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朝名臣桑弘羊:一生致力于汉代国有经济的发展

汉朝名臣桑弘羊:一生致力于汉代国有经济的发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632 更新时间:2024/1/9 18:33:13

桑弘羊一辈子努力就为了一个目标,让皇帝手里的钱多一些,他的智商全部用在想皇帝之所想,急皇帝之所急,甚至在皇帝死后,还想继续贯彻当年的路线方针政策。

读历史的最大乐趣,就是发现很多我们今天的苦恼,千百年前的先人们也都经历过。

《盐铁论》是近几年一本可以读多遍的书,每次读都有很多会心的感受。一是这本书语言通俗流畅,二是非常有情境感,让你能想象出当年的激烈争执。里面的角色一个个都好像活在我们今天身边一样。

其中最主要的核心人物是桑弘羊。这个人确实极有才华,据说出身商人家庭,从小就有“心计”,13岁就入宫,出入禁中,成为汉武帝的中央办公厅成员。之后就一直很被器重,后来主要负责财政工作,相当于汉武帝的财政部长。

桑弘羊是30多岁开始发达的,那时候汉武帝连年用兵,再加上好大喜功,爱搞工程,导致国库亏空,债台高筑。再要加税,恐怕民怨沸腾,于统治者不利,于是有人向汉武帝建议,大力发展国有企业。发展国有企业有个好处,就是政府可以从中赚钱,但不像征税那样对老百姓的掠夺感受那么直接。用后来的税收理论家的说法,就是拔最多的鹅毛却让鹅叫得最少。

当时有人向汉武帝推荐山东的大盐商东郭咸阳和河南南阳的大冶铁商孔仅担任大农丞,利用他们经商的经验和技术,负责管理盐铁事务,通过盐铁收归官营,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桑弘羊这时已经34岁,他由于善于计算经济问题,汉武帝让他帮助东郭咸阳和孔仅估算研究盐铁官营的规划。在这方面桑弘羊家传的商人天赋和多年熏陶的政治运作经验都发挥了作用。这个规划经过一年的起草才完成,核心内容就是以后国家垄断盐铁的生产,必须挂国字头,不许私人经营。汉武帝很快就批准了这个计划,并派孔仅和东郭咸阳到全国各产盐铁的地区,设立盐铁官营的机构,把原来的商人都收编,安排行政级别。

桑弘羊办事得力,进一步受到汉武帝重用,但仅仅是把盐铁名义上收归国有,还不够,那些商人摇身一变成为国有企业的厂长,如果隐瞒产量,虚报成本怎么办?桑弘羊进一步充实干部队伍,把人事任命权牢牢抓在手里,这样各地的厂长们至少就要有所顾忌。

盐铁国营专卖让政府很快感受到了好处,汉武帝自然也会想到,如果其他行业也都搞专卖,不是更有钱赚么?问题是市场上的行业太多太复杂,如果卖菜的、剃头的、缝衣服、搞娱乐业的都由政府来专营,很难找到这么多人才,而且政府干有些事也干不好。尤其是服务性行业,政府搞就会出问题,这方面汉武帝政府还是有些自知之明。到了两千年以后,我们搞社会主义大跃进,比汉武帝还进一步,什么都公私合营,很快就出问题了。

