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夷陵之战中,陆逊为什么看到赵云救出刘备就撤退了?

夷陵之战中,陆逊为什么看到赵云救出刘备就撤退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514 更新时间:2024/1/6 1:36:16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夷陵之战,为何赵云救出刘备陆逊就撤退了?他是否真的害怕赵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八月,刘备才刚刚称帝三个月。为了给死在东吴手里的二弟关羽报仇,他亲自提点了数万大军起兵伐吴。这一战可以说是刘备志在必得,也听不进劝说。手中更是没有良将可用,五虎上将之中五个有三个不在了:关羽被东吴所杀、张飞被手下暗算、黄忠早已在夷陵之战前病逝(并非演义中死于夷陵之战中)。

另外两个,一个马超,必须在北方防卫曹魏。另一个赵云则是理智的劝说刘备不要兴兵伐吴,咱们应当循序渐进先诛国贼-曹操。然后子龙兄就被愤怒的玄德留在家里不带他玩了。很快,大军出征,顺流而下的蜀军一开始攻势凶猛,在吴国土地上斩将夺旗、势如破竹,正如后来北伐攻魏的诸葛亮一样,那真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不过很快,东吴派来了,谁呢?接吕蒙班的新任东吴大都督-陆逊。在陆逊的操作下,吴军翻盘了,一通火烧连营把蜀军烧的屁滚尿流被迫撤军。但是陆逊并没有乘胜追击,在蜀国派赵云前来支援后,陆逊撤了。难道陆大都督怕了赵云不成?如果不是,他为什么要撤退呢?

其实陆逊还真不是怕了赵云,因为这是正史,这个赵云固然有强大的军事能力但是真不是三国演义里那个长坂坡以一当十、全场最佳、一骑当千的常山赵子龙,跟陆逊相比,都是一方大将。

陆逊也是受到过良好教育,手下吴军也是骁勇善战的精锐之师不是老弱病残组成的旅游观光团,而且自己的军队又士气占优势,并没有惧怕赵云的理由。他之所以知道赵云来了,立马撤退,是因为他简单观望之后,大致因为两个原因而作出的决定。

第一,进不可进,难图速胜,且消耗会巨大。

陆逊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的谨慎从他在《三国志·陆逊传》中的一番话就能看出来:

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

当初他来抵御刘备的时候,因为刘备军士气正旺而没有上前,等到刘备军士气衰落并且有了自己火攻的余地才上前进攻。

在把刘备手里的大军打的哭爹喊娘之后,他也的确带领吴军一路乘胜追击。追到了蜀汉国界内之后,他看到了赵云带来的援军。这时候赵云在永安接应到了刘备他们。一群人在永安城安顿了下来。

陆逊在详细对比了自己的军队与永安城的防守兵力之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自己无法速克永安。之前能速败刘备军队是因为刘备那些营房摆得太近了,随便一防火就能开个火烧连营,这么一片大型法术扔下去,大军肯定败得快,也不是自己的军队特别骁勇善战各个都是关羽张飞的原因。

既然不能速克永安也就不能击杀刘备。那么这就引出了第二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后路不保,担心曹魏偷袭大本营。

虽然东吴在前线打刘备打的非常欢实,看起来加把劲就能直接攻克永安擒住蜀汉君主刘备了,即使是不能速克那就僵持一下呗。但是诸位可不要忘记这是三国乱世,有三个国家的。

老话说得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果孙权和陆逊光顾自己这东吴先锋军在前面攻城拔寨,那曹操是傻子吗?不是!魏国肯定会趁这个时机直接攻击东吴。别跟我说什么曹操马上死掉了,曹丕继位,魏国不稳,只要发动对外战争,国内的矛盾八成能被转移出去。您说孙权已经向曹丕俯首称臣被封吴王了?拜托

这是战争乱世,不是道德模范评比,并没定数。

所以就算东吴打蜀汉,那么曹魏发现可乘之机是绝对不会放过这到嘴边的大肥肉的。考虑到这个原因,再加上本次出征的战略目的(反击刘备军队)已经完美地完成甚至有些超额,陆逊才退兵了。

三国的历史很复杂,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不仅仅是影响着历史,他们同样也在被历史影响。所以看到他们的举动时要多想想正史中的背景,不能单纯地思考害怕这种原始情绪。要代入历史去思考。当然,也要分清演义和历史,比如这个问题,陆逊退兵就和演义中说他被困八卦阵一点关系都没有。

