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慈溪名人简笔|东汉严光和客星山的故事

慈溪名人简笔|东汉严光和客星山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313 更新时间:2023/12/26 21:51:44

严光,字子陵,东汉初会稽余姚人,今慈溪市横河人。曾与刘秀同学,有高名。刘秀即位后,他改名隐居。后被征召到京师洛阳,授谏议大夫,不受。归隐于富春山。年八十,卒于家。

流经石堰的那段东横河上,长虹般飞架着一座单孔石拱桥,名叫安山桥。安山桥桥东一箭之遥,崛起一座挺拔突兀、犹如被巨斧平削去顶尖的大山。它,就是陈山。

其实,安山桥的正名应该是“客星桥”。在它那斑驳走色的桥栏石上,至今还认得出镌刻着的“客星古渡”四个字。就连桥畔的陈山,也该称作“客星山”哩。

为啥又是“客星桥”,又是“客星山”呢?只因为这里流传着一个“客星”的历史故事。

西汉末年,我们这座形态奇伟的陈山下,出了个很有名望的人物。他,姓严,名光,字子陵。这位严子陵先生年轻时,曾去外地投师求学,和南阳人刘秀结识,两人成了很要好的同学。

后来,王莽篡位,政治败坏,天灾加上人祸,弄得民不聊生。于是爆发了赤眉、绿林等农民大起义。严子陵见天下纷乱,便回乡隐居不出。刘秀却凭着他的雄才大略,逐渐接收了起义军的胜利果实,最后做了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

治理天下,急需人才。光武帝立即想起了那位满腹经纶的好友严子陵,就派使者前来聘请他出山襄助。严子陵只得应诏进京,来到洛阳。光武帝优礼有加,殷勤接待,少不得设宴接风,像当年切磋学问那样,在席间探讨安邦安国的大计。

夜深了,光武帝便和严子陵在御榻上抵足而眠。严子陵因为鞍马劳倦,不一会儿便沉沉入睡,竟把脚搁在光武帝的肚皮上。光武帝不忍惊破老朋友的酣梦,让他搁了好多辰光。

次日天未大亮,值班的钦天监官员慌慌张张地传进话来,说有大事奏万岁爷。御榻上,严子陵高卧未起,光武帝却被内侍的脚步声响惊醒,轻手轻脚地起了床,来到偏殿,问有何事禀奏。

钦天监官员道:“小臣昨夜仰观星象,三更时分,看到有颗客星冲犯帝座,形势危急十分,故不待天明,冒昧闯宫面奏。”

光武帝听后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没事儿,没事儿,寡人不是好好坐在这里么?昨夜和好朋友严子陵先生同床而卧,三更时分,并无他事,只不过是他的大脚搁在寡人肚皮上罢了。”那位饱受一场虚惊的官员听后,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传说虽然荒诞,但严子陵这个“客星”,却因此出了名声。

再说光武帝非常赏识严子陵的人品才学,破格任命他为谏议大夫。这样的厚禄高官,别人都求之不得,然而严子陵却喜欢过自由自在的平民生活,对官场套礼仪应酬很觉庸俗难堪,坚决推辞,不肯就职。最后逃出洛阳,返回老家隐居起来。

这年隆冬的一天,瑞雪纷飞,大地素裹银装。严子陵久静思动,冒雪出门访友。归来时,渡河上岸,猛回头瞥见远处有五匹马,直往渡口疾驰而来,那第二匹马上骑坐的官员,正是前番来访他的使者。

眼看自己两条腿跑不过追赶上来的四条腿,于是他心生一计,赶快把脚上的麻鞋倒过来穿好,踏着遍地的碎琼乱玉,来到陈山边,拐过山嘴,向着山顶迤逦而去。

一行人果然是来找他的。原来光武帝仍然想念严子陵不止,再次派人前来聘他进京辅政。他们已经去过他家,扑了空,现在正循着雪地上的脚印四处查访找寻。

不一会儿,使者们来到河边,问摆渡老汉有没有看见位先生模样的人。他们得知严子陵刚过去不久,便迅速摆渡过去,紧追前面那个在狂风大雪中踽踽独行的背影。

追到陈山边,影影绰绰的人影忽地不见,低头细看,雪地上只有串十分清晰的脚印,却是从山上下来的,就是不曾有上去的。

使者们十分纳闷,莫非这位先生会遁土?还是插翅飞啦?只好嘴里连呼“怪事怪事”,到别地方去寻找了。

为了躲避朝廷的纠缠,后来,严子陵带着家人辗转迁徙,来到桐庐县富春山上。在这里,他和家人一起耕田种地,过着自食其力的清贫生活,农闲时设帐讲学,著书立说。今天,富春江边还有子陵濑、子陵钓台等遗迹哩。

严子陵先生这种不为权势所屈、弃富贵如敝履的气概,直受到后人的广泛赞扬。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在出任严州(桐庐县属严州府治下)太守时,特意建造了祀奉他的祠堂,并写下了传诵一时的著名文章《严先生祠堂记》,以表达对这位前贤高尚道德和杰出风范的仰慕。

