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富豪杨王孙为何执意要裸葬?其用意流芳百世

西汉富豪杨王孙为何执意要裸葬?其用意流芳百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060 更新时间:2023/12/21 8:34:03

中国人的死后归葬,自古有许多讲究。《礼记》规定:“衣足以饰身,棺周于衣,椁周于棺,土周于椁。”寿衣装饰遗体,内棺装殓逝者,外椁容纳内棺,黄土掩埋外椁。另外还有严格的“小殓”、“大殓”、“吊唁”、“出殡”等等繁琐的仪程。

《孝经》要求:爹妈去世了,“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一整套的规矩都给你定出来了,照着办就是了。

葬仪,对于死者完全是个再也无法感知的东西,但对于亲属家眷和后人,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面子工程,声名、权势、地位,打定主意要在这件事上体现出来。于是乎豪门贵胄争相重殓厚葬,帝陵寝更是辉煌壮丽。

仅从逝者的殓衣上说,出土的文物中,我们每每看到王公贵族裹着金缕玉衣;即使朝不保夕的贫民,父母亡故,好歹也要找块席子卷上入土为安。怎样操蛋的子孙,也万不敢将父母一丝不挂地挖个坑扔进去了事。

西汉楚王刘交(刘太公第四子),由4248片玉片和不同规格的金丝串成的金缕玉衣。西汉时厚葬成风。

西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一位怪癖的倔老头,姓杨,名贵,人习惯上叫他杨王孙。这位杨先生久居长安,富甲一方,是京城响当当的大富豪。查阅史籍,杨王孙似乎并无官衔,但,朝野的官员朋友知己不在少数。

杨王孙怎么个怪呢?生前他十分热衷养生,又家财万贯,临死时,却坚决要求儿子将他裸葬。所谓裸葬,就是光身子赤条条埋进土里。

《汉书.杨王孙传》是这样记述的:“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杨王孙行将咽气,他专门交待他的儿子,说:我要裸葬,返璞归真,你可千万不能违背我的意愿!杨老先生不光提出要裸葬,同时就如何裸葬的细节,怎么操作,进一步详细叮嘱了儿子。他说:“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什么意思?意思是,我死之后,你们用个布口袋把我的尸体装上,到了地下七尺以后,从我的脚上抽去布口袋,让我的肉身直接埋在土中。

杨王孙的儿子一听老爷子这话,头大了,不按老人家的意思办吧,会背上违逆父命的嫌疑,照老人家的意思办吧,哪个儿子能忍心老爹这样被埋呢?别人也会笑话的呀!

儿子思来想去,不知如何是好,无所适从间,他想到了父亲最要好的朋友祁侯缯它,决定让这位来劝劝病榻上的老爷子。很快,身在外地的缯它给杨王孙写了一封信,信上,缯它说:我听说你提前立下遗嘱,要儿子把你裸葬,假使你已去世不知道儿子们这么办,倒还说得过去,你现在活得好好的,明明有知觉,却睁着眼交待儿子裸葬你,这合适吗?何况圣人有言:“为之棺椁衣衾”,人死后穿衣着棺天经地义,你别耍性子出洋相了!

读罢老友缯它的信,弥留之际的杨老先生暗忖,看来,儿子和朋友都没能真正理解自己要求裸葬的用意啊!他艰难起身,给缯它回了封信,实则更多是说给儿子和世人听的。

杨王孙之所以坚决要求死后裸葬,在信中他是这样说的:“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我之所以坚决要求死后裸葬,是想用行动来矫正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奢华厚葬的不良风气。

他讲,葬礼,原本是前圣先贤为了亲人们能有个适当的表达亲情的方式而设计的,现在却相互攀比争相厚葬,花大把的钱财置办随葬品,好好的东西都埋在低下去,因此而又诱发了盗墓,结果与暴尸荒野有什么区别?人死如灯灭,自然现象,搞得那么铺张,为了虚荣,哗众取宠,有什么意义?鬼者归也,人来自泥土,回归泥土,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吗?“今废财厚葬,留归鬲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谓重惑。”现在滥花钱财,相互攀比看谁的葬礼隆重,死人不得安生,活着的儿孙们也并未觉得尽了孝,这不是一件再糊涂荒唐不过的事吗?

“於戏!吾不为也。”这种事,我绝不会干!

最终杨王孙如愿裸葬。

富豪杨王孙之坚持死后裸葬的目的,一句话:反奢华从我做起!

