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才智胜司马懿一筹,为何几次交锋司马懿总是占优呢?

诸葛亮才智胜司马懿一筹,为何几次交锋司马懿总是占优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024 更新时间:2024/2/22 5:17:37

司马懿是个可怕的人。

在对司马懿的谋略折服的同时,总是不由地胆寒,每次想到这个名字,都莫名的恐惧。关于司马懿的杂闻传记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在曹操担任司空的时,曾经征辟司马懿做幕僚,而司马懿并不愿意加入曹操,于是宣称有疾病,呆在家中养病。连“吾好梦中杀人”都能说出来的曹操自然不信,于是派人扮装刺客在深夜去“刺杀”司马懿,面对架在脖子上寒气逼人的利刃,二十出头的司马懿硬是躺着不动,一副惊恐万状的模样,连连向刺客讨饶,就这么地瞒过了老谋深算的曹操。

这则故事流传很广,但历史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不过以史书中司马懿的性格,这事儿他绝对干得出来。

因为在多年后,司马懿用传说中的手段,麻痹了曹爽,发动政变血洗朝堂,攫取了曹魏的最高权力。但老七之说司马懿令人恐惧,因为在司马懿的戎马生涯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曹魏攻打辽东公孙渊的时,司马懿统率大军把公孙渊围困在襄平城里,他没有强攻,而是采取围困。当时正值七月,一场大雨让辽河水暴涨,为了围城魏军在城下构筑围堑,河水的暴涨让襄平城四周全是积水,而魏军的营寨全泡在冷水中,所有的将士都盼望向远处的干燥地移防。但司马懿却下令,谈移防者,斩。从事后的成果来看,司马懿是对的,不撤围,装孙子,公孙渊在城头一看魏军的行为,怎么判断都只能证明围城的魏军不会打仗,在这种装傻的假象下,公孙渊失去了突围的时机。

此战最后的结果不用说,襄平城破,辽东被削平。但是请不要被胜利的辉煌迷惑,我们不妨从实际情况来想一想。

魏军营寨泡在水里了,衣服被褥全泡着,火都很难升起来。我们知道,暴雨积水的温度很低,一般也就是2到8度左右,比人体体温低多了。别说泡在这水里呆一个月,就算是被暴雨浇了都会生病。在那个没有退烧药,没有青霉素的年代,重感冒就能要人命。

这种情况还不让移防,你让士兵们怎么活?

司马懿就是不让,甚至连提都不许提:谁敢提,我就杀谁。

好高明的谋略,好狠毒的谋略!对敌人狠毒不算什么,对自己人也同样狠毒,这才是真正的狠毒。

是的,我们往往因为高超的战争艺术目眩神迷,为之倾倒。毫无疑问,司马懿又获得了成功。但在成功的背后,他的士兵又因为他病死病残了多少人?史书上毫无记载——没人知道,甚至没人关心。

司马懿有点儿像曹操,善于伪装欺骗,精于谋略计算,对付敌人毫不留情。但他在本质上与曹操完全是两样的。曹操大笑的时候能把脑袋浸入汤盆里,愤怒的时候不惜流血千里,对国家的忧愤随着那些慷慨悲歌喷薄而出,喜爱女人不惜赔了儿子的性命,打败强敌的时候在马背上边舞边唱。一个可敬、可恨、可爱、可亲,有血有肉的人。

而司马懿,在史书中关于这个人的笔墨着实不少,透过这些文字,我只能看到一个缜密,坚忍,奸诈,凶残的影子,却没有喜怒哀乐,在他的身上感受不到半点儿性格,仿佛一团阴气凝成的一个鬼魂。这就是司马懿,也是诸葛亮要面对的对手。司马懿接手曹真的工作后,来第一件事就是派遣郭淮和费曜率精兵4000火速上陇去坚守上邽,自己则统率大军跟进,直扑祁山。

此时,蜀军正在祁山城下,曹魏守军还在抵抗。司马懿坚信,只要自己的主力援救及时,上邽的麦收及时跟上,凭粮草就足以逼退诸葛亮。

这种构想不能算错误,但他的对手,是诸葛亮。前几次北伐失利以后,诸葛亮也在反思,在总结经验教训。打了这么多年,对于陇右战局的轻重分布,诸葛亮已经有了再清醒不过的认识:执著于蚕食城池和郡县根本毫无意义,只要曹魏西部主力军还在,敌人就能不断发起反扑和反蚕食,蜀汉的国力只能在这种拉锯中消磨殆尽。

不消灭曹魏西部主力军,切断陇右、分步北伐,无异于痴人说梦。

得知司马懿的动向后,素来以作风周详缜密著称的诸葛亮,却只留下极少兵力继续围困和监视祁山曹魏守军,自己则亲率主力径直扑向东方——他要和司马懿率领的战区主力兵团决一死战!

