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明帝皇后是谁?汉明帝刘庄明德马皇后简介

汉明帝皇后是谁?汉明帝刘庄明德马皇后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743 更新时间:2023/12/14 18:34:48

明德皇后(公元39年-公元79年),马氏,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南)人,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汉明帝刘庄的皇后。公元52年(建武二十八年),她被选入太子宫时只有十三岁。由于她生性谦恭和顺,对太子的母亲阴皇后服侍体贴,对其她妃嫔诚挚热情,宫中无人不对她称赞,太子对她也是宠爱有加。公元57年(中元二年),光武帝病逝,刘庄即位,谓汉明帝。马氏即被封为贵人。公元60年(永平三年)春,马氏被立为皇后。马皇后一生以俭朴自奉、不信巫祝、待人和善、约束外家著称,公元79年(建初四年),马皇后去世,终年四十余岁,谥号明德,与汉明帝合葬于显节陵。明德马皇后是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著有《显宗起居注》一书,开创了“起居注”这一史书体例之先声。

幼理家事

明德皇后,马氏,名字失载,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少年时父母都逝世。其兄马客卿聪明颖惠而早夭,他的母亲蔺夫人因悲痛伤心而引发疾病,神志恍惚。马氏当时只有十岁,料理家事,管理教育仆人,内外之事咨询禀报,她处理起来如同成人一样。

起初,别人都不知道这种情况,听说以后,都表示惊异和赞叹。马氏曾经长时间地患病,其母蔺夫人让人给她占卜,卜筮者说:“这女子虽然是有病的样子,但是她必将大贵,其兆不可说出。”后来又叫来相面的人给女儿们占卜,相面的人见到马氏,大惊说:“我必将对此女称臣。然而她虽然尊贵,却少有子息,若是养育别人生的孩子得力的话,比自己亲生的孩子还要强。”

入太子宫

起初,马氏的父亲马援领兵攻打五溪蛮人,死在军中,虎贲中郎将梁松、黄门侍郎窦固等人趁机诬陷马援,由此马家日益衰落,又多次被权贵们所欺侮。马氏堂兄马严十分忧心愤怒,禀告蔺夫人断绝与窦氏的婚约,请求将马氏进纳掖庭。于是便上书说:“我的叔父马援先逝去辜负皇恩未报,而妻子和孩子受到特殊恩惠得以保全,对陛下爱戴尊仰,像对待上天对待父亲一样。人之常情既然得以不死,就想追求祥福。我听说太子、诸王的妃子匹配尚未齐备,马援有三个女儿,长女十五岁,次女十四岁,幼女的十三岁,她们的仪容身材头发皮肤,在女子中都属上中以上的人才。而且都孝顺小心,文静温柔有礼教。希望派相工下来察看,从中选拔合格的人。如万一有幸入选,马援在黄泉之下也可得到安慰了。另外马援的姑姐妹都是汉成帝的妃子,葬在延陵。臣马严有幸蒙恩重获此生,希望凭借先姑的关系,让我的堂妹充入后宫。”于是把马氏选入太子宫,时年十三岁。侍奉皇后阴丽华,接近周围的嫔妃,礼法完备,上上下下都和她处得很好。受到太子刘庄的宠爱,经常居住在刘庄寝宫的后堂。

封为贵人

公元57年(建武中元二年),光武帝刘秀驾崩,皇太子刘庄即位,是为汉明帝,立马氏为贵人。当时马氏异母姐姐的女儿贾氏也被选人后宫,生下刘炟(汉章帝)。汉明帝因为马氏没有儿子,就让她来带养刘炟。对她说:“人不一定要自己生儿子,怕的只是不精心爱护养育而已。”于是马氏对刘炟精心抚育,操劳的程度要超过对自己的亲生孩子。而刘炟也是天性孝顺淳厚,感恩的本性出于自然,所以母慈子爱,始终没有一点矛盾隔阂。马氏常常因为汉明帝的子嗣不多,每每心怀忧虑,荐引左右侍奉皇帝的人,似乎惟恐有不及之时。后宫嫔妃有进见皇帝的人,她每每安慰接纳。如果多次得到皇帝的宠爱,总是提高对被宠爱的嫔妃的待遇。

贤德皇后

公元60年(永平三年)春,有关主管官员上奏想要立长秋宫,即确定皇后的人选,汉明帝没有表示。皇太后阴丽华说:“马贵人的德行在后宫当中是数第一的,就立她吧。”于是就立马氏为皇后。

