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娄敬

娄敬——为齐国的戍卒

娄敬

娄敬的资料

  中文名:娄敬

  所处时代:汉朝

  民族:

  籍贯:齐国卢

  爵位:关内侯

  官职:郎中

  称号:奉春君、建信侯

  别称:刘敬

娄敬的介绍

人物生平

拜见刘邦

刘敬是齐国人,汉五年(前202年),他到陇西戍守边塞,路过洛阳,当时刘邦正住在那里。娄敬进城后就摘下拉车子用的那块横木,穿着羊皮袄,去见齐人虞将军说:“我希望见到皇帝谈谈有关国家的大事。”虞将军要给他一件光鲜的衣服换上,娄敬说:“我穿着丝绸衣服来,就穿着丝绸衣服去拜见;穿着粗布短衣来,就穿着粗布短衣去拜见:我是决不会换衣服的。”于是虞将军进宫把娄敬的请求报告给刘邦。刘邦召娄敬进宫来见,并赐给他饭吃。

劝帝迁都

等了一会儿,刘邦就问娄敬要谈什么大事,娄敬便劝说刘邦道:“陛下建都洛阳,难道是要跟周朝比试一下兴隆吗?”刘邦说:“是的。”娄敬说:“陛下取得天下跟周朝是不同的。周朝的先祖从后稷开始,尧封他于邰(tái,台),积累德政善事十几代。公刘为避开夏桀的暴政而到豳(bīn,宾)居住。太王因为狄族侵扰的缘故,离开豳,拄着马鞭只身移居到岐山,国内的人都争相跟着他去岐山。到了周文王做了西方诸侯之长时,他曾妥善地解决了虞国和芮(ruì,瑞)国的争端,从此才成了禀受天命统治天下的人,贤能之士吕望、伯夷自海边回来归附于他。周武王讨伐殷纣时,不相约而自动到孟津会盟的八百诸侯,大家都说殷纣可以讨伐了,于是就灭掉了殷。周成王即位,周公等人辅佐他,就在洛邑营造成周城,把它作为天下的中心,四方各地的诸侯来交纳贡物赋税,道路都是均等的。这样君主有德行就容易靠它称王统治天下,没德行就容易因此灭亡。凡是建都于此的,都想要像周朝一样务必用德政来感召人民,而不想依靠险要的自然形势,让后代君主骄奢淫逸来虐待百姓。在周朝鼎盛时期,天下和睦,四方各族心向洛邑,归附周朝,仰慕周君的道义,感念他的恩德,依附而且一起奉事周天子,不驻一兵防守,不用一卒出战,八方大国的百姓没有不归顺臣服的,都进献贡物和赋税。到了周朝衰败的时候,分为西周和东周两小国,天下没谁再来朝拜,周室已经不能控制天下。不是它的恩德太少,而是形势太弱了。如今陛下从丰邑沛县起事,招集三千士卒,带着他们直接投入战斗便席卷蜀、汉地区,平定三秦,与项羽在荥阳交战,争夺成皋之险,大战七十次,小战四十次,使天下百姓血流大地,父子枯骨曝露于荒郊之中,横尸遍野不可胜数,悲惨的哭声不绝于耳,伤病残疾的人们欲动不能,这种情况却要同周朝成王、康王的兴盛时期相比,我私下认为这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再说秦地有高山被覆,黄河环绕,四面边塞可以作为坚固的防线,即使突然有了危急情况,百万之众的雄兵是可备一战的。借着秦国原来经营的底子,又以肥沃的土地为依托,这就是所说的形势险要、物产丰饶的‘天府’之地啊。陛下进入函谷关把都城建在那里,山东地区即使有祸乱,秦国原有的地方是可以保全并占有的。与别人搏斗,不掐住他的咽喉,击打他的后背,是不能完全获胜的。如果陛下进入函谷关内建都,控制着秦国原有的地区。这也就是掐住了天下的咽喉而击打它的后背啊。”

刘邦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都是崤山以东地区的人,争先恐后地申辩说周朝建都在洛阳称王天下几百年,秦朝建都在关内只到二世就灭亡了,不如建都在周朝都城。刘邦犹疑不决。等到留侯张良明确地阐述了入关建都的有利条件后,刘邦当日就乘车西行到关中建都。

当时刘邦说:“本来主张建都在秦地的是娄敬,‘娄’就是‘刘’啊。”于是赐娄敬改姓刘,授给他郎中官职,称号叫奉春君。

有关“娄敬”的历史故事

  • 汉朝娄敬简介-汉朝娄敬

    娄敬简介:小编今天讲一位汉朝历史人物:汉朝娄敬,历史上评为娄敬,汉朝历史娄敬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本名:娄敬,别称:刘敬,所处时代:西汉娄敬(生卒年不详),后因刘邦赐姓改名刘敬,西汉初齐国卢人。娄敬作为齐国的戍卒,正被发往陇西戍边,同乡虞将军引荐他见刘邦,力陈都城不宜建洛阳而应在关中。刘邦疑而未决,

