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陆九渊简介 陆九渊与王阳明朱熹陆九龄的关系

陆九渊简介 陆九渊与王阳明朱熹陆九龄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604 更新时间:2023/12/14 15:14:43

陆九渊生于1139年,卒于1193年,字子静,号为“象山”,因为陆九渊的书斋名字为“存”,所以世人又称之为“存斋先生”,陆九渊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是心学的创始人,与之后出现的阳明共称为“陆王”,二人所创立的主观唯心主义更是被称为“陆王学说”。

陆九渊画像

陆九渊简介:陆九渊的父亲有很多的儿子,当陆九渊出生之后父亲想要将陆九渊送与别人抚养,陆九渊的哥哥陆九思正好也生了一个儿子,于是陆九思让自己的妻子喂养陆九渊,而将自己的孩子交给别人喂养,于是从此之后陆九渊视自己的兄嫂如同父母一般。陆九渊天赋极高,三四岁的时候就问自己的父亲“天地间所穷际?”之后更是十分的好学,陆九渊的好学主要是喜欢思考问题,之后到书中寻找答案,所以在早年的时候陆九渊就发现其实古代的很多圣人的思想都是不相同的,有很多的矛盾之处。

陆九渊在1172年中了进士,之后逐渐的入仕,曾经先后做过隆兴府靖安(今江西靖安)县主簿、建宁府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主簿、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等职,1186年,提出了任贤、使能、赏功、罚罪的医治国家的“四君子汤”,1191年,出知荆门军(管辖今湖北荆门、当阳两县),在陆九渊管辖期间政绩显著,当地的社会风气大变。

陆九渊除了在朝廷中做官之外还积极的设坛讲学,开创了心学一派,成为了主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学生可以说遍布江西和浙江两地,最为著名的学生有杨简、袁燮、舒璘、傅子云等。1175年,陆九渊与朱熹在铅山鹅湖寺进行了关于“心”和“理”的大辩论,之后又有了南康之会,两次的大辩论可以说奠定了陆九渊的学术思想的基础。

1193年初,陆九渊逝世于荆门任上,陆九渊死后送葬的队伍多达数千人,朝廷谥号为“安”。

陆九渊与王阳明

陆九渊与王阳明都是心学的代表性人物,两个人都对心学的创立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则在陆九渊学说的基础上发展了心学,两个人都认为“我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人们应该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真理,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下面我们就说一下两个人的关系。

王阳明画像

从两个人的思想来说,两个人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性人物,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则是心学的发展人,王阳明将心学发展,并且细致化,并且王阳明受到道家和佛家的影响,在其理论之中加入了这两方面的元素。历史上将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学说合称为“陆王学说”,可见两个人的学说是师承一脉的。

但是说到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名气与影响,王阳明的名气与影响要远远大于陆九渊,王阳明将自己的学说应用在自己的仕途当中,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王阳明的用兵可谓是出神入化的,曾经多次带兵剿灭叛乱,可谓是功劳极高,被皇帝追赐新建侯,谥号是文成。王阳明的学说传播到东亚、东南亚一带,对这些地方的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即使是现在也有很多人对王阳明的学说推崇备至,太盐平八郎、光耀等都奉阳明先生之思想为圭臬。而陆九渊的学说比较的粗陋一些,影响也远远的小于王阳明。

再者陆九渊与王阳明所走的路有一些相似之处,两个人不仅仅走仕途,而且都开坛讲学,积极的宣传自己的学说,并且拥有很多的拥趸者,从这一点上两个人是非常相似的。

总而言之,陆九渊与王阳明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两位思想家和教育家,更是自己学说的实践者。两个人具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也有着不同的地方。

朱熹与陆九渊

南宋时期,中国的理学有了心学和理学的分歧,并且渐行渐远,虽同属理学,却分道扬镳形成对立局面。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陆九渊是宋明两代“心学“的代表人物,两人虽都是大学问家,但是因为文学思想主张不同,素来不和。

陆九渊

南宋淳熙年间,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与陆九渊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找到统一,于是亲自出面邀请朱熹、陆九渊到鹅湖寺碰面,讨论学术问题,为各自的学术展开辩论,历史上称其为“鹅湖之会”。会议之上,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主要辩题是以“为学之方”这个问题上展开的,朱熹强调“格物致知”,对于一件事情的理解,要追求其根源,直到穷尽其道理才可以,并强调“格物致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主张为学要多读书、多观察,积累经验,之后加以分析、总结、归纳,最后得出结论。

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他认为“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世间万物都难离一个“心”字,只要心里清明,万事自然通晓,根本不必多观察、多学习,只要追求本心就能有好的结果。两人越辩越激烈,都不认同互相的想法,这场辩论持续了三天,最后陆九渊兄弟稍占上风,鹅湖会议也不欢而散。这次鹅湖之会不仅没有让双方意见达到统一,反而让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分歧更加明显。但是通过心学和理学双方的辩论促进了理学和宋代文学的发展,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陆九龄 陆九渊

陆九龄是心学的主要开创人之一,著有《复斋文集》,所以人称复斋先生。陆九渊是陆九龄的弟弟,在家排行老幺,开创了心学,是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世称存斋先生。接下来,详细的说一下陆九龄、陆九渊两兄弟的故事。

陆九渊画像

陆九龄和陆九渊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父亲陆贺一直很喜欢研究典籍,因为学识渊博,很受乡里人尊敬。陆九龄和陆九渊从小都很聪明,在父亲和兄长的耳濡目染下,都很喜欢学习、看书。陆九龄年纪稍大点的时候就被送到郡里去学习,无论是诸子百家、卜筮、还是阴阳等其他知识,小陆九龄都有所涉猎。读书以博见长。

