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发动兵变时姜维袖手旁观,这才是他的高明之处

魏延发动兵变时姜维袖手旁观,这才是他的高明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218 更新时间:2024/2/12 6:43:31

在历史长河中,姜维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公元234年,对刘禅而言,是蜀国历史上不同寻常的一年,也是蜀国建立之后的又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一年,蜀国接连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丞相诸葛亮在五丈原前线去世,诸葛亮是蜀国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他的死仿佛让蜀国塌了半边天。

第二件事则是蜀国大将魏延兵变事件。随着五虎大将陆续凋零老去,魏延是新生代武将中挑大梁的人物,是蜀国对外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主力干将。但因为他素来与诸葛亮关系不睦,诸葛亮死前遗言中,偏偏吩咐把军中大事交由杨仪全盘掌管,魏延心中蓄积的怒火由此爆发。

杨仪的职务是丞相长史、绥军将军,无论在军中的职务、还是实际战功、个人威望,都远逊于魏延。更为关键的是,杨仪还与魏延素来关系紧张矛盾尖锐,两人此前多次发生冲突,两人势同水火。诸葛亮偏偏让杨仪担任全军统帅,成了魏延的顶头上司,难怪魏延会觉得这是故意让他穿小鞋,无怪乎他要兵变。

魏延兵变后,与杨仪大打出手。由于杨仪是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蜀国众将自然都站在杨仪一方,马超的族弟马岱更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阵斩魏延。这场事件就这样有惊无险地平息。

姜维此时也在军中,并且亲身经历了魏延从兵变到被杀的整个过程。耐人寻味的是,姜维却至始至终袖手旁观看热闹,没有任何表示。《三国志》记载此次事件的相关段落中,姜维突然成了“隐身人”,既不表态也不参与。

姜维的反应为何如此令人疑惑?一年后人们才发现,姜维这么做真高明。姜维之精明强干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光,令人不得不服。

蜀国大军撤回成都后,击杀魏延的两个主要人物:杨仪和马岱,全都倒了大霉。杨仪自以为立下大功,会得到刘禅重用,而且又是诸葛亮钦点的接班人之一,应该接替诸葛亮留下的位置,谁知刘禅对他冷若冰霜,没有对他进行任何奖励或者升迁封赏。

公元235年,杨仪被刘禅抓住把柄,撤职查办,一撸到底废为庶民,流放到偏远的汉嘉郡,不久后在狱中死去。马岱也是在235年,最后一次带兵出征后,从此被刘禅雪藏,再也没有出现在史书中。姜维如果当时也跟着杨仪、马岱起哄,恐怕此刻也饶不了他。

从杨仪和马岱的下场可以看出,刘禅对魏延被杀一事非常不满。其实明眼人早就可以看出,诸葛亮与魏延之间的矛盾,背后却隐藏着蜀国相权与皇权之间的一场激烈博弈,而魏延的背后的人正是刘禅。

诸葛亮出山之后,通过其超群出众的文才武略,很快名震三国,在蜀国的地位也直线上升。拥有诸葛亮这样的手下,对皇帝刘禅而言,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有诸葛亮这样的奇才,蜀国江山稳如泰山。担忧的是,诸葛亮日益膨胀的相权,某种程度上已经对皇权构成了威胁,刘禅快成了被架空的傀儡皇帝。

刘备死前已经考虑到这一点,恐怕诸葛亮尾大不掉,特意指定李严与诸葛亮一起同为辅政大臣,想以此制衡诸葛亮,但李严不久后就被诸葛亮斗败。

刘禅立即选中了猛将魏延作为制衡诸葛亮的人选。魏延要资历有资历,要能力有能力,且与诸葛亮素来不和,正是制约诸葛亮的不二之选。

于是刘禅一登基,就提拔魏延为都亭侯,公元230年,又封魏延为南郑侯,属于县侯,比诸葛亮的武乡侯还要高一级。而且授予魏延与诸葛亮一模一样的“假节”大权,魏延的实际地位,从某种程度而言已经不低于诸葛亮,制衡诸葛亮的用心已经很明显。

姜维正是清晰地看到了这一点,才没有去趟这个浑水,所以事后他依旧获得刘禅的信任与重用。姜维能在蜀国身居高位数十年,不是没有原因的。了解更多三国历史,请阅读经典史籍《三国志》。

