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士孙瑞是什么人?他在诛杀董卓的策划中扮演什么角色?

士孙瑞是什么人?他在诛杀董卓的策划中扮演什么角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535 更新时间:2023/12/27 4:13:49

初平三年董卓因为司徒王允所设下的反间计,成功被自己的亲信吕布所杀。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东汉末年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固然有很多原因,但董卓绝对算是开三国乱世的第一人。董卓废立皇帝、残忍好杀,士人百姓都非常痛恨他,而诛杀董卓的功臣,在大家印象中就是王允和吕布,其实除了这两人之外,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士孙瑞!

据《三国志·董卓传》所载:“三年四月,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士孙瑞、卓将吕布共谋诛卓。”此段记载中的三年,是汉献帝初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92年。除此之外,在《三国志·吕布传》中也有着如下记载:“时允与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是以告布使为内应。”根据上述两处记载可知,时任尚书仆射的士孙瑞,参与策划诛杀董卓却经常被后人所忽略。

根据史书记载:“瑞字君荣,扶风人,世为学门。瑞少传家业,博达无所不通,仕历显位。”因此,士孙瑞此人,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出自书香门第、本身博学多识的俊杰。也正是在此环境成长下的士孙瑞,养成了一番浩然正气。因此,在面对董卓弄权专政是,士孙瑞挺身而出,与王允一起谋划了诛杀董卓的详尽策略。

公元191年,王允将士孙瑞调任为南阳太守,命令他率领一支军队出武关,与左将军杨瓒的另一支部队相配合,两支部队声称讨伐袁术,实际上是要伺机对正在赶往长安的董卓采取行动,若行动成功,他们就护卫献帝刘协回返洛阳。因为董卓制止了两支部队的这一行动,计划流产,王允遂将士孙瑞推荐为朝中的尚书仆射,主管朝廷尚书台,负责皇帝的文书奏章等事务。

192年春,关中连下了六十多天雨,士孙瑞跟随王允去登台祭天,祈请天晴,他们再次说到谋诛董卓的计划,士孙瑞说:“自从年底以来,太阳不出,阴雨连季,月亮侵犯执法星界,彗星连续出现,白天阴晦夜晚晴朗,阴阳错乱,雾气交侵,天象表明一种运数会很快结束,谋变的事会成功。时机不能推迟,应当赶快动手。”王允赞同士孙瑞的意见,于是暗中结交了吕布,安排其为内应。

除掉董卓的密谋,汉献帝刘协事先并不知道,当天董卓坐车到场后,王允和士孙瑞才向刘协作了汇报,士孙瑞就负责皇帝的文书事务,他立即起草了诛杀董卓的诏书交给吕布;当吕布在殿门前诛杀董卓后,他又把准备好的免罪诏书派人驰马送给吕布,促使董卓的跟随者放弃对抗,并迅速将事件通告宫廷内外,稳定了人心。诛杀董卓从推动实施到完成结束,都有士孙瑞的功劳。

然而王允在诛杀了董卓后发生了变化,据史书记载他“多自夸伐”,夸大自己的功劳,同时认为自己成了朝臣中的最高权力人,不仅当场收捕了发出叹息的蔡邕,而且对其他人“每乏温润之色”。士孙瑞从王允的行为变化中看到了事情的复杂性,内心感觉到了不安,他索性不讲自己在诛杀董卓事件中所做的事情,不声张自己的功劳。

士孙瑞同时告诉自己十五岁的儿子士孙萌:王允必败,京师不可久留。他毫不犹豫地作出决定,让士孙萌带着家属离开长安,到荆州去投靠刘表。这反映了他对时局清醒的认识,表现了他在昏乱社会中超人的智识。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组织人撰著《资治通鉴》,写到此处感叹说:“《易》称‘劳谦君子有终吉’,士孙瑞有功不伐,以保其身,可不谓之智乎!”对士孙瑞非常的推崇。

果然如士孙瑞预见的一样,仅仅过了两个月之后,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率十多万军队攻陷了长安,王允被杀,士孙瑞却保全了自己。之后他相继为朝廷三老,光禄大夫。每当三公缺位,士孙瑞常在被推举的人选中。朝中重臣太尉周忠、黄埔嵩,司徒淳于嘉、赵温,司空杨彪等,都非常尊重士孙瑞。

士孙瑞在195年跟随献帝刘协离开长安东返,当年十二月到达弘农附近时,被乱军所杀。刘协被曹操迎到许都后,他追忆在长安的艰难岁月和诛杀董卓的功劳,非常怀念士孙瑞,封他的儿子士孙萌为澹津亭侯。诛杀董卓的功臣,不仅仅要记住王允和吕布的名字,还应该记住士孙瑞的名字。历史不容忘却,志士理当被牢记!