当时除了盐铁,再就是由官府供给私人酿酒者以谷物和酒曲等原料,根据政府制定的酿造要求,由私人进行酒的酿造。关键是个人酿造的酒只能按公家规定的价格卖给国家,私人不得出售。这样,国家就垄断了酒类的全部销售。酒类专卖后的赢利一定是相当可观的,因为它当时与盐铁、均输并称为国家主要财政来源的“三业”。“三业”之外,汉武帝时代还是保留了相当的民营经济比重,怎么能把这些民营企业家的钱弄到手里来,就是汉武帝动脑子的事情了。有个御史大夫也是著名的酷吏张汤,提出用“算缗”的方法征财产税,汉武帝很赞赏,但遭到了很多官员的抵制,所以未能贯彻,到了桑弘羊上台任大农丞就被雷厉风行地贯彻执行了。所谓算缗,就是凡工商业者,都要如实向政府呈报自己的财产数,二缗抽取一算的税(一缗为1000钱,一算为200文钱);小工商业者可以减半抽税。凡有乘坐马车的(国家干部和革命军人除外),一乘抽税一算,运货的马车抽二算,船五丈以上的抽一算。怕人隐瞒还搞所谓告缗,也就是鼓励大家检举揭发,经调查属实者,除了被告发人的财产被全部没收、戍边一年外,告发的人可得到被没收财产一半的奖赏。靠着这种残酷的手段,民间商业纷纷破产的同时,汉武帝又大捞了一笔,军费也大量充实。

这一切很快导致国内矛盾空前加剧,到了汉武帝晚年,他自己也意识到再这样下去要搞出问题来了,于是发了“轮台罪己诏”,宣布以后要与民休息。从那时起,桑弘羊开始失宠了。到了汉武帝驾崩,霍光辅政,虽然桑弘羊也被任命为顾命大臣,但已经大势已去,霍光看他还那么嚣张,召集一些贤良文学来和他进行政策辩论。所谓“贤良”、“文学”,也就相当于今天社会上还有些名声的专栏作家。其实内心里霍光也是倾向保留一些国有经济的,这符合政府的利益,但这次辩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灭桑弘羊的威风。可以说在这次辩论会上,桑弘羊是誓死捍卫汉武帝路线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丞相田千秋是这次会议的主持人,但他发言不多,只是在双方辩论激烈的时候,讲一些折中调解的话。桑弘羊一个人发言114次。参加会议的还有丞相府的属官丞相史和御史大夫的属官御史,他们是作为田千秋和桑弘羊的助手参加的,有十几次发言,多是敲敲边鼓。霍光没有直接参加这次盐铁会议,但他显然是有纠正汉武帝早期激进路线倾向的。这次争论中,桑弘羊已经是非常被动了。

其中以垄断铁器受的批评最多,主要责难和我们今天对国有企业的感受也差不多:

1,产品质量低劣,因为“卒徒”缺乏责任心,常常不按规矩操作。

2,产品“多为大器”,不照顾民间市场需求设计。

3,好坏不能挑选,还常常买不到,销售人员常常找不到。

4,价格昂贵,以致贫民买不起,只能“木耕手耨”。

5,一旦官铁滞销,就强迫摊派,逼农民购买,平时还经常抓差让农民给他们义务工作。

桑弘羊一辈子努力就为了一个目标,让皇帝手里的钱多一些,他的智商全部用在想皇帝之所想,急皇帝之所急,甚至在皇帝死后,还想继续贯彻当年的路线方针政策。

盐铁会议后的第二年,昭帝元凤元年(前80年)九月,发生了燕王旦与昭帝争夺皇位的斗争,历史上叫做“燕王之变”,桑弘羊也被牵连到这一事变中,围绕这个事件有不少说法,总之结果是桑弘羊一家都被霍光处死了。

标签: 桑弘羊盐铁论国有经济

更多文章

  • 经济奇才桑弘羊:在西汉时期就可以达到调控经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桑弘羊,霍光,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是个雄才大略之主。他继承文景之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统治,使西汉从文景之治的小康推进到一个鼎盛时期。在这个由兴及盛的历史阶段中,被汉武帝一手提拔、重用的“兴利之臣”桑弘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在实行财政改革、广辟财源,“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给”上投入的智慧、做出的贡献与卫青、霍去病等人在军事上的贡献

  • 史上第一个舌战群儒的桑弘羊:汉武帝的理财专家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桑弘羊,汉武帝,舌战群儒,

    提起舌战群儒来,人们都会想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在东吴的一场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的精彩辩论。《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在此情势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与高超的语言技巧,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

  • 桑弘羊简介 汉武帝时期著名财政大臣桑弘羊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桑弘羊,汉武帝,汉朝