马氏在被立为皇后的前几天,她梦见有无数只小飞虫飞来落在她的身上,钻入她的皮肤又飞出来。她成为皇后以后,愈加谦逊恭敬。她身高七尺二寸,方口,一头美发。能够背诵《易经》,喜好读《春秋》、 《楚辞》,最喜欢《周礼》和董仲舒的著作。时常身穿粗帛,衣裙都不加边。初一和十五众妃公主前来朝见,远远看去马皇后袍衣粗疏,反而以为是精细的丝绸,靠近了看,才笑了。马皇后借口说:“这种丝织品特别适宜染色,因此才穿用。”嫔妃们听了,无不叹息。汉明帝经常出宫到苑囿离宫,马皇后总是提醒汉明帝风云变化注意健康,说的话和表达出的意思诚恳周备,大多被汉明帝仔细采纳。汉明帝到濯龙园中,把众才人都召集来,下邳王以下的人都在一旁,请求唤出皇后一同游乐。汉明帝笑着说:“她生性志趣不喜欢游乐,即使来了,也没有欢乐。”因此汉明帝的出游娱乐之事她很少随从。

公元72年(永平十五年),汉明帝查案地图,准备封给皇子,封给他们的封地都只有其他诸侯国一半大。马皇后晋见之后说道:“诸位皇子的封地才只有几个县,从制度上说不是过分节俭了吗?”汉明帝说:“我的儿子怎么好与先帝的儿子相等呢?每年得到的供应二千万就足够了。”当时楚王刘英的案件连年不断,囚犯互相指证牵连,因罪被捕的人极多。马皇后担心此案牵连的人过多过滥,乘机说到此事,心中悲恻。汉明帝有所感悟,夜间起来徘徊,思索马皇后所献纳的话,终于有很多人得到宽宥。当时各位将领上言奏事以及公卿大臣公开讨论难以评定的,汉明帝多次试让马皇后来评论。马皇后则分析其中的旨趣道理,对各种意见都能推求其真实情况。每当服侍汉明帝的时候。总要谈到国家政事,对汉明帝决策多有辅助补益,而不曾以自家私事求汉明帝。所以汉明帝对她的宠爱和尊敬日益加深,始终不衰。

拒封外戚

公元75年(永平十八年),汉明帝去世,汉章帝刘炟即位,尊马皇后为皇太后。诸贵人应当迁徙到南宫居住,马太后感念离别之情,各赐予她们诸侯王赤绶,另加安车驷马,白越布三千端,杂色帛二千匹,黄金十斤。亲自撰写《显宗起居注》,删去其中她的哥哥马防参管医药事务的内容。汉章帝请求她说:“黄门舅马防朝夕侍奉将近一年,既没有褒扬显异之举,又不记绿他的勤劳,不是太过分了吗!”太后回答说:“我不愿意让后世之人听到先帝多次亲近后宫家属的事情,所以不著录。”

公元76年(建初元年),汉章帝想给几个舅舅封爵,太后不允许。第二年(公元77年)夏天,大旱成灾,议论事情的人认为是没有封外戚的缘故,有关官员为此上奏汉章帝,认为应该依从以前的典章制度。太后下诏说:“所有议论事情的人都是想要献媚讨好我来求得好处而已。昔日汉成帝时曾给王太后的五个弟弟同一天封侯,那时黄雾弥漫,并没有听说有时雨的瑞应。另外田蚡窦婴这些外戚,倚仗着尊宠和高贵,恣意横行,遭受倾败覆灭之祸,这已经是为世人广为传说的。所以明帝在世时就对外戚的事情小心提防,不让他们占据重要的地位。在给自己的儿子封国时,只让他们拥有楚、淮阳等封国的一半大小,常常说“我的儿子不应当和先帝的儿子一样”。现在有关官员为什么想要拿现在的外戚比先帝的外戚呢!我是天下之母,但身着粗帛,吃饭不求甘美,身边的侍从人员也穿着普通布帛的衣服,没有香囊之类的饰物,这是想以自己的行动来给下面的人做表率。本以为外戚们看到此种情况,应当忧心自诫,可他们只是笑着说太后一向喜好俭朴。以前在过濯龙园时,看到来问候起居的外戚们,携带的仆从众多,可说是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奴仆穿着绿色臂衣,衣领衣袖色泽正白,回头看看给我赶车的御者,比他们差远了。故意不对他们表示谴责愤怒,只是断绝他们一年的费用而已,希望以此默默地让他们内心感到惭愧,而他们却还是松懈懒惰,没有忧国忘家的想法。了解大臣没有谁能比得上君主,何况是亲属呢?我怎么可以上负先帝的意旨,下损我马氏祖先的德行,而重蹈西京败亡之祸呀!”坚决不允许给外戚封爵。

汉章帝看到太后的诏书悲伤感叹,又重新请求说:“汉朝兴起之时,舅氏亲族封侯,犹如皇子封王一样。太后诚心保持谦虚,怎能让儿臣偏偏不对三位舅舅加以恩赏呢?况且担任卫尉的舅父年纪已大,另两位担任校尉的舅舅也是身患重病,如果出现不可讳言的情况,将使臣长怀刻骨铭心的遗憾。应趁着他们都健在的好时机给予封赏,而不可拖延。”

