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姜维据守汉中时为什么连连30天都守不住?魏延却能守10年?

姜维据守汉中时为什么连连30天都守不住?魏延却能守10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395 更新时间:2024/1/27 0:44:49

姜维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三国时期,汉中无论是在地理位置还是战略意义上对蜀国来说都是非同小可的存在。汉中坐落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是出蜀和入蜀的必经之路,它可以作为粮草和士兵的中转站,能够有效解决粮食供应不足以及将士北上艰难的问题。而且汉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可以说是蜀国天然的堡垒。

建安二十二年,刘备发动汉中之战,战争持续了两年之久,蜀国和魏国双方各有损失,但是最终以魏国的将领王平投降刘备告终,曹操撤退,刘备占领了整个汉中。

攻占汉中同年,刘备在沔阳自称为汉中王,并将都城定在成都。而汉中作为蜀国的要塞,必须留下有能力的将士镇守。蜀国的大臣们都认为张飞是第一人选,张飞自己也觉得能够担此重任,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刘备提拔了当时还是牙门将军的魏延为镇远将军,并升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负责镇守汉中。事实证明,魏延的确没有辜负刘备的信赖,在他守备汉中的十年里,汉中安如磐石。

魏延去世后,吴懿、王平等人先后接任镇守汉中,他们都延续了魏延防守汉中的方案,也让汉中在多年内平安无事。然而姜维接管汉中之后,却在短短30内就让汉中丢弃了。有人说姜维的军事才能比不上魏延,真的是这样吗?

魏延骁勇,欲以奇兵间道与大军会,孔明信用其说,安知三秦之不归于汉?

从外部因素分析:魏延时期曹魏自顾不暇,姜维时期曹魏国力鼎盛

魏延镇守汉中的时候,汉中之战刚刚落下帷幕,曹操麾下的将领也损失也不少,例如像夏侯渊、赵颙这样的大将。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位。在魏国还处于内部动荡不安的情况下,曹丕却没有先稳定局势,反而频繁的对外发动战争。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曹魏虽然对汉中虎视眈眈,但也一直久攻不下,反而折兵损将。

曹丕在位时间不过数年就去世了,黄初七年,曹叡即位。曹叡在位期间一直都是守多攻少,多次抵御了蜀汉、东吴的进攻,但是对外扩张能力有限。而姜维镇守汉中的时候,曹魏内部形势稳定,外部势力强硬,总体上来说实力已经远胜于蜀国之上。因此魏国多次发动对汉中的攻击,想要从汉中打开攻占蜀国的缺口。

此外,魏延任职汉中太守初期,蜀国和吴国为占领荆州一直僵持不下,蜀国的兵力大部分都用于争夺荆州的战役中,因此魏延镇守汉中主要以防守为主。而且当时曹魏内部纷争不断,对攻占汉中也是有心无力。夷陵之战后,蜀汉和东吴议和,再度缔结联盟。为了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蜀国决定由汉中进行北伐。此后虽然战役频发,但是蜀国一直处于主动地位。然而姜维时期,蜀汉与曹魏国力差距悬殊,蜀汉多次面临不利局势,最终也被牵制着成为战略被动的一方。

从内部因素分析:魏延深得信赖,战略适宜,姜维自身难保,战略失策

建安十六年,魏延跟随刘备入蜀作战,后来又北上抵御张鲁,驻守在葭萌关。建安十七年,魏延与黄忠共同平定广汉郡,多次立下战功。建安十九年又追随刘备包围成都。作为刘备身边一步步爬上来的将领,魏延是深得信赖的。不然刘备也不会力排众议,将镇守汉中的重任交于魏延。

刘备的信任也让蜀国的士兵们对魏延深信不疑,对于他的战术方略更是唯命是从。刘备死后,诸葛亮等人又加快了北伐的进度。汉中作为蜀汉天然的屏障,退可守,进可攻。因此加强对汉中的兵力部署,也是必不可少的。

姜维本是曹操部下,后来归降于蜀国。虽然也深受重用,但他在蜀汉的群众根基自然是比不上魏延的,再加上后来的费祎制肘、黄皓乱政等变故接连发生,姜维一度自身难保。而且魏延时期的蜀汉发展正处于如日中天之势,人才辈出,国力鼎盛。

然而姜维身处蜀汉末期,蜀国内部严重分化,外部局势动荡,国家战斗力也大不如前。第二次汉中之战时,其实姜维早在钟会攻打关中之时就已上书刘禅,寻求应对的策略。但是刘禅听信了黄皓的谗言,认为魏军打不进来,直到邓艾攻入沓中才作出应对。可是此时已经错过了抵御魏军的最佳时机,魏国攻势猛烈,蜀汉只能处于战略被动的局面。所以说且不谈军事才能,姜维镇守汉中的内在环境就是不稳定的。

当然除了内忧外患以外,姜维在镇守汉中的军事决策上,的确是有错误的。

姜维总结了多年的汉中战役经验,他认为曹魏之所以很少主动入侵汉中,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把主攻位置定在了陇西。所以他将大部队兵力调往陇西,加强了陇西一线的防御措施。

诸葛亮死后,姜维也是一心想为汉室北上讨伐。256年,他与大将军胡济约好于上邦汇合北上伐魏,但是姜维却在段谷被邓艾大败,胡济也未及时赶到。这次失败也让姜维对汉中的守备有新的想法,他认为虽然汉中设置的防御据点多,能够有效防守,但是魏军并不将主力对准汉中,这样也大举无法消灭敌人。于是他上书刘禅,提议采用“敛兵聚谷”的策略,将汉中险要关隘的兵力适当撤回,诱敌深入汉中平原,再坚守汉城、乐城以及阳安关,等到魏军久攻不下,必然会无功而返,这时便可以一举歼灭。