这篇文章的结尾四句是雄浑深沉的颂歌: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为了纪念这位严子陵先生,乡亲们便把陈山称作“客星山”,并在他倒穿麻鞋上岸的渡口建造了一座高大的“客星桥”。过去,安山桥周围这一带地方叫做“高风乡”,可能也是出于对这位古贤的高风亮节无限的企慕之情吧。

标签: 汉朝严光

更多文章

  • 敢把腿放在皇帝身上睡觉的人 中国史上可能就他严光一人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东汉,严光,光武帝

    严光(前39年—41年),字子陵,汉族,会稽余姚(今浙江慈溪市横河镇)人,东汉著名隐士。少有高名,与东汉光武帝刘秀为同学,两人在少年时代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天下大乱,严光就回到余姚隐居起来,而刘秀则投身于征战之中,而后统一了天下,做了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当上皇帝之后,光武帝仍然不忘当年的老朋

  • 年仅6岁就成了皇后,上官皇后的一生有多孤独?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上官皇后,汉朝

    你真的了解上官皇后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随着封建制度的解除,以及社会的发展,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但是这也对于只是生活在现代的女性,在古代生活的女子可就没有这么幸福了,由于古达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导致女子的地位极其卑微。对于女子来说只是依附于男子的生活的工具,既没有

  • 汉昭帝后宫中除了上官皇后外 还有那几位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昭帝,后宫

    对汉昭帝后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昭帝刘弗陵,即位时年仅八岁,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辅政下,沿袭武帝后期政策,与民休息,加强北方戍防。因病驾崩,年仅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后,汉昭帝在私生活上也受到了很大限制。12岁时纳年仅六岁的上官氏为皇

  • 上官皇后:六岁成皇后,一辈子都是少女身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上官皇后,汉朝

    对上官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千百年前,因为基因、科技、卫生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人们的寿命很短,为了保证生命可以不断延续,当时人们成婚的年纪都很小,大多数人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有了家庭。但是有一位女子,她年仅6岁就被迫成为了皇后,不料进宫后就克死皇帝,一生无

  • 守寡四十多年的上官皇后几岁当了太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上官皇后

    上官皇后是西汉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生于公元前89年,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为汉昭帝没有子嗣,当朝重臣便决定立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的儿子刘贺为皇帝,史称汉废帝,上官氏尊为皇太后,因为刘贺荒诞无道,在位27日后被废除。同年,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继位,即汉宣帝,上官氏便是汉宣帝的祖母,所以又被尊为太

  • 上官皇后:历经四帝 死后却发现是处女之身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上官皇后,刘弗陵,霍光

    在古代那种封建的社会体系中,有许多的女人被作为棋子送往皇宫,虽然外表光鲜的她们,内心深处的悲伤又有几人能够读懂。汉武帝死后,由年仅八岁的汉昭帝刘弗陵登基成为皇帝,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以及上官桀成为当时的辅政大臣,而汉武帝为了防止以后刘弗陵的母亲干预朝政,在汉昭帝即位前就把钩弋夫人给杀死了,但汉昭帝毕竟年

  • 上官皇后当太皇太后时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上官皇后

    上官皇后当太皇太后时多少岁上官皇后即是上官氏,又称孝昭皇后,是西汉骠骑大将军上官安和霍氏的女儿,她的外祖父是大司马霍光。生于公元前89年,公元前83年,上官氏六岁,在鄂邑长公主上的帮助下当选汉昭帝的婕妤,一个月之后,上官氏正式被册封为皇后。孝昭皇后公元前81年,父系氏族被诛杀,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

  • 孝昭上官皇后: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后皇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孝昭上官皇后,汉昭帝,刘弗陵,汉朝

    西汉孝昭上官皇后,是西汉第十位皇帝——汉昭帝刘弗陵皇后。上官姑娘的外祖父是大将军霍光。霍光是汉武帝末期的重臣,武帝驾崩后,年仅八岁的幼子刘弗陵登基,因为年幼,所有霍光等四位顾命大臣掌控朝政。不久,霍光便通过政治斗争,清除其他三位顾命大臣,独揽朝政。摄政后的霍光,为了增强自己的势力,彻底控制汉昭帝,于

  •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童养媳皇后:上官皇后的悲剧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童养媳皇后,上官皇后,汉代皇后

    童养媳,亦称“待年媳”,等到成年,才同丈夫正式成亲。这样女家先减轻人口负担,由男家代为抚养,同时男女双方家庭都可以减少婚礼中的开支,这是一种婚姻形式。待年媳在公婆家劳动,多遭虐待,苦不堪言。俟成婚后,亦多有不幸。然而在汉朝皇家却也出现童养媳,她就是汉昭帝刘弗陵的皇后上官氏。她的父亲上官安与昭帝姐姐盖

  • 上官皇后是谁?汉昭帝上官皇后简介及一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上官皇后,汉昭帝

    上官皇后是谁?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出生于公元前88年,死于公元前37年,享年51岁。汉昭帝皇后上官氏是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后,在她6岁的时候,就嫁给了11岁的皇帝汉昭帝。在上官氏11岁的适合,汉昭帝死了,上官氏开始守寡,接着刘贺当上皇帝,上官氏成为了皇太后。刘贺当了27天的皇帝后死了。刘询当上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