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要打公子扶苏的旗号?

揭秘: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要打公子扶苏的旗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148 更新时间:2023/12/12 2:22:03

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要打公子扶苏的旗号?陈胜自己解释说:“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这还是没说清楚为什么打他的旗号。陈胜、吴广发动的是农民起义,完全不同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是正经的统治阶级,如果他还活着应该是镇压起义的人,打出他的旗号实在是毫无意义,而且在整个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连绵不断,但打出先皇长子旗号的有且只有这么一例。只有一种解释比较合理,那就是公子扶苏的品行极其优秀,他的影响已经超出了他所在的阶级,成为了天下人的希望,所以陈胜、吴广要用公子扶苏的名义号召众人。

历史上只记录了公子扶苏一件事,但这一件事已经足以使我们震撼了。秦始皇病死沙丘,赵高胡亥李斯伪造诏书赐死扶苏和蒙恬,使者来到边关,打开书信,扶苏准备自杀,蒙恬提出事关重大,为防止其中有诈,应该复请,扶苏说:“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引剑而死。当时,蒙恬和扶苏统帅三十万秦军精锐驻守边防,连蒙恬都认为“其势足以背叛”,此时扶苏振臂一呼,来个“清君侧”,不但三十万军队尽在掌握,而且很可能还会得到老百姓的支持。秦朝暴政,民不聊生,扶苏仁爱,四海皆知,如果扶苏当政,与民休息,势必万民仰颂,天下太平,项羽就是力气再大也只能拔山扛鼎,刘邦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只能去当他的泗水亭长,这是秦国国运的重大转机。如果扶苏有心觊觎皇位的话,他早就应该把自己的人安插在秦始皇身边,很快就得到秦始皇已死的情报,那样的话就用不着“清君侧”了,他就是正当的继承人,合理合法,很可能兵不血刃轻取天下,而且扶苏并不缺乏勇气,当初他犯颜上谏,惹怒他秦始皇,后来在边关也深孚众望,连赵高都认为他“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

那么,扶苏为什么选择去死呢?扶苏一定有一颗别人难以理解的高贵心灵,否则他不会有那么高的声望。秦朝不是一个虚伪的朝代,思想统一做得也不是很好,统治阶级还不太会忽悠,连秦始皇都是比较实在的人,公子扶苏想装高贵是不可能的,当时的人们并不愚昧。

秦始皇是一个有复仇情节的人,杀了很多人,非常残暴。作为秦始皇的长子,公子扶苏一定看到了太多的杀戮、陷害和奴役,每一滴鲜血对他都是一种道义的折磨,每一个逝去的生命都是对他的一种谴责,他要的不是这种沾满鲜血的皇位,他要的是一个人们崇尚高贵美好的天下,所以他不顾后果直言上谏,所以他不顾危险置身边关。我们可以想见,扶苏到了阴山脚下,看到士卒的艰辛,看到百姓的寒苦,他一定会英勇作战,一定会访苦问安,一定会关爱士卒,一定会体恤下情,他会在风雪中去慰问哨卡的将士,他会在大雨中替换站岗的士兵,他会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赡养死去将士的父母,他会把自己的膳食送给受伤的将领,他要赎罪,他要替他的父亲赎罪,他要把暴政挡在外面,他要把他管辖的区域变成一块仁爱的净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在油锅一般的暴政中看到了一杯甘露,人们在无边的沙漠中得到了一眼清泉,在那个信息并不畅通的时代,人们传扬着扶苏的仁厚,歌颂着扶苏的勇敢。

那封伪造的诏书来了,对扶苏来说或许也是一种解脱,他对这个世界已经没有留恋,对他的父亲也完全失望,他不可能发动叛乱,他不可能踏着别人的鲜血走向他并不稀罕的皇位,和他高贵的心灵相比,那皇位就是垃圾一堆。

那天,乌黑的彤云压到了阴山之顶,草丛中窜出了瑟瑟寒风,一把宝剑划过了他的脖颈,扶苏的鲜血洒向冰冷的大地。一场暴风雪席卷了北方,将士们在不见天日的迷茫中把公子扶苏安葬在阴山之阳。三天以后,风停了,雪住了,太阳出来了,人们走出军营,回望阴山,这山就像一块巨大的宝石,在朝霞的映衬下,金光灿烂,五彩斑斓。

