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褒:孔融让梨的对象,最后也因孔融而死

孔褒:孔融让梨的对象,最后也因孔融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253 更新时间:2023/12/26 16:10:18

孔褒,东汉末年历史人物,他是孔融的哥哥,是我们熟知的“孔融让梨”故事中孔融让梨的对象。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孔融让梨”是我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真实的道德教育故事,说的是东汉末学家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懂得把大一点的梨让给自己的哥哥吃,并且说“我小儿,法当取小者。”(《世说新语笺疏》)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在小的时候就因诵读《三字经》中的“融四岁,能让梨”而熟悉。而且,孔融还是大圣人孔子的二十世孙,可谓是名门之后呀。

孔融长大后的故事我们大家也基本熟悉,可是,你知道那位吃了大梨的哥哥长大后的故事吗?

孔融的哥哥名叫孔褒,比孔融大三岁。在孔融16岁时,东汉爆发了党锢之祸,名士张俭因揭发宦官侯览及其家属在当地的罪状,却反遭陷害,官府要抓捕他治罪,张俭被迫流亡。

据《后汉书·张俭传》记载:“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张俭一路逃亡,官府一路追捕,张俭经过住宿的人家,因此被牵连而处死的人数以十计,甚至宗族亲戚都被杀害。

清末维新派人士谭嗣同的绝命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中的“张俭”望门投止说的正是这回事。

张俭与孔融的哥哥张褒也是好朋友,张俭情急之下曾逃到孔府,那天碰巧孔褒不在,16岁的孔融出来迎客。

张俭看到孔融太小,就没说实话,但聪明的孔融看到张俭神色慌张、欲言又止的样子,知道他一定是有什么为难的事,就对张俭说:“我哥虽然不在家,但你是他的好友,难道我就不能做主收留你吗?”

张俭听了孔融说的话,心里踏实下来,就在孔府里躲藏了几天后,又找了个机会,安全地逃走了。

不料,有人向官府告发了张俭曾逃匿在孔家,官府正郁闷着抓不到张俭呢,就把孔褒、孔融兄弟二人拿下,并且审问他俩,是谁擅自藏匿并协助张俭逃跑的?

孔融说人是他留下的,他认罪;孔褒却说张俭是我朋友,他是来求我的,和弟弟孔融没关系,坚持要由自己服罪;而孔母也说她是家长,她该对此事负责,结果闹成了“一门争死”。

郡守无法裁决,就上报了朝廷。朝廷一看乐了,真不愧是孔家后人,互相这么忠诚孝悌而又仁义,但是,这犯的事儿总得有人负责啊,最后就治了孔褒的罪,孔褒也因此而被处死。

孔融小时候让哥哥吃大梨,长大后仍然争着替哥哥认罪,虽然最后没能救了哥哥,但是他友爱兄长、凛然争死的事迹却流传了下来。

孔褒作为哥哥,小时候吃弟弟让出来的大梨,长大后又和弟弟争着认罪,虽然张俭藏在他家中,他并不知情,但事情败露后,朝廷要问责杀人的时候,孔褒仍争着认罪,他们兄弟俩这种友爱互助的精神也永远地流传了下来。

标签: 孔褒东汉

更多文章

  • 孔融和哥哥孔褒之间谦让的不只是梨,甚至还谦让了生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孔融,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孔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们都听说过,其实不仅是孔融谦让,就连他的哥哥孔褒也是继承了这个美德,升至是把命都让给了自己的弟弟。孔融是建安七子,孔家更是孔子的后代,所以全家几代都有非常好的才能,但是孔融为人比较激进,喜欢不吐不快,所以最终是惹恼了

  • 刘荆为何屡次谋反?汉明帝不处置他刘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刘荆

    刘荆为何屡次谋反?汉明帝不处置他刘荆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荆是光武帝刘秀第九子,汉明帝刘庄继位后,刘荆一直不服气想要取代刘庄的位置。他先是冒充刘彊的舅父写信让刘彊起兵对抗汉明帝,不过计划遭到泄露。但汉明帝并没有缉拿刘荆,只是限制刘荆不让他出河南宫。后来刘荆不

  • 刘荆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生孜孜不倦于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荆,汉朝