人总是在不断学习和成长!

此时的诸葛亮没有再执著于攻占祁山,他已不再是二出陈仓时顿兵坚城二十多天无功而返的诸葛亮了,那时的他还缺乏对攻坚的正确认识,也缺乏对运动战的深刻理解。

这时的诸葛亮能主动出击与曹魏主力兵团一博,他也更不再是一出祁山才见张郃上陇就忙不迭撤退的诸葛亮了,那时的他还没有和曹魏主力决战争雄必胜的自信,没有树立起对自己统率的这支军队野战能力的自信。

这一切,都在这次行动中得到了改变。

善于巧思的诸葛亮在几次北伐失利后,用元戎弩、八卦阵、严明的军法锻炼出了一支战斗力强大的蜀汉劲旅。现在,他终于有信心使用这柄利剑在野战中摧毁敌人的主力,并下定决心这样做。

他一剑就劈向了司马懿的要害,上邽。

见诸葛亮竟然越过祁山等众多尚未攻陷的曹魏城池,行军数百里,突然出现在上邽。郭淮和费曜来不及准备,只有仓促邀击诸葛亮,试图趁蜀汉军立足未稳,将其挫败。

被挫败的,反而是他们。

诸葛亮大破郭淮、费曜,趁机大割上邽的麦子。

这时最晚不过是三四月份,麦子远远没有成熟,但曹魏在陇右的重要补给点被摧毁无疑。

陇右主客之势,顿时逆转。

诸葛亮并没因此止步,他不顾逃回上邽的郭淮和费曜,马不停蹄,挥军继续向东,主动寻歼司马懿。

两军在上邽东相逢。

上一次出祁山,回避正面交锋的是诸葛亮,这一次出祁山,回避交锋的却是司马懿。

司马懿远道奔袭,兵马疲敝,对这么快就要跟诸葛亮主力决战一没准备,二没把握,所以他踏踏实实地据险扎营,避不交战。在等待中寻找时机。

诸葛亮反应奇速:既然我过去你不跟我打,我就调动你过来找我打。

一声令下,蜀汉军退回祁山。

诸葛亮进的固然迅猛,令人措不及防,退的更是巧妙。他这一退,曹魏在陇上的补给点已被摧毁,如果司马懿再大军前进,势必得从关中运输粮食,补给线就大大拉长,而自己每退一步,就距离后方近一步,补给线却大为缩短了。

在运动中调动敌人,捕捉战机,此时的诸葛亮再不比从前,已是深得兵法精要的大将了。

而司马懿率军追踪着诸葛亮来到了卤城,也就是现在天水和伏羌之间,和祁山等被围困的城池遥为声势。同时继续据险扎营,把营盘守卫得像铁桶一样,就是不跟诸葛亮野战,不给诸葛亮可乘之机。

此时双方对峙的地点已经被拽到了两国最西边的边境,蜀汉军的粮食固然快要吃尽了,但曹魏军的粮食同样也运输困难。

诸葛亮有信心,司马懿早晚得主动跟他决战。

战局发展到这一步,已经变成了意志的较量。

司马懿的坚忍,天下无双,但曹魏军中的其他将领却已经按耐不住了。

他们纷纷请战,司马懿不允许,他们就指责司马懿是“畏敌如虎”,甚至大声质问他,将怎么去面对天下人的耻笑?

要是搁在几年以后攻打辽东的司马懿,这些违反军令的家伙早就一个个人头落地了。

但这时候的司马懿做不到,他才刚接替曹真的职务不久,原先归属曹真麾下的众多骄兵悍将基没几个对他心服的,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他们都不会接受这个空降司令。

在众多不服的骄兵悍将中,为首的就是老将张郃。

话说,张郃其实很不得志。

自打跟随夏侯渊征西的时候起就是西部战区总司令的副手。他的勇猛善战素为刘备所忌惮,黄忠砍掉了夏侯渊的头颅呈递给刘备,刘备虽然高兴,却大叹一口气:“要杀就该杀最厉害的,要这家伙的脑袋有什么用?”