标签: 秦朝陈胜吴广扶苏

更多文章

  • 陈胜简介 秦朝末年反秦义军的首领之陈胜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陈胜,秦朝,秦朝诸侯

    陈胜(?-公元前208年),字涉,楚国阳城县(今河南驻马店市平舆县阳城乡)人。秦朝末年反秦义军的首领之一,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后被秦将章邯所败,遭车夫刺杀而死。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芒砀山主峰西南。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

  • 秦国忠信大臣蒙毅将军为何被秦二世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蒙毅将军

    蒙毅,为秦始皇宠爱之大臣。其祖先为齐人,祖父是秦朝名将蒙骜,曾侍奉昭襄王并担任上卿之职。其父蒙武,亦是秦国大将,攻打楚国并大败之。蒙恬是蒙毅之兄长,为秦国将领,大败齐国。其兄弟二人戎马一生,为秦立下汗马功劳。蒙毅与兄长蒙恬二人可谓一文一武,蒙恬一直在外打仗掌管军事,受到秦始皇的信任,为秦国大将。蒙毅

  • 历史上秦国忠臣名将的蒙毅将军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蒙毅

    蒙毅将军,秦国忠臣名将,先祖为齐人。秦国名将蒙骜为蒙毅祖父,蒙武是其父亲,蒙恬为其兄长,蒙氏三代均为杰出的军事家,效力于秦朝,身先士卒,立下汗马功劳。蒙骜从齐国入秦国,辅佐侍奉昭襄王,官职上卿。蒙武担任的是秦国副将,攻败楚国,斩杀项燕。蒙恬因家世,在秦始皇时期担任将领,率兵攻克齐国。蒙氏三代均为秦国

  • 历史上的的蒙毅是将军吗 和蒙恬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蒙毅,蒙恬

    历史上确有蒙恬与蒙毅其人,蒙毅和蒙恬是兄弟关系,蒙毅是个文官,不像电影里是个大将军,他是蒙恬的亲弟弟。网络配图蒙恬(?—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国名将,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公元前22

  • 历史上的蒙毅是怎么死的?蒙毅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蒙毅,死因

    蒙毅,秦朝将军,与兄蒙恬同侍秦始皇,在秦始皇统一中国时,蒙毅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着名的将领,为秦国攻城略地,出生入死,夺得了几十座城池,为始皇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始皇外出时总带着他,还让他和自己坐一辆车;待在宫里的时候,总让蒙毅在自己身边侍奉自己。此时,蒙毅在秦国的地位是没有人能比得

  • 历史上真的有蒙毅吗?蒙毅跟蒙恬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蒙毅,蒙恬

    历史上真的有蒙毅吗?蒙毅跟蒙恬是什么关系?历史上蒙毅确有其人,不过他是文官,不是电影里面的大将军。蒙毅(?―前210年),秦朝文官,与兄蒙恬同侍秦始皇。在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中,蒙家三代蒙骜、蒙武、蒙恬与蒙毅为秦国攻城略地,出生入死,为秦始皇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蒙毅的祖先是齐国人,他的祖父蒙骜,

  • 蒙毅简介 为秦始皇统一立下汗马功劳的蒙毅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蒙毅,秦朝,秦朝名将

    蒙毅(公元前210年),秦朝将军,与兄蒙恬同侍秦始皇。在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中,蒙家三代蒙骜、蒙武、蒙恬与蒙毅为秦国攻城略地,出生入死,为始皇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与兄蒙恬(tian)同为秦始皇时期重要的人物。蒙家三代蒙骜、蒙武、蒙恬与蒙毅都是秦国著名的将领,为秦始皇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蒙毅

  • 陈胜有什么才能 陈胜吴广为什么能够起义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胜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太史公在《史记》里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陈胜

  • 历史上的吴广是个什么样的人 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广

    秦国在秦始皇去世之后,走入了穷途末路,似乎就像是一场即将谢幕的演出,而秦二世上台之后,使得秦国这出大戏的结局有些仓促。这一时期,国将不国,危机四伏,奸臣当道,聪明的人早已经在静谧的空气里,嗅出了一丝危险的讯号。“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

  • 吴广最后是怎么死的 吴广真的是被部下杀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广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在《史记》里对吴广是这样描写的,司马迁认为吴广是个仁爱之士,在起义中作为起义的领袖之一,吴广在历史上的名号尚且不如陈胜响亮,却依旧阻挡不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说起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自然是这场起义的主角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