标签: 士孙瑞汉朝

更多文章

  • 士孙松是谁?士孙松与士孙瑞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士孙松,西晋

    士孙松(公元274年-302年),字世兰,扶风郡人,西晋时期著名女性。五世先祖名士孙瑞,字君荣,仕东汉历任尚书仆射、大司农,官至尚书令。四世祖名 士孙萌,字文始,爵封澹津亭侯。其后世皆为魏国官吏。至士孙松父,仕晋官至翊军将军,卒于官。士孙松有着窈窕的体态和美丽的容颜,行事贤惠明理。在襁褓时就有悠闲洁

  • 士孙瑞是何人?士孙瑞的生平简介及历史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汉末年,士孙瑞,董卓,吕布

    士孙瑞(?-195),字君荣(一说字君策),东汉末年大臣。少传家业,博达无所不通,仕历显位。永汉三年四月,为尚书仆射、与司徒王允、董卓的部将吕布共谋诛卓。卓既诛,迁大司农,为国三老。每三公缺,瑞常在选中。太尉周忠、皇甫嵩,司徒淳于嘉、赵温,司空杨彪、张喜等为公,皆辞拜让瑞。后卓余党李傕、郭汜交兵,瑞

  • 朱买臣好不容易发迹,为什么他的前妻羞愧自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买臣,西汉

    朱买臣是西汉时期大臣,他发迹后接前妻享福,但前妻却羞愧自杀,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这个事情的原因,大概就是舆论作用太大,众口一词,积非成是;流言可畏,能颠倒是非,置人于死地。朱买臣是吴县人,吴县是现在的江苏,他家境贫穷,十分爱好读书,到了四十岁

  • 朱买臣休妻讲的是什么故事?他的前妻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买臣,汉朝

    朱买臣是西汉时期的大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朱买臣休妻”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这个典故是表扬朱买臣的。当朱买臣是一个贫困知识分子的时候,他的前妻嫌弃他很穷,强迫他写了一封休书,另嫁他人。但是朱买臣当了会稽太守以后,坐车出行,看见前妻在路上

  • 朱买臣是如何发迹的?最后被汉武帝所杀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买臣,汉朝

    马前泼水,汉语成语,意思是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也是京剧经典曲目之一。朱买臣,字翁子,会稽郡吴县人。西汉大臣。七国之乱爆发之后,朱买臣与妻子为了躲避战乱逃亡会稽郡,但他不会经营生产,只喜欢读书,所以生活并不富裕。但为了维持生计的他只能靠上山砍柴换取吃食,在这样贫困的条件下,朱买臣也没有放弃读书,他

  • 砍柴工朱买臣真会炒作:让老婆把地上的水捡起来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姜子牙,朱买臣,老婆,姬昌,王子颓,百里奚,秦穆公

    历史上从来都不乏老来富贵者。有抱负的捕鱼达人姜子牙——钓鱼钓来荣华富贵。姜子牙或者可以称呼为吕尚,也算是出身名门,肯定点说是贵族出身一点都不假,他的祖辈曾经帮助过尧帝和舜帝,还建立了一个叫做吕国的诸侯国,姜子牙也算是正统的王X代。可惜吕家传到姜子牙这里,就沦为贫民一个,甚至于为了生活,姜子牙不得不抡

  • 朱买臣:出身贫寒 后衣锦还乡 其前妻为此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买臣,张汤,严助,汉武帝

    物质对女人很重要吗?嫁个有权有钱的男人享富贵安逸,是女人的共同选择吗?女人的安全感都打这儿来吗?一般意义上可能是,但古今中外,安于清贫、只求过普通日子的淡泊女子,其实并不鲜见。西汉武帝时期有个高官,江苏人,叫朱买臣,出身贫寒人家,但喜欢读书,不爱务农,暗自怀着飞黄腾达的梦。三四十岁了仍不见发达,一直

  • 女人势利男人恶毒:揭秘姜子牙朱买臣如何报复前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姜子牙,朱买臣,报复,前妻

    导读:戏曲《马前泼水》讲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樵夫朱买臣整日不务“正业”,只知读书。他的老婆崔氏吃不饱穿不暖,满腹怨言,对朱买臣说,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泣”,也不愿坐在土炕头上跟你受罪。你给不了我幸福生活,我只能和你拜拜。说完,毅然改嫁有钱的赵石匠。朱买臣受此一激,奋发图强,终于金榜题名,夸官回乡。

  • 赵破奴进攻匈奴无果 只因回国途中干了这件事 最后被重赏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赵破奴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派出了和,率兵再次对匈奴兴兵,目的只是为了打击的挑衅行为。然而,匈奴人早就被卫青和霍去病打怕了,闻说汉朝又兴师动马,一夜之间撤了个干干净净。赵破奴和王恢原本以为他们此番必将和匈奴进行一场恶战,但一向强悍的匈奴人的表现让他们始料未及,赵破奴和王恢面临着进

  • 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 “象山先生”陆九渊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南宋,陆九渊,心学

    陆九渊(1139年3月26日—1193年1月18日),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调靖安主簿,历国子正。有感于靖康时事,便访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