而陆九渊相反,虽然小陆九渊也很好学,但是他的好学不在于博览,不在于看很多书,而善于思考上,对于一个不懂的问题,有追根寻底的优良品性。三、四岁时,他曾父亲发问,“天地何所穷际”,父亲只是笑笑并没回答他,也许是觉得陆九渊还太小,给他解释了也不懂。但是较真的陆九渊,没弄明白很不甘心,他竟为这个问题费尽思索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后来他读书更是孜孜不倦,经常能在书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陆九龄、陆九渊受其父亲影响都爱好讲学,后一起创立了心学,在民间流传,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标签: 陆九渊王阳明朱熹陆九龄

更多文章

  • 军功赫赫的韩遂有什么特殊才能位列八部将之中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韩遂有什么特殊才能位列八部将之中

    东汉末年,群雄纷纷揭竿而起,各自占地为王,整个时局动荡不安,人人自危。俨然进入到谁有权,谁为王的时代,也就是咱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时代。三国中的优秀的人物实在是太多,如过江之鱼,乃是掰开手指头不知道要数上多少轮。今天呢,我们就选取其中一个大家比较陌生的角色来做一个详尽的了解,他是谁?他就是三国时代的韩遂

  • 韩遂有什么特殊才能才能得以位列八部将之中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遂

    东汉末年,群雄纷纷揭竿而起,各自占地为王,整个时局动荡不安,人人自危。俨然进入到谁有权,谁为王的时代,也就是咱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时代。三国中的优秀的人物实在是太多,如过江之鱼,乃是掰开手指头不知道要数上多少轮。今天呢,我们就选取其中一个大家比较陌生的角色来做一个详尽的了解,他是谁?他就是三国时代的韩遂

  • 三国韩遂有什么特殊才能位列八部将之中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韩遂

    东汉末年,群雄纷纷揭竿而起,各自占地为王,整个时局动荡不安,人人自危。俨然进入到谁有权,谁为王的时代,也就是咱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时代。三国中的优秀的人物实在是太多,如过江之鱼,乃是掰开手指头不知道要数上多少轮。今天呢,我们就选取其中一个大家比较陌生的角色来做一个详尽的了解,他是谁?他就是三国时代的韩遂

  • 枭雄韩遂 揭秘边章韩遂反汉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遂,边章汉灵帝

    东汉时期,地主豪强势力迅猛扩张,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那时候,地主豪强都经营着占有大片土地的庄园,形成一个个“独丆立丆王国”。大庄园里以农业为主,依附农民是主要劳动者,也是庄园主长期奴役压榨的对象。倘遇荒年歉收,农民在租债的逼迫下,出卖妻子儿女,造成家破人亡。就这样,农民一代又一代终身劳苦,年年月月

  • 渭南之战简介:曹操击败韩遂马超联军稳定西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马超,渭南之战,韩遂,

    渭南之战是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年),丞相曹操击破马超、韩遂等关中联军的作战。当时曹操在南方战线失利,所以决定向凉州拓展。马超、韩遂等受消息影响,起兵抵抗,在关中潼关、渭南与曹军发生大战,最后曹操用计取胜,压制关中。渭南之战是一场讲求深谋远略,灵活用兵以智取胜的精彩战役。曹操在此战将关中数个拥兵自

  • 韩遂之死 三国韩遂是被其哪个部下杀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韩遂,三国人物,曹操

    韩遂怎么死的?韩遂在哪一年被谁杀死的?公元二百一十五年,韩遂被部下麹演、蒋石等人杀害,年七十余岁,首级献于曹操。韩遂字文约,本名约,原是东汉末凉州知名地方人士,然而在中平元年北宫伯玉等羌族首领叛乱时,与同郡边章(允)被挟为共主,更以两人之名屠戮金城,因而遭到通缉不得不改名。之后韩遂又杀北宫伯玉等夺得

  • 东汉名士司马朗是什么人?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朗,汉朝

    在历史上的舞台,司马家族是对三国影响最为深远的家族。司马家族孤注一掷,全部出仕于曹魏,并成为三国最终的胜利者,由于司马懿的名气太大,司马家族其他人物的形象似乎只是作为他的附庸和延续,但事实上他们各有各的人格,也各有各的选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便是司马朗,一起往下看吧。司马朗(17

  • 司马朗:司马懿的兄长,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司马朗,东汉

    “司马八达”,指东汉末年河内名门司马家族兄弟八人,他们分别为:汉兖州刺史司马朗,字伯达;魏太尉(晋宣帝)司马懿,字仲达;魏太傅(晋安平王)司马孚,字叔达;魏东武城侯司马馗,字季达;魏鸿胪丞司马恂,字显达;魏中郎司马进,字惠达;魏安城亭侯司马通,字雅达;魏安平亭侯司马敏,字幼达。因其兄弟八人的表字皆有

  • 司马朗的一生是怎样的?他最后因何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朗,东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司马朗的故事。现在越来越多的历史人物被搬上了荧屏。很多的观众应该都看过大军师司马懿。这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观众可以看到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因为曹植闯入了司马门而被陷害进了监狱。司马懿由于智慧过人,善用计谋通过。过一些策略,

  • 司马朗到底是何许人也 历史上的他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司马朗,东汉

    还不知道:司马朗到底是什么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朗( 171 - 217 ),河内县文县人,东汉晚期的政治家,是“司马八达”之一。当袁绍、袁术、曹操和孙坚忙于为即将到来的动荡时期积蓄力量时,司马家族仍在这场大崩溃中为生存而战。方司马曾在洛阳担任过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