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方朔帮汉武帝看风水:抢占汉武帝茂陵风水宝地

东方朔帮汉武帝看风水:抢占汉武帝茂陵风水宝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878 更新时间:2024/1/23 13:15:11

汉武帝茂陵是汉代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帝陵墓。它北依九峻山,南望终南山,且又与渭北诸陵连成一体,西、北龙脉相连,实为千古第一吉壤。

据说汉武帝当年在选择陵址的时候,路经茂陵所在地,即被此处风水所吸引。不过,就在他赞叹不已之时,一只貌似麒麟的动物他跑来。汉武帝心一惊,未加思索便张弓搭箭,片刻后利箭破空而出,可惜未能射中,貌似麒麟的动物也倏忽间踪迹全无。汉武帝向来有打猎的喜好,其箭术非同小可,但这次却空手而归,未有所获,这是为何?那只貌似麒麟的小动物究竟是什么动物,为什么忽然就消失不见了踪影?更奇怪的是,在麒麟状动物消失的地方,突然长出一棵长生果树,这让汉武帝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心道,难不成是上天在劝诫我不要在此处建造墓陵?为了弄清楚这一问题,汉武帝叫来了东方朔,希望这个智圣能说出个一二来。

东方朔来到此地,只见该处视野开阔,气象极佳,便说是建造墓陵的最佳场所。至于那只消失的麒麟状动物,以及突然出现的长生果树,在东方朔看来,都是吉兆,在此建造墓陵,定能使国运长久。汉武帝闻言,龙颜大悦,立即下令开始营建陵墓。这一营建,就持续了足足五十三年,这就是茂陵,汉武帝去世后的葬地。

武帝入葬后没过多久,茂陵就被盗墓贼盗掘,盛极一时的西汉王朝也逐渐走向了衰落。而东方朔大失水准的判断,以及他自己的墓葬,亦在坊间成为了话题。有人说,东方朔当时起了私心,故意瞒着汉武帝,把茂陵址故意向上移了一段,却将真正的宝地留给了自己。他还特意在这块风水宝地上种了一棵小树,目的就是日后能顺利找到此处。东方朔一直把这个秘密深藏心底,从未说与人知,直到咽气以前才把儿子叫到床边,叮嘱道: “我死后,你去茂陵下面找一棵老树,找到后就把我埋在那儿!切记切记!”他的儿子很有孝心,就依照父亲的遗愿把他葬在了那里。就在东方朔下葬后的第二天,他的墓骤然长高了五丈,第三天,墓又高了五丈,几乎就要高过汉武帝的茂陵了。天神看不过去了,说你东方朔区区一个风水先生,坟墓怎么能比汉武帝还要高呢?天神一怒之下,便捡起一块石头压住了东方朔的墓顶。由于被天神扔来的石头压住了,东方朔的墓便也不再长高了,后人就把东方朔的墓称作“压石冢” 。

后人说,就风水而言,东方朔的压石冢要比汉武帝的茂陵好。在压石冢处,可以“卧看长安” ;在茂陵处,只能“坐看长安” 。雄才大略如汉武帝,到头来竟然被一个风水先生算计了,这也算是他人生中的一个败笔吧。

汉武帝茂陵

趣味链接:东方朔偷桃

东方朔偷桃的故事源于一段传说:汉武帝寿辰之日,宫殿前一只黑鸟从天而降,武帝不知其名。东方朔回答说: “此为西王母的坐骑‘青鸾’ ,王母即将前来为陛下祝寿。 ”

果然,顷刻间,西王母携七枚仙桃飘然而至。西王母除自留两枚仙桃外,余五枚赠与武帝。帝食后欲留核种植,西王母言: “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原地薄,种之不生。 ”又指东方朔道: “他曾三次偷食我的仙桃。 ”据此,始有东方朔偷桃之说。东方朔并以长命一万八千岁以上而被奉为寿星。后世帝王寿辰,常用东方朔偷桃图庆典。 “寿星”也成为中国传统化的元素,被绘画和文房用品等用作题材。

标签: 东方朔汉武帝

更多文章

  • 东方朔简介 协助汉武帝巩固政权扩展疆土的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东方朔,汉朝,西汉著名词赋家

    东方朔(前154年—前93年),字曼倩,原本姓张,平原羌次(今山东陵县人)。西汉辞赋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好奢侈,起上林苑,东方朔直言进

  • 卫子夫女儿卫长公主嫁给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卫子夫,卫长公主

    卫长公主(当利公主),西汉公主,是汉武帝刘彻和皇后卫子夫的长女,汉武帝亲自封她为长公主,地位等同诸侯王,所以说卫长公主是汉武帝最喜欢的女儿。舅舅是西汉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其表哥是西汉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本名、生卒、排行皆不详。在《大汉天子》中,卫长公主后来嫁给了李长生,不过和李长生没有夫妻之实,