然而魏军远比姜维想象当中狡诈,他们集中兵力攻打阳平关,守城将领蒋舒寡不敌众,开城投降。钟会见已攻下阳平关,便率领大军长驱直入。而此时邓艾偷渡阴平,有如釜底抽薪,蜀国再也无力回天,刘禅只能向魏国投降。

姜维,自一时雄儿也。然与某相值,故穷耳。

虽然同样是镇守汉中,但是魏延和姜维面对的历史情况不同,采取的防御措施也不同,因而也产生了不同的结局。后世有人将蜀汉的灭亡归结为姜维军事上的失败,但是从军事战略上来说,“敛兵聚谷”并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只是姜维低估了魏军的实力,从而导致了最后的战败。

标签: 姜维三国

更多文章

  • 姜维和魏延相比 两人究竟谁更加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姜维,魏延

    很多人都不了解姜维和魏延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姜维魏延魏延和姜维都是在蜀国效力,得到重用,立功显名。结果都不好都死于非命。一,魏延的辉煌时期是在刘备时期,姜维的辉煌时期是在诸葛亮北伐时期。魏延与诸葛亮在一起的时间几乎是贯穿蜀国的建立和上升时期。而姜维是诸葛亮北伐时才跟着诸葛亮

  • 刘备在位时期重用魏延 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蜀汉,魏延

    还不知道:蜀汉魏延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重用魏延,原因是刘备深知魏延有才。他为刘备夺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立了大功,是刘备的爱将。诸葛亮不喜欢魏延的原因有三个:一是魏延是降将,性格非同一般,诸葛亮对他是不放心的。二是诸葛亮的妒忌魏延的才华,可又说不出口,

  • 五虎将之一的关羽一生高傲,他为何偏偏不敢轻视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关羽,三国

    每当一提起关羽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关羽,是祠堂的关公,也是被立祠建堂祭祀的唯一武将。他的武力值可见一斑,同时又重诺,守信,义薄云天,更是令人钦佩。然而人无完人,关羽的性格很是高傲,当然他也有着高傲的资本。他与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并称为五虎将,作为五虎将之首

  • 魏延临死前大喊三遍“谁敢杀我”的原因是什么?为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延,三国

    魏延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提起蜀汉将领魏延,即使没有熟读三国的人,想必都有所耳闻。在刘备入川后,魏延率领部曲相助,建立了赫赫战功,故被封为牙门将军。后又镇守汉中数十年,让虎视眈眈的曹魏军队,都束手无策。不过勇猛如魏延,却因临死前大喊三遍“谁敢杀我?”,彻底

  • 魏延墓前真的跪着诸葛亮吗 魏延真的是被冤枉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延,蜀汉

    你真的了解魏延墓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蜀国后期人才缺乏,那些曾经的猛将年老的年老去世的去世。能够重用的大将只有年来的赵云和诸葛亮留下的魏延。但是这两个人不能挽救蜀国凋零的结局,魏延最后被蜀国杀掉。但是现在魏延的目前跪着两个石像,其中一个石像你绝对想不到是谁。传言一个石像代表

  • 关羽和魏延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关羽为什么如此喜欢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延,关羽

    你真的了解魏延和关羽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关羽是个很狂傲的人,五虎上将里除了张飞赵云他谁都看不上眼。马超归降,关羽第一个要回来和他单打独斗;黄忠被任命为后将军,关羽大怒,说大丈夫岂能和老卒同列。看得出关羽心目中对这两个人不太感冒。那么对于魏延,关羽似乎没有印象。要知道魏延也

  • 蜀汉在魏延死后,除了姜维之外,还还有多少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姜维,三国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姜维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魏延,字文长,是蜀汉除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之外的第六武将,武功高强,奇谋迭出,尤其善于防守。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随后魏延和长史杨仪发生了火并。魏延斗争失败,被

  • 夏侯渊赢过马超与曹操是表兄 70岁惨遭手刃!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夏侯渊,曹操,马超

    核心提示:夏侯渊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军事将领,擅长打运动战,加过曹操指挥的历次战役,并且经常受委派到各地平定叛乱。显赫背景夏侯渊是西汉太仆夏侯婴之后,他夫人为曹操之妻妹,他所养的亡弟之女出城拾柴时为张飞所得,娶为妻。所以,夏侯渊算得上三国里,后台还是蛮硬的,而且为人低调,忠心不二,曹操在陈留起兵时,夏侯

  • 马超:三国五虎名将之一 失之张鲁 得之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超

    马超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他曾割据凉州,雄霸一方,具有影响全国。后被曹操战败,依附张鲁,致使英雄气短,在无奈之下,马超归依蜀主刘备,郁郁不得志而终。 凉州霸业 马超之父马腾是凉州的地方军阀,这样,马超子承父业,当了凉州的军阀。在凉州期间,马超实力强盛,是他在政治上最得意的时候。首先,马超身上有羌

  • 解密:三国名将马超归蜀后为何变得默默无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名将,马超,

    他曾与吕布齐名,被称“汉末双绝”;他凭自己的勇猛,带兵反曹,曾直捣曹营,差点了了曹操之命。说起三国中的英雄人物,人们都不会忘记那位面如冠玉、目如朗星、名列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马超最骄人的战绩是在公元211年,起兵十万反对曹操,最后将曹操打得“割须弃袍”,狼狈逃跑。后来,马超被曹操以离间计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