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濞精心筹划的七国之乱,为何三个月就败了?

刘濞精心筹划的七国之乱,为何三个月就败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107 更新时间:2023/12/12 2:51:05

在历史长河中,刘濞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吴王刘濞,七国之乱的罪魁祸首,为了夺得皇位,他精心策划了三十余年。刚开始气势汹汹,连汉景帝都慌不择术杀了晁错来安抚他们,但最后的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仅仅三个月,原本气势汹汹的七国军队就沦为了丧家之犬。

这是为何?是军队不够强吗?是军费不够多吗?是领导有误吗?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一、非凡将领周亚夫

吴王刘濞失败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他碰到了周亚夫。周亚夫为西汉开国将领周勃的儿子,虎父无犬子,老子能够跟随高祖皇帝打天下,作为儿子的他肯定不会差到哪儿去。

而且周亚夫治军有方,他的细柳营让文帝都赞赏不已。文帝死后特地交代景帝刘要让他重用周亚夫,周亚夫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所以,到了国家危难之际,周亚夫挺身而出。他虽然是此次最主要的将领,但是他到达前线之后虚心请教他父亲当年的老政客邓都尉,得到了退敌之策。他有勇有谋,面对气势汹汹的叛军,他丝毫不慌,采取用梁国吸引叛军,再断其粮草的策略,最后平定七国之乱。

可见,皇帝这边的将领周亚夫在平定叛军上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百姓不想再添战乱,不支持刘濞

纵观历史,战国争霸历时两百多年,最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可就在短短的十二年后,强大的秦王朝分崩离析,进入了持续三年的秦末农民大起义,接着就是四年的楚汉争霸。

这不,刚刚稳定了几十年的好日子就这样被吴王刘濞所打破。这是百姓不希望看到的,百姓只希望能够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当年秦末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一股强大的反秦势力迅速席卷全国。强大的秦帝国迅速崩溃。

可见,人心向背很关键,逆百姓之所顺是注定不会有好下场的。

三、吴王刘濞不具备战略眼光,错失良机

早在刘濞起兵之时,吴国的一位将军提出放过沿途攻占的城池,一路向西,迅速占领洛阳、敖仓,利用洛阳的有利地势和敖仓的充足粮食控制住整个局面。

这一条在当时看起来无足轻重的建议并没有引起刘濞的关注。

之前提到,周亚夫平叛的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切断粮草。假如刘濞占领了敖仓,有了充足的粮食,在加上洛阳的有利地形,先不说能不能胜利,绝对不会是三个月就败了这么简单,但是刘濞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四、对有才能的人不重视

这一点就不得不提到吴王刘濞手下的门客周丘了。他非常爱喝酒,刘濞很是看不惯他。

正是由于这一点,当吴王起事时,所有人都被授予了不大不小的官职,可唯独周丘被忽视。于是周丘就主动请求刘濞给他一个汉朝节信,他一定给出丰厚的回报。吴王刘濞觉得这个要求并不高,就答应了他。

周丘拿到节信之后,连夜赶回下邳。他赶到之后杀死当地的县令,之后召集会议:吴王已经反了,屠城是轻而易举的事,只要投降的,就一定会有好日子过。很快,整个下邳全部降了。周丘得到了三万军队。

他一边向吴王报告,一边继续向北发展,已经发展到了十几万人。后来,他们甚至还打败了城阳国中尉的军队。

这是在吴王刘濞的叛乱中唯一一只一路高歌猛进的胜利之师,但是吴王刘濞对他们不闻不问,既没有利用,也没有支持。如果他好好利用的话,也许胜算就会大一点了。

总之,吴王刘濞的失败是多重因素构成的,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不得民心,想要做大事就必须得有百姓的支持。但吴王刘濞叛乱,百姓是没有任何理由支持他的,更何况百姓早已厌倦了战争,不想再受到战火的摧残了。所以,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标签: 刘濞西汉

更多文章

  • 吴王刘濞哪里来的实力 为什么他会是七国之乱的主导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七国之乱

    还不知道:吴王刘濞为什么会是七国之乱的主导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高祖刘邦聪明,确定了非刘氏不能王天下的制度,即使子孙有造反者,得天下依然姓刘。但对于文帝、景帝这一支来说,他们可不希望宗室推翻自己。景帝刘启遇到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噩梦,就是来自宗室的吴王刘濞。

  • 西汉七国之乱吴王刘濞为何敢反大汉朝?因为他有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濞,汉朝