  • 娄敬竟然比张良还要厉害见刘邦一面便封侯拜爵(娄敬简历)

    说起张亮,很多网友应该都知道这个人。有句话叫"你有好计划,我有墙梯"其实张亮的意思,当然这句话不仅仅是说张亮的伟大,而是说一山高一山低,所以还是有人能比得上张亮的伟大。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就是有一个人叫"娄敬"是的,他只见过刘邦一次,然后一步登天被封为侯爵。所以这"娄敬"有多厉害?让我们跟随边肖来揭

  • 娄敬

    娄敬(生卒年不详),后因刘邦赐姓改名刘敬,西汉初齐国卢(今济南长清)人。娄敬作为齐国的戍卒,正被发往陇西戍边,同乡虞将军引荐他见刘邦,力陈都城不宜建洛阳而应在关中。刘邦疑而未决,张良明言以建都关中为便,遂定都长安。赐姓刘,拜为郎中,号奉春君。汉高祖七年,出使匈奴,认为不可击匈奴,刘邦非但不听,反将他

  • 娄敬是谁?汉高祖刘邦为何赐娄敬刘姓?

    [摘要]:娄敬是谁?汉高祖刘邦为何赐娄敬刘姓?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刘氏孝义堂起源谁知道?侯...次房仕清公,妣黄氏,生二子:长公、少翁,裔孙均迁居广东棉洋湖;仕贵妣黄氏生二子:与禧、与仁,与禧妣黄氏生六子:福生、松孙、大满、四哥、福仄、福佑,合家。姓刘的祖先是哪个地方的?刘姓最古老的发源地在今河北

  • 娄敬竟然比张良还要厉害,见刘邦一面便封侯拜爵

    说到张良很多网友都应该知道这个人的,有一句话叫“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其实就是说的张良,当然了这句话不仅仅是说的张良厉害更多的是说的一山还有一山高这样的情况了,所以张良在厉害其实也还是有人能匹敌的,今天就给大家来介绍介绍,那就是有一位叫“娄敬”的,他

  • 娄敬本是个无名小卒,为什么能得到刘邦的赏赐呢?

    娄敬本是西汉时期齐国的戍卒,为什么后来能得到刘邦的重用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都城的选择往往至关重要。首先经济要发达,其次也是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最近五百年都城选择在北京,成为明清两朝的国都。很少有人知道清朝前身的都城在沈阳,明朝前身的都城

  • 揭秘娄敬不易旃衣的典故和娄敬迁都的故事

    娄敬不易旃衣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典故,这个典故在现在初中的文言教科书内,依然会被提及。那么娄敬不易旃衣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娄敬像当时娄敬想向刘邦劝谏迁都关中,就向虞将军说明。虞将军看到娄敬穿着毛毯制成的衣服,披着羊裘。就将自己的丝绸衣物脱下来让娄敬穿,免得惹皇帝生气。对此,娄敬却说,他穿着旃衣到

  • 历史上一个著名典故娄敬不易旃衣是怎么来的

    娄敬不易旃衣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典故,这个典故在现在初中的文言教科书内,依然会被提及。那么娄敬不易旃衣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娄敬像当时娄敬想向刘邦劝谏迁都关中,就向虞将军说明。虞将军看到娄敬穿着毛毯制成的衣服,披着羊裘。就将自己的丝绸衣物脱下来让娄敬穿,免得惹皇帝生气。对此,娄敬却说,他穿着旃衣到

  • 娄敬不易旃衣 娄敬迁都的故事 对娄敬的评价

    娄敬不易旃衣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典故,这个典故在现在初中的文言教科书内,依然会被提及。那么娄敬不易旃衣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娄敬像当时娄敬想向刘邦劝谏迁都关中,就向虞将军说明。虞将军看到娄敬穿着毛毯制成的衣服,披着羊裘。就将自己的丝绸衣物脱下来让娄敬穿,免得惹皇帝生气。对此,娄敬却说,他穿着旃衣到

  • 娄敬不易旃衣的故事有何深意

    娄敬不易旃衣娄敬不易旃衣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典故,这个典故在现在初中的文言教科书内,依然会被提及。那么娄敬不易旃衣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呢?娄敬像当时娄敬想向刘邦劝谏迁都关中,就向虞将军说明。虞将军看到娄敬穿着毛毯制成的衣服,披着羊裘。就将自己的丝绸衣物脱下来让娄敬穿,免得惹皇帝生气。对此,娄敬却说,

  • 娄敬迁都是怎么回事 娄敬的评价怎么样

    娄敬迁都娄敬迁都这件事,在西汉王朝历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那么娄敬劝迁都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事呢?娄敬墓公元前202年,娄敬去戍守陇西边塞。正好路过洛阳。而皇帝刘邦正好在洛阳。于是娄敬就穿着羊皮袄去见虞将军,表明了自己想见刘邦的意愿。虞将军想让娄敬换一身衣服再去见刘邦,但是被娄敬拒接了。无奈之下,虞将军