    东汉刘荆,一生孜孜不倦于造反,却一次比一次搞笑!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龙生龙凤生凤”、“虎父无犬子”……类似于这样的话语有很多,都是在说厉害的人,后代子孙也不会差到那里去。当然,这并不是必然性的事情。能够打破这一说法的例子灿若繁星,比如说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儿子刘荆,就是一

  • 揭秘广陵王玺金印:主人是东汉广陵王刘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荆

    南京博物院现藏有一枚刻有“广陵王玺”的金印。该印由纯金铸成,精巧玲珑,光灿如新。印体呈方形,上立龟钮,龟首扬起,龟足撑地,龟背铸有六角形图案,龟甲边缘、双眼、四足等部位錾有圆珠纹。印体边长2.3厘米,厚0.9厘米。印通高2.1厘米,重122.8克。印面阴刻篆文“广陵王玺”四字,布局疏密有致,字体端庄

  • 汉光帝长子东海恭王刘疆是自身原因失去皇位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海恭王刘疆

    刘疆,是汉光帝的长子。当他还是个奶孩子的时候,他的母亲就被封为了皇后。理所应当他子以母贵,被封为了皇储。他们这一家人更得到了一代名臣的临终祝福,愿他们永享万国。刘疆的父亲给予了他深深期待。找了当朝大员当他的启蒙老师。甚至因为一名大官不愿就任太子太傅一职,将他贬官。汉光帝也拒绝了朝臣让太子独居东宫的提

  • 汉光帝长子东海恭王刘疆他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海恭王刘疆

    刘疆,是汉光帝的长子。当他还是个奶孩子的时候,他的母亲就被封为了皇后。理所应当他子以母贵,被封为了皇储。他们这一家人更得到了一代名臣的临终祝福,愿他们永享万国。刘疆的父亲给予了他深深期待。找了当朝大员当他的启蒙老师。甚至因为一名大官不愿就任太子太傅一职,将他贬官。汉光帝也拒绝了朝臣让太子独居东宫的提

  • 韩延寿深受百姓爱戴,为什么汉宣帝执意处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延寿,西汉

    韩延寿(?—前57年),字长公,燕国人,西汉汉宣帝时期著名的士大夫。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57年,韩延寿在断头台上跪坐着,满目悲怆地看着台下为他哭泣的百姓们。在奔赴刑场之前,百姓们自发地为韩延寿送行,争抢着送上一杯又一杯的断头酒,人生即将走到尽头,

  • 如何评价东汉重臣胡广?胡广生平简介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胡广,东汉

    胡广初举孝廉,后中策试第一。历任尚书郎、尚书仆射、汝南太守、大司农、司徒、太尉等职,因拥立汉桓帝有功,获封安乐乡侯。汉灵帝继位后,拜司徒、录尚书事。陈蕃遇害后,接任太傅。熹平元年(172年),胡广去世,年八十二,谥号“文恭”。其追赠及葬礼规格,为东汉中兴以来人臣之最。人物生平章奏第一胡广的六世祖胡刚

  • 东汉胡广为何能连绵六朝屹立不倒?胡广的为人处世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胡广,新朝,汉质帝

    东汉的胡广,是六朝元老,辅佐过安帝、顺帝、灵帝等六朝皇帝。他被史学家誉为“兴汉以来的绝代奇才”,无论谁主政,他都能得到重用。胡广是孤儿,但才华横溢,学富五车,文章尤其写得好。初举孝廉,后中策试第一,授任尚书郎。因为会迎合皇帝,又不得罪同僚,仕途坦荡,五次升迁后,当上了尚书仆射。在之后数十年的宦海碧波

  • 慈溪名人简笔|东汉严光和客星山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严光

    严光,字子陵,东汉初会稽余姚人,今慈溪市横河人。曾与刘秀同学,有高名。刘秀即位后,他改名隐居。后被征召到京师洛阳,授谏议大夫,不受。归隐于富春山。年八十,卒于家。流经石堰的那段东横河上,长虹般飞架着一座单孔石拱桥,名叫安山桥。安山桥桥东一箭之遥,崛起一座挺拔突兀、犹如被巨斧平削去顶尖的大山。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