太后回答说:“我反复考虑过此事,想使之两全其美。难道只是想要获得谦让之名声,而使皇帝受到不对外戚施恩封爵的嫌疑吗!昔日窦太后想要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丞相条侯说受汉高祖之约规定,没有军功的,不是刘氏家族不能封侯。今天我马氏家族对国家没有功劳,怎么能与阴氏、郭氏这些中兴之时的皇后等同呢?常常看到富贵的人家,官禄爵位重叠,犹如再度结实的树,它的根必受损伤。况且人们之所以愿意封侯的原因,无非是想上奉祖宗祭祀,下求温饱罢了。现在外戚家祭祀所用的是接受四方贡献的珍品,衣食则承蒙有皇家府藏的余资,这难道还不够,而必须要得到一县之封吗?我考虑这件事已经是深思熟虑,不要再有怀疑。所谓至孝的品行,应以安慰双亲为上。现在国家多次遭受变异之灾,粮价上涨数倍,使人昼夜忧虑惶恐,坐卧不安,而要先去营谋给外戚封侯,违背了慈母的拳拳之心呀!我一向刚直性急,有胸中之气,不可不顺。若是阴阳之气调和,边境清静无争,然后再行皇帝的志向。我将口含饴糖,逗弄小孙子,安度晚年,不能再关心国政了。”

议政去世

当时新平主家的御者不慎失火,火势延及北阁后殿。太后认为是自己的过失,起居不乐。当时正准备拜谒原陵,她自认守备不慎之过,愧见陵园,于是不肯动身前往。起初,太后的母亲埋葬,起坟略微高了一些,太后为此说了话,其兄马廖等人立即把坟减削到合适的程度。她的外戚当中有谦虚朴素仁义品行的,她就给予好言褒奖,赏给财物官位。如有细微的差错,她的脸上先表现出严峻的神色,然后加以谴责。对于那些乘坐好车穿着华贵而不遵守法度的人,太后便断绝其属籍关系,遣返他回乡下种田。广平王、巨鹿王、乐成王所使用的车骑朴素,没有金银的装饰,汉章帝把此事禀告太后,太后立即赐给他们钱每人五百万。于是宫内宫外都归从教化,穿着如一,诸家皇亲国戚惶恐小心,其程度比永平年间倍加严重。于是便设置织布房,在濯龙园中植桑养蚕,并且多次前往观看,以此为娱乐。太后还经常与汉章帝朝夕谈论国家政事,以及教授诸位小王子,论说经书,叙述生平经历,使后宫终日和睦。

公元79年(建初四年),全国粮食丰收,边陲也没有战事,汉章帝于是便封他的三位舅舅马廖、马防和马光为列侯。三人都推辞不受,愿意就任关内侯,领受爵号而不受封地。太后听说此事之后,说道:“圣人设置教化,各有不同的方式,这是因为知道人的性情没有人能使它整齐一致。在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只是羡慕古人青史留名,不顾生命的长短。现在虽然已经年老,还是遵循‘警戒贪得’的古训,不肯滥封亲戚,所以我日夜忧惧如同时刻面临危险,想着自己贬抑谦下。居住不要求安逸,膳食不追求饱足。希望能以这种做法,不辜负先帝的恩宠。我所以要教化劝导我的兄弟,共同遵守这一志向,是想使我在瞑目之时,不再有什么遗憾。哪里料到老来的志向还不肯听从呢?看来是一定要留下千年的长恨了!”她的哥哥马廖等人不得已,接受了封爵后又辞退爵位回家。

同年,太后卧病在床,她不信巫术小医,多次敕令禁止祷告祭祀。公元79年(建初四年)六月三十日,太后逝世,终年四十余岁,谥号明德皇后。七月初九日,与汉明帝合葬在显节陵。

更多文章

  • 东汉章帝章德窦皇后:东汉王朝由盛转衰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章帝,窦皇后,东汉

    皇帝找媳妇,那当然是要找好的。东汉时期的审美和咱们今天不一样,最看重的不是相貌,关键是看品德、看气质,最好是生而奇异,带着天生的灵气劲儿,这样选出来的皇后往往是女中豪杰。皇帝活着一切都好办,但皇帝死后,太子年幼继位,太后精明强干,自然临朝理政,外戚专权。皇帝长大后,再依靠宦官夺回权力,又出现宦官专权

  • 汉章帝刘炟皇后章德窦皇后简介 汉章帝窦皇后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章帝刘炟,汉朝皇后,章德窦皇后

