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得力干将鲁肃为何对大老粗吕蒙心怀敬佩?

孙权得力干将鲁肃为何对大老粗吕蒙心怀敬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194 更新时间:2024/2/13 10:41:41

鲁肃,字子敬,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的心腹谋臣,周瑜的至交好友,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谋略家、外交家,官至横江将军。

鲁肃出生在临淮东城一个豪族之家,自幼丧父,由他的祖母抚养长大,虽然鲁肃一家家底很厚,但是祖辈无人做官,所以不算士族,只是当地一豪族罢了。鲁肃少时好骑射习武,有远大的志向,想在乱世之中建功立业,有所作为。鲁肃为人性格豪爽,从不吝啬财物,所以结识了不少有志之士,在当地很有名望。适逢周瑜闻名而来,问鲁肃借粮,鲁肃没有片刻犹豫,便借给他一仓粮食的一半,后来两人建立了坚固的友谊,鲁肃也随着周瑜一起投靠了东吴。

孙权很是信任鲁肃,鲁肃也没有让他失望。鲁肃向孙权提出了“鼎足江东”的榻上之策,分析天下的形式,权衡利弊之后,让孙权割据江东,等待时机。利用曹操无暇南下的时机,先占荆州,然后建号称帝,慢慢夺取天下。鲁肃的榻上之策和诸葛亮的隆中对很多方面不谋而合,从中可以看出鲁肃如诸葛亮一般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长远的政治眼光。

鲁肃劝说刘备与孙权结盟,共同对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会见孙权,商讨两人结盟之事,曹操恐吓孙权,孙权有所犹豫,鲁肃后来分析了局势,更加坚定了孙权的联盟之心。时年九月,孙刘联军在赤壁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使得江东政权稳定。后来在荆州一事上,鲁肃单刀赴会关羽,可见此人的胆量与智谋。鲁肃死后,孙权亲自哀悼,诸葛亮也远在益州进行默哀。

鲁肃和吕蒙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的得力干将。孙策在时,吕蒙依附姐夫邓当,英勇不可挡。孙策被杀后,吕蒙受到孙权的重用,战功累累。

吕蒙从围曹仁在南郡,在皖城大破朱光的军队,战功赫赫,官拜庐江太守。而后在攻占荆州三郡、智擒郝普,在合淝之战中奋勇抵抗魏军的追袭。最有名的还是吕蒙白衣渡江,这是三国历史上最有名、最成功的偷袭战争之一。吕蒙和陆逊共同谋划得针对关羽的一次阴谋,吕蒙抱病,让陆逊统领军务,这陆逊年少,再加上事前修书给关羽示弱,因此关羽并不防备。接着,关羽将荆州守军调往前线进攻曹军之际,吕蒙率领江东军轻装渡江,偷袭荆州,取得了成功。前线的关羽又被曹军打败,夺取荆州又无望,只得退守麦城,最终因为弹尽粮绝,被曹军俘虏杀害。

鲁肃和吕蒙为一人效忠,两人的渊源还要从孙权说起。吕蒙虽然英勇,可是不爱读书,说白了就是莽夫。孙权劝吕蒙说:“你是要担当大任的人,不可以不学习。”吕蒙就以军中事务繁忙为借口推托了,孙权又说:“我没有让你学富五车的意思,只是让你广泛阅读,增长见识。你说你军中忙,可是我比你更忙,尚且常常读书,那是因为获益匪浅。”吕蒙就开始读书,打仗期间也在读书。

鲁肃在和吕蒙商议军事的时候,非常惊讶的说:“你现在的才干谋略,再也不是当时的那个阿蒙了!”吕蒙说:“时隔三日,当刮目相看,大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非常敬佩他,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好友方才离去。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鲁肃、吕蒙都是三国时候东吴的人才,鲁肃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吕蒙则是英勇的将军,驰骋沙场,屡建奇功。两人一文一武,共同为东吴政权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鲁肃身为一代文臣又怎么会和吕蒙结成好友呢?这个典故还有一个成语叫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吕蒙非常英勇,在孙策在位时,他依附他的姐夫邓当,以是将军之才。后来孙策死后,孙权上位对他更是看重。吕蒙也当不负众望,围困曹仁于南郡,攻占荆州三郡,用计谋生擒郝普,在逍遥津战役中,英勇杀敌,抵抗张辽军的追袭。只是此人不好读书,刚开始,孙权对吕蒙说:“你现下掌管军务,不能不学习,不然如何服众。”吕蒙不爱读书,便以军中事务繁杂,实在无暇脱身做借口推辞了。

后来孙权又说:“读书可以明志,没有要你细细钻研,只是让你了解历史,我比你事务更多,但是每天也会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感觉受益良多。”吕蒙终于听劝,开始读书。自此,吕蒙常常浏览史书、兵书、学士渊博。