标签: 姜维三国

更多文章

  • 刘备生前留下一条锦囊妙计,姜维为什么弃之不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姜维,三国

    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奔流向前,无止无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述姜维的故事。公元228年,诸葛亮亲自统领大军,兵分三路进攻曹魏。东路军由赵云邓芝带领,出斜谷威胁关中,中路军由马谡带领镇守街亭,负责掩护诸葛亮侧翼,阻断曹魏援军。而诸葛亮自率主力部队担任西路军,直扑曹魏陇右地区。诸葛亮精心策划的这次

  • 投降蜀汉的大将王平才能怎么样?连姜维也比不上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平,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王平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三国中,蜀汉的地盘最小,只有一州之地;人口也最少,只有160多万人。到了中后期,蜀汉的人才越来越少,进入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所以有“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说法。而曹魏及孙吴则是始终人才济济,孙吴自始至终很少吃大败仗。然而曹魏派邓艾

  • 曹魏的四大“征西将军”分别是谁?一个击退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魏,汉朝

    说到曹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宋书·百官志上》:“四征,魏武帝置,秩二千石。黄初中,位次三公。汉旧诸征与偏裨杂号同。”在曹操掌权之后,四征将军,也即征东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征南将军的地位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也即位次三公。在武将官职中,这意味着四征将军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等少数几个官职了,可谓位

  • 费祎之死背后元凶是姜维?为什么这样说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费祎,三国

    在历史长河中,费祎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234年,蜀国丞相诸葛亮在五丈原前线病故。按照诸葛亮的遗嘱,蒋琬继任尚书令,成为蜀国大总管。蒋琬病故后,又由费祎继任尚书令。诸葛亮看人的眼光还是相当准的,从费祎在任期间的优秀表现来看,他确实无愧于诸葛亮

  • 姜维留下的秘密文件,上面记录了什么内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姜维,蜀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姜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有言:“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自刘备兵败夷陵,被陆逊火烧连营之后,很快病逝了,临终前,他把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并把兴复汉室的重任交给了他。然而,

  • 姜维临终前说了一句话,道住诸葛亮一直输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姜维,三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姜维的故事。诸葛亮在三国是一位非常有名的谋士,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仅善于治国,对于用兵也是有着独到的见解,也三国屈指可数的军师!他自从跟随刘备之后,帮助刘备打下大半天下,曾经没有用过一兵一卒,就逼退司马懿。而且帮助刘备建立蜀

  • 街亭之战时,赵云姜维为什么没有被重用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街亭之战,三国

    街亭之战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分水岭,战前诸葛亮占尽优势,陇右五郡中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已经投降,雍州刺史郭淮和天水太守马遵被围困在上邽固守待援,诸葛亮形势可以说是一片大好。如果曹魏援军无法从街亭进入陇右,等诸葛亮击溃郭淮,整个陇右都会落入诸葛亮之手,第一次北伐的战略目标也将得以实现。可惜的是马谡失

  • 姜维想杀踢翻孔明灯的魏延 诸葛亮为什么要阻止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维,魏延

    很多人都不了解姜维杀魏延被阻止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诸葛亮设计在上方谷火烧司马懿,不想天降大雨,司马父子逃了性命,诸葛亮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这一次对诸葛亮打击太大了,司马懿逃回大寨,无论诸葛亮用什么计策,司马懿坚守不出,又得到东吴三路进攻遭遇惨败,两路

  • 姜维秉承诸葛亮的遗志持续北伐中原,他北伐的战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维,蜀汉

    大家好,说起姜维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北伐中原是蜀汉的既定国策,同时也是实力弱小的蜀汉以攻代守的一种自保策略,自228年开始诸葛亮先后五次北伐,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姜维秉承诸葛亮遗志先后十一次北伐中原,那么姜维北伐战果如何?四胜三负,还有四次打成了平手,我们一一来看一下。先来了解一下

  • 诸葛亮与姜维殚精竭虑地北伐,到底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维,三国

    在历史长河中,姜维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不少人都觉得姜维接了诸葛亮的班。可实际上,诸葛亮临终前指定的接班人为蒋琬,蒋琬主事十二年后,又由费炜接班,而姜维的掌权是在费炜之后。纵观诸葛亮、蒋琬、费炜和姜维四人的策略,诸葛亮与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