    章德窦皇后(?—公元97年),窦氏,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大司空窦融曾孙女,汉章帝刘炟的皇后,其母为光武帝刘秀长子东海恭王刘疆之女沘阳公主。建初二年(77年),窦氏与妹妹同时入宫。建初三年(78年),被立为皇后。窦氏宠幸特殊,独占后宫之爱。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去世,汉和帝刘肇即位,尊窦

  • 刘邦与曹氏的儿子刘肥简介 为何尊妹妹为王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邦,汉朝皇帝

    导读:刘肥是刘邦与情人曹氏的儿子,可是刘肥却尊称自己的妹妹鲁元公主刘乐为王太后,这是为什么?如果这样尊称,不就是乱伦了吗?刘肥不就成为自己的妹妹的儿子了!刘肥妹妹不就是父亲刘邦的老婆了!刘肥妹妹不就跟母亲吕后成为一个男人的媳妇了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刘肥为何尊妹妹为王太后?刘肥的家庭:齐悼惠王刘肥,

  • 历史上有齐王刘肥这个人吗?刘肥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邦,刘肥,汉代

    热血古装战争剧《楚汉传奇》主要讲述了秦朝末年农民起义、楚汉之争、西汉建立的一段故事。并且,该剧主要围绕陈道明扮演的刘邦为中心,打破了以往以项羽为中心的悲剧角色故事。在这部电视剧中,刘肥是刘邦的儿子,那么,在历史上,刘邦真的有这么一个儿子吗?刘肥是谁的儿子?母亲是谁?刘肥是怎么死的?楚汉传奇刘肥简介刘

  • 西汉诸侯荒唐事:齐王刘肥为何尊妹妹为王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西汉,诸侯

    齐悼惠王刘肥,是汉高祖刘邦最大的庶子。他的母亲是刘邦从前的情妇,姓曹。公元前201年,刘邦立刘肥为齐王,封七十座城,百姓凡是说齐语的都归属齐王。刘肥是孝惠帝刘盈的哥哥。公元前193年,刘肥入京朝见惠帝。惠帝与刘肥在宴席上共同饮酒,二人行礼时如同兄弟之间一样平等行礼。吕后对此大为不满,想要除掉齐王。她

  • 解密:最早现代意义上的纸是西汉的蔡伦发明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蔡伦,西汉,纸张,

    在纸出现以前,人类曾经使用过许多材料来写字记事。最初是把文字刻在龟甲上或兽骨上,叫做甲骨文。商周时代,人们又把文字铸在青铜器上,或者刻在石头上,叫做钟鼎文、石鼓文。到了春秋末期,人们开始使用新的书写记事材料,叫做"简牍","简"就是竹片,"牍"就是木片。把文字写在竹片、木片上,十分便捷,可是连篇累牍

  • 蔡伦鲜为人知的另一面:首创宦官干政曾整死多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蔡伦,东汉,宦官

    导读:窦太后一掌权,蔡伦的春天来了,他因为害人有功而被提拔为中常侍,随时陪在小皇帝身边,参与国家大事,俸禄两千石。东汉后来的灭亡和太监乱政有着极大的关系,而蔡伦正是后汉宦官干政的始作俑者。众所周知,四大发明是中国的骄傲,说起四大发明,就不能不提到蔡伦这个人物。作为造纸术的发明者或改进者,蔡伦的名字可

  • 蔡伦简介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改造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蔡伦,造纸术,东汉

    蔡伦约61年(东汉永平四年)生,字敬仲,汉族,东汉桂阳郡人。汉章帝刘炟(56年—88年)即位后,常到各郡县挑选幼童入宫。75年(永平十八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太监,当时他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于76年(建初元年)任小黄门。此后作黄门侍郎,掌管宫内外公事传达及引导诸王朝见、安排就座等事。正

  • 汉和帝皇后阴皇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和帝,汉朝皇后,阴皇后

    阴氏(约75~103),新野(今新野南)人,东汉和帝刘肇的皇后。她的曾祖父是汉光武帝皇后阴丽华的哥哥阴识,父亲名阴纲,母亲邓氏,是汉光武帝大功臣邓禹的孙女儿。阴氏自小聪慧,能书善画,喜爱音乐。永元四年(92)八月,十三岁的阴氏,经过特选进入后宫。由于聪明娇美,多才多艺,汉和帝非常喜欢她,不久就封为贵

  • 汉和帝皇后阴氏简介 汉和帝为什么要废黜阴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阴皇后,汉和帝,汉朝皇帝

    汉和帝皇后阴氏(80年—103年),名讳不详,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光烈皇后阴丽华之兄执金吾阴识曾孙女,汉和帝刘肇的第一任皇后。阴氏少时聪明颖慧,喜好书法技艺。永元四年(92年)入宫,受封贵人,得到汉和帝的特殊宠爱。永元八年(96年),汉和帝立阴氏为皇后,同年贵人邓绥入宫。自从邓绥入宫后,汉和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