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荣宠一时的戚夫人为何凄惨收场?吕后如何杀死戚姬

荣宠一时的戚夫人为何凄惨收场?吕后如何杀死戚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618 更新时间:2023/12/20 9:31:55

在最初和项羽的几次对阵中,刘邦一败涂地。彭城一战,刘邦联军五十六万军队被项羽率三万精兵打败,刘邦的父亲、老婆都成了项羽的俘虏。丢掉了老父亲,刘邦可能有点不舒服;可没有了老婆,刘邦却不急,因为他意外地得到了美人。那位美人,姓戚名懿,日后常被人称为“戚姬”或“戚夫人”。

刘邦连饮数杯,愁肠渐放,委婉问戚女是否许人。

老人说:“尚未。前有一相士说小女颇有贵相,今日大王到此,莫非前缘注定,应侍大王巾栉,未知大王尊意如何?”

刘邦大喜,当下解下玉带作为聘礼。老人再唤戚女出拜。戚女羞答答地接过玉带,然后用纤纤素手斟酒奉献刘邦,刘邦一饮而尽。透过迷濛的双眼,刘邦看到了一朵含苞的花朵,在悄悄绽放。

戚美人年不满二十,擅跳“翘袖折腰”之舞。舞时只见两只彩袖凌空飞旋,娇躯翩转,甩袖似轻云舒展,折腰如杨柳随风,且花样繁复,极具韵律美。戚美人还长于鼓瑟。那节奏分明、情感饱满细腻的演奏,刘邦听着听着,便不由自主地随声唱和。

戚美人给战事不顺、东奔西跑的刘邦以莫大的慰藉,让他体会到一种从未有过的人生乐趣。刘邦恨不能时时刻刻把戚美人拥在怀中。

明争暗斗埋下祸根

戚美人产下一子。刘邦非常高兴,取名如意。刘邦常说:“这个孩子像我,甚合我心意。”

刘邦称帝后,立吕雉为皇后,吕后所生之子刘盈为太子;封戚美人为夫人,刘如意为赵王。

吕后老谋深算,心计颇深。当刘邦对如意的夸奖之词传入她的耳朵里之后,吕后凭自己的政治嗅觉,隐隐感到了一种迫在眉睫的危机:老色鬼要废长立幼了。的确,刘邦在夸如意的同时,还说:“太子刘盈秉性柔弱,不若如意聪明,性格一点都不像朕。”这让戚夫人看到了希望。于是,她夜夜在刘邦的耳边吹风,要求立如意为太子。

两个女人,为了各自的儿子,也为了自己日后的荣华富贵,在皇宫内外,暗暗地进行着角逐。

吕后知道自己人老珠黄,要让刘邦改变态度,只能借助外力;戚姬清楚自己千娇百媚,要打动刘邦,只能靠自己的魅力!

刘邦左右为难,摇摆不定。最后讨好戚夫人,决定改立太子。

一天临朝,刘邦提出改立太子。群臣听后,都很惊骇,黑压压地跪了一地,同声力争。都说立嫡以长是古今通例,且东宫册立有年,并无过失,不可无端废黜。刘邦不听,喝令侍臣立刻草诏。

朝堂之上,死一般沉寂。蓦地,听得一声大呼:“不、不……不可!”原来是口吃的御史大夫周昌在力争。刘邦问:“你只说不可两字,究竟是何道理?”周昌越急越说不出话,面上忽青忽紫,好一会儿才挣出数语:“期、期知不可行。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期不奉诏!”刘邦忍不住大笑起来,满朝大臣听他“期、期”的声音,也大笑不止。刘邦在笑声中宣布退朝罢议。

退朝以后,戚夫人大失所望。刘邦说:“朝臣无一赞成,即使强行改立,如意也不能安于其位,我们还是从长计议吧。”

吕后心绪不宁,寝食不安,于是求教于张良。张良出计,让吕后请出“商山四皓”,以显示太子在朝廷中的地位坚如磐石。所谓“商山四皓”,就是商山之中的四位白发隐士。他们先后为避秦乱而结茅山林。刘邦曾力请他们,可他们不肯出山。

一日,刘邦置酒宫中,召太子侍宴。刘邦见太子身后的四个白胡子老头,很是诧异。当得知他们就是“商山四皓”时,便对他们说:“朕曾经请你们出山,你们不肯,现在怎么肯帮助太子了?”

四人回答:“太子仁厚,礼贤下士。我们甘愿为他效命。”

刘邦知道太子羽翼已成,已不可废,勉强喝了点酒,草草罢宴。回去后,无奈地对戚夫人说:“太子羽翼已丰,居然请来了商山四皓帮忙,废不掉了。”戚夫人哭着说:“妾并非定欲废长立幼,但陛下万年之后,妾母子的性命,必会悬在皇后手中。希望陛下曲意保全!”