标签: 西汉裸葬杨王孙

更多文章

  • 西汉文学家扬雄投阁实际是受到政治迫害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汉文学家扬雄

    《汉书》是由东汉班固编撰的断代史,其中包括纪、表、志、传。纪主要撰写皇帝,表主要撰写诸侯,志主要撰写天文、经济、地理方面,传主要撰写公卿、将相。汉书卷八十七为扬雄传,记述了西汉时期著名的学者扬雄的生平。扬雄字子云,成都人。小时候十分爱学习,博览群书,爱好辞赋。为人简单朴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十分闲淡

  • 扬雄跳楼自杀是不是因为心虚还是怕被迫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扬雄跳楼自杀

    扬雄字子云,汉族成都人。扬雄少时好学,博览群书,擅长辞赋,可惜有点口吃,说话不利索。因仰慕司马相如,前期的赋多参考司马相如的风格;后对司马相如呈否定态度,文章风格有了很大变化,与司马相如合称“扬马”。扬雄在跟随汉成帝时经常写一些讽谏的赋,委婉的指出汉成帝穷奢极侈的做法与先帝相悖,其中以四大赋最有针对

  • 西汉哲学家扬雄为后世留下了哪些历史文化瑰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汉哲学家扬雄

    扬雄,西汉成都人,是有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尊循儒道,爱好辞赋,著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等具有讽谏意味的赋,《解嘲》透露出文人被压抑的无奈,《法言》和《太玄》维护儒家道义,反对神学。扬雄刚开始模仿司马相如的文风,后意识到这只是对帝王好大喜功的阿谀奉承,毅然改变。扬雄故里扬雄的家族五代单传

  • 严君平:西汉晚期文学家、思想家,被称为“西蜀易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严君平,西汉

    严君平,西汉时期蜀郡郫县人,名遵,本姓庄,因避讳汉明帝刘庄,便改庄为严,称严遵严君平。严君平是道家学者,对《易经》和老庄哲学颇有研究,被称为“西蜀易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史上对严君平的记载其实很少,据说他曾隐居在今天的四川省蓬溪县金鱼山,在今天郫县、成都

  • 汉武大帝时期辞赋家严助为何下场很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严助为何死的比较凄惨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但是到了现在基本都已经失传了,只有少数的几篇流传下来,严助的一生算是比较传奇的,有着非常多的经典故事。汉武帝时期严助的画像严助,原名庄助,在他开始为官的时候,正是汉武帝刚刚上位之后没有多久,当时汉武帝还没有真正掌控实权,主

  • 汉武帝时期著名辞赋家严助为何死的比较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武帝时期著名辞赋家严助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但是到了现在基本都已经失传了,只有少数的几篇流传下来,严助的一生算是比较传奇的,有着非常多的经典故事。汉武帝时期严助的画像严助,原名庄助,在他开始为官的时候,正是汉武帝刚刚上位之后没有多久,当时汉武帝还没有真正掌控实权,主

  • 阴丰的家世可谓是显赫无比,他为何被郦邑公主刘绶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阴丰,刘绶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东汉在文化、科技、军事、佛教等方面成就突出,文化上郑玄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军事上迫使北匈奴西迁,佛教在此期间经白马寺传入中国。

  • 西汉酷吏尹赏:曾将长安城内无业青年全部活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汉,酷吏,

    权力不受控制的话,严刑峻法也只会被小人拿来玩弄.最近,因为一些恶性事件的出现,比如拐卖儿童等等,民间对严刑峻法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声称“一律判死刑”。我当然不赞成。先不说具体的案件,这种严打思维,效果是很短暂的;如果严刑峻法真的管用,那中国还一直是大秦帝国呢。酷吏是汉代兴起的一个新的现象。我们先举几

  • 雍齿有何能力?为何多次背叛刘邦还能封侯拜相?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雍齿

    雍齿有何能力?为何多次背叛刘邦还能封侯拜相?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对于古代的帝王来说,臣子的背叛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哪怕是没有任何反叛之心,但是却有反叛的能力,也会引起皇帝的怀疑,加以打压甚至是杀掉。然而对于刘邦,这样一个杀了不杀功臣的皇帝来说,居然会放过一个多次背叛自己的人,不

  • 刘邦如此的痛恨雍齿 为什么还第一个封他为侯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雍齿

    还不知道:刘邦痛恨雍齿为何还第一个封他为侯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古以来,一个新朝代的建立,开国第一件事就是对有功之臣进行论功行赏,这是新生政权最迫切需要处理的问题。毕竟众人追随着你打江山,没有苦劳也有功劳。而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刘邦当皇帝后,是如何封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