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献帝刘协伏皇后伏寿简介 伏皇后伏寿怎么死的

汉献帝刘协伏皇后伏寿简介 伏皇后伏寿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542 更新时间:2024/1/8 9:05:45

伏寿(180?—214年),汉献帝皇后,徐州琅邪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人,西汉大司徒伏湛八世孙,父亲是学者伏完,母为阳安长公主刘华。作为皇后二十年,于建安十九年被曹操幽闭而死。

立为皇后

伏寿,徐州琅邪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人,西汉大司徒伏湛八世孙。父亲伏完,沉着器度大,袭爵不其侯,娶汉桓帝女阳安公主刘华,为侍中。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董卓挟持汉献帝到长安,伏寿跟随,此时她已入掖庭为贵人。

公元195年(兴平二年),立为皇后,伏完任执金吾,当时汉献帝14岁,伏寿15岁,两人相差1岁。不久,汉献帝东归,李傕郭汜等追击打败汉献帝于曹阳,汉献帝于夜晚偷渡黄河到山西境,六宫妃嫔都步行出营跟随。伏皇后手持细绢数匹,董承叫符节令孙徽持快刀威胁夺下,杀左右侍者,血液飞溅到伏皇后衣上。等到达安邑,汉献帝穿的衣服都烂了,以枣栗为粮。

谋诛曹操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任伏完为辅国将军,仪制同于三公。伏完认为政权全在曹操手中,自己嫌自己枉为皇上的外戚,于是把印绶缴上,任中散大夫,不久改任屯骑校尉。

献帝迁都许昌后,徒然守着虚位,值宿警卫侍兵,没有一个不是曹操的旧党羽和姻亲密戚。议郎赵彦曾经向献帝出谋划策,曹操深恶而把他杀了。其余内外不和曹操一条心的,多数遭到诛戮。曹操后来因事入殿中见到献帝,献帝极端愤怒,因说:“您假使能够辅助我,那么就希望你优厚相待;否则的话,就希望你恩爱相加把我抛弃。”曹操大惊失色,磕头求出。旧有的规矩,三公大官领兵朝见皇帝,要让虎贲兵员执锐利武器左右相挟。曹操退出之后,顾盼左右,汗流浃背。自此以后,曹操不敢再这么朝见献帝了。

董承的女儿为贵人,曹操杀了董承,又要求杀董贵人。献帝认为董贵人怀孕在身,连连请予免诛,终不能得。伏皇后看了这个情况,从此心怀恐惧。于是给她父亲写信,讲曹操残酷逼迫的凶相,要她父亲秘密地图划铲除曹操。伏完不敢动手。

公元210年(建安十四年),伏完去世,其子伏典继嗣。

事败而死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秘密泄露。曹操追查大怒,便逼着献帝废去伏皇后,并假为策书说:“皇后伏寿,由卑贱而得入宫,以至登上皇后尊位,自处显位,到现在二十四年。既没有文王母、武王母那样的徽音之美,而又缺乏谨慎修身养怡之福,却阴险地怀抱妒害,包藏祸心,不可以承奉天命,祀奉祖宗。现在派御史大夫郗虑持符节策书诏令,把皇后玺绶缴上来,退去中宫,迁往其他馆舍,唉!可悲伤啊!伏寿咎由自取,未受审讯,幸甚幸甚!”又以尚书令华歆为郗虑副手,统兵入宫逮捕伏后。伏皇后紧闭门户匿藏墙壁中,华歆伸手将伏后牵出。

当时献帝在外殿,郗虑坐在他身旁。伏后披发赤脚徒步而行哭泣着经过献帝面前告别说:“不能再救救我吗?”献帝说:“我也不知我的性命还能延续到何时!”回头望着郗虑说:“郗公!天下难道有这样的事吗?”于是曹操将伏后下于掖庭暴室,幽禁去世(《曹瞒传》称当场被杀),所生的两位皇子亦以毒酒毒杀,伏氏宗族有百多人亦被处死,伏寿母亲盈(可能即樊普姐)等十九人都被流放到涿郡。

墓址

伏皇后墓位于许昌市南15公里的冢刘村东北隅,墓高10米,占地1730平方米,冢前有两小墓,为二皇子墓。

争议

民国史学家吕思勉对伏皇后被诛杀一案存有不同看法,认为以曹操的地位和气魄不会简单因为伏皇后给其父亲的一封信有诋毁之言而加害,而且汉献帝也不会因为董承被害而迁怒曹操(董承本身也不是靠得住的忠臣),认为这个案件背后“一定另有原因”,而且背后的事情很大、不便于记载到正史之上,吕思勉推测认为伏皇后有一个通盘的政治计划而且事关大局,因此曹操不得不动手。

历史评价

王嘉《拾遗记》:“献帝伏皇后,聪惠仁明,有闻于内则。”

范晔《后汉书》:“坤惟厚载,阴正乎内《诗》美好逑,《易》称归妹。祁祁皇孋,言观贞淑。媚兹良哲,承我天禄。班政兰闺,宣礼椒屋。既云德升,亦曰幸进。身当隆极,族渐河润。视景争晖,方山并峻。乘刚多阻,行地必顺。咎集骄满,福协贞信。庆延自己,祸成谁衅。”

文学形象

在小说《三国演义》里,伏皇后的生平与正史大体相当,主要出场于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不过在小说里,伏完并非病死,而是与伏皇后一起谋划除掉曹操,但遭曹操发现而被族灭。有诗叹曰:“曹瞒凶残世所无,伏完忠义欲何如。可怜帝后分离处,不及民间妇与夫!”