刘邦说:“我会设法,决不使你们母子吃亏。”戚夫人只好收泪,耐心等待。刘邦沉吟了好几天,也想不出一个万全之计。

母子别离夫妻垂泪

刘邦清楚吕后和戚姬的争斗。他预感到,他死后得胜的一方,是不会放过另一方的。现在,既然改立太子已不可能,那日后得势的一方,肯定是吕后了。他要为他深爱着的美人和儿子安排一条活路。

刘邦内心的隐痛,符玺御史赵揣摸得一清二楚。他向刘邦献上一策:让赵王如意到自己的封地赵国,再为赵王配备一名刚性的大臣,就任赵王相,对赵王进行保护。赵尧推荐的大臣就是那位口吃的周昌。周昌素来为吕后、太子及内外群臣所敬畏,让他保护赵王,应可无虞。刘邦便任周昌为赵相。

几天后,周昌和赵王如意出都就国。十岁的如意还没有上车,戚姬早成了泪人。如意也流着泪,拉着妈妈的衣裙,不肯放手。病中的刘邦,强支病体,来为儿子送行。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而爱子再也不能膝下承欢了。一想到爱子带给自己的喜悦和欢乐,刘邦也禁不住老泪纵横。

送走了如意,戚姬痛哭不止。刘邦安慰道:“朕这是为你好啊!儿子在外,有自己的军队,谁能动他!只要他活着,谁又敢动你!”望着自己的爱姬仍哭个不停,刘邦接着说道:“你不必悲伤,须知人生有命。来,你为我跳一段楚舞,我为你唱一曲楚歌吧。”

戚夫人飘扬翠袖,轻盈回舞。刘邦略思片刻,唱道: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缴,向安所施!

歌的大意就是,鸿鹄的羽翼已经长成了,可以一飞千里,虽有网罗,也无能为力啊!他接连唱了四次,音调凄怆。戚夫人听着语意,越觉悲从中来,不觉泣下如雨。刘邦拥着她,也是泪湿皇袍。

吕后凶残戚姬遭难

高祖十二年,刘邦驾崩,刘盈登基,是为汉惠帝。由于刘盈生性仁慈柔弱,大权实际操纵在吕后的手上。

吕后令人把戚夫人抓来,剃去她亮丽乌黑的秀发,给她穿上赤土染成红色的囚衣,戴上冰冷的铁枷,关在“永春巷”的特别监狱里。戚夫人每天都要舂米,而且数量已经规定好了,舂不完就进行严惩。戚夫人一边舂米,一边唱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戚姬的这一段唱词,给自己带来了灾难,也给自己的儿子带来不幸。吕后听到后破口大骂:“贱货,还想指望你儿子来救你,简直是做梦。我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来个斩草除根!”

于是,吕后下令召赵王进京。周昌知道吕后不怀好意,先后三次以赵王有病相推辞,不让赵王进京。吕后知道是周昌在作梗,便下令让周昌入朝。吕后随即再次下令赵王即刻进京。

刘盈性格敦厚。他顾念骨肉之情,在得知母后的阴谋后,便想加以保护。他亲自到长安郊外迎接弟弟如意,然后一直把如意带到自己的宫中。他跟刘如意食则同桌,睡则同床,一分钟也不离开。吕太后几次欲杀如意,都没有成功。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一天,刘盈一早爬起来想去打猎,而刘如意还呼呼睡得正酣,怎么叫也叫不醒。刘盈以为这一会儿工夫没有危险,就自己一个人去了。当刘盈打猎回来时,幼弟已七窍流血,死在床上。

吕太后毒杀了刘如意后,接着,她下令砍断戚夫人的双手双足,再把她的眼睛挖出来,用烟把她的耳朵熏聋,又强迫她喝下哑药,然后扔在厕所里,命名“人彘”(彘,猪)。她光着头,两眼已成两个鲜血涔涔滴出的黑洞,耳朵听不见,只能干张大口。无手,无脚,不能站,不能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她只能在心里痴想和盼望她的爱儿来搭救她,也只能去回忆昔日和刘邦恩爱的往事。黑洞中流下的不是滴滴泪而是点点血。

