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昭消灭蜀汉后,为什么东吴还能在支持17年之多呢

司马昭消灭蜀汉后,为什么东吴还能在支持17年之多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831 更新时间:2023/12/15 17:34:12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对于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虽然魏蜀吴三家较量了多年,但是,这一三足鼎立的局面从蜀汉灭亡开始被打破。根据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记载,公元263年,蜀汉后主刘禅邓艾的大军投降。不过,在蜀汉灭亡后,孤立的东吴却没有立即被消灭。直到公元280年5月,也即蜀汉灭亡后的第十七年,东吴才被司马氏建立的西晋所消灭。那么,问题来了,司马昭消灭蜀汉后,孤立的东吴,为什么还能坚持17年?

首先,对于东吴来说,之所以还能坚持17年,离不开长江之险的地理优势。在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在人口、士兵数量、经济等方面均远超蜀汉和东吴。而对于东吴和蜀汉,之所以可以抗衡强大的曹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险可守。就蜀汉来说,有山川之险,也即蜀道艰险,易守难攻。而就孙权建立的东吴,也有长江天险可守,这也是赤壁之战获胜的重要原因。除了长江天堑之外,对于后期的东吴,还拥有陆抗等名将,这也是其得以坚守的基础。

其次,虽然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等将士消灭了蜀汉,但是,到了公元265年,也即蜀汉灭亡的两年后,司马昭就去世了。根据陈寿在《三国志》中的记载,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病逝,年五十四,葬于崇阳陵。数月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因为司马昭的去世,司马炎等司马氏的第一要务不是消灭东吴,而是确保其内部的稳定,防止曹魏势力的死灰复燃。即便是司马炎成功篡位后,也需要首先维护自己内部的团结。

再者,在司马昭去世后,晋国作为一个新建立的王朝,不仅要处理自己的问题,安抚各方势力,而且,对于刚刚占据的蜀汉,晋国也需要全力安抚。对于刚刚平定不久的蜀国,因为刘备诸葛亮的多年经营,自然在心理上是朝着蜀汉的。比如诸葛亮去世时,益州百姓就非常悲痛。由此,对于刚刚建立的晋国,需要加强对蜀国的安抚,等到能够全面掌控蜀国后,才是对东吴进军的良好时机。否则,一边对东吴动武,一边又要面临蜀地叛乱的问题,晋国的压力就大了。

最后,对于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虽然魏蜀吴三家争霸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但是,对于魏蜀吴这三个国家,几乎都面临边境少数民族的问题,不如蜀汉要征讨西南孟获。而就晋国来说,北边的鲜卑族是其重要威胁。对于历代中原王朝,北方的游牧民族都是一个强劲的敌人。而西晋为了对抗鲜卑族势力,确实耗费了巨大的人力、武力。由此,司马炎用兵北方,也是东吴孙皓可以苟延残喘的重要原因。

标签: 司马昭东吴赤壁之战司马炎

更多文章

  • 曹操比司马昭能力强,为何司马昭统一了天下,曹操却没能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曹操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八路英雄纷纷自立门派,想要在乱世之中为自己打下一片江山。而其中,又以曹操能力最强。此人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同时使得中原的社会趋向于稳定,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奸雄,最终却没有统一天下,反而是能力比

  • 三国唯一乱政太监 姜维点名要杀他 最终被司马昭凌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刘禅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太监最猖獗的时期之一。特别是东汉后期,皇帝与太监一道盘剥百姓、卖官鬻爵,使得朝政腐败、民不聊生,酿成了席卷全国的黄巾大起义,埋下了东汉灭亡的导火线,拉开了三国时代的序幕。基于此,三国时期,不管是曹魏、蜀汉,还是孙吴,都在尽量抑制太监力量,不允许太监干预朝政。但人算不如天算,到了三国后

  • 司马懿去世,为什么将权力交给司马师而不是司马昭?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懿

    历史上的司马昭,远比司马师出名,除了是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还有一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但若论军政能力及历史地位,是远远不及司马师的。司马懿一共生了九个儿子。司马懿要发动政变诛杀曹爽,只与一个人长期密谋,就是司马师。到了政变前的那一夜,司马懿把计划告诉了司马昭,把他吓得一夜没睡着,而

  • 钟会百战百胜,料事如神,可是他为什么识不破司马昭的阴谋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魏国

    司马昭发起的灭蜀之战,一开始很多人是并不看好的,这其中就包括邓艾。但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的钟会却认为蜀国可取,并做了一些军事上的准备,促使司马昭下定了伐蜀的决心。不过,钟会主张伐蜀却并不是为了国家统一和军事上的可行,而是有着自己的盘算,即在灭蜀后拥兵自重,进可以回师掌控朝廷,退可以据蜀自立为

  • 司马懿为什么将大权交给司马师而不是司马昭?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司马懿,晋朝,司马师

    东汉末年,先有宦官乱权,后有董卓祸乱朝纲,之后“文和乱武”,天下大乱的帷幕彻底拉开。经过多年的角逐之后,孙曹刘三方势力脱颖而出,成鼎足之势,并纷纷建国,于是国祚绵延了四百年的大汉王朝灭亡,历史正式进入三国时代。不过,令人意外的是,魏蜀吴

  • 寿春之战的主将司马昭是个怎样的人?司马昭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寿春之战,司马昭,魏国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属河南)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继兄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来历 竟是魏国最后一个皇帝说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晋朝,三国,曹髦

    要说司马懿还不是司马家最厉害的角色,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都要比司马懿狠,司马师敢废除皇帝重新立储,司马昭敢直接杀皇帝,野心都要比司马懿大的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这句话我们肯定都听过,那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呢?魏国就是被司马昭篡权的,虽然到了司马炎才称帝但是司马昭已经把路给铺好了。公元256年,

  • 司马昭为什么求司马师不要杀夏侯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夏侯玄

    夏侯玄走上刑场,后悔不和夏侯霸一起投蜀吗?也许他并不后悔,不过这一天是迟早要来的吧。夏侯玄临死时面不改色临危不惧,在东市斩首,享年四十六岁。夏侯玄的担忧根据《魏略》记载,夏侯玄从长安归来的时候,从不结交外臣,不私养华妍。根据《魏氏春秋》记载,早些年间,夏侯霸投奔蜀国前曾经让夏侯玄和自己一起。但夏侯玄

  • 司马昭为什么没有当皇帝呢 他明明已经杀了曹髦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昭,曹魏

    司马昭为什么没有当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司马懿于嘉平三年(251年)死后,他的大儿子司马师掌握大权,继其父为魏大将军。嘉平六年,他废掉曹芳,立年幼的曹髦为皇帝,司马师权倾朝野,一切都是他说了算,曹髦成了傀儡皇帝。第二年,司马师病死,其弟司马

  • 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曹髦为什么不召见设计杀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曹髦

    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曹髦为什么不召见设计杀之?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如果想分析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了解曹髦和司马昭的身份。曹髦(公元241-260年),字彦士,谯(今安徽亳县)人,魏文帝曹丕之孙。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第四代皇帝。司马昭(公元211-265年),字子上,河内温(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