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广最后是怎么死的 吴广真的是被部下杀死的吗

吴广最后是怎么死的 吴广真的是被部下杀死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136 更新时间:2024/1/8 5:27:15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在《史记》里对吴广是这样描写的,司马迁认为吴广是个仁爱之士,在起义中作为起义的领袖之一,吴广在历史上的名号尚且不如陈胜响亮,却依旧阻挡不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说起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自然是这场起义的主角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两人被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作为屯长带着九百多人,又被两个秦国士兵押送到渔阳,生活在苦难中的百姓,本就对生活充满了绝望,而在行进的途中,竟然还遇到了大雨,没想到本该准时到达的队伍,因为这场大雨而不得不延期,按照秦律“失期当斩”,于是这九百多个百姓彻底次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于是,在这个时候,陈胜、吴广就开始谋划偷走的事宜,也许最开始他们并没有想要推翻整个帝国,而是想让自己活下去,而随着商议的进行,两人达成了一致,与其等死还不如轰轰烈烈地战斗一番,对这世道的不公平进行挑战。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当秦国的辉煌身影逐渐成为了的泡影,以陈胜、吴广为代表的广大百姓,不堪忍受秦二世的暴虐统治,于是便喊出了震铄古今的那句话:“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吴广为了能够让起义顺利进行,制造舆论,好让起义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也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在起义之前,陈胜和吴广首先专门找了一个算卦的卜问吉凶,卜者很聪明知道陈胜、吴广的意思,便说他们的事业不久就会成功的。两人听后感到十分高兴,又找来了一块布,写上“陈胜王”这几个字,将这些写有文学的布,塞到了鱼的肚子里,后来那些在集市上买鱼吃的士兵,吃鱼的时候便发现了鱼肚子的字,都感到十分惊讶。

然后,陈胜又派吴广又借鬼神“威众”,吴广半夜潜到营地附近一座荒庙里学狐狸叫喊:“大楚兴,陈胜王。”半夜听到的士兵,既害怕又震惊,醒来的第二天,对陈胜指指点点的人更多了。最后这个计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吴广见时机成熟,便开始实施起义。吴广故意激怒戍卫,趁押解的士兵喝醉之际,多次口出狂言激怒他,遭到士兵的鞭打,就在此时,吴广顺势夺过鞭子,成功制服士兵,陈胜也杀死了另外一位戍卒,“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的口号点燃了九百多人的满腔怒火。起义的火种便悄悄蔓延开,于是才有了后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天下人都相应陈胜的号召,担着粮食前来投靠陈胜。

那么,这场起义这么受到民众的支持,为什么持续了六个月之后就销声匿迹了?道理其实很简单,“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自己的实力未达到稳定的状态之前,最好不要贪求称王称霸的虚名,以免造成其他势力更大的打压。然而陈胜没有看到这一点反而变得自大起来,胜利冲昏了他的头脑,使得他无法区分当前的利害。加之,陈胜派了很多部下到各地,致使这些人发展了自己的势力,最后陈胜无法掌控。

那么,吴广真的是被部下杀死的吗?推测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部下杀害,“吴广骄傲无能,被部将田臧杀死”。是被一个叫田臧的杀死的,但是这个说法不太准确,吴广素爱人,不存在骄傲无能的情况,另一个说法认为,吴广之死与陈胜有关。吴广被杀的原因,并没有相关的史料有所记载,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谜题会被解开。

标签: 吴广

更多文章

  •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的原因:违背诺言的代价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胜,吴广,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点燃了推翻秦王朝的熊熊烈火,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毛泽东说过:“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陈胜、吴广建立的张楚政权只存在了六个月,对于他们起义失败的原因,司马

  • 大泽乡起义的过程 揭秘陈胜吴广义气的经过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泽乡起义,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过程

    导读: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赵泽宁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公元前209年,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地方官派了两个军官,押着九百名民夫送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去防守。军官从这批壮丁当中挑了两个个儿大、办事能干的

  • 吴广简介 同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吴广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吴广,秦朝,秦朝诸侯

    吴广(?-前208),字叔,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与陈胜同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朝廷征发闾左屯戍渔阳,陈胜、吴广为屯长。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过期要杀头。陈胜、吴广便发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陈胜自立为将军,

  • 揭秘:王翦为何不杀赵王?王翦有妻子和儿女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王翦,春秋战国,秦国,赵王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历朝历代的名将,下场都无外乎被君王猜忌,最后不得善终。所谓伴君如伴虎历史上既有功勋,又能得以安享晚年的开国功臣实在是少得可怜。王翦能够在功高震主的同时,能够功成身退,实在令人佩服其智谋。王翦,其出生年月不详,战国时期秦国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秦国三大干将之一,中国十大名将之一,王翦

  • 王翦有哪些著名战役 王翦白起廉颇李牧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翦,白起,廉颇,李牧,春秋战鼓,秦国

    王翦、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这四个人当中有白起、王翦都是秦国名将,而李牧、廉颇都是赵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秦赵二国包揽了,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实力。秦赵两国若相交战,定会是一场恶战。王翦,其出生年月不详,战国时期秦国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年少爱读兵书,在少年时期,就进入

  • 王翦为何有很好的结局?是因为他会揣摩帝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翦,春秋战国,秦国

    在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里面,廉颇老矣,得不到君主的信任,而不被重用,寂寂终生;李牧一腔热血,尽洒疆场,却被一计反间,自杀而亡;白起闻名古今,功高震主,也被帝王赐死。这四大名将里面,大部分都是死于君主的猜忌,只有王翦一个人得以善终,不得不佩服王翦,看来王翦并非只是一个只会打仗的莽夫而已。王翦,其出生年月

  • 大将王翦是否出身于军事之家?他的父亲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翦,战国名将,白起,嬴政

    王翦是战国时期秦国的著名将领,是关中人士,也是当时秦国数一数二的军事家,曾经消灭了燕赵两国,并且用绝对的兵力优势平定了楚国。王贲是王翦的儿子,也是秦国的一名猛将,可以说,秦国能够平定六国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都是王翦父子的功劳。王翦的儿子是王贲,那么王翦父亲是谁呢?王翦父亲是谁,史书上并没有记载

  • 王翦的子孙是谁?王翦的后代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王翦,王翦的儿子

    王翦是频阳人,儿子王贲,孙子王离。王翦和儿子王贲都是秦灭六国主要战将。孙子王离在秦二世率秦军与项羽战,结果战败被俘。至于被杀掉还是怎么的,太史公司马迁没交待,班固也没有去作调查。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交等了当时秦军几位主将的下场是: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则

  • 王翦是怎么灭楚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王翦,灭楚

    秦王政二十一年(前226 年),秦国已灭掉了韩国和赵国,严重地削弱了魏国势力,并迫使燕王率兵走保辽东,且屡屡击破楚军,形势对秦国极为有利。秦将李信,年轻力壮,勇猛善战。他曾经率兵数千,追击燕太子丹,一直追赶到衍水之上,并且最终击破了燕军,俘虏了太子丹。秦王因此而认为李信勇敢而又有才能。公元前226年

  • 王翦简介 王翦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翦,死因

    王翦简介:战国时秦国名将,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出身于世代将门,少年时喜爱兵法,青年时投入军旅。公元前235年,秦王嬴政任用王翦为大将领兵攻赵国,大败赵军,攻陷九座城池。秦王政十八年(前229),他再次奉命攻赵。赵国名将李牧领兵迎战,双方相持不下。王翦于是一面提议言和,又一面收买赵王的宠臣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