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松为什么会死在哥哥手里?罪魁祸首是谁?

张松为什么会死在哥哥手里?罪魁祸首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415 更新时间:2023/12/27 21:05:03

张松为什么会死在哥哥手里?罪魁祸首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我们都知道,益州豪强大多是反对诸葛亮北伐的,这也很好理解,四川物产丰富,川中生活安逸巴适,成都是天下有名的休闲城市,大家都想在这个乱世的角落里做个安静的美男子,安安静静地等待乱世结束,迎接天下统一,谁会想千辛万苦、翻山越岭打到中原去,做个开国功臣,这叫吃饱了饭没事干,你就翻翻中国历史,有哪位开国功臣是四川豪强出身,找出来算我输!当然,外寇入侵民族危亡时不算啊,我就论普通的改朝换代,四川豪强大多是没啥动力参与的。东汉初年蜀帝公孙述欲大举北伐,蜀人却皆以为不宜空国千里之外、决成败于一举,坚决反对,公孙述只得作罢,接下来六年,其实就是坐以待毙,等到刘秀平定了凉州隗嚣,最后派岑彭平蜀,蜀人便纷纷背叛公孙述投降,那基本上就是传檄而定。

刘备诸葛亮在建安十六年面对的益州,就是这样一个益州,益州人为何屡屡反叛刘焉却很支持刘焉的儿子刘璋?就是因为刘璋大智若愚不思进取,别说关中与刘表了,张鲁反叛益州后割据汉中二十余年,还想自立为汉宁王,简直就是骑在刘璋头上拉屎,但刘璋硬着顶着恶臭忍了二十年,等到曹操平荆州,刘璋又数次派使者前去示好,先试探一下,派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河内人阴溥,曹操也很给面子,奏请献帝给刘璋加官了一个振威将军,并给他可怜的哥哥刘瑁也加了个平寇将军。可惜刘瑁没福气,刚当上将军没多久就以“狂疾”而死了,剩下他可怜的老婆吴氏就做了寡妇,这位寡妇吴氏就是后来的昭烈皇后、季汉太后;果然是有母仪天下之相。

等到曹操南征荆州的半路上,刘璋又派了别驾张肃带了三百叟兵和大量礼品前去讨好曹操。为什么刚派了又派呢?因为上一次是刘璋向曹操示好,这一次则是张肃代表益州豪强向曹操示好,这次曹操仍然很客气,宣布征辟张肃为丞相府椽,拜广汉太守,这是拿益州豪强当自己人哪,感觉大家都亲如一家了!而张肃有了中央官职后,益州二把手别驾的位置就空出来了,刘璋于是又将张肃的弟弟张松提拔为别驾,让张松再去见曹操一次。为什么还要去呢?因为这时曹操已经接收了刘琮的投降,并打跑刘备拿下了江陵,刘璋必须再表示表示,另外,益州豪强见曹操这么势如破竹,估计是想让张松来跟曹操谈谈投降的条件了。一个成功的商人,得趁着货新鲜赶紧卖给识家,要是等曹操平定孙刘要收摊,那益州这货就得挥泪大甩卖了!

可是没想到,曹操这不沉稳的浪荡子,这还没平定孙刘呢,就自我膨胀感觉自己肯定上市了,看来是根本就不想花大价钱收购益州,所以对张松非常冷淡,冷淡也就罢了,连基本的礼数都没有,竟然只授予张松一个比苏县令的小官(注1),比苏就是今天的云南省云龙县,当时是正宗的蛮夷之地,流放犯人的地方,张松怎么说也是益州的二把手,曹操这么做,简直就是啪啪啪打脸侮辱人哪!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张松身为蜀中名士,那也是要脸面的,这么灰头土脸回去,比杀了他还难过。

