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生前留下一条锦囊妙计,姜维为什么弃之不用?

刘备生前留下一条锦囊妙计,姜维为什么弃之不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218 更新时间:2024/2/12 7:00:41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姜维的故事。

公元228年,诸葛亮亲自统领大军,兵分三路进攻曹魏。东路军由赵云邓芝带领,出斜谷威胁关中,中路军由马谡带领镇守街亭,负责掩护诸葛亮侧翼,阻断曹魏援军。而诸葛亮自率主力部队担任西路军,直扑曹魏陇右地区。

诸葛亮精心策划的这次北伐,是他全面执掌大权后,第一次发动对外战争,因此可谓不遗余力。遗憾的是,由于多方面原因,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却遭遇大败,损兵折将寸土未得,惨淡收场。

不过,诸葛亮也并非一无所得。他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为蜀国又收降一员大将。诸葛亮在攻击天水郡时,天水太守马遵阵前逃遁,姜维当时还是天水郡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将领,为形势所迫投降了蜀国。

不过,这也许是姜维一生做出的最正确的抉择。他如果继续留在魏国,由于魏国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姜维在那里可能一生都难有出头之日。但他来到蜀国,慧眼识人的诸葛亮,认定姜维是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材,对他进行着意培养重用,姜维的人生得以由此翻开全新篇章,一步步进入一生中的辉煌时刻。

姜维归顺蜀国的最初几年内,蜀国形势还比较稳定,文有诸葛亮、蒋琬费祎等人,武有魏延王平马岱等人,姜维的作用还不那么突出。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的军事人才几乎凋零殆尽,姜维的作用立刻凸显出来。

刘禅时代,蜀汉中最为紧缺的就是优秀武将人才,姜维正好完美地弥补了这个缺憾。他成为蜀汉后期的军事顶梁柱,全面负责蜀汉对魏国战争,几乎以一己之力撑起了蜀汉半边天。

但必须要强调的是,姜维的军事才能虽然很强,但实际上也是属于“矬子里面拔将军”,跟他同期的武将比起来,他的实力不弱,跟刘备等前辈高人比起来,他确实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他一生犯过的最不可原谅的失误,就是自作聪明抛弃了刘备为蜀国量身定制的一套战术。

蜀汉前期有三大根据地:荆州、益州和汉中,其中益州是蜀汉的大本营和命根子,不容有失。而防守益州的关键,就在于汉中。汉中正好位于曹魏的关中与刘备的益州之间,是益州最为重要的战略缓冲区,也是益州的藩篱屏障。换而言之,要想守住益州,必须守住汉中。

刘备生前与曹魏作战多年,经验极为丰富。他生前根据汉中地区群山环绕的地形特点,创制了一套独特的“实兵错守诸围”战术,堪称锦囊妙计,能保蜀汉固若金汤。具体来说,就是充分利用地形,分兵严防死守汉中外围的险关要隘,“敌若来攻,使不得入”。

汉中与曹魏关中之间隔着崇山峻岭,只有几条陡峭险峻的山路可通。刘备分派部队死死堵住几个山谷出口,曹军就是有千军万马也插翅难过,休想进入汉中一步。魏延、王平等人镇守汉中时,都是采用这条妙计,成功击退了多次曹魏进犯。

但姜维上台后,却自作聪明,抛弃了刘备的这条妙计,改弦易辙实行“关门打狗”之策。姜维认为,刘备的计策太过于保守,“适可御敌,不获大利”,只能自保,不能大量歼灭敌军有生力量。

他改而实行“诱敌深入敛兵聚谷”之计,主张魏军来进犯时,蜀军主动后撤收缩,放魏军进入汉中,然后来一个关门打狗,把敌军聚而歼之。姜维的这条计策,看似高明实则太过冒险,蜀军主动放弃关隘把魏军放入汉中腹地,双方再进行总决战,胜负难料,万一打输后果严重,魏国就会从汉中直扑益州,蜀汉就会大势已去。

实践证实了姜维的错误。公元263年,魏将钟会邓艾带领二十万大军南下伐蜀,直扑汉中。蜀军采用姜维的战术,主动后撤,把魏军放入汉中,结果反而成了引狼入室,魏军不费吹灰之力得到汉中,转而猛攻益州,导致蜀汉在很短时间内灭亡。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姜维更改刘备的既定战术,对蜀国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了解更多三国秘闻,请阅读权威三国史书《三国志》。