    桑弘羊简介: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出生于洛阳,父亲为当地商人。汉武帝时期的政治人物,专长为财政。桑弘羊13岁时“以心计”入赀为侍中,因能“言利事,析秋毫”,深得汉武帝赏识,被委以重任,历任大农丞、大农令、搜粟都尉兼大司农等要职,统管中央财政近40年之久。桑弘羊(前152年—前80年

  • 揭秘你所不知道的青楼:妓女如何进入国家编制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青楼,妓女,编制

    导读:在中国古代,妓女指的也不全是那些做皮肉生意的,还有艺妓和色妓之分。艺妓主要从事表演活动,工作性质和今天的文艺工作者、娱乐明星差不多;色妓就是我们今天普遍认为的娼妓。倘若再细分,中国古代妓女则可以分为宫妓、营妓、官妓、家妓和民妓。一、古巴比伦女子不论贵贱都须当庙妓谈到妓院,估计一下能勾起很多人的

  • 三国五虎上将分别是谁?魏延为何进不了五虎之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延,五虎上将,刘备

    三国五虎上将分别是哪五个人呢?五虎将又称五虎上将、五虎大将,是《三国演义》蜀汉将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五人的称号,《三国志》中,陈寿将蜀汉将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五人合为一传并称他们为国之爪牙,后经过民间艺术的演变,被称为“五虎上将”。明神宗万历年间通州民间学者彭大翼撰著《山堂肆考》

  • 汉献穆皇后曹节为何要大骂哥哥曹丕?她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节,汉朝

    曹节(196年―260年),女,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汉献帝刘协第二任皇后,魏武帝曹操的女儿,魏文帝曹丕之妹,生母及早期经历不明。汉献帝刘协早年受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时称“董侯”。汉少帝即位,封刘协为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中平六年(189年)9月28日,刘协被司空董卓拥立为帝。在董卓死后,

  • 伏寿曹丕真的有私情吗 伏寿之谋被曹操识破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伏寿,曹丕,曹操

    伏寿 曹丕在2012年的电影《铜雀台》中,有这样一段剧情: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的曹操权倾天下。曹操的儿子曹丕暗中勾搭上了汉献帝的皇后伏寿。当两人苟合的时候,被汉献帝在暗中撞见。但是懦弱的汉献帝却将此事隐忍下来,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后来伏后事发,曹丕为伏后求情,汉献帝却不为所动,坚持让曹

  • 汉献帝的皇后伏寿怎么死的 伏皇后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伏寿,汉献帝

    伏寿怎么死的伏寿是东汉最后一名皇帝汉献帝的皇后,徐州琅邪郡东武县人氏,今属于山东人。她是西汉时期的大司马伏湛的后代,父亲是伏完,母亲是阳安公主。建安四年,因汉献帝衣带诏密谋诛杀曹操的事件败露,和此次事件有关的董承、吴子兰、王子服等人全部被曹操杀死,因此也牵连了汉献帝的贵人,董承的女儿董贵人。曹操执意

  • 汉献帝刘协伏皇后伏寿简介 伏皇后伏寿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献帝刘协,汉朝皇后,伏皇后,伏寿

    伏寿(180?—214年),汉献帝皇后,徐州琅邪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人,西汉大司徒伏湛八世孙,父亲是学者伏完,母为阳安长公主刘华。作为皇后二十年,于建安十九年被曹操幽闭而死。立为皇后伏寿,徐州琅邪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人,西汉大司徒伏湛八世孙。父亲伏完,沉着器度大,袭爵不其侯,娶汉桓帝女阳安公主刘

  • 汉少帝刘辩妻子是谁?汉少帝刘辩后妃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少帝刘辩,汉朝

    刘辩(176年-190年3月6日),中国汉朝皇帝(光熹元年四月十三戊午日至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即公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位)。他是东汉第十三位皇帝,是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中国古代的史书中称刘辩为皇子辩、少帝和弘农王等,但因为刘辩在位不逾年,一般不把他看作是汉朝正统的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