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和亲第一人娄敬作为送嫁人 所嫁公主竟然是假冒

和亲第一人娄敬作为送嫁人 所嫁公主竟然是假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819 更新时间:2023/12/30 16:18:11

说起“和亲”,满脑子大汉族主义的同胞们就气不打一处来,总觉得为了笼络边远政权,为了一国安稳,竟然将要把一个弱女子推到那老少边穷地区去,简直丢脸得很。

换个角度来看,以一女子之力换来双方百姓的安定,又有什么不好?就如昭君出塞,以一已之力换来双方几十年的和平,谁不称颂?当然如果有人非要说不好,那也是没办法的事。但无论你赞同还是否认,和亲都存在过,而娄敬就是提出和亲第一人。

娄敬原本是个齐国人,他曾经当过齐国的小兵,被发往陕西驻守,见过刘邦。他挺有个性,有那么一点牛气。公元前202年,他初见刘邦时,刘邦已经不再是小亭长,而是已经掌控天下的大人物了。进见刘邦,总得有那么些场面上的意思,但是娄敬他就敢把朋友送的好衣服扔一边,粗布短衣坦然进宫。刘邦也给推荐人面子,见了他一面。这一见,娄敬让刘邦刮目相看。原来这会儿刘邦正为都城的事烦恼,大臣们多倾向于定都洛阳。在他们看来,洛阳是好地方,周朝建在这,一旺八百年,秦朝倒是建在关中,只是传了二世就没了,明显风水不行。娄敬认为形势比人强,周朝早期靠仁德治国,后期祸患极多,关中地理形势非常好,易守难攻,何况还有秦朝经营的底子,建在关中,有利条件很多。建都不比其他,关系着能否延袭万世基业,对此,刘邦也是考虑得很多,最后,他去问张良,张良赞同定都关中,于是,刘邦高兴地赐娄敬刘姓。

和亲第一人

娄敬建议定都长安,是稳定了国家的根本。对于北方的老邻居匈奴,他的主张也不可打。这话当然是经过实地考证后得出来的结论,汉高祖七年,韩王信(不是韩信哟)叛汉,与匈奴勾结。为扬我大汉国威,必须得给化外之民一点颜色瞧瞧。对此,刘皇帝派了十多波使臣前去摸底,这些人无一意外的都认为可以狠狠地打。但是娄敬回来后,却带来了不一样的分析。他倒也不是看到了精兵强将,同样的,他看到的也是老弱成行,他凭着超乎常人的嗅觉,敏感地意识到了这里面的不一样。两国交兵,从来都是炫耀居多,这明显的示弱就是要埋伏奇兵来着。只可惜,娄敬的话被视为无能,刘邦骂他:“齐国孬种!”关押在广武的大牢,就等着提匈奴单于的头来,让他好好见识下我刘皇帝的厉害。

可惜白登山一战,刘邦差点就命丧黄泉,最后用了点不光彩的手段才逃回来。这一战自然证明娄敬的眼光,匈奴是不能随便打的。刘邦也是好样的,自己也知道错了,并没有恼羞成怒,杀娄敬灭口,而是把他放出来,还封他为关内侯,赐食邑二千户。

后来,韩王信逃跑了,而冒顿手上有三十万大军,经常来边境侵扰。大汉刚平定,粮少兵残的,打是打不过了。冒顿为人凶残,跟他讲道理是讲不通了,怎么能才能让他安分点?这的确是个大难题,想当初刘邦兴冲冲地率大军去打,那会儿军队数量士气都不差,却也差点被人给煮了,现在残兵败将的,一听说打匈奴,都腿软了,还去打,那不就是鸡蛋碰石头吗?

得想个办法,稳住他,不让他闹腾,单送东西肯定不行,容易助长他贪得无厌的心理。为此,娄敬提议把大公主嫁给冒顿,除嫁妆外,每年给点咱用不着的剩东西。这些外族人没见过世面,一定会把公主当正妻,会把公主生的儿子提为太子。冒顿这辈子看着大汉朝每年送的礼物不好意思反悔,到了下一代,太子即位后肯定不会跟外公对着干,再下一代也还是亲戚,自然不会对着干,这不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吗?双方边境平安,做个生意赚点军马钱财,有利的是我大汉王朝呢。

刘邦一想也是这个理,女儿终归是要嫁人的,能达到最大利益化,那肯定就是最好的招。只是要把大公主嫁过去,吕后第一个不答应。自然,在她的哭诉下,鲁元公主肯定是不能去的。后来,情势紧急了,吕后就从宫里随便找了个宫女,冒充大公主之名嫁给了冒顿。

娄敬作为送嫁团团长,签了和约后,顺便帮刘皇帝做了一件大事。关中地区经过战乱,早就是人丁稀少了,为充实关中,娄敬提议将六国后裔,豪门名家移民前往,放在刘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既可防止他们造反,又可防备匈奴,刘皇帝自然同意。虽然充实关中也发生不少事,但意义深远。从此,关中得到了恢复,娄敬居功至伟。

娄敬首提和亲,是非常有远见的。和亲给大汉王朝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从此得已稳定发展。对付“残暴”的对手,既然没办法打过,那就换一种方法来,改用婚姻手段,让边疆蛮族顺服。嫁皇女于冒顿,不是为改造冒顿,而是把效果放在他的子孙上,利用他们的爱子之情,达到共存的目的。当然,在国家利益面前,亲情不过几代就会泯灭,最好的办法就是憋足了劲,迅速发展,看谁在这段时间跑得更快,相较而言,大汉族拥有超强的繁衍能力。到汉武帝能把匈奴打趴下,东汉更是直接把匈奴给打走了,或多或少的,都和和亲有关系,都沾了娄敬的光。后来的唐朝,最爱用这招。当然,用得最好的还是清朝,不得不承认,清朝在对付蒙古上,是对和亲的极大发展。大批皇女嫁给蒙古王子,生下的儿子也都住在皇宫,既可当人质,又可联络感情。这些王子成人后再当权,与中国关系异常亲密,何况就算他有异心,他的兄弟,儿子,亲友们的妻子,全都是皇女,他到哪反去?自然就只能乖乖听话了,当然,有些朋友不喜欢有关辫子,那咱也就不说了。