  • 卫长公主简介 卫子夫的女儿卫长公主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卫长公主,汉朝公主,卫子夫

    卫长公主(当利公主),是汉武帝和卫皇后卫子夫的长女、武帝的第一个孩子,号称大汉第一美女,也是汉武帝最喜欢的女儿,其舅舅是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其表哥是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卫长公主简介卫长公主,生年不详,但根据《汉书》记载,卫子夫入宫一年多,得到汉武帝再次宠幸而怀有身孕,因此卫长公主的生年不会早于公元前

  • 卫长公主是谁?历史上唯一惨遭腰斩的长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卫长公主,历史上唯一,惨遭腰斩的长公主

    卫长公主(当利公主),是汉武帝和卫皇后卫子夫的长女、武帝的第一个孩子,号称大汉第一美女,也是汉武帝最喜欢的女儿,其舅舅是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其表哥是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卫长公主,生年不详,但根据《汉书》记载,卫子夫入宫一年多,得到汉武帝再次宠幸而怀有身孕,因此卫长公主的生年不会早于公元前138年。公

  • 解忧公主谋杀亲夫始末:解忧公主为何要谋杀亲夫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解忧公主,乌孙

    在和亲的历史上,无疑,西汉年间的细君公主、解忧公主是最引人注目的两个人物。解忧公主的婢女冯嫽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也是杰出的女外交家,地位格外耀眼。1954年时,前苏联人类学家金兹布尔格发表了天山中部——阿赖地区公元前4——2世纪乌孙时代一处贵族墓葬中的人骨资料,文中提到,这一时期发现的唯一女性头骨

  • 解忧公主简介:一生嫁给父子三任乌孙王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解忧公主,和亲,汉朝

    解忧公主(公元前120-前49年)出生皇族,祖父刘戊曾是霸居一方的楚王。景帝三年春,刘戊参与同姓诸王的“七国之乱”,兵败身亡。从此,解忧公主和她家人长期受猜忌和排斥,落入无法扭转的苦难之中。当罪臣江都王刘建之女因“和亲”远嫁乌孙昆莫(国王)而郁郁以终之后,汉武帝为了巩固与乌孙的联盟,于太初四年(公元

  • 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和亲史上杰出的西域双星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公主,和亲公主

    作为和亲公主,解忧公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成功、贡献最大的一个和亲公主。解忧公主的影响范围和历史作用是王昭君、文成公主等和亲公主都无法相比的。中国古代和亲史上杰出女性的西域双星说起远嫁异域的和亲公主,汉代的王昭君和唐代的文成公主可谓家喻户晓,历史上的文人、艺术家对她们的历史功绩都极尽渲染,从而成为中

  • 悲惨的大汉公主刘细君 先嫁老单于后又嫁小单于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单于,刘细君

    刘细君是汉武帝侄子江都王刘建之女,属于正牌的西汉宗室。但她的命运却受到了父亲刘建企图谋反的连累,而越来越苦。刘细君的曾祖父是汉景帝刘启,祖父是汉武帝刘彻之兄江都易王刘非,父亲是江都王刘建,史称其为“江都公主”。刘建是个荒淫无道的诸侯王,元狩二年(前121年),企图谋反未成后自杀,刘细君的母亲以同谋罪

  • 揭秘:历史上的第一位和亲的公主是刘细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和亲,公主,刘细君

    说起历史上的和亲公主,最家喻户晓的应该是王昭君和文成公主。然而,我最想说的当属历史上的第一位和亲公主——刘细君。当我们为王昭君和文成公主的故事成为历史上流传不衰的佳话而传诵不休的时候,也不要忘记第一位对汉民族做出贡献的刘细君。谈及刘细君,就要先介绍一下她的身世。刘细君原是江都王刘建的女儿,武帝的同父

  • 和亲公主刘细君简介 千古和亲第一人刘细君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代,美女,刘细君,和亲

    乌孙公主(?―前101年),名刘细君,西汉宗室,汉武帝侄子江都王刘建之女。元鼎二年,汉武帝为抗击匈奴,派出使乌孙国,乌孙王昆弥愿与大汉通婚。汉武帝钦命刘细君和亲乌孙,并令人为之做一乐器,以解遥途思念之情,此乐器便是“阮”,亦称 “秦琵琶”。明知胡地苦,何为嫁女郎。幸免于难刘细君的曾祖父是汉景帝刘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