鲁肃来到寻阳,与吕蒙商讨军事,惊讶的说:“你的才干谋略,再也不是当时在吴地的阿蒙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三日就应该以不同的眼光看待,大哥知道的太迟了。”于是鲁肃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于吕蒙结成好友,告别而去。鲁肃死后,吕蒙代领其军,大败关羽,占领了荆州。

标签: 鲁肃

更多文章

  • 周瑜为什么那么推崇鲁肃?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鲁肃,三国

    周瑜为何对鲁肃推崇之极,原来全因鲁肃做了这一件事情,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常言道:危难之中见真情。周瑜与鲁肃相识,正是周瑜处在危难之际。当时,周瑜还是孙策手下的一名居巢长,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官。那日,周瑜率数百人的队伍外出执行任务,与曹操大部军马相撞。周瑜如

  • 鲁肃一死,为什么三国的结局就已经决定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鲁肃,三国

    为什么说鲁肃一死,三国的结局就注定了,诸葛亮也无力回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自从官渡之战击败袁绍之后,北方再无敌手,经过了几次战争,曹操基本上算是掌控了北方势力。除了西凉的马腾韩遂,汉中的张鲁有些麻烦。再也没有能够阻挡曹操在北方称雄的人了。

  • 鲁肃在赤壁之战中扮演者什么角色?有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鲁肃,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鲁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赤壁之战中,他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说起三国时候,当时的鲁肃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能够在三国之间周旋,可以说鲁肃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才让东吴可以和魏蜀两国摆在同一级别上。 说起鲁肃这个人,很多人都非常

  • 鲁肃是谁?刘备最信任的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鲁肃,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刘备最信任的谋士是谁?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提到军师这个职务,很多人的到脑海中自然是回想起一个人物的,那就是蜀汉政权的诸葛亮了,他的那副从容的表情,轻摇着羽毛扇的装扮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无数个计谋之类的作战方案就在他轻摇羽扇的过程中就会呈现出

  • 鲁肃为什么要坚持荆州借给刘备?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鲁肃,三国

    明知刘备不可能还荆州,鲁肃为何还坚持借给他?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演义中“借荆州”这一桥段,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耳闻,刘备和孙权,也因此事,结为更可靠的盟友关系。不过,稍微了解详细的人都知道,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地盘如此重要,有点常识的人都能猜出,刘备借了荆州,根本不可能会

  • 刘表病世后,鲁肃为什么要出使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鲁肃,三国

    还不知道刘表病世后,鲁肃为什么要出使荆州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官渡之战以后,曹操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淮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西起关中、东至大海、北抵幽燕、南达江淮的广大地区都是他的势力范围。只有中南荆州地区在刘表手中;江南东吴各郡归属于孙权;西南益州地区归于

  • 鲁肃是东吴四英将之一,他都有哪些经历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鲁肃

    鲁肃(172-217),字子敬,东吴四英将第二位,文武全才。鲁肃少年看出世道将乱,便苦练箭术。其后周瑜带了几百人从鲁肃门前过,向鲁肃借粮。鲁肃当时前里有两囤米,鲁肃当时就借了一囤米给周瑜。周瑜十分感谢鲁肃,后来向孙权推荐了鲁肃。鲁肃见了孙权,明确提出了与曹操、袁绍三分天下的想法,这就是著名的《塌上策

  • 文武全才的鲁肃为何在演义中那么没存在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鲁肃

    东汉晚期战乱四起,很多百姓因为战乱而四处流亡,许多地方的豪绅地主便趁机兼并土地。在这种情况下,出身士族的鲁肃却没有这样做,他反而将自家的很多土地卖出,并且经常接济周围贫苦的百姓,因此他的名声也是非常的好。借助自己的名望,鲁肃开始召集乡里的青年练武学艺,鲁肃的势力也在慢慢地增长。东吴的周瑜听闻了鲁肃的

  • 周瑜和鲁肃在政治见解上有哪些一致的地方?两人的交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鲁肃,周瑜

    大家好,说起鲁肃和周瑜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周瑜临终前给孙权上疏,说“鲁肃智略足备,乞以代瑜”,孙权同意,鲁肃由此成为东吴统御兵马的大将。在借给刘备荆州问题上,周瑜和鲁肃是有不同意见的,有人据此认为周瑜和鲁肃“政见不同”,还有人认为这是东吴战略思想的变化。事实果真是这样吗?鲁肃和周瑜在对待刘备问

  • 三国史上最有本事的人,鲁肃为何没那么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鲁肃,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鲁肃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时期,群雄并起,一群有勇有谋的英雄各自为营,为自己的主公出谋划策,比较有名的是孙权、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等,不过要说起三国最有本事的人莫过于孙权麾下的鲁肃。在当时,善于谋略的诸葛亮欺骗过他,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