标签: 戚夫人刘邦吕雉

更多文章

  • 唐朝安史之乱为何会发生?真是李林甫放任安禄山坐大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每个王朝的盛和衰其实都有个渐变的过程。比如汉朝盛极而衰是因为持续百年多的匈奴战争还有皇帝的控制力下降,地方豪族的崛起。宋朝盛极而衰来自外敌入侵,明朝的盛极而衰则是制度性腐败还有地方官僚阶级势力的膨胀。纵观历史,还未有那个朝代,如唐朝一样,在最盛的时候一下子被一场内乱打落王座。那么安史之乱为何发生?真

  • 王维《送熊九赴任安阳》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送熊九赴任安阳,王维

    古诗《送熊九赴任安阳》年代:唐作者王维魏国应刘后,寂寥文雅空。漳河如旧日,之子继清风。阡陌铜台下,闾阎金虎中。送车盈灞上,轻骑出关东。相去千馀里,西园明月同。

  • 任敖在吕雉掌权后,为何会被升为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任敖,汉朝

    吕雉掌权后,为何要把已经入狱的任敖封为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病情加重,吕雉千方百计邀名医为刘邦治疗,无奈回天乏力。在经历“病榻问相”之后,刘邦溘然长逝。随后,刘邦的嫡长子刘盈登基,是为汉惠帝,吕雉被尊为太后,从此权倾天下,成为帝国第一女主。吕

  • 任敖:一个小小的狱吏为何能得到吕雉的青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任敖,西汉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病重,吕雉想尽一切办法请名医治疗刘邦,但无能为力。在“临终提问”之后,刘邦去世了。随后,刘邦,长子刘盈,继位为汉惠帝,吕雉被尊为太后。从此,她成了帝国第一女。吕雉是一个有着明显爱恨情仇的独裁者。他上台后,对以前的敌人毫不留情。他杀了戚夫人,又杀了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与此

  • 史部《汉书》卷八十六·何武王嘉师丹传原文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汉书,班固

    何武字君公,蜀郡郫县人也。宣帝时,天下和平,四夷宾服,神爵、五凤之间屡蒙瑞应。而益州刺史王襄使辩士王褒颂汉德,作《中和》、《乐职》、《宣布》诗三篇。武年十四五,与成都杨覆众等共习歌之。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求通达茂异士,召见武等于宣室。上曰:“此盛德之事,吾何足以当之哉!”以褒为待诏,武等赐帛罢。武

  • 师丹提出“限田限奴”的主张,为何会被贵族拒绝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师丹

    师丹(?~公元3年),字仲公,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人。西汉大臣、西汉末年著名的经济家、政治家。哀帝时曾提出“限田限奴”的主张,以缓和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后因贵族官僚反对,未能实行。师丹少时师事大学问家匡衡,研治《诗》,造诣高深且品行至孝,因而举孝廉为郎官。元帝末年,为博士,因事免官。汉成帝建始年间

  • 西汉大臣师丹有谋有远见,却毁在汉哀帝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师丹,西汉

    很多人都不了解师丹,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说起西汉晚期,大家应该都会想到传说中的“穿越者”王莽。这个谋朝篡位的枭雄,带着他那与时代不符宛如穿越一般的政策,最终还是被杀死在了历史的进程中。大家都在惊叹他那仿佛神来一笔的贴合现代社会的政策,却不知道在他之前其实就有一个人,已经提出了这种种

  • 阿史那皇后:去世仅三十几岁却经过了三代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阿史那皇后

    阿史那皇后出生于公元551年,卒于582年,她的姓氏叫阿史那,属于突厥族,阿史那皇后是突厥木杆可汗阿史那俟斤的女儿,后来在天和三年也就是568年成为了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后。那么阿史那皇后生平又是怎样的呢?电视剧《兰陵王》中阿史那皇后剧照阿史那皇后可以说是非常伟大的一位女性,他从小出生在皇室家族,但是

  • 宇文邕的皇后是谁?阿史那皇后简介及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宇文邕,北周皇帝,兰陵王

    导读:阿史那皇后(551年-582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后,突厥木杆可汗阿史那俟斤之女。为得突厥之助灭北齐,宇文邕于565年遣使迎娶木杆可汗之女。568年三月立阿史那氏为皇后。当时周、齐都对统一中原跃跃欲试,而当时北方草原崛起了一支新的民族—突厥,突厥本为柔然锻奴,地位低下、受尽欺凌。此时却击败了

  • 史良娣:戾太子刘据之妾,与刘据同时遇害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史良娣,西汉

    史良娣,史氏,名、字皆不详。戾太子刘据之妾,史皇孙刘进之母,汉宣帝刘询祖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卫太子史良娣,是宣帝的祖母。太子有妃,有良娣,还有孺子,妻妾一共分三个等级,儿子都称为皇孙。卫太子刘据无太子妃之记载,只有长子刘进以其母姓氏称为史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