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时期大臣:郑当时是个怎样的人?

西汉时期大臣:郑当时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433 更新时间:2023/12/16 10:32:28

汉武帝时期,郑当时汲黯是一样的,也是一位崇尚黄老思想和游侠的大臣,也死在当官的任上。但是同汲黯没人缘、不受皇帝喜欢的境遇相比,郑当时交友非常广阔,遍地都是他的朋友,当官非常圆滑又清廉,不愧当时之名。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郑当时字庄,陈地人。郑当时很可能是于楚汉战争结束之后,因为他的名和字很有意思。他的父亲郑君是项羽的将领,在被刘邦要求直呼项羽的名字时坚决拒绝,所以被刘邦驱逐后就消失在历史尘埃之中了。因此,这个名字也成了郑君表达自己信念的寄托——尽忠于项羽正当时,为人要庄重。但是,郑当时后来的行为很明显拿父亲当了反面教材,为人友善,做官就很注重风向。

郑当时虽然喜好黄老思想,但是起家的根本还是靠坚持不懈的结交朋友,最初靠帮助名将张羽解决麻烦而名声大噪。此后,他到了长安担任太子舍人(即东宫宿卫),自感官位不高、名望不重,便夜以继日地遍访宾客,唯恐落下一个,而且所交往的宾客都是自己父亲辈的人物,到汉武帝时终于当上右内史,位列九卿之一。

此后,郑当时将他这种结交朋友的特点发挥到极致,大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味道。他当太史期间直接告诉家人,不管来人地位如何都要迎进门,自己则以“客上主下”之礼尽心招待;自己很廉洁,但还是将自己的俸禄和赏赐都拿来向长者献礼;最关键的一点是,对下属从来和颜悦色,生怕吓着人家,对人才或者听到高见一刻也不停留推荐给汉武帝。因此,郑当时在任上最大的功绩就是寻找、发现人才。在这种无私地结交朋友的情况下,郑当时也被很多人亲切地称呼为郑庄,所以汉武帝都知道他的评语“郑庄行,千里不赍粮”,走到哪都有人招待。不过,他最后一次被贬官也因为选的朋友不靠谱,结果被人告发了,只能拿钱赎罪。

相比于刚直的汲黯,郑当时就非常的圆滑了。第一次被贬官就是因为在窦婴田蚡之间的争斗之间中途改变立场。当时,汉武帝让大臣们公开讨论下窦、田两人谁对谁错,郑当时一开始支持窦婴,但是很快就改变立场了,内心支持窦婴的汉武帝被气得大骂郑当时“局促得向车辕下的马驹”,完全没有平时指点江山的气概,事后直接免了他的内史。此后,他在朝堂上完全跟着汉武帝意见走,不敢明确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最后,郑当时死于汝南太守的任上。

郑当时虽然当官比较油滑,连汲黯骨气的一半都没有,但是作用不比汲黯小。汲黯谁都敢怼,就没人敢亲近了,自然也不能去发现人才,只能自己去奋斗了,而郑当时时时刻刻地搜寻人才,又迫不及待地将人推送给汉武帝,使得很多人才能够被发现,不至于被埋没,是很多人的伯乐(被推荐的人没有留下名字)。光此一点就是别人很难做到的,郑当时是一直在做好人好事,直接造福了许多人,对汉朝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于公于私都值得别人去学习。有句话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尽管他后来被贬时也发生宾客远离的情形,让人不得不感慨人都是势利的动物,但是亲属也因他成为政府高官就有7人之多,可谓是善有善报了。

标签: 古代汉朝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汉朝大臣直不疑是时代的一个缩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直不疑是时代的一个缩影

    直不疑是汉朝时期有名的大臣,他为官低调,精通黄老学术,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声望,当时人们都是用官名来称呼当官的,但是直不疑他比较低调,不喜欢别人称呼自己的官名,所以就让当时的人们叫他长者。直不疑的一生可以说是深合当时的氛围,他的一生也留下了不少经典事迹,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有直不疑辟谣的故事。面对着谣言,直

  • 揭秘直不疑是个怎样的人 直不疑是怎么辟谣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直不疑,西汉,名臣