但凡碰到一些不好理解的事情,小说家就喜欢乱猜。罗贯中觉得曹操这么对待张松,一定是因为张松长得不好看。确实,陈寿的《益部耆旧杂记》说张松“为人短小”,远不如他哥张肃“有威仪,容貌甚伟”,但我不认为这是曹操侮辱张松的真正原因,因为曹操的爱将乐进也是“容貌短小”,他的宠臣王璨也是“容状胆小”,曹操自己也是“姿貌短小”,他凭啥歧视人张松啊!正所谓“短小”何必为难“短小”,曹操之所以看轻张松,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曹操膨胀了,天下统一在即,地主法家专政的天下就要到来,现在不能对这帮豪强太好,你们要么乖乖归顺,要么拼死抵抗后乖乖归顺,别想着跟孤做生意,你们这群坟蛋!

但曹操这么做有点过了啊,张松虽然长得比较惭愧,但识达精果,卓有才干,志向远大,并且拥有过目不忘的最强大脑(注2),他这辈子就是冲着宰辅王佐的路子去的,啥?你居然让我去扶贫县当县令!所以张松出离了愤怒,他这辈子归顺谁都可以,但就算死,也不可能归顺曹操!现在,谁是曹操的最大敌人,谁就是他张松的坚强老铁。

而天下皆知,曹操最大的敌人,就是刘备,唯有刘备。

所以,张松对曹操有多恨,就对刘备有多爱,至于刘璋,那只是一个备胎,张松从来没有爱过他。

于是,张松毅然决然背叛了自己的主公,背叛了自己家族,也背叛了自己的阶层,甘心为刘备做“信如尾生”的间人苏秦,在黑夜里梦想着光,在孤独里忍受悲伤,只为等待革命成功的那一刻!而益州豪强的首脑张肃同志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亲弟弟张松竟然会引狼入室,把益州卖给比当年刘焉还爱折腾的刘备,那么益州豪强还能有安生日子过吗?要知道为了阻止刘备入川,益州豪强王累都自刎在了州府门口,你对得起死去的王累同志吗?结果张肃一怒之下竟大义灭亲,举起屠刀让刘璋杀了自己的弟弟张松,一代“间人”的传奇就此落幕。

而张松的死,不仅让刘备集团失去了整合益州人才资源的关键人物(刘备整合荆州人才资源主要靠诸葛亮),也让刘备集团与益州豪强集团的关系彻底破裂,刘备最终不得不倚仗荆州派与东州派的力量极力打压益州本地势力,张肃、严颜等益州豪强首脑虽然最终投降了,但仍被弃用。好不容易有个黄权还算可靠,后来也被迫降了魏。等到诸葛亮接手之时,益州已是一个派系横生,矛盾丛生的烂摊子,诸葛亮到底是如何搞定这些问题,最终得以顺利北伐的呢?这就是我们后面才要讲的内容了。

注1:见《华阳国志》:“公时已定荆州,追刘主,不存礼松;加表望不足,但拜越嶲比苏令。”

注2:见《益部耆旧杂记》:“璋遣诣曹公,曹公不甚礼;公主簿杨修深器之,白公辟松,公不纳。修以公所撰兵书示松,松宴饮之间一看便闇诵。修以此益异之。”

标签: 三国张松张肃

更多文章

  • 张松为什么名声不佳?张松和法正的区别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张松

    张松为什么名声不佳?张松和法正的区别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安居食禄当时贵,守节酬恩此日稀。忠诚这种品质历来为人称道,因为有着这种品德的人们做出了一件件令人钦佩的事迹,与之相对的背离也不少见。本篇来聊聊张松,字子乔。案《华阳国志》,张松的兄长是益州蜀郡人士,张松之子张表是成都人,

  • 张松是什么下场?承蒙厚待,打包奉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松,三国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张松:承蒙厚待,打包奉送。安居食禄当时贵,守节酬恩此日稀。忠诚这种品质历来为人称道,因为有着这种品德的人们做出了一件件令人钦佩的事迹,与之相对的背离也不少见。本篇来聊聊张松,字子乔。案《华阳国志》,张松的兄长是益州蜀郡人士,张松之子张表是成都人,而成都是蜀郡的