  • 永寿娄敬山(汉建信侯娄敬墓)(西安路过)

    这次和朋友的乾县会面又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晚上好一阵热闹,原本是准备在乾县陪同朋友考察靖陵,乾陵四门,但是炎热的天气原因,也只能利用下午凉快的时间段跑去靖陵游览一番作罢。靖陵封土之上眼看红日就要落山,只能略做商量晚上还不如住永寿,来日乘早上凉快去武陵寺塔看看更加有意义,于是就不再做过多商讨,直接先行驱

  • 西汉风云人物,奇人娄敬

    不得不说,娄敬是一位奇人。最早是他建议刘邦迁都关中,说此乃天府之国,娄敬的提议,再加上留候张良美言,刘邦决定迁都长安,使陕西长安(今西安)成为汉朝都城,娄敬的名字因此在历史上熠熠生辉。刘邦嘉许娄敬的迁都建议,赐娄敬姓刘,于是娄敬以后就改叫刘敬,对娄敬来说,和皇上一个姓,此乃莫大的荣耀。刘敬后面还有更

  • 那么多功臣,为什么娄敬被赐刘姓

    为了汉朝大业,劝谏迁都刘邦起义后想定都雒阳,娄敬劝刘邦进入函谷关后再定都,占据秦国原来的疆土,利用秦地被山带河,四方天险,土地富饶的地利,扼住天下咽喉。刘邦犹豫不决,后来得到了留侯张良的肯定,决定迁都,他认为娄敬是第一个提出迁都建议的,对他大为赞赏,赐姓刘,改称刘敬。识破匈奴计谋,反对出征韩王信谋反

  • 甘亭街道娄敬庵庙会来啦!

    逛庙会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全国各地连年举办的、具有传统与现代特色的文化庙会,正以其强大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欢迎。熙熙攘攘的人流、琳琅满目的商品、特色迥异的各地小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些市井元素,形成了一幅绝无仅有的现代民俗画卷。逛庙会,已经成为当今百姓不可或缺的首选娱乐休闲活动

  • 从项羽乌江自刎之后说起(1)高祖置酒论三杰,娄敬建策都关中

    第一章 高祖置酒论三杰,娄敬建策都关中01天下初定项羽乌江自刎之后,刘邦受诸侯王拥戴,于是在汉五年二月甲午日(公元202年2月28日),在汜阳(山东定陶汜水之北,即今山东曹县北)称帝,定国号为汉,定首都为洛阳,王后吕雉改称皇后,太子刘盈称皇太子,随后命诸侯王各自罢兵回归各自的封地,自己也率部返回洛阳

  • 西汉娄敬,从草根到贵族,他是怎么做到的?

    公元前202年,西汉初年,有一个正奉命赶往陇西戍边的齐国士兵,谁也想不到,他即将仅凭一张利嘴,不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中国历史上的几个重大历史时刻,也都留下了他的声音。他叫娄敬,汉高祖刘邦赐姓“刘”,史称“刘敬”。是他,劝谏原本打算建都洛阳的汉高祖,最终建都长安。是他,提出汉匈和亲的计策,开始了汉王

  • 揭秘:娄敬如何让刘邦用女人换和平

    娄敬,汉初齐国卢(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县)人。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之一,对于汉初政策的制定及西汉政权的稳定起过很大作用。“乱世出英雄”,这几乎是一个真理,因为乱世是一个缺乏秩序的时代,缺乏了秩序,就为各色人等的脱颖而出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因此,每一次乱世都会造就大量英雄。秦末当然是乱世,许多英雄应运

  • 和亲第一人娄敬作为送嫁人 所嫁公主竟然是假冒

    说起“和亲”,满脑子大汉族主义的同胞们就气不打一处来,总觉得为了笼络边远政权,为了一国安稳,竟然将要把一个弱女子推到那老少边穷地区去,简直丢脸得很。换个角度来看,以一女子之力换来双方百姓的安定,又有什么不好?就如昭君出塞,以一已之力换来双方几十年的和平,谁不称颂?当然如果有人非要说不好,那也是没办法

  • 爱国教育:讲屈原也要讲张仪,讲霍去病也要讲娄敬

    受了几十年的爱国教育,大家伙基本都成爱国者了,嘿嘿。可爱国的方法都掌握了吗?恐怕还没有吧,所以有必要把爱国教育扩大一下。中华五千年不止有屈原、霍去病等人爱国的,还有张仪、娄敬等人也爱国嘛。他们所用的方式方法与前者是有区别,学了他们的方法就能开拓爱国思路,更好的爱一爱这个国家。屈原是宁死不屈的,在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