    汉高祖刘邦聪明,确定了非刘氏不能王天下的制度,即使子孙有造反者,得天下依然姓刘。但对于文帝、景帝这一支来说,他们可不希望宗室推翻自己。景帝刘启遇到了他一生中最大的噩梦,就是来自宗室的吴王刘濞。著名的七国之乱,刘濞差点掀翻了刘启。七国之乱为什么是吴王刘濞主导?因为他有钱啊!名为七国,实际上可以称为吴国

  • 七国之乱“首领”吴王刘濞实际是个明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王刘濞

    刘濞的拼音是liubi,刘读二声,濞读四声。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为西汉王室的宗族。刘濞生于公元前216年,卒于公元前154年,父亲刘仲是刘邦的哥哥,刘仲被封为代王时,刘濞被封为沛候。刘濞因讨伐西汉反臣英布有功,被刘邦授予吴王,管辖当今江苏一带。刘濞掌管三郡五十城,在当时而言,相当于统治了东南一带

  • 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刘濞真的可以算是明主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濞

    刘邦封任侄子刘濞担任吴国将领,以今天的地名来说,吴王刘濞的管辖范围是江苏扬州和苏州一带。刘濞善于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吴国经济。刘濞到了吴国之后,他知道“路”对百姓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便在吴国修建了很多路。刘濞知道吴国一带有很多丰富的矿产资源,利用海水资源可以发展造盐产业。刘濞从天下募集了很多逃亡人士来吴

  • 揭秘:汉吴王刘濞一位非常出色的诸侯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启,刘邦,刘濞,刘彻

    刘濞出生于公元前216年,卒于公元前154年。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被封为沛候。刘濞在二十岁的时候跟随刘邦率兵讨伐英布,一举击破英布军队。当时,吴地会稽人没有勇猛的首领,刘邦担心强悍的会稽人会挑衅西汉政权,便封刘濞为吴王,管辖三郡五十三城。吴国十分富饶,刘濞管辖境内有矿山和盐资源。刘濞在社会上招纳

  • 面相也能出卖内心 刘濞造反早在刘邦的意料之中!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高祖,刘邦,李淳风,刘伯温,刘启,刘濞

    在历史的发展中,人们对于未来发生的事情会特别的关心,人们总会根据种种线索来预知未来的事情,所以就有了预言这一说法。中国古代预言辈出,东汉时期的图谶之说、盛唐时期李淳风勾画《推背图》、元明时期刘伯温创作《烧饼歌》等等。纵然这么多预言家,但都不是最厉害的,这第一预言家的名号要归功于汉高祖刘邦。刘邦为什么

  • 七国之乱之首吴王刘濞谋反是被“逼上梁山”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七国之乱,汉朝,刘濞

    刘濞(前215-前154),西汉诸侯王,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刘邦侄,封吴王。他在封国内扩张势力,后来汉景帝采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夺王国封地,景帝前元三年刘濞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联合楚赵等七国公开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亲侄儿,剽悍勇猛,在平定汉初异性王谋反的作战中,屡立

  • 吴楚之乱解密:吴王刘濞犯了两个致命失误致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楚之乱,吴王刘濞,周亚夫,

    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国由于不满国家的削藩政策,举兵发动反叛,史称七国之乱。从历史的答案中我们知道最终七国之乱失败了,吴王刘濞被杀。在这里我们回过头来讨论吴楚七国之乱吴王刘濞作乱有可能成功吗?答案是完全有可能的。史书上记载吴王刘濞这个人彪悍而果敢,和自己的农民父亲刘仲完全不

  • 汉吴王刘濞叛乱之谜:刘濞为何发动吴楚七国之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朝,七国之乱

    吴王刘濞谋反是因为汉景帝杀了他儿子?西汉初年,吴王刘濞领导的吴楚七国之乱,实质上是汉朝中央政权与地方诸侯政权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益尖锐的结果,但是引起七国之乱的导火线却是吴王刘濞的儿子与景帝少年时的一场游戏引起的,令人不可思议。汉景帝三年(前154),由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

  • 作为一个凡人的刘伯钦 他是怎么杀死老虎精寅将军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西游记,唐僧

    我们知道,唐僧取经后,被寅将军抓住。第二天,唐僧被太白金星救了后继续西行,遇上了镇山太保刘伯钦。刘伯钦杀死了老虎精寅将军,还很热情的带唐僧回家吃饭。咦,刘伯钦不是个凡人吗?为啥能把老虎精给打死啊。咱们来看原著,从刘伯钦和寅将军打斗这段说起:“人虎相持,果是一场好斗。怒气纷纷,太保冲冠多膂力;狂风滚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