  • 三国张松简介 刘璋部下张松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松,三国,

    张松(?-212年),字子乔 (《三国演义》中字永年)。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建安十三年(208),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被派遣至曹操处而不为其所存录,因而怀怨恨。回蜀后,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说璋连好刘备;其后,又说璋迎备以击张鲁,皆为璋所采纳。十七年(212),暗助刘备,为其兄张肃所告发,

  • 三国演义中的张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张松,

    张松简介:张松(?-212年),字子乔 (《三国演义》中字永年)。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建安十三年(208),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被派遣至曹操处而不为其所存录,因而怀怨恨。回蜀后,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说璋连好刘备;其后,又说璋迎备以击张鲁,皆为璋所采纳。十七年(212),暗助刘备,为其兄张

  • 五许夫家而未果却终成皇后的神奇女子!邛成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邛成太后,汉朝,皇后,汉宣帝刘询

    邛成太后王氏(?—前16年),房陵(今湖北十堰)人,是中国汉朝汉宣帝第三任皇后,系宣帝登基前结交的朋友王奉光的女儿。王氏的先祖在高祖时因功受封关内侯,其父王奉光承袭爵位。王奉光远行到了京城长安,在当地,王奉光结识了典狱长许广汉。因两人有同样的“斗鸡”嗜好,遂成了好友。恰巧,许广汉与自小入狱的刘询(刘

  • 邛成太后是谁?邛成太后为何因无子当上了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邛成太后,汉朝皇后,汉宣帝刘询

    司马迁在《史记.张丞相列传》中曾经这样说:“诸为大夫而丞相次也,其心冀幸丞相物故也。或乃阴私相毁害,欲代之。然守之日久不得,或为之日少而得之,至於封侯。”意思是说,做了御史大夫的人,因身居丞相的候补职位,他们都希望丞相死去,有的甚至暗地里陷害丞相,以便自己代替他的职位。但不少人在御史大夫的职位上等待

  • 汉宣帝刘询第三任皇后王皇后:邛成太后王氏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邛成太后,汉宣帝刘询,汉朝皇后

    邛成太后(?—前16年),王氏,王奉光之女,汉宣帝刘询第三任皇后。元康二年(前64年),立为皇后。黄龙元年(前49年),汉元帝刘奭继位,尊王氏为皇太后。竟宁元年(前33年),汉成帝刘骜继位,又尊王氏为太皇太后,因汉成帝生母皇太后王政君也姓王,故人们称王氏为邛成太后,以和王政君区别。永始元年(前16年

  • 据说在刘繇被孙策击败后,许劭便逃往了豫章郡,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许劭

    三国许劭三国许劭,是东汉末年时期著名的人物评论家。相传他每个月都会对当时的某一个人物进行一次品评,因此他还有一个“月旦评”的称号。据说在刘繇被孙策击败后,许劭便逃往了豫章郡,直到在豫章郡终老去世。据说在许劭年轻的时候就有了一定的名声,同时还是一位有节操的人物。在他的生平中,他比较喜欢品论和赏识一些人

  • 士燮和刘繇究竟是谁?太史慈跟他们关系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太史慈

    太史慈这个人物可谓是大名鼎鼎,虽然名望不如周瑜、孙策、鲁肃,但亦与甘宁、吕蒙、黄盖等大将齐名,但是在东吴传记里,十二英将居然没有太史慈,再一翻,才发现原来他是和刘繇、士燮合为一传的。那么,士燮和刘繇究竟是何方人士,太史慈跟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网络配图太史慈在孙策二度下江南所向披靡之时与小霸王大战

  • 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潘濬生平简介,潘濬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潘濬

    潘濬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他二十一岁时师事于大儒宋忠,并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赏识,因而知名。不到三十岁就被荆州牧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当时沙羡县长贪污腐败,被潘濬审查处死,使得全郡震惊恐惧。后来担任湘乡县令,治理湘乡颇有名声。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领荆州牧,任命潘濬为治中从事。建安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