夏侯渊一死,诸将推举张郃暂代最高指挥官,凭这才稳定了局势。

可是汉中失败之后没多久,曹真接手夏侯渊的职务,暂代又变成了副手。

此后的张郃就像是曹魏的救火队,哪儿需要打仗了就把他往哪儿调动。

曹丕当了皇帝要讨伐东吴,就把张郃调到中南给司马懿打下手。等诸葛亮一出祁山了,张郃又奉命都督诸军去支援曹真,到了关中又成了曹真的副手。尽管他建立了那么多的战功,却始终是个副总司令。

司令司令,前头挂个副,就屁也不是。

好容易曹真病重不起了,这回要选拔新的西部战区总司令了,在当时关陇诸将中,论在关陇打仗的经验和战绩,谁能比得上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张俊乂?好容易该轮到张郃了吧,可曹叡偏偏却调来了司马懿。

要说张郃的肚子里一点儿气没有,那绝是假话。

所以自打司马懿到了关中,俩人就跟斗气儿似的不对付。司马懿说东,张郃必定要说西。

司马懿下令集中兵力全军营救祁山,张郃就跳出来大唱反调,说应该分兵驻守雍和郿这俩地儿,诸葛亮一出祁山,同时赵云可是在斜谷另一头晃荡,威胁郿县的。万一这回他颠倒了个儿,祁山是吸引我方兵力,实则偷偷兵出斜谷打郿县、长安,那我军的侧后不就危险了吗?

司马懿把他给顶回去了,说,如果你觉得,我们派到陇右去援救祁山的前军能独当一面对付诸葛亮,那你说的当然对,可如果不能,你这样三分兵力,只能让诸葛亮各个击破。

不能说张郃考虑的没道理,他是根据击破诸葛亮头一次北伐的经验作出的判断。诸葛亮头次北伐就是这样搞声东击西,不仅如此,当时的蜀汉军野战能力不足,所以头一次北伐的时候见张郃上陇就撤退。所以张郃瞧不起诸葛亮正面交锋的能力。

但事实证明,司马懿的判断是对的。

诸葛亮选择了主力和头一次北伐相同的出兵路线,恰恰是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新战略,他就是企图迷惑曹魏机动兵团分兵郿县,再利用已百炼成钢的蜀汉劲旅,以一反常态的勇锐姿态将其各个击破并歼灭。这,就是诸葛亮本次北伐的用兵真正意图。

叡者,聪明通达是也。曹叡不用张郃而用司马懿,他的名字里不愧有个叡字。诸葛亮终于有了一个旗鼓相当的敌手。

当司马懿继续率军挺进祁山,张郃再度跟司马懿意见向左。张郃觉得,诸葛亮已成孤军,粮食又少,很快就得卷铺盖走人,完全没必要跟着他走,不如分奇兵袭扰蜀军后方,迫使他早日撤退就够了。如果只是一门心思前进,却又不敢逼近诸葛亮跟他交战,只能让人失望。

对张郃这个建议,司马懿冷冷的一笑,完全置之不理,只顾继续率军逼近诸葛亮,甚至连理由都不给张郃一个。但实际上张郃的这个建议恰恰是很有价值的。的确,这时候祁山诸城已经被蜀汉将军王平的部队围困了几个月,士气和粮食都所剩无几了,如果只见诸葛亮回师祁山却迟迟见不到己方援军,它们很可能会投降。但这种投降是极不稳固的,诸葛亮没法在祁山一带久留,只要他粮尽撤回了汉中,这几个孤城迟早还得投降过来。

以司马懿的谋略,他不是想不到这一层。可现在他要确立西部战区总司令的权威,他要给诸将一个清晰的信号,他,司马懿,将以自己的方式击退诸葛亮,所以不听张郃的意见。结果司马懿的做法果然使众多将领们闹得不可开交。

张郃这时候的态度很暧昧,按理说以他的资历和威望,帮助司马懿压制众将的喧哗不过是小菜一碟。可众将该怎么折腾还怎么折腾,可见张郃就算没有从中推波助澜,也是在一边冷眼旁观,等着看司马懿的笑话的。司马懿迫于诸将的压力,向诸葛亮的祁山之围发起了进攻。

他令张郃攻击蜀汉祁山南围的无当飞军,自己率领其余部队进攻诸葛亮的中军。诸葛亮等的就是这个,派出魏延等将迎头痛击,大败司马懿,斩首三千级,缴获了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如果诸葛亮能趁机扩大战果,彻底打垮司马懿,那么别说陇右,即便是关中,也有可能一举囊括。可是他做不到。

司马懿之前在卤城的据险扎营十分坚固,凭借营寨他重新收拢败兵,败而不溃,继续和诸葛亮对峙。诸葛亮对此满怀自信。

标签: 三国司马懿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政变成功这么容易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司马懿

