而于禁哀求乞降的样子,这种强烈反差造成的对比,是一把杀人于无形的利刃。

为什么我们今天老是看到屌丝打架捅人的新闻呢?因为这些屌丝活在贫困世界里,最介意与人比较,当他发现别人什么都比他强,他的内心因为对比,而深受打击,有人忍受不住这种打击,或偷或抢或自杀,最终走上了绝路。

于禁也是这样,他投降的样子与庞德的威武不屈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了对比,就会有伤害,对比越强烈,伤害也越大。

现实社会里,有多少屌丝因为受不了强烈的对比刺激,进而铤而走险,走上不归之路的呢?

标签: 三国于禁

更多文章

  • 于禁和乐进都是五子良将之一 他们为何不受曹氏宗族所指挥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于禁,乐进

    于禁和乐进为何没有被曹氏宗族指挥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曹操征讨天下,之所以能统一北方,主要依靠的是曹氏祖宗大将和夏侯氏大将,以及五子良将对外统兵作战,曹氏宗族大将代表性人物是曹仁,夏侯氏大将代表人物是夏侯渊,五子良将是张辽、乐进、于

  • 于禁随曹操征战一生,最后惭恨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于禁,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于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于禁(?~221),字文则,东汉泰山郡钜平县(今宁阳县磁窑镇北部)人。东汉建安年间“征南将军”。于禁最初跟从济北相鲍信镇压黄巾起义,东汉中平元年,投奔东郡太守曹操。因他弓马娴熟,武艺出众,谈吐不俗,被曹操任为点军司马,领兵镇守兖州。汉

  • 于禁为什么会在历史上饱受争议?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于禁,三国

    历史上降将无数,为何只有于禁饱受争议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三国时期这样的乱世中,各路豪杰都能一展抱负,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才能。当时武将谋士们既可以在朝廷任官,也能选择在各路诸侯下任职。而且非常自由,只要不是做出卖主求荣的事,更换自己的老板完全

  • 李典的地位为什么不如张辽和于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典,三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典智勇足备,表现突出,为何不如张辽和于禁?李典是曹操手下大将,也是最早跟随曹操征战天下的大将之一,李典有勇有谋,智勇足备,而且,李典的资格很老,按理来说,李典和于禁相当,但比张辽要高,可是,为何李典的地位不如张辽和于禁呢?李典(生卒年不详),字曼成,山阳郡

  • 同样都是降将 为何于禁的下场会如此的凄苦悲惨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于禁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于禁的下场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219年,关羽借刘备平定汉中,自立汉中王的声势,他命糜芳与傅士仁坐镇后方,他自己集齐坐镇江陵的士兵围攻襄樊。此番进攻,关羽主在围攻樊城,樊城守将曹仁抵挡不住关羽的猛攻,只能一面据守,一面派人向曹操求援。曹操得知消息后,当即

  • 三国五大名将臧洪、孙策、典韦、于禁、张飞谁死得最不值?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张飞

    三国五大名将臧洪、孙策、典韦、于禁、张飞谁死得最不值?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三国是一个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以胜败论英雄的年代里,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尽展其才。然而,战争是残酷的。无数士兵战死沙场,把生命丢在了那个年代。倘若战死疆场,还算得上死得其所的话,还有一大批

  • 揭秘关羽水淹七军后为何于禁备受非议 最后羞愧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于禁

    还不知道:关羽水淹七军后于禁备受非议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今天我们来聊聊三国时期魏国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三国这段乱世中涌现出了许多的英雄豪杰,他们在智谋或者武力上来证明自己共同构造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我们今天就来说说于禁这个在魏国大名鼎鼎的武将,前期没有

  • 于禁投降之后受世人诟病,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于禁,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于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三国时期,有很多的降将,因为那个时代非常的纷乱,所以改换阵营其实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但令人疑惑的是,于禁在投降之后却受到了很多人的诟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首先,这和于禁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于禁平时给自己树立的人设就是忠君爱国,恪

  • 于禁:功劳比张辽大,被后人骂了1700年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于禁,三国

    曹操手下有一名将,功劳比张辽大,却晚节不保,被后人骂了1700年,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英雄辈出,各路英雄豪杰经过角逐,最终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国建立,形成割据状态。而在所有的政权之中,当属曹操所代表的魏国实力最为强大,而这一切,是曹操手下无数能人努力的结

  • 揭秘:于禁投降关羽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于禁,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于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三国时期,群英荟萃,豪杰猛将大放光彩。论魏蜀吴三国猛将,蜀国有五虎上将,魏国有五子良将。后人也常将关羽为首的五虎上将与于禁为首的五子良将做比较。论武力,关羽张飞等人完胜于禁乐进等人。论谋略能力,五子良将无疑更胜一筹。有人会奇怪,作为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