标签: 刘邦娄敬吕雉和亲冒顿

更多文章

  • 栾布公然违抗刘邦命令,拜祭​彭越​,刘邦为何不杀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刘邦

    刘邦处死彭越后,余恨未消,下令将其枭首示众于洛阳城,并下诏道:“有敢于收尸临哭者,一律逮捕。”彭越的不幸遭遇和刘邦的严酷命令,引动一位豪侠人物前来抗命祭奠。这位留名千古的英雄,就是栾布。栾布,梁国人,与彭越算是老乡。两人的交往,可以追溯到秦末。那时,彭越是渔民,栾布是受雇于酒家的伙计,都穷得叮当响,

  • 揭秘:彭越有何本事让栾布一大男人放声为他哭?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刘邦,张良.彭越

    彭越是西汉初年的将领。彭越在山东省巨野县出生,后来拜于汉王刘邦门下,成为将领。彭越在攻打楚国中立下了显赫的功劳。早年间,彭越在家乡湖泽中打鱼,并召集了一帮人以做强盗为乐。彭越很有领导才能,当地很多年轻人都愿意听从彭越的号召。当时,农民起义纷纷爆发,他的兄弟们见陈胜吴广起义愈演愈热,便让彭越组织百姓,

  • 敢叫板刘邦禁令免死的忠臣栾布:为彭越喊冤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彭越,刘邦,忠臣,

    公元前196年,刘邦以谋反的罪名,把彭越灭族,并把彭越的头挂在洛阳城头上示众。同时,刘邦还下达命令,说:“有谁敢来收敛或者探视的,就立即逮捕他。”早在被杀之前,彭越派梁国大夫栾布出使齐国,回来后,彭越的头颅还挂在城头上。栾布不顾刘邦的禁令,来到城头边上,跪在彭越的头颅下面,向彭越汇报出使情况,一边祭

  • 周勃夺军:吕氏的没落 周勃如何杀吕产?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勃,吕产

    吕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要立吕家的人为王,问问大臣们可不可以。右丞相王陵是直筒子,说“高皇帝宰白马立下盟约,不是姓刘的不应该封王。”吕太后听了挺不高兴,又问左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陈平、周勃说“高祖平定天下,分封自己的子弟为王,这当然是对的;现在太后临朝,封自己的子弟为王,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吕太后

  • “陆贾分金”讲的是什么故事?陆贾是怎么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陆贾,汉朝

    “陆贾分金”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一文。通过这个小故事讲述了陆贾具有卓识远见的品质,同时也反应出陆贾为人聪明,能分得清形势,具有独到的眼光。陆贾在汉高祖时期,十分受到汉高祖的重视。曾经,陆贾以“马上得天下”赢得了汉高祖刘邦的称赞。汉高祖在处理国家政事时,常常需要陆贾建言献策。后来,汉高祖刘邦去世,

  • 最早的养老协议是由政治外交家陆贾和儿子签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陆贾

    陆贾,就是那个被刘邦当面呵斥“老子马上得天下安用《诗》《书》”的陆贾。口才非常好,思维敏捷,能言善辩,是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外交家。刘邦平定天下,做了皇帝。河北真定人赵佗率兵征服了南越,山高皇帝远,他在那儿自个儿称了王。刘邦这时不太想再用兵,可派谁去说服赵佗归顺大汉呢?最后选中了陆贾。陆贾应命而往,来

  • 汉初文臣陆贾为何被怱略未能封侯?陆贾是何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陆贾

    陆贾(前240~前170),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其先为楚人。刘邦起事时﹐以陆贾有口才﹐善辩论﹐常派他出使诸侯各国。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奉命出使南越(今两广一带)﹐招谕故秦南海尉赵佗臣属汉朝﹐立为南越王﹐陆贾对于安定国内局势﹐沟通南越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良好的作用。陆贾出使归来

  • 吕雉去世后吕禄出城游玩,却导致了吕氏一族被诛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禄,西汉

    吕禄(?-公元前180年),砀郡单父人,秦末汉初时期将领,汉高祖皇后吕雉的侄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180年,某一天,曲周侯之子郦寄,忽然来到了赵王吕禄的府上。对于郦寄的造访,吕禄没有任何意外,因为两人本就是最好的朋友。吕禄是吕后的侄子,因为这层关系,吕禄

  • 揭秘王娡真的是慎夫人和吕禄的女儿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娡

    2010年播出的《美人心计》成了许多追剧迷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主要《美人心计》中后宫尔虞我诈的美人们耍心机的手段一个比一个高,这部剧不像《金枝欲孽》后宫争宠的模式,它有自己的独特后宫暗斗的模式。在剧中王娡是吕禄和聂慎儿所生的女儿。王娡出生的那个时期刚好碰上刘恒和刘章在争夺王位。宫外宫内厮杀不断,吕禄和

  • 最早的农民起义女领袖 吕母的历史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母

    提起巾帼英雄,人们往往想到传说中的花木兰、穆桂英,而对历史上确有其人的、中国最早的农民起义女领袖吕母,却不大注意。网络配图西汉末年,土地兼并剧烈,徭役赋税繁重,加之连年灾荒,农民生活极端困苦。野心家、阴谋家王莽(8-23在位)篡夺了西汉政权后,依托古代的传说,制订出一套制度实行改制。王莽的改制是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