更多文章

  • 汉少帝刘辩妻子是谁?汉少帝刘辩后妃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少帝刘辩,汉朝

    刘辩(176年-190年3月6日),中国汉朝皇帝(光熹元年四月十三戊午日至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即公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位)。他是东汉第十三位皇帝,是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中国古代的史书中称刘辩为皇子辩、少帝和弘农王等,但因为刘辩在位不逾年,一般不把他看作是汉朝正统的皇

  • 汉少帝刘辩有子女吗?汉少帝刘辩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少帝刘辩

    汉少帝刘辩有子女吗?汉少帝刘辩后代刘辩(176年-190年3月6日),中国汉朝皇帝(光熹元年四月十三戊午日至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即公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位)。他是东汉第十三位皇帝,是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中国古代的史书中称刘辩为皇子辩、少帝和弘农王等,但因为刘辩在位不

  • 谁最后搞乱了汉朝天下?董卓废刘辩招致恶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董卓,刘辩,汉朝

    董卓进京,改变了后汉帝国历史的行进方向,游戏从此多了一个另类的玩家。董卓废掉何太后的儿子刘辩,立了王美人的儿子刘协,是为汉献帝。后来的评价,都以此指责董卓擅立,因为从汉家历史看,拥立皇上不是一般人的活儿,除了外戚就是勋臣,以董卓的资历地位,主导这么大的事情,在当时就遇到了抵触,后世史家也没少向他吐口

  • 刘辩和刘协是什么关系?都是谁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辩,刘协,汉朝皇帝

    刘辩和刘协是什么关系?都是谁的儿子刘辩为汉灵帝和何皇后所生,也是汉献帝刘协的哥哥。而刘协是王美人所生。汉献帝刘协,生于181年,234年病死,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时间是189年至220年。 刘协是汉灵帝刘宏的儿子,汉少帝刘辩的兄弟,原封陈留王。他随刘辩在十常侍之乱时被太监张让和段圭绑架,遇到董卓

  • 汉少帝刘辩简介 汉少帝刘辩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少帝刘辩,汉朝

    刘辩(176年-190年3月6日),中国汉朝皇帝(光熹元年四月十三戊午日至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即公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位)。他是东汉第十三位皇帝,是汉灵帝刘宏与何皇后的嫡长子。中国古代的史书中称刘辩为皇子辩、少帝和弘农王等,但因为刘辩在位不逾年,一般不把他看作是汉朝正统的皇

  • 东汉废帝刘辩:历史上唯一葬入宦官墓穴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汉废帝,刘辩,宦官墓穴,皇帝

    导读:“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这支被鲁迅先生评价为“汉宫之楚声”的悲歌,是东汉废帝刘辩临终前与爱妃唐姬的诀别之音。与心爱之人作了人生最后告别后,刘辩随即含泪饮鸩而亡,一代帝王就此殒命。当年,他的老祖宗刘邦曾逼迫西楚霸王项羽含恨别姬,那是何等威武;而今,

  • 汉少帝刘辩死后为何会被葬入宦官太监的墓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少帝,汉朝皇帝

    刘辩死后为何会被葬入太监的墓穴?中国古代人死之后习用土葬,而帝王死后将葬在事前挖掘好的地下寝宫里,据记载,地下寝宫装饰华丽,随葬各种奇珍异宝,其建筑规模对后世陵墓影响很大。然而凡事皆有例外,中国古代的历代帝王中,有一人死后不但没有葬入地下寝宫,反而被葬入了宦官太监的墓穴,这究竟是为何呢?这个被葬入太

  • 汉朝皇帝刘辩死后为何会被葬入太监的墓穴?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辩,汉献帝,太监

    中国古代人死之后习用土葬,而帝王死后将葬在事前挖掘好的地下寝宫里,据记载,地下寝宫装饰华丽,随葬各种奇珍异宝,其建筑规模对后世陵墓影响很大。然而凡事皆有例外,中国古代的历代帝王中,有一人死后不但没有葬入地下寝宫,反而被葬入了宦官太监的墓穴,这究竟是为何呢?这个被葬入太监墓穴中的皇帝就是汉少帝刘辩,刘

  • 三国史上曹操为何最佩服最惋惜袁绍的谋士沮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曹操,袁绍,谋士

    曹操是个爱才的人,他提倡唯才是举,凡是有本领的人,曹操都希望为我所用。正因为如此,曹操才很赏识那些忠贞之士。比如关羽,曹操觉得此人忠义,便格外器重,尽管关云长还是千里走单骑,可天下人对曹操的赞誉却始终如一。曹操手下好多谋士,都是从敌对势力投诚过来的,比如徐晃、张辽,甚至得力谋士郭嘉、贾诩、许攸等,可

  • 三国沮授简介 袁绍帐下谋士沮授生平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沮授,谋士

    沮授(?-200年),广平(治今河北鸡泽东)人,东汉末年袁绍帐下谋士。沮宗之兄、沮鹄之父。史载他“少有大志,擅于谋略”。曾为冀州别驾,举茂才,并当过两次县令。后来又当韩馥别驾,被韩馥表为骑都尉。袁绍占据冀州后任用沮授为从事。经常对袁绍提出良策,但很多时候袁绍并不听从。官渡之战时袁绍大败,沮授未及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