标签: 姜维三国

更多文章

  • 投降蜀汉的大将王平才能怎么样?连姜维也比不上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平,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王平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三国中,蜀汉的地盘最小,只有一州之地;人口也最少,只有160多万人。到了中后期,蜀汉的人才越来越少,进入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所以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说法。而曹魏及孙吴则是始终人才济济,孙吴自始至终很少吃大败仗。然而曹魏派邓艾

  • 曹魏的四大“征西将军”分别是谁?一个击退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魏,汉朝

    说到曹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宋书·百官志上》:“四征,魏武帝置,秩二千石。黄初中,位次三公。汉旧诸征与偏裨杂号同。”在曹操掌权之后,四征将军,也即征东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征南将军的地位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也即位次三公。在武将官职中,这意味着四征将军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等少数几个官职了,可谓位

  • 费祎之死背后元凶是姜维?为什么这样说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费祎,三国

    在历史长河中,费祎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在五丈原前线病故。按照诸葛亮的遗嘱,蒋琬继任尚书令,成为蜀国大总管。蒋琬病故后,又由费祎继任尚书令。诸葛亮看人的眼光还是相当准的,从费祎在任期间的优秀表现来看,他确实无愧于诸葛亮

  • 姜维留下的秘密文件,上面记录了什么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姜维,蜀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姜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有言:“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自刘备兵败夷陵,被陆逊火烧连营之后,很快病逝了,临终前,他把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并把兴复汉室的重任交给了他。然而,

  • 姜维临终前说了一句话,道住诸葛亮一直输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姜维,三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姜维的故事。诸葛亮在三国是一位非常有名的谋士,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仅善于治国,对于用兵也是有着独到的见解,也三国屈指可数的军师!他自从跟随刘备之后,帮助刘备打下大半天下,曾经没有用过一兵一卒,就逼退司马懿。而且帮助刘备建立蜀

  • 街亭之战时,赵云姜维为什么没有被重用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街亭之战,三国

    街亭之战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分水岭,战前诸葛亮占尽优势,陇右五郡中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已经投降,雍州刺史郭淮和天水太守马遵被围困在上邽固守待援,诸葛亮形势可以说是一片大好。如果曹魏援军无法从街亭进入陇右,等诸葛亮击溃郭淮,整个陇右都会落入诸葛亮之手,第一次北伐的战略目标也将得以实现。可惜的是马谡失

  • 姜维想杀踢翻孔明灯的魏延 诸葛亮为什么要阻止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维,魏延

    很多人都不了解姜维杀魏延被阻止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诸葛亮设计在上方谷火烧司马懿,不想天降大雨,司马父子逃了性命,诸葛亮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这一次对诸葛亮打击太大了,司马懿逃回大寨,无论诸葛亮用什么计策,司马懿坚守不出,又得到东吴三路进攻遭遇惨败,两路

  • 姜维秉承诸葛亮的遗志持续北伐中原,他北伐的战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维,蜀汉

    大家好,说起姜维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北伐中原是蜀汉的既定国策,同时也是实力弱小的蜀汉以攻代守的一种自保策略,自228年开始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姜维秉承诸葛亮遗志先后十一次北伐中原,那么姜维北伐战果如何?四胜三负,还有四次打成了平手,我们一一来看一下。先来了解一下

  • 诸葛亮与姜维殚精竭虑地北伐,到底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维,三国

    在历史长河中,姜维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不少人都觉得姜维接了诸葛亮的班。可实际上,诸葛亮临终前指定的接班人为蒋琬,蒋琬主事十二年后,又由费炜接班,而姜维的掌权是在费炜之后。纵观诸葛亮、蒋琬、费炜和姜维四人的策略,诸葛亮与姜维

  • 姜维死后被魏军破腹挖胆 魏军为什么会如此痛恨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维,蜀汉

    很多人都不了解姜维和魏军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看过三国历史的读者都知道,在三国中最早灭亡的是蜀汉。在蜀汉最为强势的时候可以说是人才济济,可是后来五虎将以及诸葛亮等人全部都去世了之后。蜀国就陷入了无将可用的地步,蜀国无将可用再加上刘禅的昏庸,直接导致了蜀汉的灭亡。在蜀国灭亡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