    直不疑是个怎样的人虽然在西汉时期,文景之治不太有名的,但是这段时期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它直接的为武帝时期的开疆拓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段时间里之中,流行的还不是后来的儒家学说,而是黄老学术,而其中,直不疑就是时代的一个缩影。那么直不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直不疑很喜欢黄老之道,而他生涯的前期正好是

  • 郅都是个什么样的人?窦太后为何一定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郅都,汉朝

    正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悠久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过一大批铁骨铮铮的真英雄,郅都,西汉时期河东郡杨县人,是一位著名的军事人才,后人将他和战国时期的廉颇、赵奢这些名将并列在一起。汉文帝时期以郎官的身份服事,到景帝即位,郅都的官职升到了中郎将,成为皇帝身边的亲信。有一次汉景帝

  • 酷吏郅都是个怎样的人?为何让敌人如此胆寒?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郅都

    司马迁笔下的酷吏郅都,为何比李广更强,更让匈奴人畏惧?谈及西汉抗匈名将,最广为人知的是李广和程不识。然而翻开西汉历史,却能惊奇的看到一个比李广、程不识更牛的边将。匈奴到底有多么害怕他呢?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别说见到他真人了,即便见到他人偶画像,匈奴人都胆颤心惊,以至箭都射不中。这个人叫郅都,匈

  • 酷吏郅都是如何发迹的?他为何能得赏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郅都,西汉

    郅都,西汉时期大臣,主要活动于汉景帝时期,是西汉最早以严刑峻法镇压不法豪强,维护封建秩序的酷吏。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西汉的上林苑,很像现如今非洲的野生动物园,不仅大得不得了,而且里面还散养着各种飞禽走兽。皇帝游上林苑,一般情况下并没有特殊保护,如果不巧

  • 郅都是什么人?在史记中写过他的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郅都,汉朝

    郅都,西汉河东郡杨县人,西汉最早以严刑峻法镇压不法豪强,维护封建秩序的名臣。 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在古代皇权社会,皇权乃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抗旨乃是极重的罪行。然而,汉景帝时,偏偏就有人当面抗旨,事后非但没有受到处罚,反而得到了赏赐和重用。此事载于《史记·酷吏列传》,是汉

  • 郅都一个为国尽心尽力的骨鲠之臣被窦太后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苍鹰郅都,郅都行事

    郅都怎么死的郅都,是历史上有名的酷吏,以用刑严酷出名。这样一个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为国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骨鲠之臣,最终却死在了文景之时最大的权贵窦太后的手中,郅都的死亡可能还要追溯到太子刘荣被废一事之上。刘荣是汉景帝的庶出长子,由于景帝对刘荣母亲的宠爱,加上窦太后对于这个长孙有着特殊的感情,所

  • 苍鹰郅都 汉景帝的忠臣为何最后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景帝的忠臣,苍鹰郅都

    苍鹰郅都郅都,西汉文景时期的酷吏,也是一位著名的军事人才,后人将他和战国时期的廉颇、赵奢这些名将并列在一起。他的生卒年都没有详细的记载,所以我们不知道,目前有史可考的就是他是哪里人,郅都是现在的山西洪河县人。郅都在汉文帝时期担任郎官,就是汉文帝的侍从一类的官职。等到景帝即位,郅都的官职升到了中郎将,

  • 中行说为汉朝带来了哪些祸端?汉文帝为何执意派他出使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行说,西汉

    中行说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汉文帝得罪的这个宦官,名叫中行(háng)说(yuè)。说起来,中行说也是一个可怜人,虽然他的祖上也曾阔过,在春秋时期是晋国的贵族,但到中行说之时,连基本的生存都难以保障,只能阉割之后到宫里当宦官。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没有比这个更

  • 汉朝的中行说为何要帮助匈奴对付汉朝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汉朝,刘邦

    说起汉奸,那可是人人得而诛之,在抗日战争时期,汉奸这种行为对祖国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早在汉代,在与边疆匈奴的摩擦中,就有汉奸诞生了。从汉高祖登基那天起,匈奴就成了汉朝最大的敌人,先是刘邦被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后来吕后执政又被冒顿(mò dú)单于写信羞辱,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匈奴人也是不断在汉朝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