标签: 陆逊三国

更多文章

  • 陆逊一行人等被困 黄承彦为什么放走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黄承彦,陆逊

    还不知道:黄承彦为什么放走陆逊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夷陵之战,刘备被火烧连营七百里,伤亡十之八九。若非赵云前来救助,后果不堪设想。刘备即刻往白帝城,然而陆逊依然穷追不舍,这一切早在诸葛亮的预测之中。于是便在鱼腹浦摆下八阵图,将陆逊一

  • 如果伐吴的是诸葛亮,陆逊还能不能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诸葛亮,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如果伐吴的是诸葛亮而非刘备,陆逊还能赢吗?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夷陵之战被称为东征,此时的蜀国日渐强大,而东吴的发展严重的受到了限制,统一南方后,东吴必须要进取,所以直接将兵锋朝向了荆州,毕竟蜀汉在荆州的几个要镇,都是刘备找孙权借的,现在要拿

  • 孙权最后的北伐希望为什么会被陆逊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陆逊,三国

    孙权最后的北伐希望:冒险而实际,却被陆逊阻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孙权的统一梦想和策略“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孙权,十八岁坐领江东,既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正统性,亦没有皇室宗亲身份加持的责任感,却从未甘心偏安一隅。如何依仗父兄留下的东吴基业,去完成全国的一

  • 诸葛亮的岳父不助诸葛亮反而助陆逊?黄承彦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黄承彦

    诸葛亮的岳父不助诸葛亮反而助陆逊?黄承彦是怎么想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夷陵之战,刘备被火烧连营七百里,伤亡十之八九。若非赵云前来救助,后果不堪设想。刘备即刻往白帝城,然而陆逊依然穷追不舍,这一切早在诸葛亮的预测之中。于是便在鱼腹浦摆下八阵图,将陆逊一

  • 孙权割据一方想过统一全国吗?孙权最后的希望被陆逊阻止了!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孙权,陆逊

    孙权割据一方想过统一全国吗?孙权最后的希望被陆逊阻止了!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孙权,十八岁坐领江东,既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正统性,亦没有皇室宗亲身份加持的责任感,却从未甘心偏安一隅。如何依仗父兄留下的东吴基业,去完成全国的一统呢?从公元2

  • 假如诸葛亮代替刘备出征会怎么样 他能够打败陆逊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刘备

    还不知道:诸葛亮代刘备出征会怎么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中说,夷陵之战刘备一方有七十万兵马,其实被严重夸大了,刘备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人马。据专家推测,刘备东征的兵马最多七万多人,这包括他自己统帅的中军三万,张飞的兵马一万多,以及征调的沙摩柯的两

  • 陆逊辅佐孙权数十年,为什么最后被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陆逊,三国

    你真的了解陆逊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历史上,三国中的东吴第一名臣,既不是周瑜也不是鲁肃,而是一代白衣儒将陆逊。而是一代白衣儒将陆逊。襄樊献计收荆州、夷陵之战败刘备,石亭之战败曹休,陆逊辅佐孙权数十年,出将入相,呕心沥血,撑起了东吴的半壁江山,可谓是东吴版的诸葛孔明。如此一

  • 陆逊北伐战果丰硕 为什么东吴没有趁机一举歼灭曹魏政权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陆逊北伐,曹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陆逊北伐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刘备阵营有着主角光环的加持,用在他们身上的笔墨自然是更为用心,但是演义小说毕竟夹杂着情感倾向与艺术加工的成分,很多人物没有进行过多赘述,而他们的光芒却并没有就此被掩盖,陆逊就是这样的能人。在历史上,诸葛亮有

  • 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他为什么要救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黄承彦,三国

    在三国演义中,黄承彦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在夷陵大败刘备,差点取其性命。后又追击至鱼腹浦,进入了诸葛亮布下的八阵图之中。陆逊在阵中迷路,他感觉阵中好似庞大的迷宫,险些死于阵中。在快要绝望的时候,云雾之中突然出现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者,他就是黄

  • 东吴拥军20万又有陆逊坐镇 东吴为什么就是没有选择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东吴,北伐

    很多人都不了解东吴北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诸葛亮很清楚“益州疲敝”也还是坚持要北伐,利用了这“天下奇才”级别的军事才能,愣是把司马懿打的躲在营寨中不敢出来,高高挂起免战牌是动弹不得。甚至就连魏国的战士们都在嘲笑司马懿说:“害怕蜀兵就像是见了老虎似的。”尽管诸葛亮时运不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