    对于司马懿这个人,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他除了长寿之外,还非常懂得运用心计与隐忍之术。司马懿后期通过装病让曹爽不把他当成阻碍,于是在曹爽带新皇外出时,由于他们带了大队人马,于是司马懿便趁着内部空虚,率领家中府兵直接攻占洛阳。然后他借用太后名义发了一纸诏书,说把曹爽的官职罢免。这时曹爽因为带着大队人马,于

  • 除了诸葛亮外,还有哪些让司马懿害怕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曹睿

    司马懿作为三国时期笑道最后的一个人,不仅成为了魏国江山三代的重臣,子孙还架空了曹魏的江山,在他的人生之中,除了帮助魏国江山之外,最出色的就是跟诸葛亮在北伐战场上的斗智斗勇。司马懿虽然作为三国时期非常牛的人物,不仅通晓军事,还是个厉害的政治家,但是在他人生中也是有非常害怕却敬佩的人,因为这三个人的本领

  • 曹操的儿子争权斗得你死我活,为何司马懿儿子不争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司马师

    众所周知,司马家族的天下,是从曹操家族手中“偷来”的,他们之所以能成功夺取最高权位,就是因为这个家族十分喜欢争斗。不过,说到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存在了,既然司马家族这么喜欢争斗,为何在争夺储君这个问题上,从没听说过司马师和司马昭出现斗争的情况呢?不管是正史也好,野史也罢,其中都没有这方面的记载,这到底是

  • 司马懿为何会被套上“不仁不义不忠”的头衔?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司马懿

    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三国历史。为什么司马懿的历史评价极差?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时他早已死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历史,尤其是早期的历史可以说是分分合合的不断重演,政权交替频繁,同时也是众多才能各异的英雄人物辈出的时代。三国时期就是很好的一个典型,这个时期

  • 司马懿的两个儿子真的没有内斗吗?其实是没必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司马师

    三国时期曹操先统一了北方,后来曹魏的政权被司马家族夺取了。曹操的儿子为了继承王位互相争斗,曹丕和曹植更是差点儿反目成仇。那么司马懿夺权之后,他的两个儿子有没有互相争斗吗?要知道司马家族是好杀的,杀了那么多人,就是为了夺取权力,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曹丕和曹植因为一个王位继承的问

  • 司马懿被曹丕视为心腹,到底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懿,三国

    说到司马懿,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在三国里,诸葛亮是个悲情的军师,他一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了报答刘备对他的知遇之恩,他在辅佐刘禅期间,六出祁山伐魏,但结果都功亏一篑,导致北伐不成功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其中有重要一条就是诸葛亮在伐魏过程中遇到了一生中

  • 诸葛亮死后 司马懿为什么不敢进攻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懿,诸葛亮

    对司马懿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在当代仍然享有着非常崇高的位置,历代史学家都非常推崇诸葛亮,他在我们心中几乎已经是封神了一般的存在。他从刘备三顾茅庐开始就走上了匡扶汉室的征途。历经艰险,死而后已。在刘备去世以后。他受刘备所托,忠心辅佐蜀后主刘禅,

  • 论胜败诸葛亮最后没斗过司马懿,为何却受后人追捧?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诸葛亮

    在三国里,诸葛亮和司马懿堪称是一生的劲敌,两个人分属于不同的阵营,但是都是足智多谋的,可是为什么司马懿的名气没有诸葛亮大,而且千古流芳的是诸葛亮呢?这就要从多个方面来讨论了。喜欢看三国的应该大多数都是男性,而诸葛亮的出身就很符合大多数男性对于古代出身底层但是有一颗建功立业的心的要求。诸葛亮是一个隐士

  • 司马懿曾磕破头为他求情,杨俊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杨俊,曹魏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杨俊。看过《三国机密》的朋友们,肯定对故事开始时的杨俊有一些印象,而这个人物的确在正史上是有原型的。话说他对司马家族的人多有帮助,但为何最终被曹丕因为怀疑是曹植党而在曹丕称帝后受到清算呢?杨俊字季才,是河内获嘉人。他在求学期间,师从边让并受到边让的赞美。边让

  • 曹操曾用四个人制衡司马懿,他们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懿,曹魏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懿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司马懿这个人是一个能人,据说长着鹰视狼顾之相,而且长着这样长相的人据说都是帝王之命,所以其实曹操一直都在提防司马懿,但是司马懿有着本领,所以曹操也任用司马懿。曹操手下第一谋臣郭奉孝曾经在临死前嘱咐曹操,对于司马懿这个人,自己